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Fas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Ki67、Fas系统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Ki67、Fas系统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刘培淑;李爱华;董瑞英;李善华;张娣【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40)2【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肿瘤组织Ki6 7、Fas系统的表达 ,探讨其与卵巢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i6 7、Fas、FasL抗原在 5 2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①卵巢癌组织中Ki6 7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 (P <0 .0 1) ,Fas表达下调 (P <0 .0 1) ,FasL表达增高 (P <0 .0 1)。
②Ki6 7随组织学分级 (P <0 .0 1)、临床分期 (P <0 .0 5 )的升高而增加 ,与卵巢癌组织大小呈正相关 (r =0 .4 99P =0 .0 0 6 ) ,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Fas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大小无关 (P >0 .0 5 ) ;Fas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 ,但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结论 :Ki6 7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有关 ;卵巢癌组织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及FasL表达增加 ,这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总页数】3页(P152-153)【关键词】卵巢肿瘤;抗原Ki67;抗原Fas;抗原FasL;免疫逃逸;流式细胞术【作者】刘培淑;李爱华;董瑞英;李善华;张娣【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癌组织中Ki67、MMP2及Fas表达的关系 [J], 周瀛;侯立朝;任利;李衍飞2.Ki67抗原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周虹;杨竹;蔡汉钟;王芳3.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SMD10、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J], 于歌;孙佳宁;冯晓玲4.XAF1、CHD5和Ki67在卵巢肿瘤浆液性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J], 张燕;罗政权;杜秀杰;李月红5.Ki67抗原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J], 刘培淑;李爱华;董瑞英;孙丽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着丝粒蛋白F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着丝粒蛋白F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陈元平;谷飞;王冯勉;张蓉;韩彦利;陶春林【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22(20)6【摘要】目的分析着丝粒蛋白F(CENPF)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卵巢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在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中的功能,探讨CENPF作为浆液性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卵巢癌组织中CENPF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ENP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卵巢囊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ENPF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使用针对CENPF基因的特异性siRNA敲低浆液性卵巢癌OVCAR5、OVCAR8细胞中的CENPF表达,利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CENPF对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ENPF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敲低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中CENPF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结论浆液性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与CENPF表达有关,CENPF具有作为卵巢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总页数】6页(P610-615)【作者】陈元平;谷飞;王冯勉;张蓉;韩彦利;陶春林【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20及Ki-67蛋白在原发性卵巢癌及转移性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EphA5蛋白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miRNA-506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4.基于THPA和TCGA数据分析丙酮酸羧化酶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5.CA125、HE4及LIMK2在不同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肠癌中Fas、Fas-L蛋白表达的意义

大肠癌中Fas、Fas-L蛋白表达的意义
贺德智;刘伟;朱翠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12
【摘要】目的:探讨Fas、Fas-L在结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组40例结肠癌中有Fas抗原阳性14例(35%),Fas-L阳性34例(85%).结论:Fas、Fas-L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肿瘤细胞重新表达功能性的Fas抗原及
如何阻断肿瘤细胞对TIL的杀伤,将对未来肿瘤治疗策略的设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2页(P1811-1812)
【作者】贺德智;刘伟;朱翠蓉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营,257200;胜利石油管理局
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营,257200;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
营,25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Fas及Fas-L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雁钢;武秀清;米振国
2.Fas/Fas-L在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rn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凋亡中的意义 [J], 夏秦;石淑仙
3.膀胱癌组织中Fas、Fas-L和BcL-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J], 林秀芳;郑宇辉;林明晞
4.54例非霍奇金病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J], 张伟;周韧;陈培辉
5.低氧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中凋亡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J], 卢娜;王宝英;魏林郁;杜爱林;李东亮;李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as、FasL在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Q i xa 。u i pn i a X o— i C i a X o— i g
(f l t hn ogPoi il o i loS ad n n e i , ia h n og2 0 2 , hn ) A i e S a dn r n a s t h n ogU i rt J nS a dn 5 0 1 C i i ad v c H pa t v sy n a
cri m a . % 1 hc a in cnl l e a ebre ie u  ̄ (8 7 )adbng m ri us( 33 ) ac o aw s 2 ihw ss i at w rh nt odrn mo 6 . % n 4 w gf i yo t h l t n e i t o s e 7 .% n u ts
adnr a oa a sus(0 ) tedf r c a in cn (P < .5 ;h oiv xrsi t o F s vr n n om l vr ntse 8 % ,h ie n ew ss i a t i i fe gf i 00 ) tepsieepes nr e f aLi oa a t o a n i
摘 要 目的 : 讨 F sF s 探 a、 aL在 卵 巢黏 液 性 肿 瘤 组 织 中 的表 达 及 意 义 。 方 法 : ¨2例 卵 巢黏 液 性 肿 瘤 及 1 正 对 O例
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整型盔兰!!唑!堡圭璧些堡奎:!!塾堡j!!:塑堕熊堕!!塑墅叁垦茎兰盟翌塞塑翌塑蝗堡坚:照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生刘颖警薄焘无勋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湾南郑稍450003摘要耱瘸是20璇纪寒人类因癌瞧死亡豹蓄要爨嚣,赫瘀患者确诊后5华生存鬻不超过13%,此与肺癌确诊时阆较晚,易发生转移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满楚。
肿瘸的发垒与肿瘤绷胞逃脱宿主的免疫监视密切褶美。
新_i琏研究发蠛,与凋亡摆关舱Fas/FasL系统参与舯瘸的免疫逃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FaS受体和它的天然配体FasL同属肿瘤坏死因子/神缀生长因子(TN懈F)受体家族,Fas霹表达予多耪委豢缀织,瑟FasL蔓簧表达子激活豹免疫缨魏。
生爨媾瑷下,Fas.FasL的结合激活Fas信号通道,启渤凋亡过程,是T淋巴细胞免疫杀伤靶绷戆静耋樊撬隶l之一。
梳体免疫系统对耱癌维缀茨应薅,杀伤瞧T维庭戢耋然杀伤细胞通过释放FasL来诱导表面表达Fas的癌细胞发生凋亡。
商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Fas表达水平下调或缺失,同时表达Fas的癌细胞还存在Fas介导的躅亡抵抗,借以逃避宿主焱达FasL的免痰细胞所诱导的凋亡;聪脾瘪细胞的FasL表达水平往往升高,促使其杀熊与之接触的免痰活性细胞,两者协同通过营造局零免疫毅兔(immuneprNikge)楚黪瘗维您逃脱壤镕戆兔疫整巍,共嗣参与l孛瘸的免疫逃逸。
为探讨Fas/FasL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免疫逃逸终熏,了解其专瓣瘩荛痰懿关系,建滚臻翠蘩诊叛耱癌、爨舔疆惹、浚计藏豹渗疗策略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i焱检测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审豹表达,并采餍未端麟裁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s[erase(TDT)一mediateddUTP-biotinnickendlabeling,TUNEL)技术,对Fas表遮郑州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阳性组和Fas表达阴性组的肺癌组织进行凋亡检测,同时采用抗CD45RO抗体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inglymphocytes,TIL)的数量。
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论文题目: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是两种最常见的皮肤肿瘤,其中基底细胞癌占据了所有皮肤癌的80%以上,鳞状细胞癌则占据了剩余的20%。
尽管这两种皮肤肿瘤的发病率很高,但其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因此,研究这两种肿瘤的分子机制对于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Fas/FasL是一对互相作用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asL被广泛表达在多种细胞和组织中,而Fas则主要表达在免疫细胞中。
在FasL和Fas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FasL和Fas结合会引发细胞凋亡,因此Fas/FasL对细胞生命周期的控制和细胞凋亡的调节富有研究意义。
同时,已有研究发现Fas/FasL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凋亡失衡、肿瘤细胞生长或转移。
因此,Fas/FasL可能对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旨在探究Fas和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两种癌症中的意义。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水平。
2.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as和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
3.研究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探究其在两种癌症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预期结果:通过以上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本研究预期能够探究Fas和FasL 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可能能够揭示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为这两种皮肤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胃癌组织Fas、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Fas、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濮伟刚;姚成汉;夏庚元【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3(023)006【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高、中分化型胃癌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一致性显著高于低分化型胃癌(P<0.05).而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间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as和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逸有关.【总页数】2页(P695-696)【作者】濮伟刚;姚成汉;夏庚元【作者单位】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2;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2;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02【相关文献】1.PTEN、Fas/FasL和DC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赵毅;邓鑫;马瑀n;王鹏2.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J], 欧建锋;任晖;李莎3.Fas/FasL及Bcl-2在胃癌组织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J], 梁俊国;高旭东;朱宪明;靳智勇;孙嘉阳4.PTEN、Fas/FasL和MMP-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王鹏;郭琳;王强5.GnRHR和Fas/Fas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万美珍;周林艳;岳灵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asL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前后FOXP3、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抑制,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FOXP3是调节Treg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其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转移瘤的预后不良。
Fas/FasL途径是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通路,其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OXP3、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对于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和预测肿瘤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前后FOXP3、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为深入了解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提供实验依据,为肿瘤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符合条件的肿瘤患者80例,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类型。
2.实验方法:(1)外周血细胞分离及培养: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模拟体液作为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
(2)T细胞活化:采用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
(3)Western blot: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P3、Fas、FasL的蛋白表达情况。
(4)流式细胞仪: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OXP3、Fas、FasL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本实验将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OXP3、Fas/FasL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在免疫功能调节中的意义。
同时,通过分析FOXP3、Fas/FasL的表达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as、Fas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姓名:王欣彦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妇产科学指导教师:王敏2002.2.1摘要目的探讨Fas、FasL蛋白在正常卵巢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5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9例,癌38例)及8例正常卵巢组织新鲜标本中的表达。
—一弋结果Fas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ovarianserouscarcinoma,OS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5%,明显低于交界性瘤(77.8%)、良性瘤组织(77.8%)及正常组织(75.0%),差异有显著性(P<o.05)。
FasL蛋白在OS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9%,明显高于交界性瘤(44.4%)、良性瘤组织(33.3%)及正常组织(37.5%),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交界性瘤、良性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卵巢浆液性癌中,Fas、FasL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其它生物学特征无关(P>0.05)。
r结论Fas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下调,Fas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过表达。
它们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为卵巢浆液性癌提示预后。
关键词Fas;FasL;卵巢浆液性肿瘤;免疫组化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xpressionofFasandFasLinnormalovariantissues,ovarianseroustumors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56fleshsampleswithbenign(9samples),borderline(9samples)andmalignant(38samples)ovarianseroustumorsand8sampleofnormalovariantissuesweredetectedfortheexpressionofFasandFasLbySP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Results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ofFasintheovarianserouscarcinoma(OSC)were39.5%.which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borderlineRwnor(77.8%),benign(77.8%)andnormalovariantissues(75%),P<0.05.ThepositiveexpressionrateofFasLintheovarianserouscarcinoma(OSC)were78.9%.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borderlinetumor(44.4%),benign(33.3%)andnormalovariantissues(37.5%),P<0.05.ThepositiveandFasLintheborderline,benignandnormalexpressionratesofFasovariantissueswere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TheexpressionofFasandFasLwasassociatedwithlatestage,andnoassociatedwithpoordifferentiation,ascitesandlymphnodesmetastasis.ConclusionFasisdown—regulatedintheOSC,andFasLisup-regulatedintheOSC.Theyareassociatedwiththetumorigenesisanddevelopmentofovarianmalignanttumor.TheymaybeprognosticfactorsofOSC.KeywordFas;FasL;ovarianseroustumor;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2日U茜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五年存活率仅为250/0--30%。
因其缺乏早期症状,至今仍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
目前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知之甚少。
但普遍研究认为,细胞增殖、发育与凋亡的失衡,包括细胞生长的增加和/或死亡的减少之问的失衡可引起器官组织内环境的紊乱,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1l。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不同于坏死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内在固有规律的自我消亡,它和细胞的增殖、分化一样是一系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细胞学过程。
凋亡在正常卵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上皮细胞在排卵期的破坏,颗粒细胞在月经周期和妊娠末期的消亡,卵泡被吸收等生理过程。
只有卵巢细胞生长与凋亡之间保持精细平衡才能使卵巢发挥其正常功能【2】。
卵巢上皮细胞增殖、发育与凋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细胞凋亡减少,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卵巢浆液性癌是最常见且恶性度最高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故认为凋亡的异常与其关系密切。
Fas/Fas配体(FasL)系统是重要的调节细胞凋亡的基因。
它们在维持组织正常发育,调节免疫反应,保持机体自身稳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Fas和FasL、及其可溶性Fas和FasL、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和相关调节因子共同组成极为精细复杂的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其中任何环节存在缺陷最终都将导致凋亡异常,Fas、FasL是此信号途径的始动因子,它们的表达异常将导致下游信号的异常,从而为肿瘤发生发展创造条件。
有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及功能异常,而其表达情况与卵巢癌的关系目前研究结果不一,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为此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新鲜标本进行Fas和FasL蛋白检测,以探讨Fas和FasL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一、标本与来源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临床学院2000年3月—2001年1月间手术切取的新鲜组织标本64例。
其中5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9例,交界性9例,癌38例),8例正常卵巢组织。
卵巢浆液性癌(ovarianserouscarcinoma,OSC)均有完整的病理资料。
按FIGO1985年标准,其中I期7例、II期3例、Ill期26例、Ⅳ期2例。
组织学分级I级5例、II级14例、III级14例。
行淋巴结清扫2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6例,伴有腹水者28例。
二、主要试剂与方法所有新鲜组织标本均经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5IXm,进行HE染色,以供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化采用sP法。
SP试剂盒和Fas及FasL多克隆抗体均为美国SantaCruz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其抗体的免疫产物用DAB显色,抗体效价均为1:100。
均进行抗原修复。
免疫染色阴性对照采用PBS代替一抗,选择2例结肠癌已知阳性的石蜡切片作为Fas及FasL蛋白阳性对照。
三、结果判定及统计学处理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特异性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内。
综合染色强度和分布范围进行半定量处理,染色强度按下列标准评分:阴性为0分;染色弱,但明显强于阴性对照者为1分;染色清晰者为2分;染色强者为3分。
分布范围按下列标准评分:阳性细胞数为零者记为0分;<30%者为1分;30%。
60%者为2分;>60%者为3分。
上述两种评分相加,0.1分为阴性,2分为(+),3.4分为(++),5-6分为(卅)。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四格表精切概率法。
结果一、Fas、Fas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Fas、FasL蛋白阳性部位均主要在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分布。
Fas蛋白在OSC中表阳性达率为39.5%,明显低于交界性瘤组织(77.8%)、良性瘤组织(77.8%)及正常组织(75%),差异有显著性(P<o.05)。
而后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FasL蛋白在OSC中阳性表达率为78.9%,明显高于交界性瘤组织(44.4%)、良性瘤组织(33.3%)及正常组织(37.5%),差异有显著性(P<O.05)。
而后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
见表1。
Fas、FasL蛋白表达的免疫形态学图像参见图l一8。
表1Fas、Fas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注:癌VS交界瘤、良性瘤及正常卵巢,+P<0.05二、Fas、FasL蛋白表达与OS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将38例OSC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分别与其l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腹水、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分析。
见表2。
从表2可见,Fas蛋白在HI+IV期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1%,低于在I+II期卵巢癌组织中的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FasL蛋白在III+IV期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3%,明显高于在I+II期卵巢癌组织中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Fas、FasL蛋白表达与OS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腹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注:I+II期VSIII+Ⅳ期比较,¥P<O.05;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7讨论Fas又称APO-】或CD95,于1989年被两个研究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同时发现【圳。
它是分子量约45kD的I型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
FasL是分子量为40kD的II型跨膜蛋白,由325个氨基酸组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蛋白。
Fas蛋白是细胞表面死亡受体,含有细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接受外界传递的信号。
当Fas蛋白同其抗体或天然配体FasL结合后,可启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不需补体,可直接导致细胞凋亡。
在Fas胞浆区有68个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称为死亡区域,此区域被认为是传递死亡信号所必需的。
Fas蛋白在生理状态下广泛表达于各种类型的细剧51,如肝、脾、心脏、小肠等,并多见于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等,也持续表达于正常卵巢组织中。
FasL蛋白持续表达于淋巴细胞,也持续表达于睾丸基质、视网膜等免疫特赦组织,使被激活的淋巴细胞进入这些组织后发生凋亡。
Fas、FasL系统作为主要凋亡介质参与众多生理过程,其中一些生理作用已被研究的较清楚,包括被激活的T型淋巴细胞在参与免疫应答后的消亡,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被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杀死以及炎性细胞在免疫特赦器官如眼前房,睾丸等中的清除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