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第14讲中青年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策略及新进展(下)

合集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及治疗新药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及治疗新药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及治疗新药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病隐匿、治疗难度较大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何更准确地判断治疗时机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策略和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20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和治疗新药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治疗疗效和患者的预后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ABSTRACT Multiple myeloma is the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of monoclonal plasma cells disease,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at the onset. How to more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iming of treatment and to select appropriate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therapeutic drugs have always been a major issue to be solved in clinic. In recent two decades,many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have been made due to the use of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ovel agents. The efficacy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therapeutic drugs;treatment strategy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群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为第二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课件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课件
–烷化剂药物(马法兰) –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等)
移植患者
短程诱导治疗(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化疗(烷化剂)
非移植患者
长期低剂量 烷化剂 + 糖皮质激素
历史回顾
VAD 口服马法兰和 强的松MP 双膦酸盐 大剂量地塞 米松
蛋白酶体抑 制剂(万珂)
免疫调节药物
(雷利度胺)
大剂量化疗+ 干细胞支持/ 沙利度胺/亚 砷酸
万珂能克服肾功能不全
2010年 NCCN 多发性骨髓 瘤推荐方案
适合移植患者的主要诱导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推荐级别由2B变更为1类 硼替佐米/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推荐级别由2B变更为1类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推荐级别由2B变更为1类 地塞米松,推荐级别由2A变更为2B类 雷利度胺/地塞米松,推荐级别由2B变更为1类 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DVD),推荐级别由 2A变更为2B类
联合地塞米松作为初治方案 之一 治疗难治复发患者的完全缓 解率5%-10% 毒副反应类似沙利度胺,通 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 慎用
新药(靶向蛋白酶体抑制剂)
硼替佐米(万珂)—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药物
唯一一个被FDA批准单药治疗可以延长复发 难治患者生存期的药物,各种联合方案总有效 率:80%-95%,完全缓解率:40%-50% 起效迅速,中位起效时间1.4个月,最快起效 时间0.7个月 主要副作用:乏力、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 应、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是取得良好疗效的 关键
1996 1999 2000+
1962
1984
1986
既往疗效评价标准-1
1998年国内疗效评价标准
直接指标:

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第14讲中青年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策略及新进展(下)

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第14讲中青年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策略及新进展(下)

生成 , 抑制 D A修 复 因子 , N 阻滞 蛋 白反 应 。后 者使得细胞浆内质 网
的负荷过 重导致 细胞死 亡。 目前 虽然还有 其他一 些蛋 白酶体抑 制剂包括 口服制 剂 正在 研 究 中 , 是 硼替 佐 但 米 是惟 一 一 个 在 临 床 水 平 给 予 介 绍 的蛋 白酶 体 抑
率 (0 s% ) 2 %v9 。 在一 项研 究 中 , 共纳 入 4 0位 患 者 , 自体造 血 干细 胞移植 前给予 数周期 硼 替佐 米 和地 塞 米 松交 替 用 药 , 并非两药 同时给予 , 得 的总缓解率 为 6% (3 获 0 1% C 。 自体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该 缓 解 率亦 有 所 提 高 R)
维普资讯
3 2
・讲 座

总62 《 7 中国医刊》20 年 第 4 卷 第 9 J 08 3 期
肿瘤规范化 、 标准化诊治
第1 4讲 中青年 多发 性 骨髓瘤 的 药物治疗 策 略及 新进 展 ( ) 下
刘霞 , 华庆 ( 津 医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天 津 30 6 ) 王 天 000
白, 泛素 蛋 白则包 括一些 可 以控 制细胞周 期 、 胞生长 细 及分化 的功 能 蛋 白。硼 替 佐 米 ( 前称 P 一4 ) 先 S3 1 是一
硼替佐 米基 础 上加 入 地 塞 米松 后 使 得 6 % 的患 者 的 9
缓解 率得到 了提 高 。这些 患 者 中 的 2 进 行 了 自体 5位
示初治 患者 与复治 M 患者对 硼替佐 米 的敏感性无 太 M
大差别 。Dse z r 等人应 用 同样 的剂 量及 方 案将 硼 i ni i p e
替佐 米用 于治疗 4 2例初治 的 MM高危患 者 , 获得 的缓 解 率为 4 % ¨ 。该 数据提 示 : 替佐 米 可能是 治疗 高 3 硼 危 MM 患者 的有效药物 。 目前在年 轻 的 MM患者 中 已有 多个关 于以硼替 佐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骨痛、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案主要包括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多种化疗药物来杀死恶性浆细胞,减少肿瘤负荷。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硼替佐米、来曲唑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然而,化疗药物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放疗是针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通过照射肿瘤部位,达到杀灭恶性细胞、减轻疼痛、恢复骨骼功能的目的。

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放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同时,放疗也可以与化疗、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作用于恶性浆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雷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这些药物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输注患者自身或供者的干细胞来替代受损骨髓,重建免疫系统的治疗手段。

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运用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综合利用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骨髓瘤保守治疗方法

骨髓瘤保守治疗方法

骨髓瘤保守治疗方法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浆细胞。

对于骨髓瘤的治疗,一般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支持性治疗。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保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骨髓瘤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靶向浆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化来控制肿瘤的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美法仑(Melphalan)、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等。

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Daratumumab)和依莫司汀(Pomalidomide)等。

这些药物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使用。

放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骨髓瘤患者来说,放疗可以用于控制局部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骨折的修复。

放疗的方式可以有外部照射和内部照射,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恶心、呕吐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支持性治疗也是骨髓瘤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

支持性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非肿瘤症状,包括骨痛、贫血、血小板减少、感染等进行治疗和控制。

其中,疼痛的处理可以采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症治疗。

对于贫血,可以通过输血或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来进行治疗。

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则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定期接受抗生素治疗。

支持性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骨髓瘤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

这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加工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此外,适当的锻炼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和提高免疫力,从而有效辅助治疗。

总之,骨髓瘤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靶向抑制瘤细胞的增生来控制肿瘤的进展;放疗可以用于控制局部肿瘤的增殖和修复骨折;支持性治疗则主要针对患者的非肿瘤症状进行治疗和控制。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05
疗效评估与随访
疗效评估
01
评估指标
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时,应关注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变化。
02 03
评估标准
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的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严格意义的 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部分缓解(PR)和疾病方案
初始治疗
诱导治疗
诱导治疗是初始治疗的关键,目 的是尽快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 状,常用药物包括免疫调节剂、
糖皮质激素等。
巩固治疗
在诱导治疗取得缓解后,进行巩固 治疗以进一步清除残余肿瘤细胞, 常用方法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等。
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是长期控制疾病的重要环 节,通过定期给予小剂量药物,以 延长缓解时间和降低复发风险。
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二线治疗方案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需选择不同于一线治疗的二线方 案,如新型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等。
临床试验
若现有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可考虑参加临床试验,探索新型治疗手 段。
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采取支持治疗措施,如输血、止痛、抗 感染等。
支持治疗
贫血的治疗
评估时机
在开始治疗后的每3-6个月进行一次疗效评估,以确保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包括血常规、 生化指标、肾功能、骨穿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关注并发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感染、高钙血症等并发 症,随访时应关注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02
多发性骨髓瘤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骨髓瘤最佳治疗方案

骨髓瘤最佳治疗方案

骨髓瘤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骨髓瘤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生,引起骨骼破坏、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本方案旨在为骨髓瘤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治疗目标1.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控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3. 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相关风险。

4. 争取达到完全缓解,提高治愈率。

三、治疗方案1. 初诊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病情、病程、治疗经过及既往史。

(2)体格检查:全面评估患者一般状况、浅表淋巴结、肝脾、骨骼等情况。

(3)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骨骼影像学检查等。

2. 治疗策略(1)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能状况、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疗、手术治疗等。

(3)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药物治疗(1)诱导治疗: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如V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2)巩固治疗:在诱导治疗获得部分缓解以上疗效后,继续使用原方案或调整方案进行巩固治疗。

(3)维持治疗:达到最佳疗效后,采用低剂量免疫调节剂或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

4. 放疗(1)局部骨痛:采用外照射放疗,缓解患者骨痛症状。

(2)髓外浸润:针对髓外病变,如软组织包块、淋巴结肿大等,采用局部放疗。

5. 手术治疗针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或复发性骨髓瘤,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1. 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2. 每3-6个月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评估病情变化。

3. 骨骼影像学检查,评估骨骼病变情况。

4. 随访患者,了解病情、生活质量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研发与治疗现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研发与治疗现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研发与治疗现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于1889年获得学界普遍承认。

但是其治疗在最初100年却进展缓慢,从马法兰联合泼尼松(MP)方案到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仅2年左右。

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为代表的新药出现,带来了MM 治疗领域的第一次革命性进步,患者治疗疗效显著提高,mOS 延长至5~6年。

2012年以后,MM治疗领域迎来了第二代新药浪潮。

这些药物中有原作用机制药物的新一代剂型,有抗体类药物,有新型作用机制的靶向性药物,此外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 ⁃apy,CAR-T)等细胞治疗手段也进展迅速。

上述新药给MM 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更好的疗效,更优的安全性,为治愈带来曙光。

本文将对近年来MM 领域新药研发及应用于治疗的情况进行综述。

1 原有作用机制药物的新一代剂型1.1 第3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泊马度胺(pomalidomide,P)属于第3代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s),与来那度胺结构类似,可直接抗骨髓瘤和免疫调控肿瘤微环境,但作用更强。

2013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3年8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泊马度胺用于复发/难治性骨髓瘤。

泊马度胺目前并未在国内上市,但是中国有多个泊马度胺仿制药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虽然单药应用疗效有限,但是IMiDs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IL-2、IFN-γ分泌,从而增加NK细胞的数量,改善其抗肿瘤功能。

此外,IMiDs还能够降低Tregs的活性,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改善树突状细胞提呈肿瘤抗原的效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 座 ・ 3 3
然疗效相当, 但是 , 在低剂量组 , 外周神经病变 的发生 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 。另一个应用脂质体阿霉素将该
方 案 中的阿霉 素替换 的研 究 肯定 了该 方 案 的疗 效 ( 总
方案 1 M 方案 :
卡莫司汀 ( C U)0 5一l g k 静注 , 1天 ; B N :. m /g 第 环磷酰胺 ( T : O s k 静注 , 2天 ; C X) l m g / 第
ME :.5 s (g・ ) L 0 2 m k d 口服 , 1~ / 第 4天 ,
缓解率为 8% ;2 9 3%的 C R和 n R , 自体造血干细 C )在
胞移植 后 , 缓 解 率 同样 得 到 了提 高 ( 缓 解 率 为 该 总
9 % ;4 C 6 5 % R和 n R) 。 C
的 MM患 者 中进行 评价 , 该研 究 中硼替 佐 米 采用 2个 不 同的 剂 量 :. gm 13m / 和 10 gm 。应 有 P D诱 .m / A
导 化疗后 , 个剂 量 组 均 获 得 了较 高 的疗 效 ( 两 缓解 率 分别 为 8 % 和 9 % , 括 2 % 和 1 % 的 C 9 5 包 9 6 R率 ) 虽 :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 S T , A C ) 因为外周 血 中的干细胞没 有
受 到化疗损 伤 , 集方便 , 采 使得移植 得 以顺 利进行 。这 些结 果提示 地塞 米松 、 替佐米联 合给药 , 硼 患者受 益优
于单药硼 替佐米 。
种新 的二肽硼 酸 , 可对 2 S蛋 白酶 体进 行 可逆 性 的抑 6
制剂。
药物损伤而成功收集。基于这些肯定的结果, 该组织
又 发动 了 Ⅲ期试验 , 这试 验 中对 标 准 剂量 硼替 佐 米 在
联合 地塞米 松方 案 与经 典 V D方 案 的疗效 进 行 了对 A
比。来 自 15位患 者的最初 数据表 明硼 替佐米 联合地 6 塞 米 松 方 案 较 V D 方 案 有 更 高 的 C +nR A R C
人进行 了一个 Ⅱ期试验 , 在这个 试验 中 , 给予单 药应 用 硼替佐 米未 达 到好 的疗 效的患 者增加地 塞米松 。获得 的缓 解率最 高达 8% , 8 包括 1% 的 c 8 R和 n R率 。在 C
维普资讯
, 63J 中国医刊》2 0 盎 7 《 i 0 8年 第 4 3卷 第 9期
率 (0 s% ) 2 %v9 。 在一 项研 究 中 , 共纳 入 4 0位 患 者 , 自体造 血 干细 胞移植 前给予 数周期 硼 替佐 米 和地 塞 米 松交 替 用 药 , 并非两药 同时给予 , 得 的总缓解率 为 6% (3 获 0 1% C 。 自体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该 缓 解 率亦 有 所 提 高 R)
P N:0 s m D 6 m / 口服 , 1 4天。 第 — 3— 4周为 1周期。
合用药时产生的毒性是颇受关注的。在这些试验 中, 最常发生的 3 级毒性主要有疲乏 、 胃肠症状 、 血小板减
方案 3 V P方案 : AC V R: mSm ( C 1 / 每天量不超过 15 )静脉冲入 , 1天 ; .mg 第 多柔 比星 ( D :0m m 静脉 冲入 , 1天; A M)3 S / 第 C X:2 S m = , 1— T 15m I服 第 / 1 4天 ; P N: 0m m D 6 S 口服 , 1— / 第 4天 。
制 。它除 了具 有 抗 增 殖 和促 进 凋 亡 ( 过 阻滞 N — 通 F K 的作用 外 , B) 还可 以下调 黏附分子 的表达 , 制血管 抑
将标 准剂量 硼替佐 米联合 地塞米 松作为 自体造血
干细胞 移植 前 的诱 导化 疗 ,F 亦 给 予 了研 究 评 价 。 IM
在一个 含有 4 患者 的 I 8位 期试 验 中 , 导化疗 后的缓 诱 解率 为 6 % , 括 2% 的 C 6 包 l R和 1% 的 大 P 0 R。令 人 兴奋 的 是 , 自体 造 血 干细 胞 移 植 后 , R+ P 在 C R百 分 率 由 3% 上升 到了 5 % , l 4 并且 移植前 干细胞没 有受 到
米为基 础 的联 合 化 疗 方 案 的试 验 开 展 。Jg n a aa nt h等
( 总缓解率8%;R率4 ̄) 0 c 0 。该联合方案的毒性较 / 0
低 , 且使 患者 的干细胞 得到较好 的收集 。硼替 佐米 、 并
地塞米松和加大剂量 的阿霉 素 ( A ) P D 联合应用 的疗 效如何 , 前正准备在将要进行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
或 0 1 s ( g・ ) . m / k d 口服 , 1— 第 7天 ; 长春新碱 ( C :.3 sk ( V R)0 0 m g 不超过 2 )静脉冲入 , 2 / mg 第
天:
在这些试验中, 由于血液系统的充分恢复, 造血干 细胞动员未受到大的影 响。而且 , 以硼替佐米为基 在
中图 分类号 :R 3 . 7 42 文献标识 码 :C 文章编号 :1 0 0 8—1 7 2 0 ) 9— 0 2— 2 0 0( 0 8 0 0 3 0
3 蛋 白酶体 抑制剂 : 硼替佐 米 在肿瘤 的治疗 中 , 素 一蛋 白酶 体途 径 是 一个 比 泛 较 引人注 目的治疗靶 点 。蛋 白酶 体构成 了蛋 白水 解酶 复合物 , 白水解 酶 主要作 用 是 降解 细 胞 内 的泛 素蛋 蛋
白, 泛素 蛋 白则包 括一些 可 以控 制细胞周 期 、 胞生长 细 及分化 的功 能 蛋 白。硼 替 佐 米 ( 前称 P 一4 ) 先 S3 1 是一
硼替佐 米基 础 上加 入 地 塞 米松 后 使 得 6 % 的患 者 的 9
缓解 率得到 了提 高 。这些 患 者 中 的 2 进 行 了 自体 5位
生成 , 抑制 D A修 复 因子 , N 阻滞 蛋 白反 应 。后 者 会 导
致未激活蛋白不正确的聚集, 从而使得细胞浆内质 网
的负荷过 重导致 细胞死 亡。 目前 虽然还有 其他一 些蛋 白酶体抑 制剂包括 口服制 剂 正在 研 究 中 , 是 硼替 佐 但 米 是惟 一 一 个 在 临 床 水 平 给 予 介 绍 的蛋 白酶 体 抑
数个 试验 已对该药作 为一 线药物用 于初治 的青年 或老年 M 患 者治疗 的疗效及 毒性进行 了评价 。一个 M 包括 6 患者 的 Ⅱ期 试 验对 硼 替佐 米 单 药应 用 的疗 0位 效进行 了评价 , 缓解率 为 2 % , 8 包括 1% C 0 R。类 似 于
硼替佐 米用 于复发 的 MM 患者 获得 的缓解 率 , 果 提 结
3— 4周 为 1 周期 。
少及外周神经痛 , 这些不 良反应在治疗结束或不再接
受 治疗后 , 23的患者 会 自行改善 。 约 /
综上所述, 由于有抗癌新药的加入使得多发性骨改善 。
如何使用上述抗癌新药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应用于我国
患 者 , 摆在我 国肿 瘤临床 学界 的一 大课题 。 是
维普资讯
3 2
・讲 座

总62 《 7 中国医刊》20 年 第 4 卷 第 9 J 08 3 期
肿瘤规范化 、 标准化诊治
第1 4讲 中青年 多发 性 骨髓瘤 的 药物治疗 策 略及 新进 展 ( ) 下
刘霞 , 华庆 ( 津 医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天 津 30 6 ) 王 天 000
P N:m / k d 口服 , 1—1 D l s ( g・ ) 第 4天( 2周开始减量 ) 第 。
3 5天为 1 周期 。
础的联合方案诱导化疗后给予高剂量的马法兰治疗会 获得更高的 C R率。这些数据肯定 了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前给予新药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这种顺序治疗策略
的价值所在。
示初治 患者 与复治 M 患者对 硼替佐 米 的敏感性无 太 M
大差别 。Dse z r 等人应 用 同样 的剂 量及 方 案将 硼 i ni i p e
替佐 米用 于治疗 4 2例初治 的 MM高危患 者 , 获得 的缓 解 率为 4 % ¨ 。该 数据提 示 : 替佐 米 可能是 治疗 高 3 硼 危 MM 患者 的有效药物 。 目前在年 轻 的 MM患者 中 已有 多个关 于以硼替 佐
方案 4 V A : B P方案 V R:1 S m ( C m 每天量不超过 15 )静脉 冲入 , 1 ; / .mg 第 天 B N 3 Sm C U:0m 静脉滴注 , 1 ; / 第 天 A M: 0m m 静脉冲入 , 1天; D 3 S 2 / 第
P N: 0 Sm D 6 m 口服 。 1 4天。 / 第 —
adR a cm l erso ss( R n R) f riia h rp i n el o pe epne C / C at nt lteay wt " t e i h B r zmi ( ecd ),oi, ddxme 8oe ( D ot o b V lae dx a ea t  ̄ n V D) ifr e e ln h s ut r h
1 2 7— 0天 。
m . h s t y f m teE se o p rt eO c lg ru A P aeI Su r h atr C o e i n oo y G o p I d o n av
( 2 0 ) J . l d 20 , 0 ( 1 : 5 7 E A 2 [ ] Bo , 06 1 8 1 ) 3 2 . o [ ] J u o i J A-ob A, edl T e a Hg t o cm l e 2 a bwa A 。 I u i K n a , . i r e f o p t k k Z l t 1 i a h e
3— 4周为 1 期。 周 () 3 复发 或难治性 患者的治疗方 案 方案 1 V D方案 :A V R:.m d连续静滴 , 1 4天: C 05 S / 第 — A M: m m 连续静滴 , 1 4天 ; D 9S / 第 — D M:0 S m 每天 1次 I服 , 1— X 4m 。 / = 1 第 4天 , 9—1 , 第 2天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