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8.皇帝的新装习题课件1

合集下载

江苏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苏教版

江苏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苏教版

1.称赞()称职()称杆() Achen4 B.cheng1 C.cheng4 2.差使)差错()差不多()参差() Acha1 B.cha4 C.chai1 D.ci 3.走着()高着()着急()着眼( ) Azhao1 B.zhao2 C.zhuo2 D.zhe 2.皇帝上当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 A.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 B.皇帝追求虚荣,愚蠢透项。 C.骗子的计策正中封建统治者的要害。 D.皇帝身边的大臣对皇帝阿谈奉承,欺骗。
A.出于种种原因大家不敢说真话,只好借小孩之口来表达。 B.赞赏小孩有勇气,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真话来。 C.责备小孩不懂事,不该说皇帝的坏话。 D.嘲笑小孩太愚蠢,竟说出这样的荒唐话。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替安徒生续写 一篇《皇帝的新装》后记吧!

皇帝

百姓
孩子 骗子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 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再读思考 皇帝、大臣、老百姓受骗上当原因
小孩子为什么不上当
皇 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
大臣: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 怕招杀身之祸。
自 私 自 利 )
小孩子: 单纯、天真活泼、不懂得人情世故无所顾忌。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 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 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 朽。
《卖火柴 的小女孩》
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海的女 儿》
《丑小鸭》
《拇指姑 娘》
作者相 同安徒 生
体裁相同 童话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这句 话分析正确的是:( ) A.表现小孩天真,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B.表现小孩子机智勇敢。 C.表现小孩子胆子大,不怕别人说他愚蠢。 D.表现小孩子看出皇帝的愚蠢。 4.“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天真” 在文中的意思是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7 皇帝的新装(共24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7 皇帝的新装(共24张PPT)
《卖火柴 的小女孩 》
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海的女 儿》
《丑小鸭 》
《拇指姑 娘》
学.科.网
作者相 同安徒

体裁相同 童话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童话的有关知识以及本课的作家作品,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和文章的线索。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 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 真话、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炫耀( xuàn ) 陛下( bì) 称职( chèn ) 御聘( yÙpìn )
滑稽( jī ) 头衔( xián ) 自称( cheng ) 赏赐( cì )
滑稽:
(言语、运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 思。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大臣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 什么?(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师生归纳)
分角色朗读
发君展臣看新装
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 神态: 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 言行: 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表里不一、虚伪 与后面小孩的天 真无邪形成鲜明
对比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 多人都不敢说真话。想一想他们不敢 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默读课zx文xkw ,注意课文中的新字、 词,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引子 皇
开端 骗 发展




() ()
()
() ()
新 装
游 行 新 装
高潮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课件苏教版

03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 对《皇帝的新装》主题和寓意的理解 程度。
知识运用能力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能否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评估 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 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判断教学方法是 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素材。
04
学生反馈与评价
学生课堂表现
课堂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课文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思考深度
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见地 的观点和问题,展现出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合作能力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有效沟通并解 决分歧。
学生作业评价
作业完成度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表现出良好的 学习态度和责任心。
作业质量
大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较高,能够准确理解和回 答问题,作业整洁、规范。
创新性思维
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创新性思维,能够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
学生反馈意见
教学内容
01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有
课堂辩论
针对课文中的某些观点或问题,组 织学生进行正反方辩论,提高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01
02
03
课文背诵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 彩段落或句子,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和记忆。
课后习题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 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2019年秋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8《皇帝的新装》

2019年秋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8《皇帝的新装》
人人都可能有说谎话的时候,不管是故意的的,还是善意的,不管是 成心的,还是违心的,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多是为了趋利避害,保护自 己。假使自己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多半也是随波逐流,不敢说真话。 因为在大多数意见一致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意见即使是正确的也很难坚持 。
难点分析
3、《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赤身 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无情地揭露 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 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除此之外,你 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读完这童话,我们首 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 上自皇帝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 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前,从皇帝到老百 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你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吗?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 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 ,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为了掩盖 自己惊慌、虚伪、愚蠢的本质,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故意“摆出一 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但“欲盖弥彰”,皇帝 昏庸、愚蠢、虚伪的本质,正象他裸露的身体一样暴露无疑,作者通 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正是以皇帝这个典型形象,揭露并讽刺了 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本质。
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 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创建一个文 明、诚信、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尤为重要,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作为一场闹 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 “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 的荒诞、可笑,揭露出他们的虚 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 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 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 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 会保持纯净,这是对每个人的考 验。

苏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6.28《皇帝的新装》课件

苏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6.28《皇帝的新装》课件

二、 朗读感知故事,感知故事中 的荒诞
三、探索荒诞故事顺利发生的因 素:
三、探索荒诞故事顺利发生的因 素:
皇帝、骗子、官员、百姓 (骗子)钳口术:任何不称职的或者 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 服。 皇帝:爱慕虚荣 愚蠢 大臣、官员:虚伪 自私 百姓:虚伪
四、成人世界复杂内心的探究
1.全城的人都听说这件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 以大家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2.城里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3.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4.“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5.“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 都说...... 6.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 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7.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 亮......”
五、由童话故事引起对现在的反 思: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如果让你从这里写你的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 设计?
作者的结尾:小孩揭穿骗局 体现:孩子的天真无私、敢作敢为
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人之初 性本善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孩子 们看到了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 衣后面的衬裙多么美丽啊!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 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
一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质量的人,我希望他读读童话,一 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情趣的人,我希望他读读童话……安 徒生永远活在儿童和成人的心中。
——(曹文轩)
资料链接:
1、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 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 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8课《皇帝的新装》(共55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8课《皇帝的新装》(共55张PPT)
发挥想象,给这篇文章补个结尾,字数不限
2019/7/28
拓展
皇帝回宫后,他会怎样?
2019/7/28
当……
心理
自负而心虚愚蠢而狡猾
(21)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心理
“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语言
心虚、害怕,口是心非
(27)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动作
故作姿态,虚伪
(36)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心理
自欺欺人
2019/7/28
皇帝: 愚蠢 虚伪 自欺欺人
讽刺了皇帝的愚蠢和自负。因为皇帝认为最诚实 的两位大臣,最后却都在皇帝面前撒了个大谎,于是 这诚实二字就具有了讽刺意味。
2019/7/28
学习第三部分,思考:
4、皇帝亲自来看织布时,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 么要抢先介绍?
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以先入为主的方法,极力 称赞布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 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同时,也表现了两位官员仍 有疑虑,急于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 这精美布料的急切心情。 5、第19-22段写皇帝亲自看织布,运用了哪些描写人 物的方法?刻画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运用了心理、语言、神态描写。 刻画了皇帝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
2、“他并没有穿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 么衣服呀!”第二句话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实却不愿意表现出 这是自己的判断,借小孩之口,既可以表现自己的怀 疑,又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得到暂时的保护。
3、第36段写皇帝用了哪些描写?表现了什么?
2019/7/28
回顾、思考
皇帝、大臣、老百姓受骗上当原因: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课件苏教版

于是,这两个骗子便在皇帝的一间大屋子里搭起织机,假装的很起劲的织起布来。 嘎嘎......嘎嘎...... 复述示例
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忍不住想去看看这种神奇的 布料。他想:“现在布料应该快织完了吧!我是不是 该去瞧一眼呢?”但是,他马上想起来了,任何不诚 实或愚蠢的人是看不到这种布料的,便派宰相去看。 复述示例
了第二天早上,两个骗子对皇帝说:“陛下, 我们刚完成您游行的新衣服。”说完,便十分优雅 地把衣服捧给皇帝。 ,其实他们手上什么也没有。
复述示例
复述示例
好了,陛下,就让我们在这面大镜子前为您穿 上这套新衣吧!”于是,皇帝脱光了衣服,只剩下内 衣。两个骗子装模做样地一件一件为他上新衣服。
皇帝穿着新衣服游行的消息很快便在老百姓中传开了。“嗨,听说皇帝的新衣服特别漂亮,叫人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不错,而且更奇特的是愚蠢的人或者不诚实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游行终于开始了。 复述示例
复述示例
5、于是,他回来对皇帝说:“嗯……那可真是块漂亮精致的布料。哦,很快就要完工了。”虽然他什么也没看见。 复述示例
6、过了不久,皇帝心想,“不知那块布料织完了没有, 我简直等不及了。嗯,我得另外派一个人去看看。” 于是,他又派了一个大臣去,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复述示例
1
2
游行的前夜,两个骗子忙了个通宵。他们摆出一副要按时赶好皇帝新衣的样子,整夜赶工。 复述示例
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象,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的笑声,恰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布置作业(续写):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THANKS
情感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 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童话 故事的魅力,同时增强对真善美
的追求。
04
《皇帝的新装》艺术手法 赏析
夸张与讽刺手法的运用
夸张手法的运用
作者通过描绘皇帝对衣服的痴迷和民 众对皇帝新装的盲目赞美,将夸张手 法运用得淋漓尽致,突显了人们对衣 服的盲目追求和皇帝的愚蠢。
通过情节的展开,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 的盲从、虚荣和愚蠢的现象,具有很强的 警示作用。
人物形象分析
皇帝形象
皇帝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他沉 迷于新衣,被骗子所利用,展现
出他的虚荣和愚蠢。
骗子形象
骗子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 们利用皇帝的虚荣心和大臣、民众 的盲从,骗取了大量的金子和丝线 。
大臣与民众形象
讽刺手法的运用
作者通过描写皇帝和大臣们对“新装 ”的愚蠢表现,对他们的虚伪、愚蠢 和自欺欺人的性格进行了讽刺。
对比手法的运用
• 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对比皇帝在穿上“新装” 前后的行为和民众对“新装”的评价,突显了皇帝的 虚伪和民众的盲目。
细节描写手法的运用
• 细节描写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对“新装”的细节描写,突显 了“新装”的神奇和皇帝的愚蠢,同时通过对民众反应的细节 描写,表现了民众的盲目和虚伪。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皇帝的新装》,让学生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增强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素养。
对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作用
1 2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皇帝的新装》的阅读和理解,锻炼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理解作者的意图。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品味
通过学习《皇帝的新装》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 生接触和了解各种文学风格和流派,提高他们的 文学欣赏品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