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与能量变化;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及其化学反应特征;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化学反应类型。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常见物质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各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2.各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3.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
三、教学重点1.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2.化学反应类型与特征。
四、教学难点1.各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2.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检验方法。
五、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通过小组间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
2.观察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演示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及其化学反应特征。
3.教师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
1.热身(5分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以便教师针对性地讲解。
2.正文(35分钟)•主要内容一:各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通过实验演示,介绍氧气、二氧化碳、氯气、氨气等气体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各种气体的化学反应特征。
•主要内容二:各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通过实验演示,介绍氯离子、铁离子、铜离子等离子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各种离子的化学反应特征。
•主要内容三: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通过实验演示,介绍酸性和碱性溶液的检验方法与化学反应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不同 pH 值溶液的化学反应特征。
3.小结(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总结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及其化学反应特征,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4.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通过笔记或篇章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巩固复习。
七、教学工具1.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基础实验器材;2.氧气气瓶、氯气气瓶、氨气气瓶、二氧化碳气瓶等气体实验器材。
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107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及作业)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1.学会NH4+、Cl、SO42、CO32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把握焰色反响及常见离子的特征焰色;2.能用焰色反响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物质的组成。
【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测定物质的组成,确定它是哪种物质,即进行物质的检验。
请同学们回忆下,学校我们接触过哪些物质的检验。
【试验探究1】NH4Cl、(NH4)2SO4、KCl和K2SO4均可用作化肥。
以下试验将关心我们探究这几种盐中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
试验现象:,反响方程式:NH4+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 。
NH3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 。
试验2:取两支试管,分别参加2mLNH4Cl和KCl溶液,各滴几滴稀HNO3,再各滴几滴AgNO3。
试验现象:,反响方程式:思索:参加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Cl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 。
试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参加2mL(NH4)2SO4和K2SO4溶液,各滴几滴稀HCl,再各滴几滴BaCl2。
试验现象:,反响方程式:思索:稀HCl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硝酸来排解干扰?为什么?SO42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 。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活动与探究]2、通过以前的学习和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请你尽可能多地将你所知道的有关物质检验的方法填到下表中,并与同学沟通争论。
【例1】以下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某溶液+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某溶液+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试验探究2】如何区分NaCl、KCl溶液呢?二、焰色反响1.原理: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别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响。
它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1.学会Cl-、SO2-4、CO2-3、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知识点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活动设计】1.Cl-的检验实验一:分别向NaCl溶液、Na2C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然后再向两试管中滴加稀硝酸。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Cl-的检验方法: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产生________,再滴加__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3)检验溶液中的Cl-时为什么要加入稀HNO3?2.SO2-4的检验实验二:分别取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各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SO2-4的检验方法: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向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入稀HCl,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2-4。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苏教版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检验;2、能用焰色反应、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3、了解一些现代化学的分析方法。
4、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讨论、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复习回忆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其依据是什么?[讨论并回答]使该物质与盐酸反应,如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且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巩固所学内容引入新课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根据 CO32-所特有的性质,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
理解领会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通过实验及实验的结果,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均可用作化肥,请写出上述盐在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
回顾电离知识,讨论写出NH4+、Cl-、Ba2+、SO42-等离子符号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实验2、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强调实验观察点:实验1重点闻气味及观试纸颜色的变化,实验2、3重点观察液体变化)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1中石蕊试纸变蓝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实验2、3中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在实验1 中,发生了怎样的反应?你认为哪种离子产生了上述现象?写出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1.2.2 常有物质的查验教案(苏教版)汪锦龙目标: 1、学会 Cl-、SO42-、CO32-、NH 4+等离子的查验;2、能用焰色反响、离子查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研究某些常有物质的构成成分。
一、常有物质的查验1、 NH 4+的查验:实验步骤:①②③实验现象:实验原理: NH 4 Cl + NaOH---实验结论:2、 Cl -的查验:实验步骤:①②③实验现象:实验原理: NH 4 Cl + AgNO 3---实验结论:3、 SO42—的查验:实验步骤:①②③实验现象:实验原理:(NH 4)2SO4+ BaCl2---实验结论:[ 议论 ] 实验 1:试纸为何要湿润?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何要加稀盐酸?二、焰色反响问题:什么叫焰色反响?为何可用焰色反响来查验金属或金属离子?怎样进行焰色反响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1、焰色反响: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体现特别的颜色。
2、实验步骤:一根铂丝,将铂丝在中蘸一下,而后在酒精灯火焰上。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物,火焰中灼烧察看到不一样颜色的火焰(钾的焰色要透过钴玻璃察看)。
3、应用:依据火焰所体现的特点焰色,能够查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钠钾(透过钴玻璃察看),焰色反响是表现元素的性质,是变化。
注意:1、铂丝在灯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试样2、要用盐酸清洗铂丝3、察看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4、焰色反响是物理变化信息博览现代化学剖析测试中,常用一些仪器来剖析化学物质的构成。
如红外光谱仪确立物质中含有的某些有机基团;元素剖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原子汲取光谱确立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
附:一、一些常有物质的查验物质(离子)查验方法2碳酸盐 CO3与稀盐酸反响,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CO2)。
-铵盐 NH4+ 硫酸盐SO42 -盐酸盐 Cl-钠盐 Na+钾盐 K+I2丝绸制品(蛋白质)酸碱与 NaOH 浓溶液加热反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NH 3)与 BaCl2溶液反响,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积淀与AgNO 3溶液反响,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焰色反响呈黄色焰色反响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遇淀粉显蓝色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二、常有物质的查验方法察看法:从物质的特点颜色、状态、气味等进行查验、离子查验法:利用物质中离子的特点反响来查验、焰色反响:依据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体现的特别焰色进行查验、仪器剖析法三、物质查验的一般程序:察看→溶解→离子查验→进一步查验物质查验的一般程序:对试样的外观进行察看→确立颜色、状态、气味等→试样是固体的取少量配成溶液→察看其溶解性→若可溶察看溶液的颜色及有无气体产生→取少量溶液进行离子查验→进一步查验四、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察看→展望物质的性质→实验→察看现象→剖析现象并解说→得出结论同步练习1.可用来鉴识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溶胶的简易方法是()A .过滤B.渗析C.电泳D.丁达尔效应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响为黄色,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 .该物质必定是钠的化合物B .该物质必定含钠元素C.不可以确立该物质中能否含钾元素D.该物质必定是金属钠3.能把 Na2SO4、NH4NO3、KCl 、(NH 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其他一种试剂是(必需时可以加热)()A .BaCl 2B .NaOHC .Ba(OH)2D . AgNO 34.关于某些离子的查验及结论必定正确的选项是(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污浊,必定有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积淀产生,再加盐酸,积淀不用逝,必定有SO 42—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必定有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积淀,再加盐酸白色积淀消逝,必定有 Ba 2+5.以下除掉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除掉 N 2 中的少量 O 2:经过灼热的 CuO 粉末B .除掉 CO中的少量 HCl :通入 Na CO 溶液2 2 3C .除掉 KCl 溶液中的少量 K 2CO 3:加入适当的盐酸D .除掉 KCl 溶液中的少量 MgCl 2:加入适当 NaOH 溶液,过滤CO 32—+ NH 46.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掉标签的白色固体 Na 2SO 4 和 NH 4Cl 进行鉴识,经议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
2.1.2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

第二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物质检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
学会Cl -、SO 2-4、CO 2-3、NH +4等离子检验的基本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
利用化学实验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3.了解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
一、物质的检验1.NH +4的检验(1)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NH +4。
(2)化学方程式(以NH 4Cl 为例):NH 4Cl +NaOH=====△NaCl +H 2O +NH 3↑。
2.Cl -的检验(1)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含有Cl -。
(2)化学方程式(以NH 4Cl 为例):NH 4Cl +AgNO 3===AgCl ↓+NH 4NO 3。
3.SO 2-4的检验(1)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SO 2-4。
(2)化学方程式[以(NH 4)2SO 4为例]:(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 。
注意:①先用稀盐酸酸化(排除CO 2-3、SO 2-3、Ag +等的干扰),再加BaCl 2溶液。
②不能将稀盐酸换成稀硝酸,因为稀硝酸会将SO 2-3氧化为SO 2-4,从而影响SO 2-4的检验。
4.焰色反应(1)概念: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作焰色反应。
(2)实验操作①“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灼烧至无色时为止。
②“蘸”: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
③“烧”: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④“洗”: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灼烧至无色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
江苏省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常见物质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 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活动一】CO32—、NH4+ 、Cl—、SO42—的检验『范例演示(旧知回顾)』CO32—的检验:(现有一小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2CO3,如何检验其中的CO32—呢?)思路:将CO32—转化成CO2,检验到CO2证明存在CO32—(1)试剂:稀HCl、澄清石灰水(2)方法: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中,向其中加入稀HCl,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白色粉末中含有CO32—(3)相关反应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CO2 + Ca(OH)2 = CaCO3↓ + H2O『自主学习(P21~22)』1.NH4+的检验(P21实验1):思路:将NH4+ 转化成NH3,检验到NH3证明存在NH4+(1)试剂:___________溶液、湿润的____________试纸(2)方法: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并_______,若产生能使湿润的______ 试纸变______的气体,证明待测液中含有NH4+(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NH4Cl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的检验(P21实验2):思路:将Cl—转化成AgCl沉淀(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和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产生,证明待测液中含有Cl—(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KCl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42—的检验(教材P21实验3):思路:将SO42—转化成BaSO4沉淀(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先向其中加入________,若无__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_产生,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K2SO4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1)检验NH4+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还可以用什么试纸来检验?(2)检验Cl—中,为什么要加入稀HNO3(从排除干扰角度思考)?可以用稀HCl来排除吗?(3)检验SO42—中,滴加稀HCl的作用是什么?BaCl2和稀HCl的滴加顺序能颠倒吗?『练习尝试』1.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A. Cl—: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B. SO42—:加入BaCl2,生成白色沉淀C. NH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D. CO32—: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D.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活动二】焰色反应『自主学习(P22)』4.定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______ 5.实验操作:(P21实验4)①“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②“蘸”:用铂丝蘸取试样③“烧”: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元素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④“洗”:用稀HCl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6.Na元素的焰色:__________ K元素的焰色:_____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 『思考感悟』(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①一定是钠的盐溶液②一定不含K+,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练习尝试』3.下述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没有铂丝,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火焰颜色较弱的金属丝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 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4.某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B.该物质一定是钠盐C.该物质中必定含钠元素D.该物质中必定含钾元素【归纳整理】【课堂检测】1.检验试样中有无SO2-4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A.先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B.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一定没有SO2-4D.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HCl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某待测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待测液中一定不含K+3.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有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溶液中含有SO42ˉC.用一束光照射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出现丁达尔现象D.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则溶液中含有I24.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的检验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A.在某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肯定有SO42-B.用焰色反应可鉴别出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在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酚酞,若显红色则原溶液中肯定有NH4+ 5.某水样中要检验出H+、SO2-4、Cl-,两位学生进行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甲同学: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常见物质的检验 教案

第2单元课时2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
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检验的常见方法、原理;
2.掌握NH 4+
、Cl -
、CO 23-、SO 24-
等常见离子的检验; 3.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掌握钠、钾等元素的焰色; 4.知道鉴别和鉴定的区别。
【交流讨论1】
如何确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如CaCO 3)?所用试剂是 ;实验现象 ;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一、离子检验法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化学原理
实验结论 实验 1
NH 4Cl + NaOH
NH 4Cl 、(NH 4)2SO 4溶液中含有
实验2
KCl + AgNO 3
NH 4Cl 、KCl 溶液中含有
实验3
(NH 4)2SO 4 +BaCl 2
(NH 4)2SO 4、K 2SO 4溶液中含有
【交流讨论2】
(1)【实验2】中稀HNO 3的作用是什么?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代替吗?
(2)【实验3】中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能用稀硝酸吗?
(3)中学常见的试纸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
【交流讨论3】
如何检验KCl、NaCl ?
二、焰色反应法
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焰色反应。
属________变化,据焰色反应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钠_______________、钾______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
操作步骤:
⑴取一根铂丝(也可以丝)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里灼烧至____________。
⑵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
实验现象:透过观察火焰呈色。
注:实验后,要用_________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作它用。
三、灼烧法: 如何鉴别某纤维是蛋白质纤维?
四、仪器分析法
用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等元素;
用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些有机基团;
用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交流讨论4】
鉴别与鉴定的区别
(2)怎样鉴定一种白色晶体是氯化铵?请写出操作步骤。
【整理归纳】进行物质的检验时应注意:(先,后;先,后)1.正确地选择试剂,简述操作步骤,正确描述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不能向待测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而只应当取进行检验。
如被检验物质
是固态,而检验时又需要用溶液时,应先取少量试样后,再进行检验。
3.不能把要检验的物质当作已知物来叙述实验现象。
4.对几种待测物质要进行并列实验时,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另取新溶液,避免已加试剂的干扰。
【课堂练习】
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
B.某溶液+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
4
C.某溶液+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有CO -
2
3
2.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3.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课后练习】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2.可以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实验事实是
()
A.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有白色沉淀
B.加入盐酸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3.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
以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4.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2KClO3==2KCl +3O2↑,二氧化锰为催化剂,难溶于水,KClO3溶于水电离出K+和
ClO3-,ClO3-与AgNO3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
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水溶解;③过滤、取滤液;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⑤加稀HNO3 ;⑥与浓盐酸反应;⑦与NaOH溶液加热;⑧用淀粉碘
化钾;
A.⑥⑦①⑤ B.⑥⑧ C.④②③①⑤ D.②①⑤
5.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
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6.要求只用一种
....试剂来区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亚铁、硫酸锌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硝酸银 B. 氯化钡 C. 盐酸 D. 氢氧化钠
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9.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
请你设计四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
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
10.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各为K2CO3、K2SO4、NaHSO4、Ba(NO3)2中的一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A+C无明显变化;A+D 无明显变化;B+D生成溶液及沉淀物E;B+C生
成溶液F及沉淀,少量E 溶于过量F中,生成溶液并放出气体,由此可确定: A是
_________, B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 D是_________。
11.设计一个只有BaCl2溶液及试管,鉴别Na2CO3溶液和稀H2SO4的实验,简要写出鉴别过程和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