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0-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教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向分析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1)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②结合溶液环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进行配平(2)电子转移数目有关的计算(3)指定产物的确定①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分析与判断;②电极反应产物的分析与判断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1)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氧基离子:如TiO2+、VO2+、VO2+、ZrO2+等。

(2)过渡元素形成的络合离子:如Cu(NH3)42+、Zn(OH)42-、PtCl62-、[Fe(CN)6]3-等。

(3)多酸根离子:如Cr2O72-、Cr3O102-、H3V2O7-、Mo7O246-、W7O246-等。

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问题(1)沉淀的形成与K sp有关计算问题:①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②除杂控制pH范围等。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问题:①两性氧化物如:V2O5、Cr2O3等,②两性氢氧化物如:Ti(OH)4、Nb(OH)5等。

(3)分步电离的复杂离子问题4.考查形式(1)选择题(2)填空题(3)化工流程题二、知识梳理过渡元素包括:ⅢB~ⅦB、Ⅷ、ⅠB和ⅡB的所有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也就是d区、f区和ds区的元素,而d区则是更典型的过渡元素。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也叫轻过渡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也叫重过渡系元素。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重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为受到镧系收缩、锕系收缩的影响同一副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低价态化合物稳定性更高;重过渡系元素一般高价态化合物的稳定性更高。

第三过渡系金属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反应难度大,化合物种类少,考查几率较小。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Fe 、Cu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Zn 、Hg 、Ag 的部分性质也有所涉猎;而Mn 、Cr 、Ti 、V 、Ni 等的部分化合物也有呈现。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化学计算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化学计算

化学基本计算技能技巧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对一些例题的解析,进行化学基本计算数量关系的复习;通过对一些解题方法的归纳,训练化学基本计算的技能技巧;通过对部分高考试题的介绍,明确高考化学计算的内容与要求。

能力培养:挖掘、处理信息的自学能力;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化学计算的基础是相关化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与应用,数学计算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明确化学涵义”,才能“理解数量关系”。

科学品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思维能力品质;重视量纲和规范使用有效数字等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形象~抽象思维;求异~求同思维;直觉~批判思维;集中~发散思维;通过数学抽象和简明的文字表述,解决化学问题。

重点、难点化学基本计算解题思维的建立;化学基本计算技能技巧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今天继续进行化学计算复习,内容是化学基本计算技能技巧。

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就是《考试说明》中所列化学计算的前七项考试内容,它们是极重要的化学计算技能,是全部化学计算的基础。

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有哪些?学生活动聆听并回答:①有关原子量、分子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⑤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⑥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讲述并提问】化学计算的技巧,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

请问主要有哪些?讨论并回答: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板书】一、关系式法【讲述】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投影】例题1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A.3.2 g B.4.4 gC.5.6 g D.6.4 g【提问】此题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专题辅导教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专题辅导教案

【专题十一】化学计算与技巧考点1 守恒法守恒法就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1.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

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化合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守恒。

方法点击 化学计算中,“守恒”无处不在,运用守恒法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又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所以只要看到化学计算,就想到守恒。

例:1.质量守恒法例:0.1 mol 某烃与1 mol 过量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固体增重15 g ,从Na 2O 2中逸出的全部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16.8 L 。

求烃的化学式。

解析:设烃的化学式为C x H y ,摩尔质量为a g·mol -1,因为最后逸出的气体不仅包括反应剩余的O 2,也包括烃燃烧产物CO 2和水蒸气与Na 2O 2反应放出的O 2。

烃的质量+m(O 2)=Na 2O 2的增重+m(逸出气体)0.1 mol×a g·mol -1+32 g·mol -1×1 mol=15 g+32 g·mol -1×16.8 L/22.4 L·mol -1解得a=70,烃的式量为70,1270=5余10,烃的化学式为C 5H 10。

2.原子(或离子)守恒例:用含1.0 mol NaOH 的溶液吸收0.8 mol CO 2,所得溶液中的-23CO 和-3H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2∶1C.2∶3D.3∶2解析:设生成Na 2CO 3、NaHCO 3物质的量为x 、y ,由反应前后C 原子和Na +守恒可知,可得方程组:⎩⎨⎧=+=+mol y x mol y x 8.028.0 解得⎩⎨⎧==moly mol x 6.02.0即所得溶液中-23CO 和-3H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高分对策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一.掌握“守恒法”及其适用范围和解题关键。

1.守恒法: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如质量守恒、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阳阴离子及正负电荷守恒等)的关系建立等式的计算方法。

2.适用范围:①质量守恒法: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计算;②元素(原子、离子或原子团)守恒法: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计算,尤其是混合物反应、多步连续或平行反应的计算;③电子得失守恒法:适用于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④离子电荷守恒法:适用于所有的电解质溶液及其离子反应的计算;⑤正负化合价守恒法:适用于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⑥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或溶解度守恒法:适用于有关溶液的稀释、混合或一定温度下溶解度的计算;⑦物料守恒法: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浓度的定量分析与计算。

3.解题关键:首先必需明确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

二.掌握“方程组法”及其适用范围和解题关键。

1.方程组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的计算方法。

2.适用范围:求解混合物组分含量的通用方法;也用于其他有多个未知数与对应守恒关系的计算。

3.解题关键:借助守恒关系列出与未知数对应的方程组求解。

对于常见的二元混合物,通常设2个物质的量的未知数,并通过物质的量把有关的量沟通起来,建立质量守恒、微粒守恒的方程组求解。

三.掌握“关系式法”及其适用范围和解题关键。

1.关系式法:从一步或多步化学反应或物质组成中找出关系建立比例式的计算方法2.适用范围:①物质转化关系法: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多步反应的计算;②反应式叠加关系式法(又称总反应式法):适用于多步循环反应的计算;③氧化还原关系式法: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尤其是部分氧化(或还原)、电子转移的计算;④物质组成关系式法:适用于有关化学式,尤其是混合物中元素含量的计算;⑤溶液组成关系式法:适用于有关溶液的浓度、溶解度的计算。

高考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育资料-精品干货-高中、高考

高考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育资料-精品干货-高中、高考

高考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守恒法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化合价数、正负电荷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不用计算中间产物的数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一)原子个数守恒【例题1】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为a,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化学式FeSO4、Fe2(SO4)3可看出,在这两种物质中S、O原子个数比为1:4,即无论这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S、O的原子个数比始终为1:4。

设含O的质量分数x,则32/64=a/x,x=2a。

所以ω(Fe)=1-3a【例题2】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依题意,反应产物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根据Na原子和C原子数守恒来解答。

设溶液中Na2CO3为xmol,为NaHCO3ymol,则有方程式①2x+y=1mol/L×1L②x+y=0.8mol,解得x=0.2,y=0.6,所以[CO32-]:[HCO3-]=1:3(二)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K+]=y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分析】可假设溶液体积为1升,那么Na+物质的量为0.2摩,SO42-物质的量为x摩,K+物质的量为y摩,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为BC【例题4】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Na+]+[H+]=[HCO3-]+2[CO32-]+[OH-],因为[H+]和[OH-]均相对较少,可忽略不计。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 化学计算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 化学计算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专题二十五化学计算(三课时)【考试说明】1、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点精讲】题型一:关于混合物计算:1、生态农业涉及农家废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

2.016L 〔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响为:CH4+4CuO=CO2+2H2O+4Cu。

当甲烷完全反响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

将反响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g。

⑴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

⑵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题策略]题型二:关于过量计算:2、Na2S2O3·5H2O(俗称海波)是照相业常用的一种定影剂。

工业上制得的Na2S2O3·5H2O晶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Na2SO3和Na2SO4杂质。

为了测定某海波样品的成分,称取三份质量不同的该样品,分别参加一样浓度的硫酸溶液30mL,充分反响后滤出硫,微热滤液使生成的SO2全部逸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摩尔质量:Na2S2O3·5H2O248g/mol;Na2SO3126g /mol ;Na2SO4142 g /mol) (1)计算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该样品中(填写上上选项字母)。

A .仅含有Na2S2O3·5H2OB.含有Na2S2O3·5H2O 和Na2SO3,无Na2SO4 C .含有Na2S2O3·5H2O 、Na2SO3和Na2SO4 题型三:关于多步方程式计算〔关系式法〕3、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Sn +2HCl=SnCl2+H2↑再参加过量的FeCl 3溶液,发生如下反响:SnCl2+2FeCl 3=SnCl4+2FeCl2最后用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Fe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6F e C l K C r O 14H C l 6F e C l 2K C l 2C r C l 7H O 2227332++=+++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 ,经上述反响后,一一共用去0.100mol/LK2Cr2O7溶液16.0mL 。

高三新人教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十一:《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高三新人教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十一:《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专题十一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考点知识回顾化学计算涉及的十几个方面:(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的原子结构的计算;(2).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的计算;(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的体积、微观粒子数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4)以多角度、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计算;(5).以物质的量浓度、电离程度、PH 、氢离子浓度、粒子浓度为主的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6).有关溶解度、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计算;(7).以处理图表数据、定量实验结果为主的应用性计算;(8).与元素、同位素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9).以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的计算;(10).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以及确定结晶水合物分子式的计算;(11).过量计算、多步反应计算、混合物的分析计算;(12).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及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计算;(13).信息型计算等。

从高考化学计算题的考查内涵看,已明显向测试能力的方向倾斜,主要表现在如下五种变化趋势:(1)反应诸量关系的动态变化;(2)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化;(3)题意形式的信息化;(4)巧解巧算、一题多解化;(5)数据处理表格化。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极限法、讨论法等。

题型示例: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

把35.1g NaCl 放入500 mL 烧杯中,加入150 mL 蒸馏水。

待NaCl 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

从中取出溶液100mL ,该溶液恰好与20 mL 0.100 mol ·L -1AgNO 3溶液完全反应。

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

解:AgNO 3 + NaCl = AgCl ↓+ NaNO 3n(AgNO 3) = 0.100 mol ·L -1×0.02 L = 0.002 molm (NaCl) = 0.002 mol ×58.5 g ·mol -1 = 0.117 gV 容器 = L mL gg mL 3030000117.01.35100==⨯答:该容器的体积为30L 。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20:化学计算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20:化学计算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20:化学计算1、高考中化学运算要紧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运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运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运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运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运算;⑦有关溶液pH值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运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运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运算的综合应用。

2、常见题型为运算选择题,运算填空题、实验运算题、运算推断题和综合运算题,而运算推断题和综合运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3、近年高考化学运算题要紧有以下特点:(1)注意速算巧解一样在第一卷中会显现五到七个左右要运算的量专门少或者全然不需要运算的试题。

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对化学知识的明白得、把握和运用。

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题给信息和已学相关知识进行速算巧解的能力。

(2)起点高、落点低这方面要紧是第二卷中的运算题。

试题常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显现,但落点仍是考查差不多运算技能。

(3)学科渗透,综合考查要紧考查各种数学运算方法的运用、物理学科中的有效数字及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

(4)综合运算题的命题趋势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生产、生活、环境爱护等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考查视野开阔,考查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

4、学生化学运算题失分的要紧缘故1、审题不够认真;2、基础不够扎实;3、摸索不够全面;八个〝不够〞4、思维不够灵敏;5、运算不够准确;6、格式不够规范;7、表达不够清晰;8、时刻不够充裕。

化学运确实是学生必须把握的差不多技能之一。

而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确实是可怕运算,其缘故是:一、对运算所依靠的差不多化学原理和性质不熟悉;二、对差不多的运算技能把握不到位;三、思维不灵活,可不能审题,可不能查找解题的突破口,可不能分析咨询题,也就可不能解决咨询题。

要求教师加强解题策略相关知识的教学;加强学科咨询题解决的研究。

氧化铁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粉未放入100mL 4.4mol/L 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氢气896mL 〔标况〕,生成的溶液中只有FeCl 2、HCl 和1.28g 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0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1.高考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2.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等,2007年高考将化学计算部分常见的最后两个计算大题取消,计算的考查已落在选择和填空题中。

3.近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意速算巧解。

一般在第Ⅰ卷中会出现五到七个左右要计算的量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计算的试题。

纯计算题不超过两个,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题给信息和已学相关知识进行速算巧解的能力。

(2)起点高、落点低。

这方面主要是第Ⅱ卷中的计算题。

试题常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但落点仍是考查基本计算技能。

(3)学科渗透,综合考查。

主要考查各种数学计算方法的运用、物理学科中的有效数字及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

(4)综合计算题的命题趋势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考查视野开阔,考查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

一、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既是基本概念的内容,又是化学计算的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

主要考点:(1)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2)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3)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解题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例1、往100mL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448mL(标准状况)。

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02mol (B)0.08mol (C)0.10mol (D)0.16mol答案:A。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以溶液为中心的计算,主要是灵活运用有关的计算公式。

主要考点:(1)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2)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3)有关溶液pH的计算(4)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解题策略:(1)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2)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例2、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A、 9.0B、 9.5C、 10.5D、 11.0解析: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则两溶液中的H+、OH-的物质的量刚好相等。

设强碱溶液中OH-浓度为X 。

∴1×10-2.5=10·XX=10-3.5∴强碱溶液中C(H+)=10-14/10-3.5 PH=10.5答案:C三、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是计算的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理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再加上条件的多样性,使其成为较难掌握的一种计算类型。

主要考点:(1)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2)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解题策略:(1)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2)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例3、由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式量为12.4,取此混合气体0.5mol充入密闭容器中,使之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已知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相同条件下反应前压强的0.6倍,求:(1)反应前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比;(2)平衡混合气体中NH3和H2的物质的量;(3)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

答案:⑴ V(N 2) :V (H 2)= 2 :3 ⑵ n(NH 3)平 =0.2mol ;n (H 2)平=0mol (3)α(N 2转)=50%四、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以氧化还原为中心的有关计算,是高考的热点。

主要考点: (1)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2)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3)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4)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例4、ClO 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 2将取代Cl 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 2常用NaClO 3和Na 2SO 3溶液混合并加H 2SO 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 3和Na 2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1C. 1:2D. 2:3答案:B 。

五、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最常见的计算类型之一,关键是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间的关系。

主要考点:(1)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2)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解题策略:(1)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 关守恒关系(2)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例5、1 kg C(s)燃烧,所得的混合气体中,CO 占1/3体积,CO 2占2/3体积。

已知:C(s)+21O 2(g)===CO(g);ΔH=-110.35 kJ·mol -1,CO(g)+21O 2(g)===CO 2(g);ΔH=-282.57 kJ·mol -1。

则与1 kg 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及C 的燃烧热正确的组合是( )A、110.35 kJ,282.57 kJ·mol-1B、282. 57 kJ,-392.92 kJ·mol-1C、392.92 kJ,392.92 kJ·kg-1D、7849.2 kJ,392.92 kJ·mol-1答案:D六、综合计算主要考点:(1)过量计算问题的分析讨论(2)混合物计算和解题技巧(3)复杂化学式的确定方法(4)无数据计算的解决方法(5)数据缺省型的计算方法(6)讨论型计算的解题思路(7)隐含条件题的解决方法(8)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解题策略:认真审题,明确是常见综合计算中的哪种类型,寻求解决的合理思路和解决方法;善于抓住化学与数学知识间的交叉点,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建立函数关系。

例6、将FeO和Cu(NO3)2的混合物9.08g全部溶解于含有0.3molHCl的某浓度的盐酸中(此时有部分Fe2+被酸性条件下的NO3-氧化:3FeCl2+HNO3+3HCl=3FeCl3+NO↑+2H2O),当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溶液中的Fe2+刚好被完全氧化,再向溶液中加入10g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mL,过滤,得到不溶性固体6.72g。

问(1)原混合物中FeO的物质的量为,Cu(NO3)2的物质的量为。

(2)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消耗氯气的体积为:0.5(x-6y) 22.4=0.448(L)答案:(1)FeO 0.1mol Cu(NO3)20.01mol (2)0.448L考点一、考查差量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按一定的质量比发生反应。

在具体的一个反应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某些特定的组合,即反应方程式中某些项目进行加减组合。

如碳酸氢钠固体的分解反应,产物中的二氧化碳是气体,水是液体,若讨论固体质量的变化,可以是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值,也可以是非固体物质质量的和,将非固体物质中的比例关系合并为一个比例量,与原方程式中各种量成比例关系。

具体如下: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Δm(固) 2×84 g106 g44 g18 g 62 g 其固体差量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得出: (2NaHCO 3-Na 2CO 3)或(CO 2+H 2O) (2×84 g-106 g) 或(44 g +18 g)例1、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 2=====放电2O 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 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 ,其中臭氧为________ L 。

答案:(1)35.6 (2)3 考点二、考查关系式物质间的一种简化的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算最简捷。

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C +H 2O g =====高温CO +H 2CO +H 2Og=====高温CO 2+H 2⇒⎭⎪⎬⎪⎫C +2H 2Og =====高温CO 2+2H 2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由木炭、水蒸气制取NH 3的关系为:3C ~4NH 3。

(2)元素守恒法(如氨氧化法制硝酸):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N 元素守恒知:NH 3~HNO 3。

(3)电子转移守恒法(如氨氧化法制硝酸): NH 3―――→失去8e -HNO 3,O 2―――→得到4e-2O 2-,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 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 HNO 3,NH 3和O 2的关系为NH 3~2O 2。

例2、取KI 溶液25 mL ,向其中滴加0.4 mol/L 的FeCl 3溶液135 mL ,I -完全反应生成I 2:2I -+2Fe 3+===I 2+2Fe 2+。

将反应后的溶液用CCl 4萃取后分液,向分出的水溶液中通入Cl 2至0.025 mol 时,Fe 2+恰好完全反应。

求K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依题意,有: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I -与Cl 2之间的关系式:2I -~Cl 2。

设KI 的物质的量是x 。

2I -~Cl 2 2 1 x 0.025 mol21=x 0.025 mol,x =0.05 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