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整理要点

第一章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两人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 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m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 NAP (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提供交换设施, 使他们能够互相壬等通信
4、 因特网的组成: ① 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 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1)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 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 求(被动等待); 2)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 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一一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1)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 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2)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3)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 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一查找转发表一找到合适端II;
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 (城),LAN (局),PAN (个人);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 WWAN (手机); •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 复习要点-张先 勇教学文稿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辅导第一部分:名词解释(20分)第二部分:单项选择(30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在传输层的上一层是__D_____。
A) 表示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会话层2.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B____。
A) 比特序列B) 帧C) 分组D) 报文3. TCP协议规定HTTP进程的___C____端口号为80。
A) 客户B) 分布C) 服务器D) 主机4. 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0Hz,采样频率取__C_____值时,就可重构原信号的所有信息。
A) 300Hz B) 600Hz C) 1200Hz D) 1800Hz5. 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_A______。
A) SNMP B) FTP C) HTTP D) SMTP6. 如果要设置交换机端口的IP 地址,则命令提示符应该是__D_____。
A) Swich> B)Switch# C) Switch(config) D) Switch(config-if)#7.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___A____传输。
A) Trunk链路B) Backbone链路C) 路由器D) 服务器8. TCP 3次握手的正确顺序是__D_____。
A) SYN, ACK, SYN/ACK B) SYN, ACK/SYNC) SYN/ACK, SYN/ACK, ACK D) SYN, SYN/ACK, ACK9. 如果交换机遇到故障,那么SYSTEM LED将是___C____。
A. 绿色B. 熄灭C. 琥珀色D. 红色10. 可以显示当前运行的IOS软件版本的命令是___B____。
A) show startup-config B) show versionC) Show flash D) dir11. 下列路由器协议中,__B_____用于AS 之间的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要点

1.计算机向用户提供的两个重要功能:连通性,共享2.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3.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分为: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4.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5.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6.电路交换三个步骤: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7.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8.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9.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10.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类别: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2.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的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13.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4.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15.OSI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16.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17.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18.数据在计算机中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方式一般是串行传输19.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20.通信双方信息交换的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21.带通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22.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23.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24.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单模光纤25.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26.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27.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路线,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28.局域网的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述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这里可能会有简答题,计算)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主要由: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OSI的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相。
双绞线的类型: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多模光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的光纤单模光纤:是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的光纤频分复用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的出现。
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更利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统计时分复用STDM:按需动态分配时隙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整理要点

第一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因为没有第三台计算机,因此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
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
因此因特网也称为“网络的网络”。
另外,从网络媒介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做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特定的设备与软件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2.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种类与特点?①广域网 WAN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起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连接广域网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②局域网 LAN: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但地理上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③城域网 MAN :多采用以太网技术,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
④个人区域网 PAN: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3.网络带宽、时延的概念,网络时延由哪几部分组成?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带宽: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网络时延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发送时延计算:=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计算: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4.协议、网络协议(包括三要素)、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地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去完成的,则是具体的实现问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答:电路交换:沿着端系统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缓存、链路传输速率)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被预留。
分组交换:这些资源不会被预留。
电路交换: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
对比:分组交换的优点:提供了更好的宽带共享,支持的用户更多;比电路交换更简单、有效,实现成本更低。
资源的统计多路复用:按需共享资源。
2.常用的物理媒体(physical medium)的特点。
①.双绞铜线(TP):由两根以螺旋形式排列的铜线组成,两根绝缘铜线:3类线: 传统电话线,用于10 Mbps 以太网;5类线: 100Mbps 以太网。
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
②.同轴电缆:由两根同心的铜导体组成,双向的,一般用在电视系统中,具有高比特速率(Mbps)。
基带:在电缆上的单一信道、传统以太网所用;宽带:在电缆上的多个信道、HFC。
③.光缆:细而柔软、能够导引光脉冲的媒体,每个脉冲一个比特高速运行,能支持极高的比特速率(Gbps),低差错率:中继器相隔很远,不受电磁干扰,用于长途、跨海链路的首选媒体,但成本高。
④.陆地无线电信道:承载电磁频谱中的信号,无需安装物理线路,具有穿透力,提供与移动用户的连接以及长距离承载信号能力。
如:陆地微波:如高达45 Mbps 信道;LAN (如Wifi):11Mbps,54Mbps;广域(如蜂窝):如3G: 数百kbps⑤.卫星无线通信信道:能提供很高的带宽如:45Mbps,有同步卫星和低轨道卫星。
有270 ms端到端时延3.分组交换网络中的4种类型的时延。
答:(1).处理时延: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该分组的去处;(2).排队时延:在队列中,当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的时延;(3).传输时延:将所有分组的比特推向链路所需的时间,L/R;(4).传播时延:一个比特从链路的起点到路由器传播需要的时间,m/s;注:除排队时延是不固定的,其余的时延都固定。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第1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用通信线路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3、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4、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网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5、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按照拓扑学的观点,将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抽象为“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变成了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它表示了通信媒介与各节点的物理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网络拓扑结构。
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五种,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结构.8、根据网络的通信方式对网络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到点式网络。
9、网络协议及三要素是什么?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三要素分为:语法、语义、时序。
10、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11、为什么说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12、ISO/OSI参考模型分层和TCP/IP的分层结构,按顺序写出各分层ISO/OSI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13、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全局协议分类1、面向连接的协议:windows size:在需要目标系统确认的传输的数据包数。
队列数据传送:对进入和发送的PDU指定序号,在目的地再按序号重排数据;流控:确保发送的速率不超过目标接收的速率,通过为传输建立窗口尺寸实现;错误控制:确保接收到的数据连续并无错,如有丢失或损失的PDU,则不发送ACK包。
面向连接的协议有:ATM、TCP、Novell SPX、Apple Talk ATP;2、非连接的协议不包括连接设置和终止,没有流控和错误控制。
非连接的协议有:UDP、Apple Talk DDP、Novell IPX;数据链路层1、Ethernet/IEEE802.32、Token Ring/IEEE802.5故障处理命令1、show命令:1) 全局命令:show version ;显示系统硬件和软件版本、DRAM、Flashshow startup-config ;显示写入NVRAM中的配置内容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当前运行的配置内容show buffers ;详细输出buffer的名称和尺寸show stacks ;提供路由器进程和处理器利用率信息, 用stack decode show tech-support ;显示几个show命令的输出show access-lists ;查看访问列表配置show memory ;用于测试内存问题2) 接口相关命令show queueing [fair|priority|custom]show queue e0/1 ;查看接口上队列的设置和操作show interface e0/1 ;Cisco缺省的Ethernet封装方法是ARPAshow ip interface e0/1 ;显示指定接口的TCP/IP配置信息3) 进程相关命令show processes cpu ;显示路由器CPU的使用率和当前的进程show processes memory ;显示路由器当前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4) TCP/IP协议相关命令Show ip access-list ;显示IP访问列表(1-199)Show ip arp ;显示路由器的ARP缓存(IP、MAC、封装类型、接口) Show ip protocols ;显示运行在路由器上的IP路由协议的信息Show ip route ;显示IP路由表中的信息Show ip traffic ;显示IP流量统计信息2、debug命令DEBUG不应在CPU使用率超过50%的路由器上运行。
1) 限制debug输出在使用DEBUG获得所需数据后,要关闭Debug使路由器对所有消息都配置使用时间戳:Router#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localtimeRouter#service timestamp log datetime msec localtime缺省,error和debug信息仅发送到console,telnet到路由器上看不到debug和log的信息。
想在telnet中看到debug和log信息:Router#terminal monitorRouter#terminal monitor ;关闭信息输出Router#undebug all ;关闭debug进程及所有相关信息的输出可以应用ACL到debug以限定仅输出要求的debug信息。
如仅查看从10.0.1.1到10.1.1.1的ICMP包: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1 permit icmp host 10.0.1.1 host 10.1.1.1Router#debug ip packet detail 1012) 全局debug命令:3) 接口debug4) 协议debug5) IP debugdebug ip packets3、logging命令输出error和其它信息到console、terminal、路由器内部buffer或一台syslog服务器:Router>show loggingCisco路由器有8种可能的logging级:0-7Logging级别名称描述1 Emergencies 系统不能用的信息2 Alerts 直接行动3 Critical 紧急情形4 Errors 错误信息5 Warnings 警告信息6 Notifications 正常但重要的情形7 Informational 信息8 Debugging 调试缺省地,console、monitor、buffer的logging被设置为debugging级,而trap(syslog)服务器的logging被设置为informational。
4、执行路由核心复制core dump包含一份当前系统内存中信息的精确拷贝。
捕捉包含在内存中信息的方法有:1) 配置路由器在崩溃时执行Core Dump,存储到TFTP、FTP、RCP服务器:对TFTP协议,只需指定TFTP服务器IP,不需要任何附加的配置:Router(config)#exception dump 192.168.1.1 ;TFTP服务器的IP地址对FTP协议的配置:Router(config)#exception dump 192.168.1.1 ;FTP服务器的IP地址Router(config)#ip ftp username KevinRouter(config)#ip ftp password alohaRouter(config)#ip ftp source-interface e0Router(config)#exception protocol ftp对RCP协议的配置:Router(config)#exception protocol rcpRouter(config)#exception dump 192.168.1.1 ;RCP服务器的IP地址Router(config)#ip rcmd remote-username KevinRouter(config)#ip rcmd rcp-enableRouter(config)#ip rcmd rsh-enableRouter(config)#ip rcmd remote-host Kevin 192.168.1.1 kevin ;2) 在系统没有崩溃的情况下,执行Core Dump命令。
Router#write coreCore Dump仅在Cisco工程师测试和解决路由器问题时有用。
5、ping命令ping用于测试整个网络可达性和连通性。
可在用户EXEC模式和特权EXEC模式下使用。
IP的ping使用ICMP协议提供连通性和可能性信息,缺省只发送5个echo信息。
扩展Ping的选项有:源IP地址;服务类型;数据;包头选项。
Ping的响应字符集字符解释字符解释! Received an echo-reply message Q Source quench. Timeout M Unable to fragmentU/H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A Administratively deniedN Network unreachable ? Unknown packet-typeP Protocol unreachable6、traceroute命令traceroute用于显示到达目标的包路径。
可在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下使用。
Traceroute的响应:字符解释字符解释Xx msec The RTT for each packet * TimeoutH Host unreachable U Port unreachableN Network unreachable P Protocol unreachableA Administratively denied Q Source quench? Unknown packet typeLAN连接问题1、获得IP地址主机可以动态或静态获得IP地址。
1) DHCP:DHCP比BootP多了地址池和租期。
2) BootP:3) Helper Addresses:指定集中放置的DHCP服务器的IP地址Ip helperaddress ip-address ;No ip forward-protocol udp 137 ;4) 路由器上的DHCP服务:配置路由器为一台DHCP服务器5) DHCP和BootP故障处理Show dhcp server ;Show dhcp lease ;2、ARPARP映射第2层MAC地址到第3层地址。
Show arp ;显示路由器的ARP表Debug arp ;1) ARP代理:缺省Cisco路由器的ARP代理是启用的在下列情况下,CISCO路由器将用自身的MAC地址响应ARP请求:? 接收到ARP的接口上的Proxy ARP是启用的;? ARP请求的地址不在本地子网;?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包含ARP请求地址的子网;3、TCP连接示例IP访问列表1、标准ACL:基于IP包的源IP地址允许或禁用2、扩展ACL:提供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会话层协议进行过滤。
3、命名ACL:可以是标准ACL,也可以是扩展ACL。
命名ACL与编号ACL的区别:命名ACL有一个逻辑名,可以删除命名ACL中单独一行。
Ip access-list extended Example-Named-ACLDeny tcp any any eq echoDeny tcp any any eq 37Permit udp host 172.16.10.2 any eq snmpPermit tcp any any网络基线解决网络问题的最简单途径是把当前配置和以前的配置相比较。
基线文档由不同的网络和系统文档组成,它包括:网络配置表网络拓扑图ES网络配置表ES网络拓扑图创建网络的注意事项:1) 确定文档覆盖的范围;2) 保持一致:收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相同信息;3) 明确目标:了解文档的用途;4) 文档易于使用和访问;5) 及时维护更新文档。
网络配置表网络配置表的通常目标是提供网络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列表,其组成有:分级项目杂项信息设备名、设备型号、CPU类型、FLASH、DRAM、接口描述、用户名口令第1层介质类型、速率、双工模式、接口号、连接插座或端口第2层 MAC地址、STP状态、STP根桥、速端口信息、VLAN、Etherchannel配置、封装、中继状态、接口类型、端口安全、VTP状态、VTP模式第3层 IP地址、IPX地址、HSR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协议、ACL、隧道信息、环路接口在多数情形下,存储这些信息的最佳方式是电子表格或数据库,电子表格用于较小的网络,数据库用于较大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