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专题复习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活与消费课件(完整版)1-PPT精美课件

人教版生活与消费课件(完整版)1-PPT精美课件
但外国商品变贵了, ①对进口企业:不利于进口外国商品; ②对个人:出国旅游,留学费用增加; ③对国家:由于进口困难,引起国内物价上涨、通 货膨胀和资金外逃,国际地位下降。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6.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
•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 价值上下波动。
• 等价交换体现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
• 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
5.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
•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升, 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 ②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不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 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状况
2.恩格尔系数(a)
• 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 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 消费结构改善。
3.消费的类型(b)
按消费的目的
最基本的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
发展资料消费:教育、培训等 享受资料消费:旅游、看电影等
• 生存资料消费被取代 × • 以享受型消费为主 ×

8.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保障人 权和解 决地区 冲突等 一系列 全球问 题上发 挥着重 要作用 ,对世 界和平 与发展 作出了 重要贡 献。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生活与消费PPT课件16(8份) 人教课标版2

生活与消费PPT课件16(8份) 人教课标版2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3.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价值量 为基础,实行__________ 等价交换 。 间决定,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 供求关系 的影响,价格 ⑭ (2)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 ____________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如下图: 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一 第一单元 教版 ·政治
(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基础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__________ ,价格是价值
货币表现 。 的__________
正比 。 ②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的大小与价格的高低成______
[特别提示]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
命题预测 1.高考多以坐标曲线选 择题呈现,主要涉及影 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 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CPI、农副产品价 格、米袋子和菜篮子 等,都可能成为高考命 题的背景,备考中,要 准确理解价格变动对生 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 响,明确供给曲线和需 求曲线,提高坐标曲线 题的解题能力;注意掌 握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 值量的关系,提高解答 经济学计算题的能力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特别提示]
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
卖关系当中,从单个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 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疑难突破
1.全面认识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 基础。一般来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价格是由价值

高三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PPT课件(生活与消费等4个) 人教课标版

高三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PPT课件(生活与消费等4个) 人教课标版

2.(2010·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 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 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 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命题视角】本题考查经济学中国别利率差别和 汇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为较难题。
14 、男人最大的武器是眼神,女人最大的武器是眼泪。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 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3.经济类的曲线在本单元体现较多,如价格与 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与汇率的关系
等,特别是用坐标图表现的,要注意分析图中横纵坐 标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三、2011 年高考预测: 1.预测仍会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本单元的内容 进行考查,如以货币政策的调整为背景考查货币流通 规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知识。但也可能以主观 题的形式出现,如可能会以物价变动为背景考查影响 价格变动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背景考查价值规律等。也可 能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价值量的变化或汇率的变化, 以图表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及与国家宏观调控 的关系。
2.知识体系:消费什么?——商品;用什么 消费?——货币;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 观。
3.三个关键词:商品、货币、消费。
1.(2010·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 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 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 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 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生活与消费专题复习 PPT教学课件1 人教课标版2

生活与消费专题复习 PPT教学课件1 人教课标版2
二、消费心理与正确的消费观 1.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消费心 理
特点
评价
①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
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②
从众心 理
仿效性、 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 重复性、 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 盲目性 不利;③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消费心 理
特点
评价
①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
(1)商品房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2)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抑房价、保民 生、促和谐。
答案:(1)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 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 增加对它的购买。商品房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 房的购买。②商品房价格上涨会加重城镇居民的住房支 出负担,加重城镇居民的购房压力,降低城镇居民的生 活水平和质量。
材料1:2010年8月份我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其中 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2.5%,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15.1%;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
材料2:保民生、促和谐,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作为中间阶层, 中等收入群体本应是社会的稳定器。然而,畸高的房价 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 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国内的所谓“中产”背 负着种种生活压力。
材料2:多种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目前国 内物价上涨主要是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国际原材料价格 上涨造成的。另外,目前通胀压力的次要原因是资金流 动性充足(有较多的货币投放量)。还受到了国际因素和 传导机制的影响,国际因素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干旱致 使粮食产量下降,而主要产糖国巴基斯坦出现洪灾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求不足等。
2021/3/4
12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
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
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

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
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

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
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解析】①观点错误, 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不会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
其成为世界货币;③是无关项, 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无关。
【答案】 D
2021/3/4
25
【变式训练】 (09四川卷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 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解析】由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相应地人民币会升值
20%,故同样是1000美元兑换人民币,小张会损失人民币1600元。
【答案】 A
2021/3/4
返回课目录
26
课本涉及的考点有: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和外汇。 从高考考查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如:对货币职能不同形态 的认识、外汇和人民币的兑换等;但由于这些考点涉及到不少 的近几年来的长效热点问题,如“关注民生、重视产品质量”、 “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当前敏感话 题,因此考生复习时在主观题备考方面应注意解决:为什么要 重视产品质量、汇率变动的影响的把握。

知识讲解专题一生活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知识讲解专题一生活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考题5】 (2010·四川文综,35)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
区,关乎每一个人。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
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
说明
()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
()
A.是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
B.会迫使房地产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C.是商品房价值量提高的表现
D.会抑制人们的购房需求
解析:飞涨的房价是不合理的,是市场
调节存在弱点和不足的表现。A、B、C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3.材料一 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了过快上涨的势头,投机
性购房再度活跃。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坚决遏制 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问题。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贷款购房的人越来越 多;同时,一部分人还贷压力增大,都市出现“房奴”一族。据调查, 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 的“房奴”,他们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 更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按国际通行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 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 质量。媒体认为,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 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解析: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0×5%)×8
=84(元);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后用N国货币

生活与消费专题复习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生活与消费专题复习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 (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 考 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 前 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
上 页
模 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拟 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社会热点链接 专题模拟训练
高考真题体验 主干知识解读


复 3.(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习 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
与 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

考 表明( )

前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模 拟
上 页
模 A.①③ 拟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社会热点链接 专题模拟训练
高考真题体验 主干知识解读
专 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汇率变化对我国生产、贸易、 题 投资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
复 和解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2002~2009年期 习 间我国汇率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教材可知,2002~2004 与 年人民币对欧元年平均汇率下降,中国出口到法国的产 上 考 品成本下降,我国产品有更强的竞争力,①正确;同理, 页 前 在这期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成本上升,价格更贵,
上 页
前 模
之,ΔΔxp >0表明二者成正相关关系。运用所学经济学知
拟 识可知,如果汽油价格上升,柴油价格不变,则柴油需 下
求量增加,ΔΔxp >0,A错误;如果汽油价格上升,汽油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幻灯片课件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幻灯片课件
•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需要现实的货 币。
• 2.纸币及发行规律 •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
通速度(货币流通次数)
A 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 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 )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8
真题链接
• 2.(2014·高考天津卷,3)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美 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
信用工具属于 ①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 信用 转账结算工具,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 工具 主要包括信用 诸多便利。②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
卡与支票 支票两种,支票一般不用于日常生活消费
12
重点提醒
• 1.关于货币的基本职能:
• 用标1志词来判断货币的职能
• (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需要观念上的 货币。
• 2.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点拨: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 买力。
• 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 点拨: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但物价上涨 不等于通货膨
胀;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但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16
主干整合
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货币 币值 汇率
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 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创新设计】(提升做题能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
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据此回答1~3题。
二、消费心理与正确的消费观 1.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消费心 理
特点
评价
①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 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② 仿效性、 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 从众心 重复性、 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 理 盲目性 不利;③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消费心 理
特点
评价
①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 求异心 艺和新产品的出现;②弊端:代价 标新立异 理 大,不容易获得社会认可;③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 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 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 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 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 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会促使商品生 产者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 高质量产品。
攀比心 理
①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夸耀性 ②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盲目性
符合实际 ①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 求实心 讲究实惠 和社会都有利;②态度:大力提倡 理
2.把握几个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 这个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 费 适度消费 消 避免盲从理 要避免盲目跟风、随大流、情绪化的消费,避免 费 性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原 则 保护环境,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重新 绿色消费 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 和谐 勤俭节约,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可以帮助我 艰苦奋斗 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境,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 就。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 该发扬光大
【点拨】
崇尚节俭不是限制消费
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
费方式,也不会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
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如果
人为地去抑制消费,使消费滞后于家庭收入水平,也不
属于适度消费,因此,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 限制。
社会热点链接
热点1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
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人文观察】(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1: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
国家统计局2010年9月10日公布数据表明,2010年8月 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 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12.5%,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1%;经济适用房销 售价格同比上涨1.1%。 材料2:温家宝: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是政府重要职责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报告认 为,今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 向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 到初步遏制,但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 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2010年9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 (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致辞中指出,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 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稳定房价和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级 政府的重要职责。
【精神实质】(打开思维之窗!) 经济生活角度 (1)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 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 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 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 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 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 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2)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 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 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பைடு நூலகம்
措施有(
)
A.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B.扩大商品房的生产规模
C.抑制广大城镇居民对商品房的消费 D.限制商品房的价格 答案:A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8月份我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其中 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2.5%,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15.1%;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 材料2:保民生、促和谐,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作为中间阶层, 中等收入群体本应是社会的稳定器。然而,畸高的房价 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 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国内的所谓“中产”背 负着种种生活压力。 (1)商品房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2)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抑房价、保民 生、促和谐。
(6)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 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 政治生活角度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加强 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生活与哲学角度 (1)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 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此时的房地产市场处于( A.买方市场 C.供求矛盾激化 答案:B ) B.卖方市场 D.供求平衡
2.造成现阶段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可能因素有( ①生产成本增加 房价格 ②商品房需求增加
)
③人为操纵商品
④价值规律失去了调节作用 B.①②③ D.①②④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B
3.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严重影响了广大 城镇居民的生活。为了抑制房价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