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声音的特性与声速

声音的特性与声速声音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象。
它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而产生的,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声速。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特性以及如何计算声速。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快慢,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范围大约在20Hz至20,000Hz之间。
2. 声压级:声压级是用来描述声音强度的指标,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声压级越高,声音越响亮。
3. 波长:声音是一种波动现象,波长是声波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距离。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高频率的声音具有较短的波长。
4. 声速:声速是声波传播的速度,当被传播的介质不变时,声速是恒定的。
声速通常以米每秒(m/s)为单位。
二、声速的计算声速的计算涉及到介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1. 固体中的声速计算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速度较高,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弹性系数/密度)其中,弹性系数是指固体的弹性模量,常用的有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
密度是介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2. 液体中的声速计算液体中的声速计算相对简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体弹性模量/密度)液体中的体弹性模量是指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
3. 气体中的声速计算在气体中传播的声波速度较低,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声速= √(绝热压缩系数 * 气体常数 * 温度 / 分子量)其中,绝热压缩系数是指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单位压力的体积减少率,气体常数是指特定气体的常数,温度是以开尔文(K)为单位的绝对温度,分子量是气体的摩尔质量。
三、声速的应用声速的计算和了解对于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学:声速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建造声学工程设施,例如音响系统和隔音材料。
2. 医学:声速的测量可以用于医学诊断,例如超声波成像和心脏听诊器。
3. 物理学:声速的研究可以帮助物理学家理解声波的传播规律,并应用到声学研究中。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人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2.响度:响度与发生物体的振动振幅有关,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发生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4.小结及练习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9.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运用。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是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而产生的。
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1. 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波每秒钟震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到20,000 Hz,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无法感知。
2. 振幅:声音的振幅是指波的振动强度,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 波长:声音的波长是指声波中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
波长与频率和传播介质的速度有关,可以通过公式λ = v/f计算得到,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声波传播介质的速度,f表示频率。
二、声音的应用1. 通信技术领域:声音在通信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电话通信就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接收端,再经过扬声器转换成听得见的声音。
2. 音乐产业:声音作为音乐的基本元素,广泛应用于音乐产业。
音乐通过声音的音调、节奏和音色等特性,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声音诊断和声波治疗方面。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声波治疗则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肌肉骨骼的损伤和疾病。
4. 娱乐产业:声音在娱乐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媒体作品利用声音来创造更加真实和震撼的视听效果。
例如,背景音乐、音效和配音都能够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
5. 环境监测与控制:声音在环境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噪音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噪音水平,自动调整设备来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声纹识别技术则可以用于个人身份识别。
6. 教育和语言学:声音在教育和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3)影响因素: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说明: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尖细;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2.超声波和次声波赫兹(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2)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通常次声波对人体有害.(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
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3、响度(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①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
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幅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②音调与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特征,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也不一定高,如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女高音虽然音调高,但响度小,男低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说明:(2)影响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①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②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等因素而变化。
4.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和特色.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越大(3)三种乐器②弦乐器: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弦的长短、粗缯和松越响亮.③管乐器:管乐器是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度等.说明:探究影响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中一个因素,研究音调高低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声音的特性与声波的性质

声音的特性与声波的性质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传递信息,产生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感受到美妙的音乐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声音的特性和声波的性质。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 响度:声音的响度是衡量声音强弱的特性,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
通常用单位分贝(dB)来表示声音的响度。
响度越大,声音的强度越高。
2. 频率:频率是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波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一般用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声音的音色:音色是声音独特的质地,决定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的组合。
不同的乐器和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
4. 时长:声音的时长是声音持续的时间长度。
可以是短暂的爆裂声,也可以是持续的音乐。
二、声波的性质声音是由声波传播产生的,声波是空气中的振动能量向外传播而形成的。
声波具有以下性质:1. 传播方式:声波可采取纵波或横波的形式传播。
在纵波中,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而在横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2. 传播速度:声波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波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3. 折射和反射:声波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4. 干涉和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出现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是多个声波叠加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衍射是声波通过障碍物后扩散到周围区域。
5. 声音的传播距离: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和散射。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效果更好,而在空气中更容易衰减。
综上所述,声音的特性和声波的性质对我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声音的响度、频率、音色和时长,以及声波的传播方式、速度、折射和反射、干涉和衍射、传播距离等性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声音的奇妙之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2声音的特性综合应用 钢鼓(Hang Drum)
【知识与技能】 1.乐器分类 2.乐音的三要素应用
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响度大
响 度
波
形
响度小
图
响度大声音,波形的振幅大
3.知识延伸: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 会感觉响度越_大___,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__小___。这就是 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远__近__有关。
三.探究影响声音的因素——音色
1.1.要提高胡琴的音调,应将( A ) A.琴弦调紧一些 B.琴弦长一些 C.琴弦松紧不用调,只要用力拉弦 D.琴弦松紧不用调,加快拉弦的速度
2.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节日庆典上,男低音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④钢琴的主要制作材料是木材和金属,扬琴的主要制作材料也是木
材和金属,但是两种乐器的音色着天壤之别: 钢琴音色浑厚,扬琴
音色明亮清脆,这说明不同发声体的音色由还跟
有
关。
发声体的结构形状
三.探究影响声音的因素——音色
2.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是否存在区 别?试听各种乐器声音,观察不同乐器波形图,你能说出它们波 形有何异同吗?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为什么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 大小要大致相同?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每一次只改 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其它几个因素控制不变,把多因素的问题变为多 个单因素问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 后,在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是物理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 方法。
一.给你一根橡皮筋和一个纸盒,试设计不同实验对以上问题3 进行探究。
如:将一橡皮筋绷在空纸盒上,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并 用同样的力拨动橡皮筋使其发声,分析比较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 的松紧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P37第4题拓展:水瓶琴吹和敲的发声体和音调高低特点:
①敲击时,是 水和瓶子共同 振动发声,装水越多发声的音调 越 低 ,水越少音调越 高 ; ②用嘴对着瓶口吹也能发声,是 瓶内空气柱 振动发声,装水越 少(空气柱越 短 )音调越 低 ,装水越多(空气柱越 长 )音 调越 高 。
●通常小、短、细、轻、紧的发声体发声的音调相对较 高 , 大、长、粗、重、松的发声体发声的音调相对较 低 。
●生活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 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
词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音调 ,后一 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响度 。(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密集
高
稀疏
低
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你 能 得 出 哪 些 信 息
123 4
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教师演示实验 (1)问题:回忆以前学习的观察发声体微小振
动用的什么方法?
次数 乒乓球弹开幅度 音叉振动幅度 响度
1
2
同一音叉,用力敲击,音叉的振动幅度越 大,响度越 大。 (2)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 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 (3)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___;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___。
学习内容: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6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 1.乐器分为 打击 乐器、 弦 乐器、 管 乐器,所有乐器的发 声原理都一样:通过 振动 发声。
2.管乐器靠 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 音调的高低, 长空气柱产生 低音 ,短空气柱产生 高音 。
3.弦乐器通过 弦 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 弦的材料 、 长短 、 粗细 和 松紧程度 等因素,
第二章 声现象
2.2.1声音的特性
降调
原声
升调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 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学习内容: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阅读课本P32至P35内容。
【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2.频率的单位是 赫兹 ,简称 赫 ,符号为 Hz 。物体在1s的 时间里如果振动 100 次,频率就是100Hz。
3.人的听觉范围:一般为 20—20000 Hz,超声波:频率高 于 20000 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
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D.“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1.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上本节一段相同的文字,朗
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
①我们能不能通过听觉分辨出前后朗读的两位同学是谁呢?
能
②我们为什么仅凭声音就能分辨出前后两位同学?这说明声音还
有什么特性?
因为不同的同学声音的特点不同
音色
③用一样的力敲打一面鼓(鼓面用牛皮制成)和铜锣(锣面用铜制成 ),能明显感觉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明音色受发声体的 材料影响,
次数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
1
2
(2)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 短 ,物体 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高___;钢尺伸出的长度越 长 ,钢尺 振动得就越慢,音调就 _低___。
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23 4
2.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演示P332.2-2实验:观察音调波形图,提高对声音的音调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