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r:52Mn:55 Fe:56 Cu:64 I:127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MgO 、Al 2O 3熔点高,均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Fe 2(SO 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2.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的数目为0.1 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CO 2中含有的CO 2分子数小于N A 个C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的质量均为28gD .标准状况下,5.6L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Fe 3+)=0.1mol/L 的溶液中:K +、ClO -、SO 42-、SCN -B .在pH=2的溶液中:NH 4+、K +、ClO -、Cl -C .水电离c(H +)=10-12 mol/L 的溶液中:Mg 2+、Cu 2+、SO 42-、K + D .在c(H +)/c(OH -)=10-12的溶液中:K +、Na +、C1O -、NO 3-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0.01mol/L NH 4Al(SO 4)2溶液与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 4+ + Al 3+ +2SO 42-+ 2Ba 2+ + 4OH -===2BaSO 4↓+ Al(OH)3↓+ NH 3·H 2OB .Na 2O 2加入H 218O 中:2Na 2O 2 + 2H 218O===4Na ++ 4OH -+ 18O 2↑C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共热:NH 4++OH -=====△NH 3↑ + H 2OD .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 3-+ 6H +=====△Fe 3++ 3NO 2↑+ 3H 2O 5.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A +m (A -N +m)molB .a A (A -N)molC .a A +m (A -N)molD .a A (A -N +m)mol6.用H 2O 2溶液处理含NaCN 的废水,反应原理为NaCN + H 2O 2 + H 2O===NaHCO 3 + NH 3,已知:HCN 的酸性比H 2CO 3弱。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Fe-56卷I(选择题共54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设C+CO2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答案】A【解析】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A正确,本题选A。

点睛: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空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2.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C3H8)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 55kJB. 220kJC. 550kJD. 1108 k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3H8(g)+5O2→3CO2(g)+4H2O(l) △H=-2215kJ·mol-1,因此生成1.8g水,放出热量为2215×1.8/4×18kJ=55.375kJ≈55kJ,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燃烧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

视频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A. 2SO2(g)+O2(g)2SO3(g);△H<0B. 4NH3(g)+5O2(g)4NO(g)+6H2O(g);△H<0C. H2(g)+I2(g)2HI(g);△H>0D. N2(g)+3H2(g)2NH3(g)△H<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v逆>v正,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错误;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Al-27Fe-56卷I(选择题共54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设C+CO2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答案】A【解析】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A正确,本题选A。

点睛: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空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2.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C3H8)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 55kJB. 220kJC. 550kJD. 1108 k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3H8(g)+5O2→3CO2(g)+4H2O(l) △H=-2215kJ·mol-1,因此生成1.8g水,放出热量为2215×1.8/4×18kJ=55.375kJ≈55kJ,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燃烧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

视频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A. 2SO2(g)+O2(g)2SO3(g);△H<0B. 4NH3(g)+5O2(g)4NO(g)+6H2O(g);△H<0C. H2(g)+I2(g)2HI(g);△H>0D. N2(g)+3H2(g)2NH3(g)△H<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v逆>v正,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错误;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Na-23 Mg-24 Al-27 K-39 Mn-55 Fe-56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和热测定实验用的小烧杯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用的容量瓶都必须干燥B.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仰视读数,氢氧化钠浓度偏低C. 配制2.0 mol·L-1的硫酸,若定容时俯视,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D. 用铜电极电解2.0 mol·L-1的硫酸,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和热测定实验用的小烧杯必须干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用的容量瓶都不需要干燥,A 错误;B.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大,氢氧化钠浓度偏高,B错误;C.配制2.0 mol·L-1的硫酸,若定容时俯视,则液面低于刻度线,因此所得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C正确;D.用铜电极电解2.0 mol·L-1的硫酸,阳极铜失去电子,得不到氧气,D 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误差分析及电解产物判断等【名师点晴】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总依据为:由C测==C标V标/V测由于C标、V待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

2.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在相应的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选项环境要求离子A 溶液中c(K+)<c(Cl-) K+、AlO、Cl-、NOB 溶液pH﹥7 Na+、S2-、K+、ClO-C 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的溶液ClO-、CO、NH、NO、SO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消DNa+、Al3+、Cl-、SO失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若溶液中c(K+)<c(Cl-),则含有K+、AlO2-、Cl-、NO3-的溶液由于阳离子总数少带负电荷,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溶液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而S2-有还原性,ClO-有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O32-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lO-、H+、NO3-、SO3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NH4+、OH-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向含有Na+、Al3+、Cl-、SO42-溶液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有Al(OH)3沉淀产生,当碱过量时由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沉又发生反应:Al(OH)3+ OH-=AlO2-+ 2H2O,沉淀消失,D正确。

2019届河北省武邑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019届河北省武邑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聚氯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B. 废弃油脂回收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C. 油脂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D. Fe2O3可用来制作油漆和涂料【答案】A【解析】【详解】A.聚氯乙烯是高聚物,分子中的n值不同,属于混合物,选项A不正确;B. 废弃油脂回收后,利用皂化反应可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选项B正确;C、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选项C正确;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物质,可以用来做红色油漆和涂料,选项D正确;答案选A。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说法正确;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故说法正确;C、盐析使蛋白质的析出,没有破坏结构,保持活性,故说法正确;D、石油分馏得到饱和烃,乙烯等通过裂解或裂化得到,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知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 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都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D错误;故选C。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已知一定温度下CuS 的溶度积常数为4.0×10-36,现将0.1molCuSO 4放入100mL1.0mol·L -1的Na 2S 溶液中,充分搅拌反应(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的pH 比反应前溶液的pH 小B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Cu 2+、S 2-C .反应后溶液中:c(Cu 2+)与c(S 2-)都约为2.0×10-18mol·L -1D .Na 2S 溶液中:c(Na +)>c(S 2-)>c(HS -)>c(OH -)>c(H +) 2.对于可逆反应:2A(g)+ B(g)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B 的转化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 、b 、c 三点分别表示不同时刻的状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H <0B .b 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 .增大压强,可使a 点达到T 1温度下平衡状态D .c 点表示的状态:v (正)> v (逆)二、单选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中和热测定实验用的小烧杯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用的容量瓶都必须干燥B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仰视读数,氢氧化钠浓度偏低C .配制2.0 mol·L-1的硫酸,若定容时俯视,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D .用铜电极电解2.0 mol·L -1的硫酸,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4.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在相应的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K +、AlO 、Cl -、NO ClO -、CO 、NH 、NO 、SO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有沉淀产生,Na +、Al 3+、Cl -、SO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于水后能导电的非电解质的是A .SO 3B .乙醇C .CaOD .醋酸6.已知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主族元素,下列常见的阴离子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X -B .Y -C .Z -D .W - 7.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 .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C .使用催化剂D .多充入O 2 8.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 2,发生反应2NO 2(g)N 2O 4(g);ΔH<0, 在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A .通入N 2B .通入NO 2C .通入N 2O 4D .降低温度9.已知反应:H 2S(g) + aO 2(g) ===X + cH 2O(l) ΔH ,若ΔH 表示H 2S 的燃烧热,则X 为 A .S(s) B .SO 2(g) C .SO 3(g) D .SO 3(l)10.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时放出a kJ 热量,那么标准状况下V L 的H 2完全分解为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约为(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 .Va/22.4 kJB .VaN A /22.4 kJC .aN A kJD .Va kJ 11.判断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错误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用①图装置,进行H2O2分解制取少量O2的实验B.用②图装置,进行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的实验C.用③图装置,进行分离Fe(OH)3胶体和NaCl溶液的实验D.用④图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溶液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实验12.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1. 下面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的KNO3是利用了它的氧化性B. 蔡伦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D. 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我国很早就依据化学原理制作陶瓷【答案】C【解析】黑火药爆炸反应生成氮气,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钾表现氧化性,A正确;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可以精制出优质纸张,B正确;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C错误;陶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反应制造的人造材料,中国是使用瓷器最早的国家,故“中国”(China)又指“瓷器”,D正确;正确选项C。

2. 已知33As 与35Br 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As > P > SiB. 酸性: H3AsO4>H2SO4>H3PO4C. 热稳定性: HCl>AsH3>HBrD. 还原性: As3->S2->Cl-【答案】D【解析】A. P 和Si是同一周期的元素,Si的原子序数较小,故原子半径P<Si,A不正确;B. 元素的非金属性S>P>As,故酸性H2SO4>H3PO4 >H3AsO4,B不正确;C. 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As,故热稳定性HCl>HBr>AsH3,C不正确;D. 元素的非金属性Cl>S>As,故还原性As3->S2->Cl-,D正确。

本题选D。

3. 将下列气体通入溶有足量 SO2 的 BaCl2 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的是A. NH3B. HClC. Cl 2D. N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溶有足量SO2的BaCl2 溶液中,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与氯化钡反应,故没有沉淀产生。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化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加酶洗衣粉可以很好的洗涤毛织品上的污渍B. 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与由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C. 用石灰水或MgSO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D. 含氟牙膏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龋齿【答案】D【解析】A、毛织品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加酶洗衣粉不能洗涤毛织品,故A错误;B、通过花生提取的生物柴油的组成主要为甘油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属于烃的衍生物,从石油中炼制的柴油是烃类物质,故B错误;C、石灰水能使蛋白质变性,但MgSO4溶液不能,故C错误;D、含氟牙膏中含有Na2PO3F、NaF,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龋齿,故D正确。

2.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 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答案】D【解析】A、流程设计意图是用硫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硫酸盐,除去SiO2,然后用铁粉还原Fe3+得到硫酸亚铁,A正确;B、固体1为SiO2,分离FeSO4和Al2(SO4)3采用的是调控pH的方法,使Al3+转化为Al(OH)3沉淀从而与FeSO4分离,B不正确;C、Fe2+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要防止其被氧化和分解,C正确;D、在溶液1中直接加过量的NaOH得到的是Fe(OH)2沉淀,但Fe(OH)2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为Fe(OH)3,这样的话,最终所得的产品不纯,混有较多的杂质Fe2(SO4)3,D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0-16 Fe -56 Cu - 64
本卷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B.废弃油脂回收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
C.油脂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 Fe2O3可用来制作油漆和涂料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B.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
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4.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l2B.HCl C.CaCO3D.NH3
5.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A.SO2和H2S B.Cl2和CO2C.NH3和CO2D.SO2和Cl2
6.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27和Pb2+,则与 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