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2.2声音的特性

课题:
设计: 赵开花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9.5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2.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学习难点: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就是物体振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
主问题1.
主问题2.
主问题3.
主问题4.
问题梳理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
自学要求(自学指导)
第二步:互学探究————
合作要求(合作指导)
第三步:展学探究————
展评要求(展学指导)
第二部分达标检测
(一)基础练习
(二)综合练习
1。
2.2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 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 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一、温故知新: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练一练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 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 声音的音调___高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振动_快__慢___有关
练一练
5、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声 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调 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音调
小实验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 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 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力度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 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表1:钢尺振动快慢与声音音调之间的关系
伸出桌面的 钢尺长度
¼ 钢尺长 ¾ 钢尺长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
再次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不同(伸出桌面长
短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时
的响度.
可要注意与上次小实验的区别哟!
表2 锯条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响度之间的关系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响度
轻轻拨
小
小(弱)
用力拨
大
大(强)
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振动幅
2、声音必须靠 介质
传播。
课件1:2.2 声音的特性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形有什么变化?
3.音色 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小结 声 音 的 三 要 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发声体的区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频率 振幅 材质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
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
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 越低, 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 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课堂练习 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女青
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第二章 声现象
2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区别呢zxxk?
播放动画或音频文件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有12个 波
音调低的声音,有 8个波
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单位:赫兹 Hz
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在20Hz-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2.2 声音的特征

2.2声音的特性一、知识要点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通常用小写f来表示。
比如蝴蝶的翅膀每秒颤动100次,此时频率就是100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注:音调是由频率来决定,而频率是由每秒振动次数来决定,所以一秒内震动次数越多,音调越高,反之亦然。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注:振幅是物体震动时偏离原来位子的最大距离,我们可以把一块直尺放在桌子的边缘让他震动来帮组理解,如下图:箭头所指就是直尺震动的最大距离,此时这个距离就是直尺的振幅影响响度的因素:其一是振幅的大小、其二是与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注:影响响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振幅越大,也就是震动偏离原来位置越远,那么响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离发声物体越远自然声音就小,这点毋庸置疑。
(3)音色:声音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每人都有自己的音色但人的音色随着年龄、训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注:①不同物体的发声尽管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是音色却不同。
②不同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是泛音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就不同。
③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音调和音色。
2、音调和响度的区别:(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来决定的。
(2)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3、人的听觉频率为20Hz—20000Hz(1)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特点: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等,主要发生于大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解析】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知识点二:响度(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2.2声音的特性

3、音色
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色就不同。
几种乐器发声的波形
音色是我们分辨出各种声音的重 要特征.
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
音色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 既使他们(它们)的音调、响度都相 同,我们仍然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 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和各种乐器都有 它独特的音色.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蚊_子_____的叫声音调 高,__牛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_2_0_-2_0_0_0_0H_.z 超声波是指频率
高于_2_0_0_0_0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
__2_0_____Hz的声音.
次声波
人的听觉范围
20HZ
20000HZ
超声波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 ~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20Hz
人
20000Hz
15Hz 60Hz
狗
50000Hz
猫
65000Hz
蝙蝠 1000Hz
120000Hz
150Hz
海豚
150000Hz
分辨不同发声体 发出的声音的重 要特征
练习:
请指出下列现象各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⑴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音调 )
⑵挑西瓜时,常常把西瓜放在耳边轻轻拍几下,
根据听到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音色 )
⑶声音尖锐刺耳。
( 音调 )
⑷震耳欲聋。
( 响度 )
⑸一闻其声便知其人。 ⑹引吭高歌。
2.2声音的特性

• 四、波形图 • 看视频(音调、响度的波形区别) 低:振幅小 高:振幅大
疏:频率低 密:频率高
• 音调看疏密,越密音调越高 • 响度看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看形状,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练习:高声喧哗,低声细语
•
曲高和寡
•
• 五、乐音和乐器 • 1.乐音:规则振动(波形有规律)发出的声音。 • 2乐器的调节: • (1)响度(力度大小) • (2)音调 • 打击乐器 例:鼓皮松紧、大小、厚薄、材料
• 三、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又叫音质、音品)
•
二胡、小提琴音色不同;锣和鼓音色不
同;不同的人音色一般不同,那么音色与哪些
音色有关呢?
• 1.音色取决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和结构;
• 2.区分不同的发声体靠音色。
• 例如:区分不同的人,乐器、挑瓷器、
• 挑西瓜、维修发动机、日常铁轨维护等。 • 3.模仿人或动物:模仿音色 • 例如:口技、声纹锁(芝麻开门)等。
•(3)公式 频率=
• 3.声: • 超声波 • 声音 • 次声波
>20000Hz 20Hz—20000Hz <20Hz
• 声音除了高低之分,还有强弱、大小之分。
• 二、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 例如:禁止高声喧哗、小明大喊一声等 • 那么,响度的大小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 演示(音叉、兵乓球)
• 1.响度的大小取决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 2.增大响度的办法: • (1)增大振幅; • (2)减小声音的分散。例如(听诊器、双手 • 做喇叭状)。
• 3.练习:区分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 (1)老黄牛和蚊子; • (2)男低音主唱时,女高音伴唱。
课件7:2.2 声音的特性

盘点收获
•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 三、音色:不同发声体色音色不同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频率
(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振动次数÷时间(秒), (3)、单位为赫兹(Hz).
3.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 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4.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在20Hz-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二.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体验:用不同的力敲桌面,体会声音响度的不同.
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俗语:响鼓需要重锤敲
第二章 声现象
2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 演独唱
2.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注意: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 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
三.音色 音色:即声音的特色.
是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等方面引起的,发出的声音音 色不同.
例: (1)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2)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辩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课前预习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 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知识点二:响度
(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例题2】(2019•江苏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知识点三:音色
(1)定义: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例题3】(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福建省)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2.(2019山东威海)“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3.(2019•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
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
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4.(2019•孝感)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5.(2019•贵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6.(2019•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7.(2019山东省东营)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8.(2019山东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
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9.(2分)(2019湖南郴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0.(2011·武汉)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11.(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2.(2019新疆维吾尔)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A.鸦雀无声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D.声如洪钟
13.(2019天津)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弹不同的键,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振幅
14.(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5.“小关,上学去啦!”。
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6.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蚊子叫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蚊子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17.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
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编钟越大,音调就越低。
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编钟发出固有频率的音调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8.(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9.(2011·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2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2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补充表中的空缺: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___________不变.(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__________有关.
四、综合应用题
24.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其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这种昆虫振动发出的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