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音的特性ppt课件a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2.“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大象 太重没有秤来称量大象体重,聪明的小曹冲就 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的吃水处画个记号,然 后赶大象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的吃水 线再到记号为止,然后一一称量石头重量相加, 得出大象的重量。请问,小曹冲用石头来替代 大象,这是不是转换法?
谢谢
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什么时候才有能力搞研究? 我们一般人会以为,搞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 似乎离研究还很遥远。其实,我们就可以做探 索研究了。下面大家随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
怎么做探究。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那么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 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 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 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 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 量的方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 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探究的一般过程
大家八仙过海,想个妙招来 观察出音叉振幅的变化
探究的一般过程
再则,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比如生活中敲 锣打鼓,想让响度大应该怎么办呢?那样的操作 引起了振动的什么样的变化呢?同样我们能合理 地猜测出跟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一般要求:原理科学,取材方便, 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包括人 身安全及器材安全)。
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目的是要看看振幅与响度之间有没有 关系,那应该要观察响度是否随着振幅的变化 而变化,如果变化了,说明二者有关系。理清 实验大致操作思路,我们可以具体设计实验了。
我们看一下课 本上的方法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响度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此。
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
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此时乙杯 不能发出声音 B. 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 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课堂讲解
例3:【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当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 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振动,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
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 异同。
音色
观察上面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 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52张PPT)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52张PPT)
D
达标练习
5.关于如图所示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B.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调不同 C.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响度不同 D.频率不同,振幅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A
04
课堂总结
1. 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频率决定音调,频率高音调高。频率单位是Hz。人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次声统称为声。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振幅决定响度。物体的振幅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的响度有关,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 如图所示)。单簧管、双簧管和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大型乐团演出时,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上面介绍的一些乐器。
新知讲解
一、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 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新知讲解
一、音调 为了直观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用示波器、计算机或手机等展现出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想想做做 当伸出的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拨动钢尺就能听到较为清楚的声音,注意听它的音调。继续缩短钢尺伸出的长度并拨动钢尺,观察音调的变化。分析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它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新知讲解
点拨 在研究音调时,我们用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来搜集信息,也就是在观察。科学研究中,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真实而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精品PPT课件

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精品PPT课件

这两个声音,你知道是谁的吗?
声音1
声音2
毛泽东
周恩来
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
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三.音色 即声音的特色或品质.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方面不同, 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例如: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 不同;
小游戏:听声辨人。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悄 悄叫个同学发出个声音,让大家猜是谁.
7.大象可以用 次声波
交流,海豚
可以利用 超声波
交流,此时人类
不能 (填能或不能)听到.
8.用锤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 音调、 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 响度 .
9.用硬纸片刮木梳齿,快速刮过比慢速刮过 听到声音的音调 高 (填高或低),这 说明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如图,琴师在使用二胡前
齿目越少,振 动越慢,音调 将变高还是变 低?
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 ,
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 低 。
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低, 表示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频率越高,表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一.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 探究: 决定音调高低的原因:
你可以用同样的力让纸片从 梳子齿上面划过,一次快些, 一次慢些。听听两次发出的 音调有什么不同。
你还可以…..
发现: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 , 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 低 。
我们还可以这样做:让发音齿轮匀速转动, 然后用纸片与每个齿轮的边缘接触,听听 发出的音调有何变化,
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 辩出来;也是由于音色不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丙的音调最高 D.甲、丁可能是同一个音叉的声音波形图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 相同,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 低,错误;D.甲、丁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个音叉 的声音波形图,正确。选 C。
【点悟】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 【易错警示】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 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
【变式训练】 [2017·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 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解析】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 短,空气柱越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所以音色是不变的, 故 A 错误,B 正确;据 A 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 动,故 C 错误;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 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 D 错误;故选 B。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1)[2017·福建福州模拟]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精品课件(共35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精品课件(共35张PPT)

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
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
气,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
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课后作业
14 .( 肇庆)下图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征,
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 音色
.②是用来
说明声音的 音调
.③是用来说明声音
的 响度
课堂合作探究
2.讨论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 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到10次,而蚊子的 翅膀一秒钟振动达到500~600次,由于蝴蝶 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低 于人耳的听觉范围,因而人耳听不到蝴蝶翅 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 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从而人耳能听到蚊 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课堂合作探究
(3)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同音时,即使振幅和频率 相同,波形图也不一样,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
例2. 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 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 乙;响度相同的 是甲丙。
课堂合作探究
三、阅读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进行总结: 例3、吉他、琵琶、二胡等乐器是 弦 乐器,经 常要调音,实质上就是通过调节弦的松紧度来改变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
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
目的是 AC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
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课后作业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
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
于鼓面的 振动
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2.2声音的特性》(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2.2声音的特性》(共24张PPT)
小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 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 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 响度跟振幅 有关,振幅 越大响度越 大,振幅越 小响度越小。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 作用:
将音叉微小的 振动放大
三、音色
课堂小练习
听〈梁祝〉,判断是哪种乐 器演奏发出的声音?
乐器1
乐器2
乐器3
乐器4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 不同
我们能听声辨物是根据音 色不同
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小结: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指声音的高低 2、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二、响度 1、指声音的强弱 2、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三、音色 1、指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 2、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分29秒上午10时42分10:42:2921.1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调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 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 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20 ~20000Hz 2、超声与次声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实验
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 动的快慢,振动越快音调越 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频率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 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想议议:苍蝇飞行的每秒振翅147~ 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 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 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你知道为 什么吗?

人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从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 能听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 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 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 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C ) A.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D.声速不同

简答题:
“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 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 为什么? 答:因为超生波的频率大于人耳的听频范 围。
议一议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吗?
听诊器
三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 与特征。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 色是一般是不同的听声辩人、辩动 物、辩乐器等就是主要是根据音色 不同来判断的
例3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对王熙凤的描写: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只见 得一听此声音,仆人们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原们人们 都知道这是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要进来了。“不见其人, C 先闻其声”也能判断谁在说话,依据是( ) A.说话的响度不同 B.说话的音调不同 C.说话的音色不同 D.说话的语气不同
发声 体振 动的 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 次数。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 Hz ~20000 Hz.超声波与次声 波。
响 声音的 发声体振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动的幅度 度 大小 发声体本身 音 声音的 的材料、结 色 特色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 声体的依据
练习1 手机拜年是时下最“闪亮”的拜年方式,小强大 年三十就收到了一个同学的祝福电话,他一听就知道是 小伟打过来的,他感觉音量比较小,调节了一下音量大 小,声音更加清晰了,这其中先后涉及的声音的特征是 ( B) A.音调和响度 B.音色和响度 C.音色和音调 D.音调和音色
(1)在鼓面上放一些豆粒,鼓 发声时豆粒跳动地越高,证明鼓 面振动的幅度越大 (2)改变敲鼓时用力的大小, 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用力 越小,鼓面振幅越小 (3)大
巩固练习:



响度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 大。 音色 2、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仍能分辨出 熟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的 不同。 音调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通常比男同学“尖 快 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 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的缘 故。 20Hz~20000Hz 4、人耳的听频范围 是 。
读一读
教材P36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细而短的音调 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低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C、鸡、狗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声波 D、鸡、狗能通过同类的声音传递获知地震信息
还记得吗?在本章开始 时“大象可 以用人类听 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这是因为,大象的语言 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次声波。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

选择题: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 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 (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 B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 关. 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 音的音调是(A ) 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 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
4、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 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B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都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音 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二 、响度
1. 概念: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强 弱,它是人耳接收声音大小的 主观感觉。
2. 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体验:用不同的力敲桌面,体会声音响 度的不同.
演示:用不同的力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 弹起的幅度,听声音的大小 物理学中用 振幅 描述物 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温馨提示 调节音量大小实际就是调 节声音的响度;而听出对 方的声音依据的就是音色
练习2 如图所示,根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 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能够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 (2)探究过程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声源的 振幅的? (3)通过探究可知,声源的振幅越 ,声音的 响度越大。
伸出1/2
——有什么结论?
结论
发声体每秒内振 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描述 发声体振动快慢。
物 理 意 义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 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 称赫,符号为Hz。 如:物体在1s内振动 1000次,频率为1000Hz。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我的声 音尖! 我的声音比 你的粗!
同学们再来体验一下
音调:声音的高低
探究一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猜想和假设: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进行实验:
数据记录
钢尺 伸出长度
伸出1/5 伸出1/3
振动快慢
最快 较快 最慢
声音 高低
最高 较高 最低
活动一:听一听
敲打不同的几支音叉,仔细辨别它 们的声音有何不同
活动二:将硬纸片从梳子齿上划过,第 一次较慢的划过,第二次较快的划过, 注意听它两次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 不同。 思考:哪一次发出的声 音的音调高 实验结论:较快划过时,即硬纸片振动 快时,发出的音调高
我们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那我 们看看不同波形的波形图


小资料
20Hz
15Hz 60Hz

狗 猫
20 000Hz 50 000Hz 65 000Hz 1000Hz 蝙蝠 海豚 120 0夕,往往出现“鸡飞狗跳”的现象, 这种异常现象表明( C )
A、鸡、狗能发出与地震频率相同的次生波
B、鸡、狗能提前感觉到地面的振动
故事引入 激发情趣
一天晚上,两只小白兔在家里 等妈妈。她们等了很久„„妈 妈还是没有回来。这时候,她 们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小白兔 妹妹准备开门,小白兔姐姐赶 紧阻止她说:“不能开门,先 问清楚是谁。”于是,小白兔 妹妹说:“请问你是谁?”。 大灰狼轻轻地说:“快开门, 我是外婆,来看看你们的”。 小白兔姐姐听了声音之后说: “妹妹,别开门,它不是外婆, 它是大灰狼„„”
课堂检测 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 响度 里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震 响度 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 2、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女高音 这里声音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 男低音 是__________。 3、往保温瓶中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 能判断瓶内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随着 水位升高,音调逐渐 变高 。
想想议议:如果你要喊住你前面的同 学,是他离你近的时候他容易听到的 你的喊声,还是他离你远的时候?这 说明什么呢?
说明:人听到声音的响度除了跟发声 体的振幅有关以外,还跟人距发声体 的距离有关。

例2 千百年来,不论是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 还是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都离不开鼓。甚至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鼓。鼓,能振奋 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你认为图中的鼓手们要提高击鼓声音的响度, 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 A.用更大的力击鼓,使鼓面振动振幅大些 B.改变频率高一些的鼓来敲击 C.离击鼓处远一些,听到的声音就会强些 D.击鼓击得快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