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图解与识图

合集下载

50图看懂中国太极拳

50图看懂中国太极拳

50图看懂中国太极拳拥有太极智慧与力量太极拳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关于哲学、军事、武术、医学、科技等众多文明成果,并经历代不断丰富发展。

1 太极图太极拳根于阴阳,道法自然,以平衡为原则,阴阳互动。

太极图是阴阳运动规律的意象表述,以图示方式解析阴阳互根、互存、对立、转化、矛盾发展的特点和原理,至简至奥,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拳学理法皆根于太极图所蕴含的独特运动法则。

(太极图)2 无极图无极为基础,由无极而太极。

乾为性,坤为命,阴阳一气交感,化生万物。

此图传自宋代,解释了无极、太极、五行等的相互关系,是历代太极拳家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

(无极图)3 行气玉佩铭战国时期文物。

以篆书刻于玉佩上的铭文,论述关于“行气”的要领方法。

全文45字,是中国最早关于行气、导引的记载,对太极拳的养生内练思想有重要影响。

(战国行气玉佩铭)4 马王堆导引图西汉时期文物。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

导引图中绘有44个形态不同的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许多动作以仿生为主,对后来的五禽戏、太极拳等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马王堆导引图帛画复原图)5 太极圣地陈家沟一个普通的中国山村,以太极拳影响了世界。

陈家沟诞生了陈式太极拳,进而衍生出了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主要太极拳流派。

这里产生了陈王廷、陈鑫、陈长兴、陈发科、陈照奎、陈照丕、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一大批名家高手,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家。

由于陈家沟在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每年都有大量中外太极拳爱好者前往学习、观光。

(陈家沟)6 太极名胜永年河北永年为著名太极之乡。

杨露禅、武禹襄皆为永年人,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均发源于此。

古城墙四水环绕,被誉为“北方江南”。

每年均举办大型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

(永年)7 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山势绵延,浩浩荡荡,有“八百里武当”之称。

武当山也是中国武术圣地,被称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的武当武术发源于此。

武术动作术语解释PPT课件

武术动作术语解释PPT课件

.
10
3、常用叙述词
❖“左(右)或右( ❖ “同时”一词是指
左)”,在文字叙 身体的两个部位以
述中常出现此类写 上做动作,它们之
法,它是指左右均 间的运动不具有先
可或左右互换的意 后顺序,而是同时
思。
进行的。
.
11
❖“上动不停”一词的运用,是因为一个连贯完整的动作, 由于图解的需要必须分成几个部分,为了不破坏动作的 连贯完整性而采用此词,以免在学习动作时造成分割的 概念。
要点:挺胸、塌腰、沉髋。
.
23
虚步: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0 ,屈膝半 蹲;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 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在后腿上。两手 叉腰,眼向前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 脚在前为右虚步。
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
24
歇步:两脚交叉靠拢全蹲,右(左)脚全脚 着地,脚尖外展;左(右)脚前脚掌着地, 膝部贴近右(左)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 拳心向上。眼向左前方平视。左脚在前为左 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武术图解知识
.
1
图解基础释
.
2
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需要图和文字,两者 结合起来称为图解。
❖正确地理解及掌握图解知识,有助于自学 各种武术动作及武术套路等出版物,对自修 能力的培养及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另外,还可以运用图解知识来记载和 出版各种技术动作及套路书刊使其得以流传 和推广,为武术的普及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传 播作用。
.
25
弹腿:左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左脚绷 直。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 前挺膝,向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大 腿与小腿成一直线,高与腰平,右腿伸直或 微屈支撑,两眼平视。

少林长拳图解

少林长拳图解

少林长拳图解预备势。

面向南站立,头端正,保持领劲,眼平视,双手五指并拢伸直,掌心贴于两胯,两腿直立成立正姿势,周身上下成一垂直线。

面向南方,左侧为东,右侧为西,背向北面,以后不再重述。

(图1)第一段:1.海底捞沙;(1)双手屈肘握拳,拳心向上置于腰间,左脚跨出半步与肩同宽,脚尖里关。

(图2)(2)接上式,左手屈肘握拳,拳心向里,紧贴于左胸,右手成虎爪形的覆盖掌,身稍转为左侧身,全身下蹲,左脚实,右脚虚,右脚尖点地置于左脚腰,双膝相靠,右手随身转下蹲时,向右脚前侧下抓,头微向右侧偏、眼斜视右上方。

(图3)2,迎面扳手;扳手(又名崩掌),全身向右方(西)扭转成横身,右反掌直出,高于眉齐,掌心向内,目视右手掌,左手仍握拳,从左胸前移下,置于腰间。

在右手扳出同时,迈出右脚成右弓步。

(图4)弓步者,前腿弯曲成弓形,后腿蹬直,双腿尖均微向里扣。

左、右弓步要求一样,以后不再重达。

3.撩阴截把捶:(1)右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向上,左拳变覆盖掌,向左胯后伸出。

(图5)(2)接上动作,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成撩阴掌,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左掌同左腿同时撩出,掌心向上,高与嘴齐,身向前扑,目视左掌。

(图6)(3)左掌外翻变阴手成覆盖掌,又变成握拳下拉,同时右拳从腰部起,由下而上摔动一圈,屈肘,拳心向里,统身用力下压,同时右脚上步成右虚步,面转向左侧(南),上身微下蹲,右拳截与膝齐,目视前上方。

(图7)右虚步者,右脚尖点地,脚根上提,左脚全部着地,右脚尖紧靠左脚腰,双膝齐屈,全身重心在左脚。

4.撑膀;右脚向前方跨出一步,初成马步,右脚尖内关,左手握拳伸直,拳心向后;拳与胯保持两寸距离。

右手握拳屈肘,身向右侧倾斜变成跨马势,右拳和肘平高于头齐,拳心向里括住头,目向左方斜视(又名回头望月势)。

(图8)5、合身左右双手仍握拳置于腰间,拳心向上,两肘紧贴两肋,两脚足趾抓地向左拧转成马步,微含胸收腹,目平视。

(图9)6,提地擎天(1)提地:左右双拳都变成虎爪掌,腿脚不动,臀部下蹲,两肩下砸,双掌下抓于两膝外下侧。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

武术基本功之阿布丰王创作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暗示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暗示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暗示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年夜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暗示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年夜,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年夜振压幅度.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左右仆步交替进行.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空中.(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七)竖叉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两腿交替进行.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八)劈横叉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两臂立掌侧平举.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翻开,立腰挺胸.二、腰功(一)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再两手松开,用两手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双腿.学练要点:两腿挺膝伸直,上体前俯时,挺胸、塌腰、收髋.I二)甩腰开步站立,两臂伸直前举,以腰为轴,上体做前后屈和甩腰举措,两臂也随之甩动.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腰部放松,后甩时抬头挺胸,甩腰举措紧凑而有弹性.(三)涮腰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上体前俯,以髋关节为轴,两臂向左前下方伸出.然后挥动两臂,随上体向前、向右、向后、再向左做翻转绕环.左右涮腰交替进行.学练要点:两腿伸直,以腰为轴,翻转绕环圆活、和顺.(四)下腰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伸直上举;腰向后弯,抬头,挺腰,双手撑地身体呈桥形.学练要点:两脚支撑站稳,膝关节尽量挺直,腰部后弯上顶,脚跟不能离地.三、肩功(一)压肩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肩部松沉,用力震压,力点集中于肩部.(二)单臂绕环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为轴做直臂的顺、逆时针绕环.两臂交替进行.学练要点:臂伸直,肩放松,绕立圆.(三)双臂绕环开步站立,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直臂绕环.顺、逆时针绕环交替进行.学练要点:身体正直,臂伸直,肩放松,绕环协调和顺.(四)两臂交叉绕环开步站立,两臂直臂上举,左臂以左肩关节为轴,向前下做顺时针绕环;同时,右臂以右肩关节为轴,向后下做逆时针绕环.两臂顺、逆时针交替进行.学练要点:身体正直,两臂伸直,绕环协调和顺.。

初级长拳图解(第一路).

初级长拳图解(第一路).

初级长拳第一路图解初级长拳动作顺序、名称预备势第一节一、马步双劈拳二、拗弓步冲拳三、蹬腿冲拳四、马步冲拳五、马步双劈拳六、拗弓步冲拳七、蹬腿冲拳八、马步冲拳第二节一、弓步推掌二、拗弓步推掌三、弓步搂手砍掌四、弓步搂手推拿五、弓步推掌六、拗弓步推掌七、弓步搂手砍掌八、弓步搂手推拿第三节一、虚步上架二、马步下压三、拗弓步冲拳四、马步冲拳五、虚步上架六、马步下压七、拗弓步冲拳八、马步冲拳第四节一、弓步双摆掌二、弓步穿掌三、推掌弹踢四、弓步上架推掌五、弓步双摆掌六、弓步穿掌七、推掌弹踢八、弓步上架推掌收势动作要领第一节预备势两脚并拢站立,眼看前方(图预备势A)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体侧,拳心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平视(图预备势B)。

要点:挺胸、直腰、两肩后张、两拳紧贴腰侧。

一、马步双劈拳1、左脚向左开步,同时两拳从腰侧伸向腹前错臂交叉,左拳在里,右拳在外,拳心对着眼观(图1A)2、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拳向左右换臂侧劈.拳眼朝上。

眼看左拳(图1)要点:开步、抡劈和半蹲的动作,必须同时进行。

形成马步之后,两大腿要坐平,脚尖里扣,两膝里合。

要挺胸、塌腰、两肩松沉,两拳与肩乎行。

二、拗弓步冲拳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时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

在上身左转的同时,右拳先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内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冲出,拳路比肩高;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图2)。

要点;上述两个动作必须连贯。

冲拳要用力,右肩前顺,左肩后牵。

两脚脚掌全部着地。

三、蹬腿冲拳左脚不动,右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平直蹬出,脚尖勾起。

同时右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之成直拳向前冲出,拳眼朝上。

眼看左拳(图3)。

要点:收拳、冲拳、蹬腿三个动作必须同时进行,协调一致。

立地腿要站稳,两肩要松沉,左肩前顺,右肩后牵。

四、马步冲拳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时左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

武林秘籍长拳图解

武林秘籍长拳图解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一、动作名称预备动作1.预备势2.虚步亮掌3.并步对拳第一段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二、动作说明预备动作1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成掌自然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2-4)。

要领: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塌腰、夹腿。

2 .虚步亮掌1.歇步抡砸拳2.仆步亮掌 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 第四段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 3.右拍脚4.腾空飞脚 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3.还原图2d①退步砍掌重心下降,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经体侧向胸前上方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5)。

图2-5②后移穿掌左腿蹬地发力使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上弧线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同时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6)。

图2-6③转头亮掌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后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经左侧向后下方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7)。

图2-7要领:三个动作连贯,双手路线走圆。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体注意保持正直。

3.并步对拳①提膝亮掌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身体直立,上身姿势不变(图2-8)。

图2-8②上步穿掌左脚向前迈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穿,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头转正,目视前方(图2-9)。

初级剑术-图解-真人图示版

初级剑术-图解-真人图示版

初级剑术〔初级剑术完整动作名称〕第一段起势1. 弓步直刺2. 回身后劈3. 弓步平抹4. 弓步左撩5. 提膝平斩6. 回身下刺7. 挂剑直刺8. 虚步架剑第二段9. 虚步平劈10.弓步下劈11.带剑前点12.提膝下截13.提膝直刺14.回身平崩15.歇步下劈16.提膝下点第三段17.并步直刺18.弓步上挑19.歇步下劈20.右截腕21.左截腕22.跃步上挑23.仆步下压24.提膝直刺第四段25.弓步平劈26.回身后撩27.歇步上崩28.弓步斜削29.进步左撩30.进步右撩31.坐盘反撩32.转身云剑收势〔初级剑术完整套路演示〕第一段起势动作要领: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右手成剑指.上身右转,右脚向右上一步成右弓步;左手持剑由左侧直臂向右侧划弧,至身前做反臂平举;左脚向右脚并步,左手持剑随之下落于身体左侧;右剑指向右侧平伸指出。

左脚向左,成左弓步。

右脚向前并步站立;左手持剑落于左侧;右剑指向前平伸指出,左手持剑由右剑指上穿出,上身右转;右脚向右侧跨步、成右弓步,右剑指向右侧平指出。

上身左转,重心落于右腿;成左虚步;左手持剑向胸前屈肘,右剑指也向胸前屈肘,准备接握左手之剑。

目视剑尖。

〔图1-2〕图1 图21.弓步直刺动作要领:右手接握左手剑,左手成剑指;左脚上半步成左弓步;上身左转,右手持剑向身前平伸直刺,左剑指随之伸向身后平举,目视剑尖。

〔图3〕易犯错误:弓步时,右脚跟离地;臀部凸起;剑尖高于肩。

纠正方法:成左弓步时两脚掌全着地,沉髋,右手接剑后随着上步即向前直刺的完整动作练习。

图32.回身后劈动作要领:左脚不动,右脚向前上一步,膝略屈,上身右转;右手持剑经上向后劈,剑与肩平,拇指左手剑指随之由下向前上弧形绕环,在头顶上方屈肘目视剑尖。

〔图4〕易犯错误:上步、转身、平劈和剑指向上侧举不协调。

纠正方法:先说明上身向右转,同时右臂内旋,才便于向后劈。

图43.弓步平抹动作要领: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剑指由胸,经左下向上弧形绕环,在头顶上方侧举,右手持剑随之向前平抹,剑尖稍向右斜。

五步拳图解

五步拳图解

五步拳图解
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图示起势(并步抱拳)并步抱拳
拗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
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
拳。

目视前方
弹踢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
踢,同时冲左拳,收右
拳。

目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
90°,下蹲成马步,同时
左拳变掌,屈臂上架,
冲右拳;目视右方
歇步冲拳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
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
盖,掌外沿向前,身体
左转90°,收左拳;目视
右掌
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目视左拳
提膝穿掌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
仆步;左手掌指朝前,
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
面。

目视左掌
仆步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

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
至右腋下;右拳变掌,
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
向上。

同时左腿屈膝提
起,目视右手
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
上成右虚步。

同时左手
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
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

目视前方
收势(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
步。

同时左钩手和右掌
变拳,回收抱于腰间。

目视前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中的方位及触地面积。
(三)附加图
有些身体背向的动作,图示中无法表现,应附 加一幅正面的动作图(如图4-1-1),与文字说明相 吻合,运动方向和路线应以原图为准。有些重要的 技术细节,如缠腕、握把等动作,在整体图示中看
不清楚,应附加一幅局部动作图。
(四)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 线,一般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来的 右。弄清段的前进方向之后,即使在前进中有转身
2.合作自学法
合作自学法是与他人结合共同学习的自学方法 。这种方法在武术套路动作学习中比较普遍,也比 较简单易行。对有一定武术运动基础的自学者,突 击学习一定的套路动作或者解决在习武过程中因个 别动作难题而进行合作性的学习较为适宜。采用合 作自学法时既强调同伴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帮助来
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在
二、识图自学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识图自学方法是自学者学习和熟练武术套路和动作 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对武术图书、资料和拳谱中的套 路和动作进行识别、理解、模仿和熟练的学习方法。由 于武术图书和教材的出版与发行的内容极为丰富和广泛
,这为广大的习武者提供了非常方便和快捷的自学渠道
。熟悉和掌握正确的识图方法、了解识图的步骤能有助 于自学者更好、更快地完成自学、记忆和熟练武术动作 和套路。
学习、记忆和熟练武术套路动作提供着越来越方
便、生动、快捷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从而保证和
促进了武术能够得以系统地传承和发展。
一、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
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是指武术学习中常见的 识图方法,一般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 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 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正确地掌握这 些知识和方法不仅方便自学,而且对熟练记忆动作 以及在武术教学中突出武术学习和传授的重点,提
3.注意眼睛的配合,探求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眼法是武术运动中重要的功法内容。在图解的文字 说明中,一般对定势动作的眼法都有明确要求,如,目 视前方等要求,因此在掌握基本动作后,要特别注意手 与眼的配合。另外,在看图自学过程中,一般人均能按 照图解比划出动作的始末,但从武术技术要求上讲,这 只是掌握了动作的过程,还应进一步琢磨动作的攻防含 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不易体现武术特有的 基本风格。
(一)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
1.个人自学法
个人自学法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借助一
定的条件进行自学套路和动作的方法。这种方法
一般适用于有一定武术技术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学
生,要具备基本的武术技术自学基础,如常见的
基本身型、步型、手型等;另外,要掌握正确的 武术图解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即文字阅 读能力和识图能力。
思考题:
1.武术图解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识图自学应
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合作自学法的步骤和要求。
的动作变化,在转身后仍须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
这样段的方向就不会搞错。较为复杂的套路,每段
的前进方向经常变化,可将一段分成若干小节,一
节节地看就容易看懂了。有些图解绘有平面路线图
,可以参考。
(五)运动方位
运动方位是以图中人的预备姿势的假设来确定的。
通常设面对方向为南,右手为西,左手为东,背对方
向为北。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相应的方位 。运动方位不受身体姿势变化的影响,全套动作方位 固定不变。正确地掌握运动方位,会对套路的往返路 线和动作布局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基本掌握动作的时候,还是要求自学者有独立思维
、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动作质量,最终达到自
我提高的目的。切忌自学中完全依赖别人。
合作自学法的主要步骤有:
(1)分工。将自学者分为甲乙两方,甲方(一般 为一人)的任务是按照文字说明慢速正确地讲读;乙 方(一人以上)的任务是按甲方讲读的顺序和要求进 行练习,并注意记忆。
动作表象是不够的;二是连贯性,即武术套路中的
技术动作有承上启下、上下关联的特点,即每一动
作都是在一个相对完整套路技术体系中存在,所以
,练习其中的动作时,还必须注意到前后动作和整
个套路动作的连贯和变化。
在识图学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知识和技能。 对于初涉武术的自学者,应在整套动作学习之前, 先掌握一些简单、主要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如:
(八)要领说明
武术要领是指武术动作和技术的基本要求 。有些武术图解中,在动作的后面附有“要领 ”或“要点”,是为提示完成该动作的关键, 或者说明应注意之处。例如,冲拳的要领有拧
腰、顺肩、急旋臂等。阅读或练习时必须认真
领会动作要领,只有掌握了动作要领,并且反 复练习,才能正确地完成动作。
(九)常用叙述词
武术图解知识是通过图形和文字说明来传授、 学习和记忆武术套路和动作。中国传统武术在历 史上早就有使用画图和识图记忆与学练动作的习 惯。从民间武术广泛使用的武术拳谱和秘籍到现
在的武术教材和音像资料,以及现在多媒体教育
手段的广泛使用,都是通过文字、画图和动画影
像等形式来记忆和传承武术套路动作,这些都为
前为前,身后为后,以此类推。武术的动作很多,
身体的变化也大,但始终以躯干姿势来确定方向, 不受头部和视线的影响。
(二)动作路线
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 该部位下­­­­­­­­­一动行进的路线。箭尾为起点 ,箭头为止点。有的插图上、下肢的运动路线都用 虚线表示,有的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上 肢和右下肢用虚线表示,有的上、下肢分别用虚实 线表示,有的左右肢体分别用虚实线表示,虽然用 法不一,但作用则是一致的,都是指明下一动作将 经过的路线。有的图解还加用足迹图,以表示脚在
(1)看图和动作名称。按动作出现的先后顺序,先 看动作图和动作名称,基本领会动作路线、方法以及动 作间的相互衔接,接着将它们一一模仿、试练,建立初 步的动作概念。 (2)看文字说明。形成初步的动作概念后,认真阅 读和理解文字说明,以便掌握正确的技术规格,将动作 动态姿势和静态姿势(定势)的基本要领弄清楚。同时 ,对图中比较难以把握的动作细节,尽量通过文字说明 的阅读和理解加深对动作规格的掌握。此时可以采用边 看边做的方法以加深印象。 (3)深化提高。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应及时参照 要领和要点进行深化提高,直到基本达到要求后,再进 行新动作的学习。同时,还应不断地连贯复习,熟练巩 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拳术中常见的手型、步型、手法、腿法和步法练习
方法及器械中的一些主要技术特点和技法等,这对
于识图自学者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定的专项活动基
本功、基本技术知识和技能储备才能使自学过程比
较顺利。
2.了解武术图解知识,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 要学习和了解武术图解知识,理解武术动作名 称与术语的含义,了解图示中实线与虚线的意义, 要领会并依照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如在遇到较为复 杂的动作时,可采用分解学习法,先学上肢动作, 后学下肢动作,最后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整个动 作。初学者要固定学习方向进行练习,不要经常变 换练习位置,否则,容易打乱方向,不利于记忆, 影响学习效果。
借助于一般的音像资料等多媒体进行自学,而且现在的 网络远程教学,以及越来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 式也为武术动作的学习带来更加快速、新颖和灵活的学 习空间。常见的自学音像工具主要包括:摄像机,录像
机,影碟机等。
(一)武术音像教材的特点
1.直观性和形象性 通过观看音像教材,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形 象、直观。 2.贮存与再现性
(七)术语的运用
为了简练,文字说明中常用术语来表述动作,
比如步法中的上步、退步、插步、盖步、击步等,
步型中的马步、弓步、仆步等,腿法中的正踢腿、 弹踢、侧踹腿等,各种平衡、跳跃动作,等等。有 的从简说明,有的直接用术语;有的在文中第一次 涉则可能详细说明,以后均用术语。掌握术语对正 确认知和理解动作是十分重要的。
中关于运动特点和技术风格的总体阐述,对确切地掌
握技术风格、要领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武术音像教材的自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武术音像教材自学方法是指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的
播放工具,如录像机、VCD、电视、电脑等进行武术知
识和技能学习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武术动作
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不仅可以
4.了解所学套路的风格特点。
武术中不同拳种的技术要求和演练风格各异,如
长拳讲究姿势舒展、快速有力、起伏转折、显明多变 ;南拳讲究步法稳固、拳势刚烈、动作紧凑、发声助 力;太极拳则要求动作圆活、连贯、轻灵、沉着,运 动如抽丝。总之,在技击方法、劲力方法、节奏处理 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对运动技术的整体要求 ,在每一个具体图解中往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运动方向
武术图解中一般所指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 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随着躯干姿势所处位置的变 化而变化。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 左,右侧为右;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之分。如各种套路开始的预备势,前后左右的方向
是以图中人躯干姿势为准。转体时,则以转后的身
4.分段进行对照练习 5.整套动作的连贯练习 6.对照录像,纠正错误 7.确定风格,提高技术
(三)武术音像教材自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根据学习的资料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学阶段 的学习计划、任务和内容 2.了解技术资料中动作的方位和动作的运动 方向、路线,确定起势收势的位置,避免因资料中 的技术动作的改变、转动而出现技术方向、路线、 姿势的错误。 3.熟悉自学所使用的工具的操作方法。 4.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观摩和交流,这样 有利于动作的纠正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动作名称
为简化文字说明,方便记忆与交流,武术图解
常常使用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多以下肢的主要动作
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而命名,如“马步冲拳”、“
弓步顶肘”、“虚步刺剑”、“歇步砍刀”等。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