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 阅读训练题库五个片段之四

合集下载

月亮上的足迹 阅读训练题库五个片段之一

月亮上的足迹  阅读训练题库五个片段之一

此为月亮上的足迹阅读训练题库五个片段之一
一、阅读《月亮上的足迹》第1——4及11、18段,解答下列题目。

1.选文的第一、二段对登月进行了渲染,目的是,文章是按照顺序展开叙述的。

2.指出文中的描写句和议论句,并分别简析其作用。

描写句:
作用:
议论句:
作用;
3.选文第四段和第五六段中所说的“一个伟大的时刻”是同一时刻吗?
4.选文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1.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时间 2.描写句:“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作用:能激发读者的想像议论句:“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

他这样评论……是巨大的飞跃。

”作用:可以起到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 3.不是,前一时刻是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的时刻,后一个时刻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刻 4.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

登月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月亮上的足迹选段阅读六附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选段阅读六附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选段阅读六附答案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其细心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激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察看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经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因为火箭的加速而引发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到达182千米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到达每秒6.8千米。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千米,速度为每秒7.67千米。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千米的处所,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标致的月球已遥遥在望。

它发着标致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第一段文字记述了( ),是依照( )顺序写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点火发射--火箭加速--( )--(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

2.为甚么交待时间精确到秒?3.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甚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顶用“缓缓”一词,是不是矛盾?4.用波浪线划出第二节中描述的句子,如果把他们改成平实的语句,效果有甚么不同?【参考答案】1.飞船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经由,时间,检查,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脱落,进入轨道2.准确真实地记录登月流动的经由,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2016秋人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练习题

2016秋人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练习题

24《月亮上的足迹》一、基础巩固:(每题分,共6题)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jiàn()步 tuǒ()圆 jiàn()落征程()铁锹()轨道()2.选择以下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糟蹋分辩3.说明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千米,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通过这次太空旅行,使咱们了解到很多太空的隐秘。

C.咱们在航天事业上即便取得了专门大的成绩,但绝不能自豪自满。

D.宇航员踊跃采取方法,增强安保工作,避免登月平安事故不要发生。

5.判定以下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记叙B.说明C.议论D.描述(1)但是,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造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讨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2)“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

( )(3)“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 650千米,速度为每秒7.67千米。

( )(4)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咱们代表全人类,来那个地址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 )6. “嫦娥”三号搭载长三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学校社团开展了“航天与百姓生活”的探讨活动,搜集到下面两那么有关航天技术的资料。

请依照提示写出你的探讨结论。

①北京地铁郭公庄站的中央空调系统利用了“嫦娥”三号用于度过酷热月昼和极寒月夜的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比其他中央空调年均运行效率提高20%到50%,平安系数至少提高20%。

②我国利用航天涡轮泵技术,研制出的丛林武警消防泵,可让消防车的喷水高度达到400米,也可一人背负高效灭火;研制出的长输管线高效输油泵有壮大的动力输出,使石油管道运输更快捷,平安。

月亮上的足迹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参考答案二、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2、时间先后顺序3、宇航员登月后做了以下六件事: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③树立登月记念碑。

④安装各种科学探测仪器。

⑤插上美国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4、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课堂练习】1、题目是比喻的说法,以“足迹”来比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形象生动。

2、(1)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

(2)用比喻的手法,生动的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3、这两个数字特别重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4、一小步”指人跨下登月舱,迈上月球的一步,“巨大的飞跃”是对人类的航天事业来说的。

在此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可以让学生尽情回答,此题没有标准答案。

【延伸阅读】1.火山、海啸、山崩地裂2.见第2段原文,“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

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这样的题,既可摘原文答,也可自己归纳。

3.作者举火星的例子作了批驳,你可赞成也可反对,理由要充分。

4.发明氢弹、登上月球等。

10.过渡,承接上一段来自“生活的关照”,开启下一段“认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

5.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谈起,也可展望人类的和平前景。

6.略7.略8.略《月亮上的足迹》参考答案二、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2、时间先后顺序3、宇航员登月后做了以下六件事: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月亮上的足迹》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月亮上的足迹》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月亮上的足迹》课内语段阅读训练《月亮上的足迹》课内语段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一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

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到来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 B 从登月舱申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

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给加点字注音:得()着()2、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请在正确的词语下面画钩。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1“嫦娥”长得什么样①生就一副“四方脸”,长着能辨别月球14种元素的“火眼金睛”和能接收38万公里外地球上信号的“顺风耳”,穿着能阻挡太阳辐射的金色“外套”……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盖在她头上的神秘盖头也终于揭开。

②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和所有人造卫星一样,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卫星总重2350公斤,从外表看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本体尺寸为20某某毫米某1720毫米某2200毫米。

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工作寿命一年。

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③嫦娥一号的卫星平台以我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我国资源二号卫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现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

④嫦娥一号卫星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上再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比如三维定向技术,也就是时刻使卫星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太阳能电池板、探测头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对准太阳、月亮和地球。

这样一个三维控制系统在过去是没有的,技术难度相当高。

另外,在地球、月球和卫星三者间进行探月卫星的轨道设计和紫外月平仪的研制等也都是进行技术攻关取得的新成果。

⑤由于要进行距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探测,而且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嫦娥一号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相比,加装了能够与地球进行通信信号传输的定向天线,搭载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8种探测仪器,在制导、导航与控制、星上热控和电源分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在轨道、测控、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⑥虽然嫦娥一号卫星的运行寿命预计只有1年,但它作为中国人开始深空探测的先驱,将永载史册。

(摘自20某某年10月26日新华网作者:李宣良,本文略有改动)(1)本文为一篇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2)第①段、第②段、第⑤段分别采用的说明方法是、(3)分别说说第④段、第⑤段的中心内容(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练习题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练习题

【课内四基达标】一、填空。

1.《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性的文。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

2.“可望而不可即”的“即”是的意思。

“运行不息”的“息”的意思是。

3.“中和点”的“和”读。

4.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和。

他们踏上月球的精确时间是。

二、语段阅读。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飞行”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这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举例说明。

【创新能力训练】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南极探险家口里,一直流行着一句话:“我们对南极的了解还没有天文学家对月亮的了解那样清楚。

”探险家的这种说法并不是故意夸大。

因为万年的冰雪封住了南极的秘密,使科学家无法窥见南极大陆的真面目。

可是天文学家呢,不但绘制了月球的详图,而且还“量”出了月球表面山峰的高度。

天文学家是怎样知道月球上山峰高度的呢?他们依据的是影子:依据月球上山峰投出的影子“量”出了月球表面山峰的高度。

用光学仪器可以测出月球山峰影子的长度,然后计算出这时光线是从什么角度射向山峰的。

再用三角学就可以计算出月球山峰的高度。

离我们38万公里以外的影子,不但告诉了我们月球山峰的高度,而且还为我们披露了月球表面的具体情况:这使天文学家能为未来的宇宙航行家编绘出一幅详明的月球图。

影子,在这里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它战胜了空间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服务。

1.文章开头引用了南极探险家口里流行着的一句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请说出天文学家测算月球山峰高度的具体步骤。

(不超过55个字)3.文章第三段说的“它战胜了空间距离”,具体指的是什么?二、假如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为月亮上的足迹阅读训练题库五个片段之四
四、阅读《月亮上的足迹》第9——13段,解答下列题目。

1.先读句子,再解答问题。

①7月20日上午7点32分,(A)和(B)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②11点51分,(A)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紧接着,(B)也来到了月面。

③一到月球表面,(A)和(B)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④然后,(B)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文中,A指,B指。

2.将文中所述三个时间发生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19日晚上9点32分:
②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③7月21日上午11点51分:
3.从宇航员的行动中,可以看出登月行动非同一般,从描写宇航员行动的语句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两个词语:,。

4.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

5.文中第三段的句子“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中“这”指代的是。

6.说这次登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是因为:。

7.文章把登月的过程记录得十分详细,甚至连分、秒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样写的好处是:。

8.概括选文第一、二段的要点。

第一段:第二段:
9.此次登月的重大意义是(用原话回答):。

10.由第一段内容展开联想,补写出宇航员的报告内容和地面中心的祝贺词。

宇航员报告:
地面中心祝贺:
11.“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一句中为什么不说是代表“美国”,而是“全人类”?
12.“里程碑”的意思是;说这次登月是里程碑是因为。

13.月球表面的样子是(用文中的话回答):。

14.说“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是因为(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5.“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句中的这两个“这”各指代什么内容?
第一个“这”:第二个“这”:
16.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的表达方式是,其作用是。

17.“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为什么不能把“美美地”、“甜甜地”去掉?
参考答案:1.A指阿姆斯特朗,B指奥尔德林 2. ①宇航员做登月准备②登月舱降落月球③宇航员登上月球 3.急忙紧张 4.他们共做了九件事: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安装测距激光仪、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插美国国旗、与总统通电话 5.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时候 6.这次登月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7.让读者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同时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显示了重大的历史意义(准确、科学、真实地记录事件,突出时间的重大历史意义) 8.第一段:登月舱胜利着陆月球第二段:宇航员登上月球 9.第二段最后一句 10.略 11.因为相对星系来说,是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是整个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科学无国界,属于全人类) 12.比喻历史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对于人类来说这是第一次登上月球,它为宇航事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重大意义 13.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14.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5.指宇航员登月的时刻指宇航员登月跨出的第一步 16.议论在说明中适当穿插议论,画龙点睛,突出了登月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 17.“美美地”“甜甜地”突出表现了宇航员胜利完成了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飞跃的登月大事后的那种舒心,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