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玫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资料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资料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录入时间:2009-5-13 16:39:54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1、应用价值花卉组织培养,就是分离花卉植物体的一部分,如茎类、茎段、叶、花、幼胚等,在无菌试管,并配合一定的营养、激素、温度、光照等条件,使其产生完整植株。

由于其条件可以严格控制,生长迅速,1-2个月即为一个周期,因此在花卉植物的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快速大量繁殖方面:对一些难繁殖的名贵品种花卉及一些短期内大量急需生产的花卉,应用很广。

兰花、菊花、唐菖蒲等花卉利用腋芽增生,短期得到大量植株。

非洲紫罗兰可通过叶片,水仙可通地鳞片,诱导产生不定芽,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花卉育种方面:百合、鸢尾等许多花卉可以进行远缘杂交,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原因,常使杂种胚早期败育,因而得不到杂种植物。

而在试管中进行胚培养,可使其顺利生长,得到远缘杂种。

此外还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花卉育种。

培育无病毒苗方面:菊花、唐菖蒲、水仙、郁金香、大丽花等一大批花卉靠无性繁殖法繁殖,病毒逐代传递积累,危害日趋严重。

而分离花卉植物0.1-0.5毫米大小的生长点,培养得到的基本上是无病毒苗。

2、花卉组织培养对实验室及设备的要求花卉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花卉。

实验室方面①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配制培养基的任务。

要求具有各种化学药品试剂、各种玻璃器皿、称量天平等。

②洗涤室:主要进行玻璃器皿的洗涤,要求有自来水装置,同时有烘箱,以便洗后烘干。

③灭菌室:主要进行培养基和用具的消毒。

要有高压灭菌锅,具有水源和电源。

④接种室:是花卉材料分离、消毒接种和转移的场所。

要求密闭、清洁、整齐、装有紫外灯,能随时灭菌。

有的也可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代替。

⑤培养室:是花卉材料培养生长的地方。

要求清洁,保温好,室温均匀一致,并有绝热、防火性能。

设备方面①天平:供配制培养基时称量药品和激素用。

大量元素用普通天平;微量元素和激素用分析天平。

②酸度计:测定培养基的pH用。

玫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玫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不但具有一定的园林观赏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玫瑰常规以分株、压条、扦插等方法繁殖,繁殖率较低。

现甘肃省庆阳县有一玫瑰生产基地开展研究建立玫瑰的快速繁殖体系,并为玫瑰的工厂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研究方法1.材料:以甘肃省陇东学院校园内栽培的玫瑰为材料。

2.研究方法: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IAA、IBA、NAA 等,蔗糖3%(为了降低成本,蔗糖均用市售白砂糖代替),琼脂0.35%,pH5.8,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每天12小时,光照强度约1500 lx。

将启动培养基上腋芽长出的无根苗剪成单芽茎段,转入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产生;不定芽继代周期为5周,增殖培养时将不定芽块切割成小芽块转至增殖培养基中,每100毫升培养瓶中接种3个芽块;生根前将较弱的无效苗转入壮苗培养基中促使苗健壮;生根培养时将高约3厘米左右的芽剪下插入生根培养基,生根苗移栽采用“二步法”。

二、结果与分析1.无性系的建立。

2005年6月从该院校园栽培的植株上取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依常规方法灭菌处理后,剪成茎尖和带腋芽茎段,接种于无性系建立培养基上。

20天后统计实验结果显示,就无性系建立而言,基本培养基MS比1/2MS效果好,在基本培养基中附加每升0.5毫克的6-BA和每升0.05毫克N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的萌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6.5%,萌芽率为52.9%,且芽生长健壮。

2.不定芽的诱导。

将无性系幼茎切成单芽茎段,分别接种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每升1~3毫克的6-BA和每升0.1~0.5毫克的NAA,均可高频诱导产生不定芽,当6-BA以较高浓度(每升2~3毫克)与NAA配合使用时,芽诱导率均为100%,产生的不定芽数量多,但茎不伸长,均为叶片,长势弱;较低浓度6-BA(每升1毫克)与每升0.1毫克NAA配合使用,虽然不定芽诱导率下降,但芽长势良好。

玫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玫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玫瑰(R OSE)别名刺玫瑰,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直立 灌木,高约2 m,枝干粗壮,羽状复叶,小叶5~9枚,椭 圆型或椭圆状倒卵形。玫瑰中富含多种天然维生素及108种 天然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清毒养颜成 分,而且玫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积极探索玫瑰快速繁 育技术是大力发展玫瑰产业、增益创效的重要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采自徽县芳香植物公司引种栽培的2年以上的优良玫瑰苗。
1. 2 试验方法
试验的各个不同处理均采取单因子试验,每个试验处 理接种10瓶,重复2次。 1. 2. 1 外植体的获得 从徽县芳香植物园中选取健壮无病 虫害的玫瑰苗作为标的物,进行适当的杀菌脱毒处理培养 作为母株。从2007年3月中旬~7月下旬不断剪取未萌发的1 年生枝条或当年抽生的腋芽饱满的枝条作为外植体。 1. 2. 2 无菌体系的建立 将所采摘的外植体材料及时带回 实验室(及时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水分流失做到保鲜), 流水冲洗8~10 min 左右,滤干水分,除去多余的枝、叶 等,剪成1. 0~1. 5 cm左右长带1~2个芽的茎尖或茎段(注 意 上 切 口 平 剪 , 下 切 口 斜 剪 ), 放 在 无 菌 瓶 中 置 于 无 菌 台 上。接种前先将材料用0. 1%~0. 2%的H gCl2溶液浸泡,浸 泡过程中要不断晃动盛装外植体的无菌瓶,以达到彻底消 毒的目的。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6~8次,彻底消除残留于 材料表面的H gCl2,滤干水分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 2. 3 培养条件 试验的全过程在徽县苗木组培中心进
代号 1 2 3 4 5
培养基(mg/ L) MS+ BA 1. 0+ 2, 4- D 0. 1 MS+ BA 1. 0+ 2, 4- D 0. 2

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0023555.8(22)申请日 2021.01.08(71)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地址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一号(72)发明人 向增旭 张子璇 赵家靖 王将 贾悦 廖月月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代理人 张梦泽(51)Int.Cl.A01H 4/00(2006.01)A01G 24/28(2018.01)A01G 24/15(2018.01)A01G 24/25(2018.01)(54)发明名称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的方法,属于植物组培苗培育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1.0~2.0mg/L 6‑BA、0.1~0.2mg/L NAA、30~35g/L蔗糖和6~7g/L琼脂,所述诱导增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本发明提供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可以同时实现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简化了组织培养的步骤,缩短了试管苗成苗周期,节约了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频繁转接对组培苗造成的污染,提高了组培苗成活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CN 112616674 A 2021.04.09C N 112616674A1.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诱导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1.0~2.0mg/L 6‑BA、0.1~0.2mg/L NAA、30~35g/L蔗糖和6~7g/L琼脂,所述诱导增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2.一种玫瑰红景天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种子置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增殖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增殖培养,获得玫瑰红景天丛生芽;2)将玫瑰红景天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玫瑰红景天试管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1/2MS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0.4~0.6mg/L NAA、0.5~1.0g/L活性炭、30~35g/L蔗糖和6~7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3)将获得的玫瑰红景天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

玫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玫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C E E H R U T R A S R C S HI S O Tl L U E B T A T N C
玫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闫晓红’ 李红梅。 舒永宏’
(. 1甘肃省徽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 ,甘 肃 徽县 720 ,2甘肃省徽县林业局苗木组培 中心,甘肃 徽县 720) 430 . 450
年生枝 条或当年抽生的腋芽饱满的枝条作为外植体 。
般芽抽生速度慢 ,且污染较严 重。
2 2 不 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 的影 响 .
将在初代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的无菌苗按不同组织分别接 种于加有不同激素浓度的MS 培养基上3 观察统计其结果 。 0d 愈伤组织的形态 质地往往决定器官发生的部位和能力,由 表1 可知 ,玫瑰的茎尖 、茎段通过一定的激素诱导均能产生愈
芽子 ,选用B 10rg L 2 4 D 0 1mg L A . / + ,- . a / 效果更好 。
表 1 玫瑰愈伤组织 的诱导
2 3 不 同培养基对芽 的分化 与增殖 的影响 .
无 菌条件下 ,在培 养皿切取 生长健 壮 的无菌材 料的 茎 第一作者简介:闰晓红 ( 97 ) 16 _ ,女,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科
2 结果与分析
2 1 获得外植体 的外部 因素对初代培养 的影响 .
从选定的玫瑰植株 上分 别于3 日~7 日4 月5 月5 个月中每
隔5 d 采摘 1 次外植 体 ,按枝条的上 、中、下3 个部位 分开处 理 ,接种于MS B . / +5 5 k / 琼脂 + 0 k / + A 10 mg S . g L 2 g L
12 试验方法 .
试验 的各个 不 同处 理均采 取单 因子试验 ,每个试 验处 理接种 l瓶 ,重复2 。 0 次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组培快繁技术的基本程序和发展概况,并结合本中心多年从事花卉种苗工厂化生产情况,概述本项技术的运用现状、关键技术环节,提出在花卉产业化生产中,质量和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过硬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则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并就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组培快繁技术,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1.组培快繁技术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指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展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培养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外植体,使其形成完整小植株的繁殖方法,根、茎、叶、花器官,甚至细胞及原生质体等均可作为组培的材料。

1.1花卉组培概况组培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于生产以来,已经在农作物的脱毒、快繁、育种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20世纪70年嗲以后才开始快繁技术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运用。

兰花是最早运用也是最成功花卉,通过原球茎的增殖,一个茎尖外植体一年可以繁殖种苗几十万株,形成了当时的“兰花工业”。

之后此技术开始运用于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非洲菊等许多花卉作物的种苗生产,此外在脱毒培养、种质保存、新品种培育等方面也开展了较多的工作。

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能短时、高效的提供性状一致的优质种源这一特性,在加速选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性状优良的品种、品系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芽变、名、优、新品种及有利用价值的野生花卉的迅速推广及运用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科研院校和企业着力于花卉的组培技术研究及生产开发,形成了一批集科研和开发于一体的大型花卉种苗企业,就云南来讲,有年产200万株以上组培室8-10家。

对培养基、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玻璃化、畸形、黄化、变异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措施,种苗快繁是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近几年在花卉种苗工厂化生产中广泛运用,对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马士革玫瑰组培与快繁技术研究

大马士革玫瑰组培与快繁技术研究

大马士革玫瑰组培与快繁技术研究龚维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摘要:以大马士革玫瑰当年生茎段为材料,开展大马士革玫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以5月为佳,取材部位以茎尖下5~8节芽为好,继代培养以MS+ZT0.1mg/L+6-BA0.8mg/L+IBA0.1mg/L为佳,其增殖系数可达3.7;生根培养基以MS+NAA0.2mg/L为好,其生根率为71.6%。

关键词:大马士革玫瑰;组培;快繁中图分类号S685.12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1-0019-03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Rosa DamascenaGONG Weihong(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215008,China)Abstract:The passage studied on the techniques of fast multiplication of shoot tips for Rosa damascene.The result show:The best time for getting stems is May,the best parts for getting materials are5~8knots under shoot tips.The best medium for germination and propagation is MS+ZT0.1mg/L+6-BA0.8mg/L+IBA0.1mg/L,proliferation rate reached3.7.The best medium for rooting was MS+NAA0.2mg/L,rooting rate was71.6%.Key words:Damascus Rose;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大马士革玫瑰,蔷薇科,蔷薇属,是提取玫瑰精油和玫瑰香水的主要原料,尤其用其玫瑰花提取的玫瑰精油经济价值极高,素有“液体黄金”之称,在医疗保健、高档香水、美容用品、食品添加剂、烟草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

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

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摘要:花卉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就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组织培养的步骤展开论述,旨在提高花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花卉;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1 花卉组织快繁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花卉种苗培养的重要依据,具有完整细胞核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完成细胞培养所需的遗传信息,经过组织培养,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任何一个细胞都能被培养成一个新的个体。

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就是在无菌环境下,通过人工培养基培养植物的细胞、组织及器官等使植物细胞形成完整的植株,其中根、茎、叶等植物器官及细胞原生物质都可以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1]。

2 花卉组织培养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组培技术开始用于生产,现在已经在农作物快繁、育种和脱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组培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得到运用并快速发展的,最早在兰花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利用组培技术将原球茎进行增殖后,仅一个茎尖外植体1 a内就可以繁殖出数十万的种苗,在当时甚至形成了兰花工业。

之后组培技术不仅在月季、香石竹、菊花、非洲菊等作物中进行种苗生产,还在脱毒培养、种质保存及培养新品种等方面展开了技术研究。

种苗快繁技术是组织培养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优质高效地提供植物种源,因此能对品性优良的植物花卉、新品种和芽变等植物进行品种推广和培育。

各个科研院校和企业都在着手于花卉组织技术研究生产等,推动了该项技术在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花卉产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组织培养的技术步骤3.1 选择材料并消毒开展组织培养技术时要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引种、试种及市场调查结果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品性优良的植物品种,从这些品种中根据花色、健康问题以及病虫害问题进行二次选择,采用优良健康的单株作为组培取材母株,再根据该植物的组织培养特性,选择合适的部位作为外植体[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钻石玫瑰离体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50mg/L+NAA0.10~0.20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00mg/L+NAA0.10~0.20mg/L;适宜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10mg/L,其生根率达90%。

关键词:钻石玫瑰;组培快繁;培养基;诱导分化
钻石玫瑰(Rosasp.),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花卉,为微型月季的一种,因其花枝短小,花朵如豆扣般大小,故美其名曰“钻石玫瑰”或“袖珍玫瑰”。

钻石玫瑰除具有一般月季花容秀美、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等特点外,还具有分枝多、株型矮小紧凑、耐寒、耐热、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现代城市绿化不可替代的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1]。

目前钻石玫瑰主要靠扦插繁殖,繁殖率低、速度慢,且后代出现品质降低现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此,我们开展了钻石玫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拟用工厂化育苗措施解决常规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1材料与方法
1.1外植体的建立
供试材料采自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品种圃从北京引进已栽培驯化2年的钻石玫瑰品种“紫色时代”当年生植株。

剪取优良健壮株当年生枝条中段带侧芽的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茎段,用毛刷蘸肥皂水轻轻刷洗后流水冲洗1~2h,再剪成1.0~1.5cm左右带腋芽的茎段;超净台上,将茎段先用70%酒精溶液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3次,再置于0.1%升汞溶液中消毒9~12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以备接种。

1.2离体芽的诱导培养
将无菌茎段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诱导萌芽。

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共组成5种培养基:MS+6-BA0.30mg/L+NAA0.10mg/L,MS+6-BA0.50mg/L+NAA0.10mg/L,MS+6-BA0.50mg/L+N AA0.20mg/L,MS+6-BA1.0mg/L+NAA0.20mg/L,MS+6-BA2.00mg/L+NAA0.10mg/L。

每种培养基均接种20个离体芽,培养6周后统计芽诱导分化率(见表1)。

1.3丛生芽的继代增殖培养
将诱导培养基上已萌发的嫩芽切下转接到4种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增殖。

继代培养基分别MS+6-BA0.50mg/L+NAA0.10mg/L,MS+6-BA1.00mg/L+NAA0.10mg/L,MS+6-BA1.00mg/L+N AA0.20mg/L,MS+6-BA2.00mg/L+NAA0.20mg/L。

每种培养基接种30个嫩芽,接种时单芽茎段长0.5~1.0cm左右,培养3周后统计丛生芽的数量以及高于2cm的芽数(见表2)。

1.4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选取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丛生芽,剪成1.2~1.5cm长的单芽茎段,转接到生根培养基
上。

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10mg/L,1/2MS+IBA0.1mg/L,1/2MS+NAA0.20mg/L,1/2MS+IBA0.20mg/L,1/2MS+NAA0.50mg/L,1/2MS+IBA0.50mg/L。

每种培养基接种30个茎段,接种15天后统计幼苗生根情况(见表3)。

以上MS培养基中的白砂糖浓度均为30.0g/L,1/2MS培养基中白砂糖浓度为20.0g/L,琼脂均为3.5g/L,pH5.8,培养室温度23(±2)℃,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0~12h/d。

2结果与分析
2.1离体芽的诱导结果
钻石玫瑰离体芽的诱导较慢,接种4周后离体芽才开始萌动,但芽萌动后的生长情况因培养基内激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

由表1可知,MS+6-BA0.30mg+NAA0.10mg/L培养基丛生芽少,由于6-BA浓度太低,芽分化相对较差,分化率为70%,但丛生芽在培养基中生长健壮;在MS+6-BA1.00mg/L+NAA0.20mg/L培养基上,丛生芽相对较少,芽分化率为105%,且丛生芽生长细弱,说明该培养基中6-BA和NAA浓度配比不当;在MS+6-BA2.00mg/L+NAA0.10mg/L 培养由于6-BA浓度过高,离体芽萌动后仅产生愈伤组织,未分化出丛生芽;MS+6-BA0.50mg/L+NAA0.10mg/L和MS+6-BA0.50mg/L+NAA0.20mg/L两种培养基上,20个离体芽分化出的丛生芽分别为49个和39个,分化率分别达245%和195%,且丛生芽生长健壮。

重复试验,筛选出适宜离体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0.50mg/L+NAA0.10~0.20mg/L。

2.2丛生芽的继代增殖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钻石玫瑰在所采用的4种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芽的增殖倍数和大于2cm芽的比率存在差异。

其中:MS+6-BA1.00mg/L+NAA0.10mg/L和MS+6-BA1.00mg/L+NAA0.20mg/L两种培养基上,增殖的丛生芽多,且芽生长健壮,芽的增殖倍数分别为5.67倍和5.2倍,大于2cm的芽占75.29%和71.79%,明显高于其它培养基;在MS+6-BA0.50mg/L+NAA0.10mg/L培养基上,芽生长细弱,丛生芽少,增殖倍数仅为2.1倍,大于2cm的芽占18.75%;MS+6-BA2.00mg/L+NAA0.20mg/L培养基由于6-BA浓度过高,继代芽产生愈伤组织后停止生长分化。

重复试验,筛选出适宜钻石玫瑰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00mg/L+NAA0.10~0.20mg/L。

2.3试管苗生根培养结果
从表3看出,钻石玫瑰在所用的6种培养基上培养15天后统计结果,试管苗的生根率为13.3%~90%,生根数为4~243根,平均根长为0.26~1.5cm。

在1/2MS+NAA0.20mg/L、1/2MS+NAA0.50mg/L、1/2MS+IB0.20mg/L、1/2MS+IBA0.50mg/L培养基上,试管苗10d开始生根,生根率分别为60%、23.3%、13.3%和30%,根数分别为90根、14根、4根和27根,平均根长分别为0.35cm、0.26cm、0.6cm和0.45cm,且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15d后根均变成深褐色,停止生长后慢慢死亡。

在1/2MS+IBA0.10mg/L和1/2MS+NAA0.10mg/L培养基上,培养9d开始生根,根系发达,发育良好,生根率达63.3%和90%,平均根数8根和9根,平均根长1.1cm和1.5cm,均明显高于上述4种培养基,且小苗和根长势均良好。

重复试验,在设计的6种培养基中,1/2MS+NAA0.10mg/L培养基上生根最好。

2.4生根试管苗的驯化移栽
将生根试管苗放在室外光线明亮的地方,闭瓶炼苗2~3d,再逐渐开瓶炼苗2~3d,让植株经受试管外环境的锻炼后取出试管苗洗净基部粘附的培养基,移植于珍珠岩:腐殖土:炉杂为1:3:3的基质中,浇浓度为0.8g/kg多菌灵溶液,遮荫保湿,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当植株萌发新根后让其逐渐见光,并降低湿度,直至暴露在外界条件下,移栽成活率可达75%~80%。

3小结与讨论
3.1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作为外源激素加入培养基后,对钻石玫瑰离体芽的诱导及分化影响十分显著。

适宜钻石玫瑰离体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0.50mg/L+NAA0.10~0.20m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0mg/L+NAA0.10~0.20mg/L。

3.2钻石玫瑰在试管内生根需较低浓度的生长素NAA和IBA,当NAA或IBA大于2.0mg/L时,钻石玫瑰虽能产生根,但根随即变褐停止生长后死亡。

试验结果表明,诱导钻石玫瑰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10mg/L,生根率可达90%。

3.3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提高钻石玫瑰的繁殖速度,且植株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是批量繁殖钻石玫瑰商品苗的一种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