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探讨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探讨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探讨目的研究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患病情况、生活习惯等情况,并对这些因素对患者患病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的年龄>60岁、有家族遗传病史、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有酗酒习惯等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了年龄、家族遗传病史等不可干预因素外,针对高血压、心脏病以及酗酒等可干预因素做出积极的防治,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标签: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液黏稠等引起的心脏、脑部甚至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情况[1],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特别在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到其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

全面掌握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做出针对性预防处理,控制或缓解病情进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方法。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各项临床检查发现并确诊,其中脑梗死患者39例,脑出血患者61例。

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为(67.7±3.7)岁。

1.2 方法通過回顾分析法对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家族遗传病史)以及患病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生活习惯(是否有吸烟、酗酒习惯)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这些影响因素的性质将其分为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两大类,其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属于不可干预因素,而患病情况及生活习惯属于可干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患者患病情况的影响。

从体检结果比较心脑血管疾病部分危险因素

从体检结果比较心脑血管疾病部分危险因素
参 考 文 献
1 武 阳丰 ,周北凡 ,李莹 . 国中年 人群心 血管疾 病主要危险因素的 我
流 行 现 状 【1 J .中华 心 血 管病 杂志 .0 12 2 ) 7 20 , (9 :4—7 9
00 , 明高血 压 与血脂 有 一定 关 系 。 胆 固醇 , D .5说 高 高L L
从 体 检 结 果 比较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部 分 危险 因素
王 秀云 , 姒 惠 , 雅静 何
省 直机关单位 职工
在 中 老 年 两
【 摘要 】 目的 探讨在 体检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部 分危险 因素 的变化 。 方法
体 检 , 年 龄 , 别 分 组 , 脉 采血 , 生 化 及 血 液 流 变 学 检 验 。 时 测 量 血 压 和 体 重 。 果 按 性 静 做 同 结
C >6 4m o L 空腹血糖 >6 1 m l 、 h . m l 、 / . m o L 体重指数 >2 / 5 以及 血 液流 变指 标增 高 为导 致 心脑 血管疾 病 的危 险 因 素 。经检 测 危 险 因素见 表 l血 液 流变指 标见 表 2 , 。
表 1 62 4 名体检者部分危 险因素的检验结果 ( ±s )
维普资讯
中国微循环 20 02年 8月第 6卷第 4期


度也 可 损 害血 管 内膜 结构 并能 改 变其带 电性 质 ,成 为
由于 我市 所处 北方 寒 冷地 区 ,有 高热量 饮 食及 饮
酒 的习惯 , 从表 1 以看 出超重 较 为显 著 。 性 组 除 了 可 男

C和低 H L—C以及它 们之 间的 比例不平衡 是形成 冠 D
状动脉硬化 的主要因素 。 】本文 显示 有 年轻化 的趋 势 。 从表 2分析 , 中青 年人 群 中 , 在 血流 变虽 有改 变但 临 床

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高翔
【期刊名称】《青海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4)001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院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存在的现状及知晓程度,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吸过烟者41人,占13.5%,现在吸烟率为8.0%,重度吸烟率为1.9%,在吸烟者中目前打算戒烟的占61.1%,但仍有38.9%的学生不打算戒烟.医学生的酗酒率高达31.7%,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较高,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我院医学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知晓率,较国内其他院校调查结果要高,这与所学专业有关,但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够,对酗酒、高血压、高血脂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控制学生吸烟率与饮酒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是控制和降低我院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高翔
【作者单位】青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系,8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767例离退休干部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 [J], 孙晓春;王琼;黄芬;鲁明洋;李颖军;温红玲
2.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干预 [J], 郝铁荣;柴小明
3.某城镇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 [J], 张俊波
4.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干预初探 [J], 刘新荣;郝铁荣;柴小明
5.某城镇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J], 马殿淑;张俊波;于继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第1 9卷 第 1 2期 2 0 1 3年 l 2月
河 北 医 学
V o 1 . 1 9 , N o . 1 2
De c ., 2 0 1 3
除继发 性高血压 、 精神病和智 力障碍 , 并排 除 以下情况 : 心、 脑、 肾、 眼底等器官严重并发症 , 心肌梗死 病史不足 半年 者、 新近诊
n ( %)
3 讨

对 良好血压 的控制起到 了重 要的作用。 因此 , 对社 区高血压 患
高血压 是最常见 的心血 管疾 病 之一 , 是冠 心 病、 卒 中和 肾 功 能衰 竭的独立危 险 因素 。高血压 知 晓率 、 治 疗 率、 控 制率 直接关 系患者预后 J 。就 高血压 患者 而言, 良好 的血压控 制依 赖 于长 期规律 的服 药及 行为 、 危 险 因素 的改变 , 但 是 高血压 患 者 由于种种原 因无法按 医嘱 治疗 , 血压 出现反 复, 导致 对 靶器 官产 生更大 的损 害 , 甚 至发 生心脑 血管 事件 。 多年来 , 国内 外研究表 明控 制高血 压最 有效 的方 法是 社 区防治 。我 中心 在 1年 多的 时间里 , 通 过和 居 民签订《 家庭 医生式服 务协议 》 ,
流, 使居 民愿 意参 与到 自己的疾病 管理 中, 通过 有针 对性 地指
导用 药和健康教 育 , 改 变不 良的生 活方 式, 提 高 了治疗 的依从
性, 在提升 了居 民保 健 意识 的同时增 加 了健康 知识 的水 平 , 有 效地提 高 了高血压 患者的知晓率 、 治疗 率、 控 制率和 生活质 量,
行之有效 的方法 , 值得推广 。
参 考 文献 :
[ 1 ] 王艾, 曾广民. 预 防脑卒 中的降压 药物 选择分析 [ J ] . 中西医结合 心脑血管病 杂志 , 2 0 0 5, 3 ( 6 ): 4 9 4 — 4 9 6 .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这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患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族史是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此类患者,那么个体罹患这些应该高于普通人群。

2. 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诱发这两种健康问题的一个显著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失去对血糖的正常调节能力,从而增加了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壁,并引起动脉硬化。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诱发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堵塞。

5. 肥胖与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将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摄入过多脂肪、盐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管理遗传风险:如果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定期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 健康饮食与均衡营养:合理安排三餐摄入营养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分、高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TC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弱;红细 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血粘↑ TG ↑直接提高血粘度,血浆凝固性↑; 82%心梗患者有TG↑ LDL 、VLDL↑: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 险因素,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动 脉斑块形成。 HDL 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可清 除血管内胆固醇。
3、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耐 量异常)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当代危害人民健 康慢病、大病,而且是可控制不可治疗。 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引起心、脑、肾、 眼、神经系统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直接 影响人身健康及寿命。
10、精神心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心身疾病。紧张、 焦虑、抑郁、悲伤等都可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11、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1)C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 险 3)纤维蛋白原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12、颈动脉斑块及狭窄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 闭塞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
6、吸烟 是公认的危险因素 吸烟较不吸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升高纤维 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硬化,可 使血管特别是冠状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 加,血液氧含量减少,心跳加快。心脏负 荷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香烟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 吸烟者60岁以后70%以上患有血管及 肺部疾病。 吸烟对生殖系统、糖尿病也有影响。 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 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 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 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 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血管病两大类。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异外例 (>. % ,其余各组各个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 P O5) 0 异 , 2 明显高于第 1 , 3 第 组 组 第 组明显高于第 2 , < . 组 P0
0 5。
组年龄 ≤3 , :0 <年龄 ≤4 0岁 2组 3 岁 4岁 , 组 :5岁 <年 3 4
龄 ≤5 9岁 。 22 方 法 .
2 资料 与 方 法 21 一般 资 料 .
选取我 院 20 —2 0 0 5 0 9年在我 院参加体检 的中青年人
(8岁 ≤年龄 ≤5 岁 ) 36 8名 , 1 9 共 80 平均 年龄 4 . 6 .0 1 9± 03 5 岁, 其中男 2 7 3 , 18 5例。按年龄分组分为 3 : 37 例 女 4 3 组 1
223 统计学分析 ..
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又称脑 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 俗称为脑 中风。 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 群的急性发作 , 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 痪 , 是造成
31 按年龄分组 , 同年龄组 中青年人心脑 血管疾病危险 . 不 因素分布情况 ( 1 。 表 ) 注 :体重指数 B I M =体重例 ( %) k /身高例 ( 2 , g c %) m
第2 组和第 3 组无显著性差异外 例(>. % , 各组各个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 2 明显高于第 l , 3 PO5) 0 其余 第 组 组 第 组明显
高于第 2 , O 5 组 P< . 。按性别分为男性组 和女性组 , 0 两组间除了低 H L C无显著性差异外 , D— 其余 几项指标( 血压升高 、G升 T
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 ,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
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 因脑血管病每年使 4 0万人死亡 。 6 我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方案
高危人群
加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中危人群
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辅以必 要的药物治疗。
低危人群
以健康教育为主,提高自我保 健意识和能力。
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孕妇等,根据具体 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04
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个案一
患者A,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 的调整,成功降低了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了心脑血管病 发作的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确定了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筛查等多方面的防治措施。
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验证了上述防治措施在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汇报人:XX 2024-02-03
目 录
• 引言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 防治措施总结 • 实践经验分享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总结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背景
心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加强防治知识宣传
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广泛宣传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公 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统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评估防治措施的总体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疾 病 危 险 性 增 加 的 原 因。
在危 险 因素 中, 疾病 组 的三酰甘 油
(G 、 T ) 血浆 总胆 固醇 ( C 、 T H) 血糖 ( L 水平值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0 0 ) G U) P< .5 。疾病组 中一项及 二项 以上危险 因素者 明 肥胖 、 高血压 、 吸烟 、 G、 G U、 T H危险 因素的聚 集可能是 中青 年人 心脑血 高T 高 L 高 C
维普资讯

8 ・ 4
Ju a l i l n xemetl d i o. ,N . A g 20 or lfCi c dE pr na Mei n V17 o8 u . 0 8 n o na a i ce
中青 年人 , 血 管 疾 病 危 险 因素 的 临床 分 析 bN
血压和高胆固醇 、糖尿病 、缺乏体力活动及吸烟 、 酗酒等是心脑 2 3 两 组 危 险 因素 分布 比较 有 一项 危 险 因素 者疾 病 组 占 .
5 对照组 占 3 % ; 8 具有 2项以上者 分别 占 7 %和 1% , 0 0 差异 血管疾病 发病 和死亡 的重 要危险 因素。对于这些 危险 因素的研 9 % , 究和干预越来越受 到人们 的重视 , 但大 多数研究是 以中老年人为 均有显著性 ( < .5 。见表 2 P 00 ) 。 对象 , 而对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的研究较少 。故本研究就我 院近 2年发生 的中青年心脑血管 疾病 患者进行 临床研究如下 。
【 关键词 】 中青年
心脑 血管疾病
危险 因素
近年来 , 临床 中青年心脑血 管疾病发病 率逐 年增 加 , 情较 史为 6例 , 1% 。疾病病组 高血压者 3 病 占 0 2例 , 4 % , 占 4 对照组 高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更急 , 其对 患者身心损 害及家庭危害性更 血 压 为 5例 , 8 水 平 。疾 病组 与对 照 组 一 般 情 况 比较 ( 胖 , 占 % 肥 大, 逐渐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J 。许 多大规模 研究表 明 : 高 高 血 压 , 烟 , 族 史 )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P < .5 。 吸 家 差 0 0 )
有 文 献 指 出 : 脑 血 管疾 病 的 基 本 病 因 是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心
对照组 中青年人 6 , 0例 男性 5 0例 , 性 1 , 脉造影 正常或 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的最直接 原因是 高脂血症 。在 对心脑 血管 女 0例 冠 心脏 E T正常及经头部 C C T或 MR检查 头部 正常 。两组 均在入 疾病患者 的临床 与流行病 学研究 中发现 吸烟 、 高血脂 、 族史是 家
宋宏 中( 县人 民 医院 内科 梅
【 摘要 】 目的
广 东 梅 州 54 0 ) 源自 7 0 观察 中青年人( 4 岁 ) < 5 确诊冠心病及脑血管的患者 , 其危险 因素 的分布情 况, 为早期 中青年人 防治 冠
选择 年轻冠心病及 脑血 管病 患者 [ 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 心脏计算机辅 助断层显像
显著 性 。
心病及 脑血 管提供依据 。方法
( C ) 实, ET 证 脑血管病则经头部 C T或 MR检查确诊 , 而年龄 < 5岁]0例作 为疾病组 , 以年龄 匹配的正 常年轻人 6 4 8 并 0 例( 冠脉造影正常或 心脏 E T正常及经 头部 C C T或 MR检 查头部 正常 ) 为对 照组 , 作 分析其危 险 因素 ( 肥胖 、 高血 压、 高 血糖、 高血脂、 血浆 总高胆 固醇、 吸烟 、 家族史) 在两组间的差 别及分布 特点 。结果 显 多于对照组 ( <00 ) P .5 。结论
院后 3d内取血检测各种危险因素。 4 0岁以下 年轻 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的危 险因素。本研究表 明中青 12 方 法 空腹 1 . 2 h后 采 血 , 我 院化 验 室 检 测 三酰 甘油 年心脑血管患者 主要危 险因素 为肥胖 、 于 高血压 、 尿病 、 糖 吸烟 、 高 ( G)血浆 总胆 固醇 ( C 、 T 、 T H) 血糖 ( L 。危 险 因素 判定标 准 : T 高 T C和家族史 。在 年轻患 者 中吸烟 者达 到 7 % , G U) G、 H 5 肥胖 者 肥胖 标准按 2 0 0 2年 2月世 界卫生组织 ( O) WH 重新确 定 的西太 达 5 % , G、 C G U的平均水平 明显 高于健康人 。提示 中青 3 T T H、 L 洋地区肥胖标准 。体质指数 ( M ) 2 gI B I > 5k/1 t 1 为肥胖 , 我国 目前 年患者 的动脉硬化 与不 良生 活方式 和 饮食 习惯 及家 族史 有关 。 标准为 B ≥2 gm MI 4 k/ 为超重 ,MI 8k/1 B ≥2 g I / 为肥胖 ; 1 高血压 同时 近 年 来 发 现 心 血 管 疾 病 危 险 因 素 常 常 有 聚 集 倾 向 , 多种 危 险 病 及 糖 尿病 按 ( O) 准 诊 断 ; WH 标 吸烟 为 吸 烟 史 5年 以上 ; 脂 标 因素共存使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 生危 险性增 加。研究 显示排 除年 血 准按 中华 心血管病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 13 统计学方法 .
l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2 两组危险因素分布比较 ( ) 例
11 一般资料 .
8 0例心脑血 管疾病患者 均选 自2 0 2 0 0 4~ 0 6在
我院住院 的患者 , 男性 6 , 5例 女性 1 ; 5例 年龄均 < 5岁 , 4 平均 年 龄3 8岁 ; 冠心病经冠状 动脉造影或 心脏 同位 素发射计算 机辅助 3 讨 论 断层 显像 ( C ) 实 , ET 证 脑血管 病则经 头部 C T或 MR检查确 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