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3.1《几何概型》》教案-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3.1《几何概型》(1)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3.1《几何概型》(1)教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数学 3.3.1几何概型(1)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3.3.1几何概型(1)课标要求(1)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技能目标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随机试验多,学习时养成勤学严谨的学习习惯,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培养学生从有限向无限探究的意识.重点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特点,会用公式计算几何概率难点等可能性的判断与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的区别.教学过程及方法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复习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都是等可能的.那么对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相应的概率应如何求呢?2、在概率论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至9: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往一个方格中投一个石子,石子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这些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无限多个.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几何概型.二.研探新知探究(一):几何概型的概念提出问题(1)随意抛掷一枚均匀硬币两次,求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2)试验1.取一根长度为3 m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问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的概率有多大?试验2.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为白色,黑1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及方法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色,蓝色,红色,靶心是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122 cm,靶心直径为12.2 cm.运动员在70 m外射箭.假设射箭都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问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3)问题(1)(2)中的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两事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什么是几何概型?它有什么特点?(5)如何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有什么样的公式?(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活动: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讨论,回顾古典概型的特点,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概括.讨论结果:(1)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记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P(正,正)=P(正,反)=P(反,正)=P(反,反)=1/4.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为214141=+.(2)经分析,第一个试验,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 m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第二个试验中,射中靶面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基本事件,这一点可以是靶面直径为122 cm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在这两个问题中,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虽然类似于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但是显然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考虑第一个问题,如右图,记“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为事件A.把绳子三等分,于是当剪断位置处在中间一段上时,事件A发生.由于中间一段的长度等于绳长的31,于是事件A发生的概率P(A)=31.第二个问题,如右图,记“射中黄心”为事件B,由于中靶心随机地落在面积为41×π×1222cm2的大圆内,而当中靶点落在面积为41×π×12.22 cm2的黄心内时,事件B发生,于是事件B发生的概率P(B)=22122412.1241⨯⨯⨯⨯ππ=0.01.2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及方法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是等可能的,绳子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 m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也是等可能的,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但是硬币落地后只出现四种结果,是有限的;而剪断绳子的点和射中靶面的点是无限的;即一个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另一个基本事件是无限的.(4)几何概型的概念.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ge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ty),简称几何概型.注: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a.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b.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5)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构成事件A.(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联系是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区别是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无限的,另外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含义也不同.探究二、几何概型的应用例1 判断下列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1)抛掷两颗骰子,求出现两个“4点”的概率;(2)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一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求甲获胜的概率.活动:学生紧紧抓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判断.解:(1)抛掷两颗骰子,出现的可能结果有6×6=36种,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因此属于古典概型;(2)游戏中指针指向B区域时有无限多个结果,而且不难发现“指针落在阴影部分”,概率可以用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衡量,即与区域长度有关,因此属于几何概型.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特点,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有关. 3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及方法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区域长度有关。

人教A版必修三3.3.1几何概型教案(1)

人教A版必修三3.3.1几何概型教案(1)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课题:几何概型教课目的:1.经过师生共同研究 , 领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 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观点;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组成事件 A的地区长度 (面积或体积 ), 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P(A)=试验的所有结果所组成的地区长度 (面积或体积 )问题 , 领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培育逻辑推理能力 .2. 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是随机试验多, 学习时养成好学谨慎的学习习惯, 会依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差别与联系来鉴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仍是几何概型, 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 , 培育学生从有限向无穷研究的意识.教课要点: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特色, 会用公式计算几何概率.教课难点:等可能性的判断与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的差别.教课方法:解说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色:( 1)所有的基本领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领件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那么关于有无穷多个试验结果的状况相应的概率应怎样求呢?2、在概率论发展的初期 , 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 , 还一定考虑有无穷多个试验结果的状况. 比如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至 9 : 00 之间的任何一个时辰;往一个方格中投一个石子, 石子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这些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无穷多个.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几何概型.二、新课解说:提出问题(1)任意投掷一枚平均硬币两次 , 求两次出现同样面的概率?(2) 试验 1. 取一根长度为 3 m 的绳索 , 拉直后在任意地点剪断 . 问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 1 m 的概率有多大?试验 2. 射箭竞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 从外向内为白色, 黑色 , 蓝色 , 红色 , 靶心是金色. 金色靶心叫“黄心”. 奥运会的竞赛靶面直径为122 cm, 靶心直径为12.2 cm. 运动员在70 m 外射箭 . 假定射箭都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 问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3)问题 (1)(2) 中的基本领件有什么特色 ?两事件的实质差别是什么 ?(4)什么是几何概型 ?它有什么特色 ?(5)怎样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 ?有什么样的公式 ?(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活动:学生依据问题思虑议论 , 回首古典概型的特色 , 把问题转变为学过的知识解决 , 教师指引学生比较归纳 .议论结果: (1) 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记作(正, 正)、(正 , 反)、(反 , 正)、(反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 ------------------------------1 1 1出现同样面的概率为4 .42(2) 经剖析 , 第一个试验 , 从每一个地点剪断都是一个基本领件 , 剪断地点能够是长度为3 m的绳索上的任意一点 .第二个试验中 , 射中靶面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基本领件, 这一点能够是靶面直径为122 cm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 .在这两个问题中 , 基本领件有无穷多个 , 固然近似于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 可是明显不可以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 .考虑第一个问题 , 如右图 , 记“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 1 m ”为事件 A. 把绳索三平分 , 于是当剪断地点处在中间一段上时, 事件 A 发生 . 因为中间一段的长度等于绳长的1 , 于是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P(A)= 1.331×π×第二个问题 , 如右图 , 记“射中黄心”为事件B, 因为中靶心随机地落在面积为1×π× 12.2 241222cm 2的大圆内 , 而中间靶点落在面积为cm 2 的黄心内时 , 事件 B 发生 , 于是142事件 B 发生的概率 P(B)=4=0.01.112224(3) 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正 , 正)、(正 , 反)、(反 , 正)、(反 , 反)是等可能的 , 绳索从每一个地点剪断都是一个基本领件 , 剪断地点能够是长度为 3 m 的绳索上的任意一点 , 也是等可能的 , 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 , 可是硬币落地后只出现四种结果 , 是有限的 ; 而剪断绳索的点和射中靶面的点是无穷的 ; 即一个基本领件是有限的, 而另一个基本领件是无限的 . (4) 几何概型 .关于一个随机试验 , 我们将每个基本领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地区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地区中的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时机都同样 , 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巧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地区中的点 . 这里的地区能够是线段、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等 . 用这类方法办理随机试验 , 称为几何概型 .假如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组成该事件地区的长度( 面积或体积 ) 成比率 , 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ge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ty) , 简称 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色: a.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 基本领件 ) 有无穷多个;b. 每个基本领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5) 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组成事件 A的地区长度 (面积或体积 ).P (A)=试验的所有结果所组成的地区长度 (面积或体积 )(6) 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联系是每个基本领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差别是古典概型的基本领件是有限的 , 而几何概型的基本领件是无穷的, 此外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含义也不一样 .三、例题解说:例 1 判断以下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概率是古典概型, 仍是几何概型 .(1)投掷两颗骰子 , 求出现两个“ 4 点”的概率 ;(2)以以下图所示 , 图中有一个转盘 , 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 , 规定当指针指向 B 地区时 , 甲获胜, 不然乙获胜 , 求甲获胜的概率 .活动:学生牢牢抓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差别和联系, 而后判断 .解:( 1)投掷两颗骰子 , 出现的可能结果有 6× 6=36 种 , 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 , 所以属于古典概型 ;(2)游戏中指针指向 B 地区时有无穷多个结果 , 并且不难发现“指针落在暗影部分”, 概率能够用暗影部分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权衡, 即与地区长度相关 , 所以属于几何概型 .评论:此题考察的是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特色, 古典概型拥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穷多个结果, 且与事件的地区长度相关.例 2某人午睡醒来, 觉察表停了 , 他翻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整点报时, 求他等候的时间短于10 分钟的概率 .剖析:赐教材 136 页解:(略)变式训练1 、某路公共汽车 5 分钟一班准时抵达某车站, 求任一人在该车站等车时间少于 3 分钟的概率(假定车到来后每人都能上).解:能够以为人在任一时辰到站是等可能的. 设上一班车离站时辰为a, 则某人到站的全部可能时辰为Ω =(a,a+5),记A g={等车时间少于 3 分钟 }, 则他到站的时辰只好为g=(a+2,a+5)中g的长度 3的任一时辰 , 故 P(A g)= .的长度 5评论:经过实例初步领会几何概型的意义.2 、在 1 万平方千米的海疆中有40 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储蓄着石油, 假定在海疆中任意一点钻探 , 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多少?-------------------------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剖析:石油在 1 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大陆架的散布能够看作是随机的,而40 平方千米可看作组成事件的地区面积, 由几何概型公式能够求得概率.解:记“钻到油层面”为事件A, 则 P(A)=0.004.答: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0.004.四、讲堂小结:几何概型是差别于古典概型的又一概率模型, 使用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时, 必定要注意其合用条件: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组成该事件地区的长度成比率.五、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3.3A 组 1、 2、3.板书设计几何概型1、几何概型的观点2、几何概型的基本特色课后反省:。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教案(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教案(1)

3.3.1 几何概型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新教材必修3中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新增加的知识模块,对于概率部分来说,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新课,由易到难地提出问题,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学生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建模的意识,而前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对概率的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观察,推断,归纳等合情推理过渡到几何概型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 μμΩ; (3)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4)能将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后转化为几何概型,进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发现法教学,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2)类比法教学,通过与古典概型的类比与对比,让学生感触到知识的层进与推陈出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案例多,学习时要积极探求如何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不是远离生活高不可攀的,更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与快乐。

四 重点与难点1、重点:几何概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2、难点:几何概型的应用五、学法与教学用具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感知用图形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掌握数学思想与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2、教学用具:幻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六、教学程序与设计环节1、 创设情境:在古典概型中利用等可能性的概念,成功地解决了某一类问题的概率,不过,在概率论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3.3.1【教学设计】《几何概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3.3.1【教学设计】《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AP A 构成事件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3)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2.过程与方法发现法教学,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几何概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能应用几何概型计算公式求复杂事件的概率。

(一)新课导入下列试验是古典概型的是 ① ③ 。

① 投掷二颗颜色不同骰子,求事件“出现点数相等”的概率。

② 在区间[-1,2]上随机取一个数x ,求x ∈[0,1]的概率。

③ 从甲地到乙地共n 条路线,选中最短路线的概率。

④ 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黄色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求甲获胜的概率。

那么②和④要如何求概率呢?(二)新课讲授类比古典概型描述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

1.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几何概型的定义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联系与区别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几何概型1.(转盘抽奖问题)幸运大转盘,转到几打几折免费抽奖如果转到1免费得到一部MP 3,否则按转到几打几折必须买一部MP 3,你愿意参加吗?2.(交通灯问题)一个路口的交通灯,红灯的时间为30秒,黄灯的时间为5秒,绿灯的时间为40秒。

当你到达路口时,看见下列三种情况的概率各是多少?(1)红灯;(2)黄灯;(3)不是红灯。

3.(飞镖游戏)飞镖运动于十五世纪兴起于英格兰,二十世纪初,成为人们在酒吧进行日常休闲的必备活动。

数学知识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3-3-1 《几何概型》能力强化提升-总结

数学知识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3-3-1 《几何概型》能力强化提升-总结

【成才之路】2014高中数学 3-3-1 几何概型能力强化提升 新人教A 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几何概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几何概型是古典概型的一种,基本事件都具有等可能性 B .几何概型中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它的位置或形状无关 C .几何概型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 D .几何概型中每个结果的发生都具有等可能性 [答案] A[解析] 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是两种不同的概率模型.几何概型中的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古典概型中的基本事件有有限个.2.(2012~2013·江苏连云港模拟)如下四个游戏盘(各正方形边长和圆的直径都是单位1),如果撒一粒黄豆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希望中奖,则应选择的游戏盘是( )[答案] A [解析] P (A )=38,P (B )=26=13,P (C )=1-π41=1-π4,P (D )=1π.则P (A )最大,故选A.3.(2012~2013·广东模拟)一只小蜜蜂在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内自由飞行,若蜜蜂在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正方体六个表面的距离均大于1,称其为“安全飞行”,则蜜蜂“安全飞行”的概率为( )A.18B.116C.127D.2764[答案] A[解析] 根据几何概型知识,概率为体积之比,即P =-343=18,选A. 4.如图,在正方形围栏内均匀撒米粒,一只小鸡在其中随意啄食,此刻小鸡正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是( )A.14B.24C.13D.13[答案] B[解析] 设事件A ={小鸡正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则事件A 的几何区域为内切圆的面积S =R 2(2R 为正方形的边长),全体基本事件的几何区域为正方形的面积,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P (A )=πR2R2=π4,即小鸡正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为π4. 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随机取点则该点落在三棱锥A 1-ABC 内的概率是( ) A.13 B.16 C.12 D.14[答案] B[解析] 体积型几何概型问题.P =VA 1-ABC VABCD -A 1B 1C 1D 1=16.6.如图,在一个边长为a ,b (a >b >0)的矩形内画一个梯形,梯形上、下底分别为了a3与a2,高为b .向该矩形内随机地投一点,则所投的点落在梯形内部的概率为()A.112B.14C.512D.712[答案] C [解析] S 矩形=ab .S 梯形=12⎝⎛⎭⎪⎫13a +12a b =512ab .故所投的点落在梯形内部的概率为 P =S 梯形S 矩形=512abab =512. 7.(2012~2013·山东济南模拟)在区间[0,1]内任取两个数,则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也在[0,1]内的概率是( )A.π4B.π10C.π20D.π40[答案] A[解析] 设在[0,1]内取出的数为a ,b ,若a 2+b 2也在[0,1]内,则有0≤a 2+b 2≤1.如上图,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满足a 2+b 2在[0,1]内的点在14单位圆内(如阴影部分所示),故所求概率为14π1=π4. 8.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共走了500 m ,途中要过一条宽为x m 的河流,他不小心把一件物品丢在途中,若物品掉在河里就找不到,物品不掉在河里就能找到,已知该物品能被找到的概率为2425,则河宽为( )A .16 mB .20 mC .8 mD .10 m[答案] B[解析] 物品在途中任何一处丢失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找到的概率为2425,即掉到河里的概率为125,则河流的宽度占总距离的125,所以河宽为500×125=20(m).二、填空题9.在区间[-1,2]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0,1]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1,2]的长度为3,[0,1]的长度为1,所以所求概率是13.10.在400毫升自来水中有一个大肠杆菌,今从中随机取出2毫升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大肠杆菌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0.005[解析] 大肠杆菌在400毫升自来水中的位置是任意的,且结果有无限个,属于几何概型.设取出2毫升水样中有大肠杆菌为事件A ,则事件A 构成的区域体积是2毫升,全部试验结果构成的区域体积是400毫升,则P (A )=2400=0.005.11.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内任取一点P ,则使点P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至少有一个小于1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3π6[分析] 解答本题从正面考试较繁琐,所以从反面来解答,先计算事件“使点P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于1”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解析] 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内,到顶点A 的距离等于或小于1的点的集合为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圆心角为∠A =60°的扇形内.同理可知到顶点B 、C 的距离等于或小于1的点的集合.故使点P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于1的概率为12×2×3-3×16×π×1212×2×3=1-3π6,故所求的概率为1-(1-3π6)=3π6. 12.在一个球内挖去一个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在球内任取一点P ,则点P 落在剩余几何体上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53125[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球与圆柱的组合体,球半径R =5,圆柱底面半径r =4,高h =6,故球体积V =43πR 3=500π3,圆柱体积V 1=πr 2·h =96π,∴所求概率P =500π3-96π500π3=53125.三、解答题13.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亮的时间为30秒,黄灯亮的时间为5秒,绿灯亮的时间为40秒(没有两灯同时亮),当你到达路口时,看见下列三种情况的概率各是多少?(1)红灯;(2)黄灯;(3)不是红灯.[解析] 在75秒内,每一时刻到达路口是等可能的,属于几何概型. (1)P =亮红灯的时间全部时间=3030+40+5=25;(2)P =亮黄灯的时间全部时间=575=115;(3)P =不是红灯亮的时间全部时间=黄灯或绿灯亮的时间全部时间=4575=35. 14.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有40平方千米的大陆架贮藏石油,假设在这个海域里随意选定一点钻探,则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多少?[分析] 石油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大陆架中的分布可以看作是随机的,而40平方千米可看作事件的区域面积,由几何概型公式可求得概率.[解析] 记事件C ={钻到油层面},在这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任意一点钻探的结果有无限个,故属于几何概型. 事件C 构成的区域面积是40平方千米, 全部试验结果构成的区域面积是1万平方千米, 则P (C )=贮藏石油的大陆架面积所有海域大陆架的面积=4010 000=0.004.15.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在正方体内随机取点M ,求使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小于16的概率.[分析]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M 为其内一点; ②求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小于16的概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几何图形分析出概率模型.[解析] 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设M -ABCD 的高为h , 则13×S 四边形ABCD ×h <16, 又S 四边形ABCD =1,则h <12,即点M 在正方体的下半部分.故所求概率P =12V 正方体V 正方体=12.16.(1)在半径为1的圆的一条直径上任取一点,过该点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其长度超过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3的概率是多少?(2)在半径为1的圆内任取一点,以该点为中点作弦,问其长超过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3的概率是多少?(3)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任取两点,连成一条弦,其长超过该圆内接正三角形边长3的概率是多少?[解析] (1)设事件A =“弦长超过3”,弦长只与它跟圆心的距离有关,∵弦垂直于直径,∴当且仅当它与圆心的距离小于12时才能满足条件,由几何概率公式知P (A )=12.(2)设事件B =“弦长超过3”,弦被其中点惟一确定,当且仅当其中点在半径为12的同心圆内时,才能满足条件,由几何概率公式知P (B )=14.(3)设事件C =“弦长超过3”,固定一点A 于圆周上,以此点为顶点作内接正三角形ABC ,显然只有当弦的另一端点D 落在上时,才有|AD |>|AB |=3,由几何概率公式知P (C )=13.。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示范教案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几何概型示范教案新

课 题:3.3.1 几何概型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构成事件A ,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2.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随机试验多,学习时养成勤学严谨的学习习惯,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培养学生从有限向无限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特点,会用公式计算几何概率.教学难点:等可能性的判断与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都是等可能的.那么对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相应的概率应如何求呢?2、在概率论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至9: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往一个方格中投一个石子,石子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这些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无限多个.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几何概型.二、新课讲授:提出问题(1)随意抛掷一枚均匀硬币两次,求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2)试验1.取一根长度为3 m 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问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 的概率有多大?试验2.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为白色,黑色,蓝色,红色,靶心是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122 cm,靶心直径为12.2 cm.运动员在70 m 外射箭.假设射箭都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问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3)问题(1)(2)中的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两事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什么是几何概型?它有什么特点?(5)如何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有什么样的公式?(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活动: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讨论,回顾古典概型的特点,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概括.讨论结果:(1)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记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P (正,正)=P (正,反)=P (反,正)=P (反,反)=1/4.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为214141=+. (2)经分析,第一个试验,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 3 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第二个试验中,射中靶面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基本事件,这一点可以是靶面直径为122 cm 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在这两个问题中,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虽然类似于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但是显然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考虑第一个问题,如右图,记“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为事件A.把绳子三等分,于是当剪断位置处在中间一段上时,事件A 发生.由于中间一段的长度等于绳长的31, 于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31. 第二个问题,如右图,记“射中黄心”为事件B,由于中靶心随机地落在面积为41×π×1222 cm 2的大圆内,而当中靶点落在面积为41×π×12.22 cm 2的黄心内时,事件B 发生,于是事件B 发生的概率P(B)=22122412.1241⨯⨯⨯⨯ππ=0.01.(3)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是等可能的,绳子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 3 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也是等可能的,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但是硬币落地后只出现四种结果,是有限的;而剪断绳子的点和射中靶面的点是无限的;即一个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另一个基本事件是无限的.(4)几何概型.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ge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ty ),简称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a.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b.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5)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构成事件A .(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联系是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区别是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无限的,另外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含义也不同.三、例题讲解:例1 判断下列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1)抛掷两颗骰子,求出现两个“4点”的概率;(2)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一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 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求甲获胜的概率.活动:学生紧紧抓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判断.解:(1)抛掷两颗骰子,出现的可能结果有6×6=36种,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因此属于古典概型;(2)游戏中指针指向B 区域时有无限多个结果,而且不难发现“指针落在阴影部分”,概率可以用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衡量,即与区域长度有关,因此属于几何概型.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特点,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有关.例2 某人午休醒来,发觉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整点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短于10分钟的概率.分析:见教材136页解:(略)变式训练1、某路公共汽车5分钟一班准时到达某车站,求任一人在该车站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的概率(假定车到来后每人都能上).解:可以认为人在任一时刻到站是等可能的.设上一班车离站时刻为a,则某人到站的一切可能时刻为Ω=(a,a+5),记A g ={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则他到站的时刻只能为g=(a+2,a+5)中的任一时刻,故P(A g )=53=Ω的长度的长度g . 点评: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2、 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有40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储藏着石油,假设在海域中任意一点钻探,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多少?分析:石油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大陆架的分布可以看作是随机的,而40平方千米可看作构成事件的区域面积,由几何概型公式可以求得概率.解:记“钻到油层面”为事件A,则P(A)=0.004.答: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0.004.四、课堂小结:几何概型是区别于古典概型的又一概率模型,使用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条件: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成比例.五、课后作业:课本习题3.3A组1、2、3.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3.3.1 几何概型 经典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3.3.1 几何概型 经典教学设计

《几何概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1.内容:几何概型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教材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几何概型”这一章节内容是在安排“古典概型”之后的第二类概率模型,是对古典概型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

此节内容也是新课本中增加的,这是与以往教材安排上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这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系,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同时也暗示了它在概率论中的重要作用,在高考中的题型的转变。

本章主要学概率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应适当,难度要控制,同时要接近生活,基本应以贴近生活的例题与习题为主。

二、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特点;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几何概型。

(2)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例感受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掌握基本事件等可能性的判断方法,逐步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知用图形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掌握数学思想与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古典概型的例子,稍加变化后成为几何概型,从有限个等可能结果推广到无限个等可能结果,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造这一过程,感受数学的拓展过程。

(2)发现法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对“问题链”的探究,运用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的方法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试验,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体会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培养积极探究的精神。

同时,随机试验多,学习时养成勤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高中数学必修三:3.3.1几何概型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三:3.3.1几何概型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1 几何概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公
式:
P (A )=)
()(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构成事件A ,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随机试验多,学习时养成勤学严谨的学习习惯,会根据古典概型与几何概
型的区别与联系来判别某种概型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培养学生从有限向无限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特点,会用公式计算几何概率.
教学难点:
等可能性的判断与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都是等可能的.那么对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相应的概率应如何求呢?
2、在概率论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到单位的时间可能是8:00至9: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往一个方格中投一个石子,石子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这些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无限多个.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几何概型.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1)随意抛掷一枚均匀硬币两次,求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
(2)试验1.取一根长度为3 m 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问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 的概率有多大?
试验2.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为白色,黑色,蓝色,红色,靶心是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122 cm,靶心直径为12.2 cm.运动员在70 m 外射箭.假设射箭都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问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
(3)问题(1)(2)中的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两事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几何概型?它有什么特点?
(5)如何计算几何概型的概率?有什么样的公式?
(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讨论,回顾古典概型的特点,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概括.
讨论结果:(1)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记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P (正,正)=P (正,反)=P (反,正)=P (反,反)=1/4.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为2
14141=+. (2)经分析,第一个试验,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 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
第二个试验中,射中靶面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基本事件,这一点可以是靶面直径为122 cm 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
在这两个问题中,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虽然类似于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但是显然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
.
考虑第一个问题,如右图,记“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为事件A.把绳子三等分,于是当剪断位置处在中间一段上时,事件A 发生.由于中间一段的长度等于绳长的
31, 于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3
1. 第二个问题,如右图,记“射中黄心”为事件B,由于中靶心随机地落在面积为
41×π×1222 cm 2的大圆内,而当中靶点落在面积为4
1×π×12.22 cm 2的黄心内时,事件B 发生,于是事件B 发生的概率P(B)=2
2
1224
12.1241⨯⨯⨯⨯ππ
=0.01.
(3)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是等可能的,绳子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 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也是等可能
的,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但是硬币落地后只出现四种结果,是有限的;而剪断绳子的点和射中靶面的点是无限的;即一个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另一个基本事件是无限的.
(4)几何概型.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型.
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ge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 ity ),简称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
a.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b.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5)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
()(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面积或体积的区域长度构成事件A . (6)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联系是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区别是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无限的,另外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含义也不同.
三、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1)抛掷两颗骰子,求出现两个“4点”的概率;
(2)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一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 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求甲获胜的概率.
活动:学生紧紧抓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判断.
解:(1)抛掷两颗骰子,出现的可能结果有6×6=36种,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因此属于古典概型;
(2)游戏中指针指向B 区域时有无限多个结果,而且不难发现“指针落在阴影部分”,概率可以用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衡量,即与区域长度有关,因此属于几何概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特点,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而几何概型则是在试验中出现无限多个结果,且与事件的区域长度有关.
例2 某人午休醒来,发觉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整点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短于10分钟的概率.
分析:见教材136页
解:(略)
变式训练
1、某路公共汽车5分钟一班准时到达某车站,求任一人在该车站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的概率(假定车到来后每人都能上).
解:可以认为人在任一时刻到站是等可能的.设上一班车离站时刻为a,则某人到站的一切可能时刻为Ω=(a,a+5),记A g ={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则他到站的时刻只能为g=(a+2,a+5)中的任一时刻,故P(A g )=5
3=Ω的长度的长度g . 点评: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2、 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有40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储藏着石油,假设在海域中任意一点钻探,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石油在1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大陆架的分布可以看作是随机的,而40平方千米可看作构成事件的区域面积,由几何概型公式可以求得概率.
解:记“钻到油层面”为事件A,则P(A)=0.004.
答:钻到油层面的概率是0.004.
四、课堂小结:
几何概型是区别于古典概型的又一概率模型,使用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条件: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成比例.
五、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3.3A 组1、2、3.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