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FSMS-0005:2008淀粉及淀粉制品(胡军、王喜春)
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监管建议

质量控制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监管建议辛 博1,2,陈 哲1,2,闫玉浛1,2*(1.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湖北武汉430040;2.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湖北武汉 430040)摘 要:淀粉行业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工业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介绍了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定义及分类、行业发展主要特点,分析了淀粉及淀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并提出了监管建议。
关键词:淀粉;淀粉制品;行业概况;质量安全Quality and Safety Status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andRegulatory RecommendationsXIN Bo1,2, CHEN Zhe1,2, YAN Yuhan1,2*(1.Wuha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Cosmetic Control, Wuhan 430040,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Oil Quality and Safety for State Market Regulation, Wuhan 430040, China)Abstract: Starch industry, as on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ie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supervision.Keywords: starch; starch products; industry overview; quality and safety我国非常重视淀粉及淀粉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a695206cc22bcd127ff0c09.png)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CTS 0010-2008 CNCA/CTS 0010-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 establishments2008 年 9 月 11 发布 2008 年 9 月 11 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CCAA/CTS 0010-2008 CNCA/CTS 0010-2008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人力资源 (2)4.1 食品安全小组 (2)4.2 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2)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2)5 前提方案 (2)5.1 基础设施与维护 (3)5.2 其他前提方案 (4)6 关键过程控制 (5)6.1 原料要求 (5)6.2 干燥 (5)6.3 淀粉糖的离子交换 (5)6.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5)7 产品检测 (5)8 产品追溯与撤回 (6)附录 A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7)ICCAA/CTS 0010-2008 CNCA/CTS 0010-2008前言本技术要求是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行业的特点对 GB/T22000 相应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等。
粉丝、粉条等淀粉及其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GB/T 38572-2020 食用豌豆淀粉
GB/T 23587-2009 粉条
GB/T 25733-2010 藕粉
GB/T 19048-2008 地理标志产品 龙口粉丝
GB/T 19852-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卢龙粉丝
GB/T 38573-2020 预糊化淀粉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T 15683-2008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20194-2018 动物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旋光法
KJ 201909 食品中硼酸的快速检测 姜黄素比色法
BJS 201903 食品中二苯乙烯类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LS/T 6137-2020 米粉条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NY/T 11-1985 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
NY/T 737-2003 木薯淀粉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NY 2091-2011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NY/T 2261-2012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碎解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2264-2012 木薯淀粉初加工机械 离心筛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QB/T 4279-2011 大米粉碎调浆一体机
GB/T 15684-2015 谷物碾磨制品 脂肪酸值的测定
GB/T 20380.1-2006 淀粉及其制品 重金属含量 第1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含量
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迎客松粉丝、粉条、粉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散装的粉丝、粉条、粉皮(片粉)为原料,经筛选、整理、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制品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3587 粉条Q/HGS0001S-2014 梓潼片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根据产品形状的不同分为粉丝、粉条、粉皮(片),按照原料不同分为蕨根粉条(丝、片)、蔬菜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马铃薯粉条(丝、片)。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马铃薯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应符合GB/T 23587 的规定。
4.1.2 蔬菜粉条(丝、片)、蕨根粉条(丝、片):应符合Q/HGS0001S-2014的规定。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细则58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细则58: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淀粉是指以谷类、薯类、豆类为原料,不经过任何化学方法处理,也不改变淀粉内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加工制成的食用淀粉,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淀粉制品是指以谷类、薯类、豆类或以谷类、豆类、薯类食用淀粉为原料,经清洗、磨碎、分离、和浆、干燥、成型等工序加工制成的淀粉制品,包括粉丝、粉条、粉皮。
淀粉及淀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2个:淀粉,淀粉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 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3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淀粉的基本生产流程清洗f浸泡(鲜薯类除外)f磨碎f分离f脱水f干燥f包装2.淀粉制品的基本生产流程清洗浸泡(鲜薯类除外)f 磨碎f 分离f 脱水f 和浆f成型f 冷却f 干燥f 包装若直接以食用淀粉为原料,其基本生产流程直接从“和浆”开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淀粉的关键控制环节:(1)分离;(2)干燥。
2 .淀粉制品的关键控制环节:(1)和浆;(2)干燥。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水分超标会造成淀粉发霉变质。
2 .淀粉生产过程中,分离效果不好造成蛋白质含量不合格。
3.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除必须具备必备的生产环境外,还应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生产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企业用于淀粉制品干燥的晾晒场四周应无尘土飞扬及污染源,地面应用水泥或石板等坚硬材料辅砌,平坦、无积水;晾晒物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淀粉分装企业应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包装车间、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淀粉(1)清洗设备,如振洗筛、比重去石机等;(2)浸泡设施(以鲜薯为原料除外),如浸泡罐、浸泡槽等;(3)磨碎设备,如破碎设备、针磨机等;(4)分离设备,如除砂旋流器、分离机等;(5)脱水设施,如离心机等;(6)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7)包装设备,如包装机等。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CTS 0010-2008 CNCA/CTS 0010-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starch and starch product establishments2008年9月11发布 2008年9月11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前 言 (II)引 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人力资源 (2)4.1食品安全小组 (2)4.2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2)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2)5 前提方案 (2)5.1 基础设施与维护 (3)5.2其他前提方案 (4)6 关键过程控制 (5)6.1原料要求 (5)6.2干燥 (5)6.3 淀粉糖的离子交换 (5)6.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5)7 产品检测 (5)8 产品追溯与撤回 (6)附录A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7)本技术要求是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相应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等。
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引 言为提高淀粉及淀粉制品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食品安全方面应关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淀粉及淀粉制品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技术要求。
香肠制品中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分析检测香肠制品中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何 思(阜新市食品与粮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辽宁阜新 123000)摘 要:淀粉常被用作增稠剂添加到香肠制品中,应严格控制增稠剂用量以保障产品质量。
本文对5种香肠中淀粉含量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实践意义,并对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了优化。
结果发现搅碎方式更有利于淀粉含量的准确测定;淀粉分离时间应控制在 1.5 h;应根据香肠中的淀粉含量确定样品的取样量,优级肠取样量控制在 25 g 左右,普通肠取样量控制在 12 g 左右。
关键词:香肠;淀粉含量;检测方法Research o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tarch Content inSausage ProductsHE Si(Fuxin Food and Food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uxin 123000, China) Abstract: Starch is often used as a thickener added to sausage products, and the amount of thickener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starch content in five kinds of sausages was analyze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detection method was further explored, an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methods were optimi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irring metho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tarch content; the starch separation tim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1.5 hours, and the sampling amount of the sample should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tarch content in the sausage. The sampling amount for premium sausages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round 25 g, and the sampling amount for ordinary sausages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round 12 g.Keywords: sausage; starch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淀粉被广泛应用于香肠制品中[1],能够有效改善产品的组织结构、外观形状,提高出品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检验机构名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检
验机构名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6.03
•【文号】
•【施行日期】2011.06.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检验机构名单
(2011年6月3日)
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和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测能力建设的意见》(国食药监食〔2011〕122号)。
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编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资质认定和能力扩项,加大食品检验仪器设备投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批公布餐饮服务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名单,并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状况的调整适时更新。
第一批公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包括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省(区、市)共计98家食品药品检验机构。
附件1:
餐饮服务食品检验机构名单(第一批)
附件2:
餐饮服务食品检验机构信息表(第一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技术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FSMS-0005: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Fo o d sa fety ma na ge ment sys te mRequire me nts fo r sta rch a nd s ta rch pro ducts o rga niza tio n s(试行)2008-01-01发布 2008-02-01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前言 ............................................................................................................................................................................. I II 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人力资源 (2)4.1食品安全小组 (2)4.2 人员能力和技能要求 (2)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2)5 前提方案 (2)5.1 厂区 (3)5.2 厂房 (3)5.3 车间 (3)5.4附属设施 (4)5.5 维护保养 (5)6 关键过程控制 (5)6.1原料要求 (5)6.2干燥 (5)6.3 淀粉糖的离子交换 (5)6.4淀粉糖浆的杀菌 (5)6.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5)7 产品检测 (5)7.1检验 (5)7.2 委托检验 (6)8 产品追溯与撤回 (6)附录:(资料性附录) (7)前言本技术要求是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相应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GB/T22000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引言为提高淀粉及淀粉制品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标准从我国淀粉及淀粉制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淀粉及淀粉制品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
本要求是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GB/T22000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
鉴于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标准还特别提出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重点提出对原料验收、产品干燥、淀粉糖的离子交换、淀粉糖浆的杀菌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关键过程的控制,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人力资源、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产品追溯与撤回。
本要求适用于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也可用于第三方认证依据。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人员可结合GB/T 22000-2006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要求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8886淀粉原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本准则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同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中相关术语相同。
3.1淀粉指以谷类、薯类、豆类为原料,不经过任何化学方法处理,也不改变淀粉内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加工制成的食用淀粉,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
3.2淀粉制品是指以谷类、薯类、豆类或以谷类、豆类、薯类食用淀粉为原料,经清洗、磨碎、分离、和浆、干燥、成型等工序加工制成的淀粉制品,包括粉丝、粉条、粉皮。
3.3.淀粉糖是以谷物、薯类等农产品为原料,运用生物技术经过水解、转化而生产制成的淀粉糖,包括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和异构化糖等。
4. 人力资源4.1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多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淀粉及淀粉制品卫生质量管理、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等项工作的人员。
4.2 人员能力和技能要求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能。
4.2.1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理解HACCP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4.2.2 应具有满足需要的熟悉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的人员。
4.2.3 从事粉及淀粉制品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
4.2.4 生产人员熟悉人员卫生要求,遵守前提方案的相关规范要求。
4.2.5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
4.2.6应具备2名以上符合能力要求的产品检验工作人员。
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4.3.1 从事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人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从事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和健康检查的规定。
与生产有接触的生产、检验、维修及质量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3.2直接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凡患有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肠道传染病及肠道传染病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疥疮、手部有外伤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应调离食品生产、检验岗位。
4.3.3生产、检验和管理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应洗手、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帽、鞋,离开车间时换下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应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
不同卫生区域人员不应串岗。
5 前提方案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除必须具备必备的生产环境外,还应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生产车间和成品库。
淀粉制品干燥的晾晒场四周应无尘土飞扬及污染源,地面应用水泥或石板等坚硬材料辅砌,平坦、无积水;晾晒物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淀粉分装企业应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包装车间、成品库。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的基础设施应满足GB 14881的要求,出口企业还应满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要求》和进口国的相关法规要求。
5.1 厂区5.1.1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应建在无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应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和物品。
厂区路面应平整、无积水、易于清洗;厂区应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地面。
生产区域应与生活区域隔离。
5.1.2 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锅炉房、贮煤场等应当远离生产区域和主干道,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处。
5.1.3 废弃物暂存场地应远离包装车间。
应有防污染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厂,暂存过程中不应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
5.1.4 需要时,应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5.2 厂房厂房应结构合理,牢固且维修良好,其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防止蚊、蝇、鼠、其他害虫以及烟、尘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的设施。
5.3 车间5.3.1 布局车间面积应当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设施及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生产操作,应实施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5.3.2 基础设施(1)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的覆盖材料应使用浅色、无毒、耐用、平整、易清洗的材料。
地面应有充足的坡度,不积水;墙角、地角、顶角应接缝良好,光滑易清洗;天花板和顶灯的建造和装饰应能尽量减少积尘、水珠凝结及碎物脱落;加工区域应通风良好。
(2)车间的门窗应用浅色、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表面光滑而且防吸附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必要部位应有防蚊虫设施;(3)需要时,应设置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卫生间及淋浴室;其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需要。
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不得对生产车间的卫生构成污染。
(4)卫生间内应当设有洗手、消毒设施;便池均应设置独立的冲水装置;应设置排气通风设施和防蚊蝇虫设施。
5.3.3 卫生设施(1)车间入口处和车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清洗以及干手设施(必要时),配备清洁剂和消毒液。
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
(2)生产区域人员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消毒池。
5.3.4 生产设施(1)车间内接触加工品的设备、工器具应使用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味、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表面光滑而且防吸附、坚固的材料制作,不得使用竹木工器具及棉麻制品。
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如果确需使用竹木器具,应有充足的依据,并制定防止产生危害的控制措施。
(2)车间内应设置清洗生产场地、设备以及工器具用的移动水源。
车间内移动水源的软质水管上设置的喷头或者水枪应当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不得落地。
(3)车间内不同用途的容器应有明显的标识,不得混用。
(4)废弃物容器应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需加盖的应配置非手工开启的盖。
(5)车间内应设有非手动式洗手消毒设施。
(6)盛装半成品的食品容器,不允许随意摆放在地上,应放置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架上。
(7)所有容器、设备焊接点应平整光滑,防止微生物孳生。
5.3.5 灯具及照明生产场所应有充足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厂房内照明色泽应尽量不改变加工物的本色。
照度应满足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需要。
食品、食品包装容器和生产线上方的照明设施应有防护罩。
5.3.6 排水车间内应有畅通的排水系统,出口应有防护网罩.水流应当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排水沟应有适当的坡度。
5.3.7 通风车间应保持良好通风,保持车间内空气新鲜。
排风口应安装防护罩,车间内空气应由高清洁区向低清洁区流动。
5.4附属设施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辅材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成品的储存等辅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