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用汉语治病第一课时
《学会看病》教学课件

2、边读边画出描写母 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 母亲的感情变化。
3、面对生病的孩子,母 亲却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她 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又是怎样 想的?
4、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母 亲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者 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母亲语言 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表现母亲感情的变 化,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 子的爱。
dié
huǐ jì sè
喋喋不休 后悔 按图索骥 艰涩 tǎn tè qiǎn tà mò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 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 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 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 早教会他看病。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 是病中的孩子。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 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 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 还给他雪上加霜。
忐忑不安 谴责 拖沓 冷漠
理解词语 打蔫:本文指精神萎靡不振。 残忍:本文是狠心的意思。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 喋喋不休: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 严重。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 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不能安定。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5课ppt选编

the negative form “没(有)+V”
1、 我没(有)去商场。 2、 我没(有)买衣服。 3、 她没(有)去中国。
怎么问
V +没+ V?
1、你去没去商场? 2、你买没买衣服? 3、你去没去中国?
1. 林娜和力波在哪儿? 2.力波来得早吗? 3. When 力波来,银行里排队的人多不多? 4.林娜穿得怎么样? 5.一英镑换多少人民币?300英镑换多少人民币? 6.林娜为什么换人民币? 7.林娜喜欢旅行吗? 8.林娜在西安玩得怎么样?吃的呢?住的呢? 9.林娜参观兵马俑了吗?
他吃饭吃得很多——他饭吃得很多 妈妈做衣服做得很好— 妈妈衣服做得很好 他打球打得很好——他球打得很好
他写汉字写得很漂亮——他汉字写得很漂亮
怎么问
V+O+了+吗?
1、你去商场了吗 ? 2、你买衣服了吗? 3、你去中国了吗?
“得”(v)(děi, must/need/have to)
Supplementary words
美元 现金
欧元 信用卡
加元 城市
菜
元 地方
汇率 儿子
汇率
英镑
Exercises p.11 人民币
美元
欧元
Exercises p.11 加元
回答问题p.15
• 1.张教授在哪儿工作?他有什么爱好? • 2.张教授上什么课?他上课上得怎么样? • 3.张教授的儿子在哪儿工作?做什么工作? • 4.星期六张教授吃的什么菜?谁请的? • 5.张教授在上海过得怎么样? • 6.张教授的上海话说得怎么样? • 7.张教授在上海要说上海话吗?为什么?
双语班课件用汉语治病

• 预设问题;
1. 两年以前,美国费城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条什么消 息? 2. 这个试验引起了什么轰动? 3. 已读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怎么连天气预报都看不懂 呢? 4. 这个美国少年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呢? 5. 人的语言中枢有什么作用? 6. 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了什么? 7. 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人患上“失语症”的比列比中 国,日本等国家多呢? 8. 那个美国儿童的“失语症”是怎样恢复的? 9. 为什么说学习汉语会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呢?
3 )协作;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 务, 如;大家团结协作,提前完成了任务。 这个任务是我们几个人协作完成的。 4) 假设;姑且这么认为;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 明。 如;这只不过是假设而已,还没有被证实。 5)毫不费力;一点儿也不用费力 如;他毫 不费力地把箱子搬走了。 我们俩协作,毫不费 力地完成了任务。
讨论;
• 谈谈汉语学习对发展智力,拓宽 视野,学好其他功课有什么好 处?
用 汉 语 治 病
导入新课; 汉语能治人的病吗?如果学习汉语能治病,那这是 怎么回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吧国的领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实。 电脑的功能众所周知。
2)颠三倒四;(说话,做事)错 乱,没有次序。 如;人老了以后说 话就是颠三倒四的。 他像小孩儿 一样颠三倒四的说了半天。
最新四年级下册普通班汉语第十五课教案

课题第十五课好借好还总课时5课时授课时间2014年6月2日―2014年6月6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11个生字27个词语的读,写法,学会熟悉训练读,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灵活运用本课的生字,词语,句型,对话。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练习法和对话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本课的生字,词语,句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首都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并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27个词语的正确读,写法,能训练用学过的生字,词语,句型。
教学难点掌握“绩,吁,凑,俗,,与,牌,棱,返,归,痛,壮”等11个生字的写法.能正确运用学会的知识改正错句。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词语第二课时:词语第三课时:课文第四课时:课文第五课时:练习第一课时课题第十五课词语授课时间2014年6月2日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学会词语的正确读音及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注意“害,凑,瓢,碰,匆,喘,淋,盖”的书写顺序。
教学方法指导法,讲解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题)提问题。
(1)你们有没有橡皮?(2)夏天到了,大自然怎么样变化?教学内容;1. 先组织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
2 . 把词语抄写在黑板上。
3. 讲解本课词语。
学生跟我读,起读,分组读,独立读。
4.词语理解并造句。
1)害;2)实在;实在真得,3)考试;现在是考试时间,你们注意安全。
4)成绩;他们的成绩好。
5)凑;凑近,8)远处;9)正当;正当我着急的时候,他回来了。
10)雨衣;11)遮盖;12)及时;做事一定要及时改正。
13)归还;5.组织学生独立读,写词语。
6.巩固练习.听写这节课学过的新生字并组词.作业每个词语写五遍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课时课题第十五课好借好还课文授课时间2014年6月4日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学习熟读本课的课文,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学方法讲解法,指导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题)1. 你们知道珍惜时间吗?(二)学习范句和课文。
汉语三年级第十五课(上册)

(抄书的好处可多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
象,还可以练字呢。)
2.下午我们干什么? (下午我们分组讨论,一部分人制定计划, 一部分人讨论改进措施。)
语言知识强化训练模块
句型学习
用情景法学习总分复句
1.看图完成句子 (1)今天我买了两本书,
。
语言知识强化训练模块
课文一(第二课时)
抽查朗读课文
①妈妈为小聂耳的懂事而激动。
正确的语序: ②小聂耳发现了妈妈的心事。 ④ ③妈妈卖掉了八音钟,凑上了学费。 ⑦ ③ ④小聂耳要上三年级了。 ⑥ ⑤小聂耳用烟盒纸抄了课本。 ② ⑤ ⑥妈妈为交不起书费而发愁。 ① ⑦家里困难,交不起学费和书费。
课文一(第二课时)
深入学习课文
朗读课文
1.听录音,跟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抽读课文。
课文二(第一课时)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一句话写一写小男孩和老师的秘密。
课文二(第二课时)
听力练习
听录音,回答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问题六
1.小男孩为什么跟奶奶一起生活? 2.他们家的生活怎么样? 3.我对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 5.老师是这么做的?
都表示很快就会发生,但“马上”表示的时 间可近可远;“立刻”只能表示短促的时间。
语言知识强化训练模块
重点词语学习
练习: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天气越来越冷,(马上)就到冬天了。
(2)回到家,我(立刻/马上)开始写作业。
(3)他(马上)就要上大学了。
(4)老师一走进教师,同学们(立刻/马上)起立。
语言知识强化训练模块
重点词语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学习目标】1.讲述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2.知道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及其各自的医学成就。
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4.了解道教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5.通过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1.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难点: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道教与佛教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造纸术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人们用作为书写材料,简分量很重,帛价格昂贵。
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2.发明: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1)改进:时,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优点:易找,价格便宜,便于推广。
4.意义(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的流传。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1)地位:末年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2)成就:写成了,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居延汉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2.华佗 (1)地位: 末年名医。
(2)成就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 。
②发明了“ ”,用于各种手术。
③创编出了“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
2.体例:中国古代 。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的史事。
4.价值 (1)史学:公正记事,爱憎分明,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学: ,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1.道教: 末年兴起,主要派别有张角创立的 、 创立的五斗米道。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讳疾忌医》教案新教版(汉语)

第十五课讳疾忌医第一课时讲解词语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讳疾忌医、高超、深受、急切、恐怕、惊讶、无能为力、隐瞒、掩饰、恶果”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讳疾忌医、高超、深受、急切、恐怕、惊讶、无能为力、隐瞒、掩饰、恶果”等词语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典故的来历。
让同学们之间有了问题不要怕别人指出来。
教学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内容1.教师活动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
④讲解词语,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教学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
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词语。
③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 讳疾忌医;防微杜渐,文过饰非。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讳疾忌医。
2.高超;高明。
高超的医术,高超的技艺,见解高超,技术高超,水平高超,高超的能力。
◆他以高超的医术为病人服务。
这人见解比较高超。
3.深受;感受,接受。
特别受到。
常和“爱戴、喜欢、欢迎、喜爱、感动、影响、打击”等词语搭配使用。
◆我的学习方法深受父亲的影响。
4. 急切;急忙、焦急。
急切地说,语气急切。
◆他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结果。
5. 恐怕;担心、估计、害怕。
恐怕不行,恐怕不对。
◆这样做恐怕不行。
6. 惊讶/惊奇;吃惊。
感到惊讶,十分惊讶。
“惊讶”因感动奇怪而发出叹声和流露出表情,比较具体;“惊奇”突出因特殊、没有见过而感到奇怪的内心情态。
◆听到这个消息,他很惊讶。
我惊奇地发现他常来这里。
7. 无能为力;(近)力不从心、力不能及。
指使不上力气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好某个问题。
◆我要帮他有些力不从心。
8. 隐瞒/瞒;欺瞒,瞒哄。
隐瞒真相,隐瞒事实。
“隐瞒”强调隐藏真情,含有采取某种手段掩盖住的意思,常用于书面语;“瞒”强调有意不让人知道,语意比“隐瞒”轻,常用于口语。
八年级下册汉语第十五课讳疾忌医第一课时

预设问题
1·扁鹊是哪国人?
2·扁鹊是如何给蔡恒候治病的?
3·后来人们用“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比喻什 么?
我会读
讳,疾,宴,询,讶,敷
,隐,瞒,喻,掩,酿
我会说
高超——好的超过一般。 如:他的投篮机巧十分高超。 深受——深深受到 如:这种产品价廉物美,深受顾客的喜爱
惊讶——惊异;惊奇 如:听了这个消息,他感到十分惊讶。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 如:对于你的要求,我无能为力。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 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 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问闻望切。尤其 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 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 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一、学习重点字词,读准读音 二掌握课文的准确读音,并理解内容 三、掌握“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
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 了缺点却要极力掩盖。本课中的蔡 恒候有了病却极力掩盖自己的病情, 最终酿成了恶果。学习课文,理解 “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典故的深刻 含义。
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
把故事讲给父母。
书面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做小练习册积累运用部分一到七题 。
3·做大练习册68,69页。
何反应? 4·后来扁鹊为什么一见蔡恒候转身就走? 5·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老师给学生指出复述要点。
简要介绍扁鹊。
扁鹊诊断蔡桓侯病 情及蔡桓侯对病情 的态度。
“讳疾忌医”这个成 语所蕴含的道理。
这个成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隐瞒自己的疾病,更不能不去 治疗,后来这个成语也比喻掩饰缺点、 错误,怕人批评,最终酿成了恶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假设 jiǎshè1.如果,假定。2.虚构。 3.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 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验证明、实践 检验就成为理论。4、暂时认为 【毫不费力】háo bú fèī lì【解释】意思是 一点也不花费力气,比喻事情非常轻松就 能解决。【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举手投足【反 义词】千辛万苦【造句】:认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写作文就毫不费力;这道题真 简单,我毫不费力地就解答出来了。
第十五课
用汉语治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词 语的读音,意思和词意。 能力目标: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 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 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学习词语,组织学 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德育目标:3、了解用汉汉语文治疗“失语症”的知识,了 解学习汉汉语文对于人的智力开发和大脑均匀发展的作用。 课时重点: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 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达到会写会读的 程度。 课时难点:能完全理解词语大意,并学会运用。
词语学习
•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 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智商】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是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 【中枢】拼音:zhōngshū1.∶事物系统中起中心 主导作用的部分 • 如铁路中枢2.∶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朝 廷3.∶经穴名。属督脉,位于第十、十一胸椎棘突 之间 • 【总所周知】发 音 zhòng suǒ zhōu zhī [释 义] 周:普遍。大家都知道的。【近 义】尽人皆知、 家喻户晓、人所共知。
【颠三倒四】【发音】:diān sān dǎo sì【释义】: 形容次序错乱,没有条理。(劝说对方,想颠覆成熟 的思考,参见:三思而后行)【近义】: 语无伦次、乱 七八糟、杂乱无章、七颠八倒【反义】: 井然有序、 有条不紊、有条有理 【看法】【拼音】kànfǎ 【英译】opinion;vision 【基本解释】 1. 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见解、观点。 2. 意见,看问题的方式或方法. 【线索】线索一般是指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事 情的依据或方向标、路线图。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 展脉络。 【协作】协作是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部门与部门 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作业布置:
1.用重点词语造句(笔记本)。
2.练习册。
3.预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