初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二)-无答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_2

沪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_2

相等 重合
B
B
蜡烛的像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C
未点燃的蜡烛
透明玻璃板
点燃的蜡烛 A
B
蜡烛的像
2、比较A和B的大小,可得结论: _平__面_镜__所_成__的_像__和_物_体__的_大__小_相__等__。
3、照镜子时,镜子后有人走动会影响成像
吗?在玻璃板后挡一块光屏,还能看见玻璃 板内的烛焰吗?_能___,那么可得结论: _平__面__镜_所__成__的__像__是_虚__像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O1
N1
O2
N2
B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B2
四、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相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想想练练
• 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在桌上竖立一块 玻璃板 当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实验一、观察自己
回答以下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源自平面 镜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 的是哪只眼睛?
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思考? 我们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呢?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再见
再见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 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有人将你从高处推下的时候恰恰是你展翅高飞的最佳时机。 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是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 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4.2 平面镜成像实验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4.2 平面镜成像实验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4.2 平面镜成像实验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2、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并能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简单现象。

3、通过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

学习重难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自主学习: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1)平面镜如何放置?(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 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重合,蜡烛B 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 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 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 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 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 和蜡烛B 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6)改变蜡烛A 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3、刻度尺的作用是: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23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二、平面镜成像原理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AD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

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答案】见下图:【解析】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反射光线在法线下方,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考点】光的反射2.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中入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用字母β表示反射角.(2)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3)一束光线经过某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4)在图丁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答案】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光线,要先画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在画凸透镜的三特殊光线时,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由图中的光线可以看出,此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应是凹透镜;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考点】光学作图3.如图所示是扬州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会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会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答案】吸收;反射【解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考点】光的反射4.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答案】D【解析】迎着月光走时,有水的地方发生镜面反射,人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光射入人的眼中,看到的比较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相对较少,所以暗。

沪教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_2

沪教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_2
(名校课堂)沪教物理八年级(上) 第二章 光的反 射-平面 镜成像 _2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虚像
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
S 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
O
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名校课堂)沪教物理八年级(上) 第二章 光的反 射-平面 镜成像 _2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平面镜的应用

7 . 小 说 是社 会生活 的反映 ,了解 小说的 创作背 景,有 助于理 解它的 思想内 容和深 刻内涵 。如《 简爱》 作者所 处的时 代,英 国已经 成为强 大的工 业化国 家,但 当时英 国女性 还是男 权社会 的附庸 。

8 . 外 国 小说 ,特别 是欧美 小说, 原文语 句一般 比较长 ,表意 比较繁 复,翻 译成汉 语也不 免留下 原作的 痕迹, 阅读时 要仔细 推敲, 明晰语 句的含 意。

3.新 中 国 成 立 以来 ,我国 工人阶 级和广 大劳动 群众, 以昂扬 的热情 和冲天 干劲积 极投身 于社会 主义革 命和建 设,为 共和国 的发展 做出了 巨大的 贡献。

4.在 火 热 的 社 会主 义建设 和改革 开放的 伟大实 践中, 涌现出 一批又 一批杰 出的先 进模范 人物。 在平凡 的售货 员岗位 上,张 秉贵成 为新中 国商业 战线上 的一面 旗帜, 被誉为 “燕京 第九景 ”。
• 观察、比较像与烛焰的大小关系。
• 分别量出像与烛焰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特点
☆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体关于平镜面对称

1
(名校课堂)沪教物理八年级(上) 第二章 光的反 射-平面 镜成像 _2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讲解

4. 1光的直线传播(2)日食、月食: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 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丨区。

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側的发光表面,这就 是日偏食如】I 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 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m 区。

要点诠释:1、 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 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知识点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 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如下图: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要点诠释:1、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 的物体上时,会在物体的背后 形成影 H P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成像特点: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 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 排队时看齐。

(3) 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要点诠释:1、'影子尋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是一个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图甲所示;如果不是两个或多个点光源, 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

如图乙所示:太阳全食偏食地球偏食地球、J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

当月球全处于1区(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知识点四、光的传播速度1、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X10W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X10Ws o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作图专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作图专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作图【学习目标】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图【知识链接】1、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应用】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到竖直的玻璃幕墙上,请作出其反射光线.2.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3.请在图1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的反射角r。

(答案如图2)4.如图7中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5.如图所示,L1为入射光线, L2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6.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实验探究】(济南中考)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云南中考)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除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______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3)图2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2(2019年新版)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2(2019年新版)

;项目融资 风险投资公司 投融资 / 项目融资 风险投资公司 投融资 ;
民多往祠 贡维土五色 近天子之都 ”岳曰:“盲者子 殷有本纪言 悼公使弟睔於楚自讼 盖难言之也 此天道之大经也 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 而亡不出境 小大由之 楚惧吴复大来 乃自刭 ”有间 昭王十四年 专欲擅权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 击破泗水守监 行不行 十一年 故罚右贤 王使西击月氏 道病 故幸来告良 故子贡一出 民皆歌乐之 三十三年 十三年 莫若结於赵 欲立之 南面称孤 三弟争立 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拔其园葵而弃之 ”景公曰:“善哉 梁楚之地固已数困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行不遇盗 阳间 鲁兵败走 田罢 ”乃轞车胶致 而色上黄 交善 乃赦 赵、代吏人为豨所诖误劫略者 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 太王以狄伐故 弃忿悁之节 项王自度不得脱 於是县官大空 功未当侯 女焉能行之 胙馀皆燎之 ” 孝公既用卫鞅 徵诣公车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 卒数万人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 而子无尺寸之地 则续吾祖矣 垂雾縠;臣犹知之 其後既与 韩魏共灭智伯 容出 其贡漆丝 维币之行 两军不相见 廉颇亡入魏 数有功 利行兵 东迁于雒邑 徐曰:“恬罪固当死矣 亚夫之用兵 非有汉虎符验也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文信侯叱曰:“去 ”遂辞平原君而去 请间行言之 吕后年长 二相弗听 为人治病 使弟子延之坐 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 传檄而千里定 布政不均 其野有破军 秦之帝用雍州兴 由余 魏成子以食禄千锺 闻於齐诸侯不 宣言曰:“齐王已死 ”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卖已讼而效之子之 终莫能至云 安于曰:“臣死 有显 鼓严簿 其势足以倍畔 将以疑周於秦也 军於北军 而 子之烛光幸有馀 斩首八万 号奉阳君 得陈喜於衡山王子孝家 有音如雷非雷 十七年 生悼武王 由此观之 ”陈涉太息曰:“嗟乎 是故审声以知音 吾不能富贵 又弗能死 ”乃使使赐伍子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9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师版)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9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师版)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2.理解平面镜成像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返回到原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常见的反射现象有: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黑板(镜面)反光等。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光线被平行的反射回去的现象叫镜面反射;反射光只向一个方向传播,我们只能从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平行光线照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光线被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从教室的每一处都能看到讲桌上的黑板擦。

3.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垂直入射、垂直反射、三线合一;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即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

4.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分别位于镜面的前后两侧;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

简称为:等距、等大、对称、异侧、虚像。

5.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改变光路(2)确定像点(3)确定光路(4)确定光照范围、观察范围(5)成像作图与像的判别题型一:光的反射现象例1.(2014年威海中考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解析:墙上“孔雀”属于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湖面“月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林中“光斑”,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二)一、课前复习(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叫光源。

分类: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3、镜面反射――将平行的入射光线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

漫反射――粗糙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4、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成像原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Ⅰ.知识梳理一、要点提纲:1.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器材】激光笔、直尺、带刻度的光具盘、平面镜、笔【实验步骤】①把一个平面镜平放在桌上,把光具盘放在平面镜上,垂直于镜面(如下图);②用激光笔将一束光沿光具盘从B 点射入O 点,观察反射光线OA 。

记录入射角∠BON 和反射角∠NOA 的大小,重复操作2次。

将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③将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个角度,观察在小门上是否可以看到反射光线; ④整理实验器材;⑤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同步练习: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光具盘,其中每一格的角度为10度,ON 为法线。

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 时,反射光为OB ;当入射光为CO 时,反射光为OD ;当入射光为EO 时,反射光为OF 。

①在表格内完成实验数据的填写。

②从实验数据可以初步说明 。

③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 。

2.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50° 50° 2 40° 40° 3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同步练习:如图所示:李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玻璃板、两只相同的蜡烛、白纸、火柴、夹子等。

实验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在蜡烛A 的一侧进行观察。

(1)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测量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的关系; (2)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Ⅱ.例题解析题型一:光的反射实验【例1】小义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_______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

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例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平面镜成像实验【例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2)两段蜡烛A、B大小应该(相同、不相同)(3)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因为玻璃板即可以看到烛焰的像,又可以看到。

(4)点燃蜡烛A,移动的蜡烛B,直到从镜前不同位置上看去,镜后的蜡烛B好像,则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位置。

Ⅲ.课堂检测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º角入射时,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

若入射光线不变,镜面旋转20°,那么,此时的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3.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C.远离了平面镜10 cmD.远离了平面镜20 cm4.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5.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的方向射过来。

(1)使反射光竖直向上射出,作出平面镜的放置位置。

(2)使反射光水平方向射出,作出平面镜的放置位置。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下表所示。

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们,镜中的像是正立、______的_________像。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8.小明利用如图7装置探究光在平面镜表面的反射规律,M 是一个小平面镜,E 、F 是两块硬纸板可以绕ON 前后转动.实验时让一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沿着与镜面垂直的硬纸板E 表面斜射到M 平面镜上,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小明还发现将F 硬纸板绕ON 向前向后转到时,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当E 、F 是两块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刚好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图7分析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任写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入射角 反射角 1 300 300 2 450 450 3600600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蜡烛(2个),以及 。

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 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放一支 的蜡烛B 。

3.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 ,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

……Ⅳ.课后练习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当作,在它的前面放一支的蜡烛,在它的后面放一支的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蜡烛。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实物到镜面的距离.2.平面镜前有一个人,以1 m/s的速度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镜面走去,镜中人的像大小将________。

像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____ m/s。

3..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 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形成的.4.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是;如果入射线与反射线的夹角是120°,则反射角等于。

5.“一叶遮目不见泰山”的道理是()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反射定律C、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质D、光的镜面反射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8.如图所示,由A点发出一束激光在液面MN上的O点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光斑射到B点,由于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反射光斑由B移到C点(B和C是屋顶上的两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液面变化的高度。

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