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备考】中考历史:2019年中考历史时事热点题型总结(2月) (文档版)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

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

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时事热点题型总结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时事热点题型总结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时事热点题型总结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雄伟的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11月25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正式通过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当地时间12月1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南美洲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落下帷幕,峰会通过了《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表达了G20成员领导人将继续推动强劲、持续、平衡的世界经济增长的政治意愿。

热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热点链接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雄伟的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战争在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间展开,主要战场在欧洲。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一战宣告结束。

历时4年的一战席卷欧、亚、非三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吞噬上千万人生命,是二战之前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的战争。

设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命题示例2018年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雄伟的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其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C热点二欧盟特别峰会通过英国脱欧协议热点链接11月25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正式通过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一)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4、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7、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

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8、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二)经济和社会生活一.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张謇兴办实业:《马关条约》签定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过程:(1)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2)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雨后春笋,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因为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未能很好恢复。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一:中国古代史及襄阳好日本专题重点掌握重要朝代:秦、汉、三国、隋、唐、元、明、清主要掌握重点朝代在维护国家统一上采取的措施及成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边疆的管辖、港澳台问题),侧重民族关系和对边疆的管辖等。

一、秦朝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历史上影响深远)。

经济上: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对边疆的管辖):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长江与珠江)二、汉朝1、文景之治:汉高祖、文帝、景帝共同措施:吸收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西汉初实行重要制度:分封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西汉)①政治上: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③对边疆的管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影响: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与匈奴有战有和:汉初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

(原因: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雄才大略。

)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中考历史十大热点考点专题

2019年中考历史十大热点考点专题

2019年中考历史十大热点考点专题重点一: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⑵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⑶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⑷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重点二: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日不落帝国”——英国⑴主要原因:①经济:工场手工业发达;利用处于大西洋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②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大力发展海军,进行殖民扩张。

⑵殖民扩张: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③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④18世纪中期,英法殖民争霸战争,打败法国,夺取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地。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预测(结合时事新闻原创,带解析。很实用!)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预测(结合时事新闻原创,带解析。很实用!)

2019中考历史热点热点一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热点链接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实验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进现实”,全球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有望大幅降低,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设题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命题示例 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

克隆技术主要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就所在领域是()A.新能源技术B.原子能领域C.生物工程D.空间技术【解析】克隆技术主要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就所在领域是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答案】C热点二中国代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热点链接2019年1月23日,中国代表在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指出,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发展的不平衡要靠发展来解决。

国家应当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避免收入分配失衡加剧,应对好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给部分地区、行业造成的冲击,使民众可以从不断发展中普遍受益。

设题点经济全球化命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材料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力量,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占90%.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而会在全球出现经济全球化现象。

2019年中考历史时政热点问题专题总结(二)中美贸易问题问题

2019年中考历史时政热点问题专题总结(二)中美贸易问题问题

热点二中美贸易问题【热点点击】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2018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美国开始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2018年7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清单,拟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包括海产品、农产品、水果、日用品等项目。

这一轮关税措施将经公众评论,并在8月20日至23日举行听证会。

美国政府将在8月30日公共评论结束后决定下一步行动。

2018年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由10%提高至25%。

2018年8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第二批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8月23日起生效。

最终清单包含了2018年6月15日公布的284个关税项目中的279个,包括摩托车、蒸汽轮机等产品,将征收25%关税。

2018年8月23日,美国在301调查项下对自中国进口的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2019年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将推迟3月1日上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的计划。

2019年5月10日,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孟晚舟事件2018年12月1日,现任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的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

2019年1月29日,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请求。

3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批准继续推进有关中国公民孟晚舟的引渡听证会。

2019年3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称,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通过不正当手段威胁他国企业、打压竞争对手、干扰市场环境、阻挠科技产业合作的极为恶劣的政治事件。

2019年中考历史九大热点专题复习资料(精华版)

2019年中考历史九大热点专题复习资料(精华版)

2019年中考历史九大热点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一、科技文化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昌盛的秦汉文化1.《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2.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华佗,东汉人,主要的贡献是:(1)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2)编排医学体操“五禽戏”。

4.张仲景、东汉人、被尊称为“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

5.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承上启下的南北朝文化1、北朝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

2、填表姓名朝代主要贡献或者代表作祖冲之南朝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郦道元北魏《水经注》王羲之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晋顾恺之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晋《神灭论》范缜南朝辉煌的隋唐文化1、赵州桥隋朝李春修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金刚经》形成于唐朝,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唐朝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其中,“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4、唐朝的画家吴道子,后世称他为“画圣”,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阎立本,擅长画人物故事画,其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5、隋唐时,石窟艺术的代表是敦煌莫高窟,它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灿烂的宋元文化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宋元时期。

2、四大发明①造纸术:西汉时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火药:唐末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

④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司南”,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3、沈括北宋、著有《梦溪笔谈》;并创制了“十二气历”,4、《授时历》与现行的公历基本相同,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编写5、完成下列表格6、宋代杰出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李清照(婉约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

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
热点链接
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实验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进现实”,全球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有望大幅降低,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设题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命题示例
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

克隆技术主要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就所在领域是()
A.新能源技术
B.原子能领域
C.生物工程
D.空间技术
【解析】克隆技术主要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就所在领域是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答案】C
热点

中国代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热点链接
2019年1月23日,中国代表在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指出,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发展的不平衡要靠发展来解决。

国家应当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避免收入分配失衡加剧,应对好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给部分地区、行业造成的冲击,使民众可以从不断发展中普遍受益。

设题点
经济全球化
命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
材料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力量,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占90%.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而会在全球出现经济全球化现象。

(2)材料二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2019年1月23日,中国代表在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指出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发展的不平衡要靠发展来解决。

国家应当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避免收入分配失衡加剧,应对好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给部分地区、行业造成的冲击,使民众可以从不断发展中普遍受益。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因为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的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作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中国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

【答案】(1)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2)跨国公司的活动;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作用。

(3)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4)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中国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

热点

“吉林一号”光谱01/02等卫星发射成功
热点链接
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和搭载的灵鹊—1A星、潇湘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9次飞行。

设题点
东方红一号
命题示例
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和搭载的灵鹊—1A星、潇湘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的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一号
C.神州五号
D.嫦娥一号
【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

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