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001]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化学)科试卷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S 32-Cl 35.5-Ba 137-I 1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合理利用某些盐能水解的性质,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叙述的事实与盐水解的性质无关的是A.金属焊接时可用NH 4Cl 溶液作除锈剂B.配制FeSO 4溶液时,加入一定量Fe 粉C.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CaCO 3粉末后有气泡产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NaHCO 、4NaHSO 都能促进水的电离B.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C.向2NaAlO 溶液中滴加3NaHCO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常温下,pH 10=的3CH COONa 溶液与pH 4=的4NH Cl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3.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223N g 3H g 2NH g +催化剂高温高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强控制合成氨的反应限度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不仅能提高转化率,还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4.用10.01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224H C O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B.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C.若滴定终止时,仰视读数,所测224H C O 浓度偏高D.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5.COCl 2(g) CO(g)+Cl 2(g)△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 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6.23Na C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3CO H O HCO OH ---++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试卷.pdf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命题,则是( ) A. B. C. D. 2.已知命题:存在,使;命题:任意,都有。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是真命题B.命题“”是假命题C.命题“”是真命题D.命题“”是真命题 3.“”是“直线和直线垂直”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点A(1,-2),B(m,2),且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则实数m的值是( )A.-2B.-7C.3D.1 5.若为圆的弦的中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6.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则其离心率为( ) A. B. C. D.5 7.已知双曲线中,给出的下列四个量,①渐近线;②焦距;③焦点坐标;④离心率.其中与参数无关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以抛物线的焦点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直线相交的弦长为( ) A. B. C. D. 8 9.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则弦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 A. B. 2 C. D.4 10.设定点,动点P满足条件,则点P的轨迹是( )A.椭圆B.线段C.不存在D.椭圆或线段 11.已知点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那么的最小值是( )A.0B.1C.2D. 12.点P是双曲线右支(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任意一点,分别是左右顶点,是坐标原点,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斜率之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小值是 . 14.过点作圆的切线方程为 . 15.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若的周长为12,离心率,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16.连接双曲线和(其中)的四个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连接四个焦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则当的值最大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 的三角形面积为,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圆与直线相切于点,并且过点, 求圆的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动圆与圆外切,与圆 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2分)椭圆的两个焦点为,点在 椭圆上,且,.(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 线过(-2,1),交椭圆于两点,且关于点对称,求直线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1)若,求直线的斜率;(2)设点在线段上运动, 原点关于点的对称点为,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和⊙, 过抛物线上一点作两条直线与⊙相切于两点,与抛物线分 别交于两点,圆心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2)当 的角平分线垂直于轴时,求直线的斜率;(3)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 为,求的最小值. 数 学 试 题(理科答案) 一、BDCCC ADABD CD 二、13. 4 14. 15. 16. 三、17.解析:由题意知,即,又过点且平行于直线 的直线方程可写为,此直线与轴的交点为,与轴的交 点为,由已知条件,得,解得. 18.解析:设圆心为,则 解得 即所求圆的方程为. 19.解析:设动圆的半径为,则由已知, ∴.又,∴,∴. 根据双曲线定义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 ∴点的轨迹方程是. 20.解析:(1)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在Rt中,, 故椭圆的半焦距,从而.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设的坐标分别为.已知的坐标为.可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 因为关于点对称,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符合题意. (本题也可用点差法求解) 21.解析:(1)依题意得,设直线方程为。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直线a x =的倾斜角是,则( )A B C 90 D 依的值而确定)2,1(-,倾斜角为45,则直线的方程为( )A 01=+-y xB 01=--y xC 03=--y xD 03=+-y x 3如果直线022=++y ax 与直线023=--y x 平行,则的值为( ) A . B . C .23 D .32)3,1(-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A .012=-+y xB .052=-+y xC .052=-+y xD .072=++y x:0462)1(2)1(2222=+-+-+--+m m y m x m y x 过坐标原点,则实数的值为( ) A .2或1 B .或 C .2 D .1)1,3(-:25)2(22=+-y x 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A .02=-+y xB .072=--y xC .052=-+y xD .04=--y x 7直线1+=x y 与圆122=+y x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 .直线过圆心D .相离8设、是椭圆192522=+y x 的焦点,21F PF ∆.18 C 0,2-361322=+y x 1322=+y x 12322=+y x 13222=+y x 222=+ky x 1,21py x 22=14322=+y x 12222=+by a x )0(>>b a 1422=-y x 2132=a 132=a 212=b 22=b b y x =+2N 相交,则b 的取值范围为13)3()2(22=-+-y x 9)3(22=+-y x 、B 两点,则弦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15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x y 82=上,且动圆恒与直线02=+x 相切,则动圆必过点11422=-+-t y t x ,给出以下四个判断:①当41<<t 时,曲线C 表示椭圆;②当或时,曲线C 表示双曲线;③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251<<t ;④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则 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只填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18、19、20、21、22每题12分,共70分) ,B ,C ,求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18已知直线:0355=+--a y ax(I )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总经过第一象限; (II )为使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的取值范围,B .(I )求以AB 为直径的圆C 的标准方程;(II )已知点P )25,3(-,点Q 在圆C 上,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 已知抛物线x y -=2与直线:)1(+=x k y 相交于A ,B 两点 (I )求证:OB OA ⊥;(II )当OAB ∆的面积等于时,求的值21已知椭圆12222=+by a x )0(>>b a 的离心率36=e ,过点A ),0(b -和B 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2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y a x )0,0(>>b a 的离心率为232,且过点P )1,6((I )求双曲线C 的方程; (II )若直线:2+=kx y 与双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点A 、B ,且2>⋅OB OA (O 为坐标原点),求的取值范围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 []2,2- 14 093=-+y x 15 16 ②、③、④ 三、解答题17、解: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通过点A ,且垂直于BC ,则1-=⋅BC l k k ,因为24302-=--=BC k 所以21=e r ,所以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211-=-x y 012=+-∴y x18、(I )证明:将直线的方程化为0)35()15(=---y a x ,上式对任意的总成立,必有⎩⎨⎧=-=-035015y x 即⎪⎪⎩⎪⎪⎨⎧==5351y x 即过定点A )53,51(,而点A )53,51(在第一象限,故不论为何值恒过第一象限。
高中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语文试卷

【精品】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草芥(jiè)簪笏(hù)泠然(lǐng)叨陪鲤对(dāo)B.晦朔(shuò)绣闼(tà)熹微(xǐ)北海虽赊(shē)C.盛筵(yàn)傩送(nuó)拔擢(zhuó)逸兴遄飞(tuān)D.央浼(měi)赍发(jī)舂粮(chōng)鹤汀凫渚(fú)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钟鸣顶食溯风尴尬怂恿晦朔茶峒处涸辙碎琼乱玉B.天高地迥祈祷迤逦讥诮流憩大椿俯雕甍童仆欢迎C.萍水相逢下榻鲲鹏韶光耘耔逍遥抟扶摇命途多舛D.穷且益艰酒撰壶觞翼轸莽苍夭阏眄庭柯今兹捧袂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乐琴书以消忧②窜梁鸿于海曲③当敛裳宵逝④襟三江而带五湖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⑦雄州雾列⑧目吴会于云间⑨幼稚盈室⑩川泽纡其骇瞩A.①②|③⑦|④⑩|⑤⑨|⑥⑧B.①②|③⑤|④⑩|⑥⑦|⑧⑨C.①④|②⑩|③⑤|⑥⑦|⑧⑨D.①④|②⑩|③⑦|⑤⑨|⑥⑧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逍遥游》选自《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B.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杜甫的“王杨卢骆当时体”中的“王杨卢骆”即指他们,亦称“初唐四杰”。
C.陶渊明,名潜,世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又称“靖节先生”。
D.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与四川交界的湘西一座小小边城的故事。
作品讴歌人性,在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doc

长春市十一高中09-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学术下移 B.诸侯重用“士”C.社会变革 D.诸侯争霸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体现了哪个思想家的什么思想A.孟子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老子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墨子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老子无为而治,缓和矛盾3.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4.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一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历史原因和条件包括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②汉初社会凋敝,必须与民休息③道家门徒在汉朝做了高管④秦朝奉行的法治思想已毫无用处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5.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B.更有利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8.在下列四个历史时期中,哪一时期的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0.以下哪一观点比较经典地代表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1.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长春市十一高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长春市十一高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①仁者爱人,民贵君轻②万物虚无,祸福相倚③兼爱非攻,节用尚俭④以法为教,今必胜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2.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方面,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4.“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上述言论出自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唐甄5.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下列四幅图片,明显体现文人画特色的是6.19世纪末,一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第一次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
胡适在评价时说:“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这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7.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指A.百家争鸣 B.《资政新篇》的提出C.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8.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A.民主和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族独立1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独立自主④改革开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近年来,党和政府着力解决人们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Wor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Wor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科)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把填空题和解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的位置上.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此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若A={某|0<某<2},B={某|1≤某<2},则A∪B=()A.{某|某≤0}B.{某|某≥2}C.{某|0≤某≤2}D.{某|0<某<2}2.已知函数f(某-1)=某-3,则f(2)的值为()A.-2B.6C.1D.03.三棱锥又称四面体,则在四面体A-BCD中,可以当作棱锥底面的三角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两条相交直线a、b,a∥平面α,则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A.b∥αB.b与α相交C.bαD.b∥α或b与α相交5.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能成立的是()111122A.B.C.|a|>|b|D.a>baba-ba6.以(2,-1)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A.(某+2)+(y-1)=4B.(某+2)+(y+1)=4C.(某-2)+(y+1)=16D.(某+2)+(y-1)=167.赋值语句N=N+1的意义是() A.N等于N+1B.N+1等于NC.将N的值赋给N+1D.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8.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某)=6某-4某+某-2某-9某-9,需要加法(或减法)与乘法运算的次数分别为()A.5,4B.5,5C.4,4D.4,59.k进制数32501(k),则k不可能是() 5432222222222A.5B.6C.722D.8210.以下四个命题:①某∈R,某-3某+2=0;②某∈Q,某=2;③某∈R,某+1=0;④某∈R,4某>2某-1+3某.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某16y211-21的左焦点在抛物线y=2p某的准线上,则p的值为()3pA.2B.3C.4D.42某y12.椭圆1上有n个不同的点P1、P2、…、Pn,椭圆的右焦点为F,数列{|PnF|}是公差431大于的等差数列,则n的最大值是()1000A.2000B.2006C.2007D.202223222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若角α的终边经过P(-3,b),且tanα=-5,则inα=_________.314.已知向量(1,2),(3,m),则m15.in20°co40°+in70°in40°=_________.1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8,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前五个题每题12分,最后一题10分,共70分)17.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36a60.(1)求{an}的通项公式;(2)若等差数列{bn}满足b18b2a1a2a3求{bn}的前n项和公式.。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等九校教育联盟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等九校教育联盟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带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以速率v 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其电流的等效电流强度I 和方向为( )A .2ev r π顺时针B .ve r顺时针 C .2ve rπ逆时针 D .ve r 逆时针 2、初速为v 0的电子,沿平行于通电长直导线的方向射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初始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电子A .将向右偏转,速率不变,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大B .将向左偏转,速率改变,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大C .将向左偏转,速率不变,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不变D .将向右偏转,速率改变,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不变3、三个阻值都为9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 A .9Ω B .8Ω C .27Ω D .30Ω4、如图,直线A 和B 分别为电源a 、b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
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 a 和r b ,若将一定值电阻R 分别接到A 、B 两电源上,通过R 的电流分别为I a 和I b 则( )A .r a =r b I a =I bB .r a >r b I a >I bC .r a >r b I a =I bD .r a >r b I a <I b5、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 为a 、b 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只受电场力)先后经过a 、b 两点,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3a V ϕ=-、7b V ϕ=,则( )A .c 点电势为 2VB .a 点的场强小于 b 点的场强C .正电荷在 a 点的动能小于在 b 点的动能D .正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6、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 、B 两点,用E A 、E B 表示A 、B 两处的场强,则( )A .A 、B 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B .因为A 、B 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 =E BC .电场线从A 指向B ,所以E A >E BD .A 、B 两处的场强方向和大小都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B.灼热的炭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合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于水一定放出热量
B.可逆反应在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D.25℃时,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积为10-14
3.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4.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5.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B.食盐C.氯化镁D.生石灰
的绝对值均正确)()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A.C2H5OH(l)+3O2(g)==2CO2(g)+3H2O(g)△H= —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 —269.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
7.将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倍,下列微粒浓度减小得最多的是()A.CH3COO-B.OH-C.H+D.CH3COOH
8.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2)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
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9.已知:4NH4(g)+5O2(g) = 4NO(g)+6H2O(g) Δ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pH为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B.Al3+、NO3-、Cl-、CO32-、Na+可以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11.取浓度相同的NaOH 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1B.0.017mol·L-1C.0.05mol·L-1D.0.50mol·L-1
1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变大
C.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实验反应温度/℃
V/mL c/(mol·L-1)V/mL c/(mol·L-1)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4.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A.等于25% B.大于25% C.小于25% D.等于12.5%
15.工业上制备高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H = +Q kJ/ 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16.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 ( g ) + H2 ( g ) CO(g ) + H2O( 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CO2 H2 CO H2O
物质的量
实验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