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模式

合集下载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 具有明显的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

其主要做法是:1、秸秆根茬处理将农作物秸秆或根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的前提。

秸秆或根茬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20?30厘米;另一种是灭茬浅旋处理,就是作物收获时留高茬,播种前用旋耕机或灭茬机浅旋表土,使秸秆根茬与土壤混合均匀,以利于机械播种。

使用的主要机具有: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收获机、割晒机、旋耕机等。

2、免耕播种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生产环节。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需要使用专用的免耕播种机,在留茬地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使用免耕播种机一定要把播量、播深、株距、行距、覆土深度等按照农艺要求调整好,其调整方法与常规播种机相同。

目前适用机型有:2BM-9免耕播种机、2BG-4/6型带状免耕播种机、2BY?4/3型免耕播种机、2BF-3/2免耕播种机、2BT-2型破茬播种机、SGTNB-180苗带灭茬播种机等。

3、杂草、病虫害防治根据杂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适用的除草剂和灭虫剂。

使用喷雾机械按要求进行喷洒。

对使用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杂草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辅助除草。

使用的机具:WFB-18A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机动喷雾机、3WM2-350喷雾机等。

4、机械深松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一般为2~3年深松一次。

土壤含水率在15~22%时,可以在秋季作业,松土深度30?左右;干旱严重或土壤含水率低于15%时,不宜在秋季作业。

深松机械的类型有凿铲式深松机、翼铲式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常用机型有IMC-185灭茬深松机、IS-360、350、240全方位深松机、ISN-70型深松机、ISND-140悬挂深松机和ISZF-3型深松中耕追肥机等。

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4点做法

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4点做法

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4点做法
梁井林
【期刊名称】《当代农机》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 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常年种植小麦面积为6.7万
hm2、玉米为14.7万hm2.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003年
以来北京市重点推广了粮食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启动了"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用3年时间,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
和豆类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梁井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京提前实现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J], 子然
2.创新完善 "六机"工作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屯留县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几
点做法 [J], 连养臻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政府、教委、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J],
4.京郊农田将在三年内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J], 郭安杰
5.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及模式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及模式

模式 。根据我们j江平原 区土地平整 , 以平原 为主; 土壤肥 沃, 以黑土 、 草甸土 、 暗棕壤土为 主; 年降雨量适宜 , 50 约 0—
8 0毫 米 ; 候 属 于 温 带 半 湿 润 和 半 干 旱 气 候 类 型 , 植 制 0 气 种
度为一年一熟等情况。 土壤耕作应 以传统垄作为基 础 , 有效 解决土壤低温及作物安全 成熟 问题 ; 蓄水保墒 , 有效应对春 季干旱威 胁问题 ; 通过秸秆根茬覆 盖及少耕 、 免耕等措施 ,
及 植 保 作业 。 2 高 留茬 原 垄 免 耕 错 行 播 种 技 术 模 式 。适 用 于宽 垄 种 、
植模式 , 通过 留高 茬覆盖越冬减少农 田土壤风蚀 、 水蚀 , 并 提高农作物秸秆还 田量 。其技术要点是 :垄宽一般 为 7 — 0 10厘 米 , 0 秋收后农 田留 3 O厘米左 右的残茬越 冬 ; 第二年 春播 时在原垄顶错开 匣茬作物根茬进行 免耕播种 ;保持垄 形, 苗期进行深松培垄 、 追肥及植保作业。
3 留茬 倒 垄 免 耕 播 种 技 术 模 式 。通 过 留茬 覆 盖 越 冬 控 、
2 秸 秆 覆 盖技 术 。秸 秆 覆 盖 主要 是 秸 秆 粉 碎 后把 残 茬 、 抛撒 存 地 表 面 , 到保 护 土 壤 , 肥 地 力 , 产 增 术 。保 护 性 耕 作 农 田的植 保技 术 重 、
苗齐 , 茁壮 。 出
加秸秆还 田量 ,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其技术要点 : 玉米 、 大 豆秋收后农 田留 3 0厘米左右的高茬越冬 ; 第二年春播 时浅
旋 灭 茬 , 尽 量 减 少 灭 茬 作 业 的 动 土 量 , 用 旋 耕 施 肥 播 种 并 采
机进行原垄精 量播种 ; 保持垄型 , 苗期进行 深松 培垄 、 追肥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优势与实施注意事项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优势与实施注意事项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优势与实施注意事项2、盘山县政务服务中心124107摘要: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尤为密切的联系。

具体来讲,南方地区的土壤条件要明显优于北方地区,为进一步改善北方地区土壤种植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全方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最为关键。

基于此,文章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模式、应用优势、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希望能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北方地区;优势;注意事项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机械在农作物耕种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施肥过量、施肥不规律等现象也频繁发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农业耕地资源,致使土层肥力下降、土壤性能变低。

为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前耕地使用现状尤为关键,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作业模式。

在政府部门对保护土壤环境有较高的认知后,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也相继出台,不仅会积极预防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且能够起到保水保肥等效果。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新型模式,适宜在北方地区大范围推广与应用,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完美融合[1]。

1.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实施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所实施的一项系统化工作,在农机装备的积极作用下更好的融合农艺技术,运用植保机、深松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装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均匀后覆盖于耕地表面,采取免耕技术代替传统机械翻耕作业,尽可能减少动土量,从最大限度上满足农作物发芽需求,同时,积极践行田间管理与绿色防控技术。

传统耕作模式:利用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翻耕、整地、播种、施肥、镇压、收获、运输等相关作业。

保护性耕作模式:首先,要做好土壤处理工作,进一步采取免耕播种技术;其次,利用植保机进行机械化植保作业;最后,收获种植作物,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2]。

保护性耕作模式与传统技术相比,既可起到节水节肥、培肥地力、省时省力等积极性作用,还可更好践行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提高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优势。

北京市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

北京市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

北京市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二O一O年二月目录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春季) (1)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 (3)(一)耙耱镇压保墒技术 (3)(二)节水灌溉技术 (5)三、机械化播种技术 (6)(一)春玉米播种 (6)(二)花生(覆膜)播种技术 (9)(三)红薯起垄(铺膜)种植技术 (11)四、春季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 (13)春耕农机作业技术要点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春季)1.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是指秸秆残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深松、杂草控制与病虫害防治等四项机械化技术。

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模式不同,结合四项核心技术和相关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技术集成模式。

2.技术要求(1)秸秆与表土处理作业秸秆覆盖均匀,覆盖率不低于30%;玉米留茬覆盖处理的茬高应不低于30 厘米。

覆盖严重不均、或地表不平时,需要使用秸秆粉碎机、圆盘耙等机具将秸秆覆盖分布均匀或平整地表。

(2)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作业无堵塞,播种质量好, 能深施化肥,化肥间距适中。

播种后种带上方秸秆覆盖率在30%左右,以利于保水。

播种质量满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3)深松作业要求深松深度保证在30~50厘米,深松后要做到田面平整,无漏耕,深松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0%;上实下虚,抗旱保墒,达到良好的待播状态。

深松质量满足《深松机作业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4)杂草控制与病虫害防治采用化学防治为主,机械和人工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5)作业机具北方小麦、玉米区,选用免耕播种机、秸秆(根茬)粉碎机、植保机械、联合整地机、深松机、耙等机械。

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一)耙耱镇压保墒技术1.技术内容机械耙耱镇压保墒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春季最重要的防旱抗旱措施。

结合春季翻耕,采用圆盘耙、V型镇压器、钉齿耙耱等机具,通过耙、耱、压等一整套有效措施,达到改善耕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减少水分蒸发,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一、主要模式: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机械深松(2至4年一次)→小麦免耕播种→小麦田间管理→灌溉→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地表→机械玉米免耕播种→玉米田间管理→灌溉。

二、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秸秆覆盖技术,将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二是是采用免少耕播种技术,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三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就是利用农业、生物、物力、化学等多种措施综合使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不造成经济损失水平以下;四是机械深松技术,2-4年深松一次。

核心技术是免耕播种。

(一)秸秆覆盖技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可用联合收获机直接秸秆粉碎还田,或可用联合收获机、割晒机收割作物籽穗和秸秆进行高留茬作业,割茬高度控制在玉米至少20cm,小麦至少15cm,残茬留在地表不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二)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少耕播种:经必要的地表作业(耙地、浅松)进行播种。

作业要求:1、玉米免耕播种作业。

(1)播种量:玉米一般亩播种量1.5—2.5kg;半精密播种单双籽率≥90%;(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cm;(3)施肥深度:一般为8—10cm(种肥分施),即在种子下方4—5cm;(目前有部分机具种肥混施)2、小麦免耕播种作业。

(1)播种量:冬小麦亩播种量应视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水浇地5—10kg(常规播量就行)。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

35
20-Jan-24
36
20-Jan-24
深松机
37
20-Jan-24
38
20-Jan-24
秸秆粉碎还田机
39
20-Jan-24
秸秆还田
40
20-Jan-24
秸秆还田机刀
41
20-Jan-24
旋耕机翻土机
42
20-Jan-24
旋耕机
43
20-Jan-24
旋耕播种机
44
20-Jan-24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1935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组织土壤、农学、农机 等领域专家,开始研究改良传统翻耕耕作方法,研制深松铲、 凿式犁等不翻土的农机具,推广少耕、免耕和种植覆盖作物 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1937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农民试验发现,在保证播种质量和 有效除草条件下,免耕能够获得相同的作物产量。经过20多年 试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推广免耕法,80年代成为美 国主流耕作技术,1995年更名为保护性耕作法。
4 保护环境
农民为了抢农时赶季节,就地焚烧秸秆,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交通运输, 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秸秆焚烧以及由 此产生的CO2和N2O,减少了温室气体 的排放.
河北农民焚烧 麦秸
飞机不能正常飞行
保护性耕作的不足
地表温度降低 多数研究表明,早春地温回升较慢
播种质量不易保证 小型播种机的播种精度量不高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定义
国外定义: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 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 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2002年我国农业部定义: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 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 出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 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 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用秸秆残茬覆盖地面,尽量减少土 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搅动量,或是创造地表微地 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达到保土保水保护农田生 态环境,又要保证农作物苗齐、苗壮和正常生长, 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耕作技术。

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

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

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作用和推广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保护性耕作技术(Conservation Tillage)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保持土壤表层覆盖物,减少或避免常规翻耕,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土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不仅保护了土壤,还能够减少农业污染和土壤水分散失,降低机械能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深耕、精耕、覆盖以及轮作等方式,以达到减少土壤翻耕次数、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等效果。

在北方地区,气候状况复杂,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因此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对于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1.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的耕作方式。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下,减少翻耕次数、保持覆盖物、增加有机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压实和侵蚀,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出苗失苗现象,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保护水土资源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减少或避免翻耕,保持土壤覆盖物,降低土壤侵蚀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资源,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干旱和沙化土壤的问题比较严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3.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减少土壤养分的散失,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特别 关注
术。
研 究 表 明 ,水 田 在 自然 免 耕 后 , 有 机 物 主 要 积 聚 于 土 壤 表 层 ,水稻 的根 系也 分 布 在 表 层 。 因此 土 壤 有 机 质 的 含 量 免 耕 与 翻 耕 相 比 ,免 耕 土 壤 表 层 的 有 机 质 有 所 增 加 ,特 别 是 在 长 期 免 耕 后 , 0~ I 层 的 有 机 碳 增 加 ,而 5~1 5C n土 0 e 和 1 2 m 土 层 的 有 机 碳 则 明 显 低 于 前 m 0~ 0e 者 。土壤 氮素 养分 的分 配也 向表层 富集 ,中 、 下 层 土 壤 呈 梯 度 减 少 ,肥 料 的 施 用 应 根 据 以上 特 点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和 探 讨 ,以 便 有 效 提 高 肥 料 利 用 率 、降低 能 耗 、减 少 污染 。 () 稻 田保 护性 耕 作 是 一 项 综 合 技 术 体 系 , 4 必 须 多 学 科 协 作 ,实 现 农 机 与农 艺 配 套 ,研 究 建 立产 、学 、研 综 合服 务配 套 技 术 体 系 。 稻 田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是 南机 械 耕 作 、播 种 育 苗 移 栽 技 术 、覆 盖 技 术 、轮 作 倒 茬 技 术 、作 物 少 免 耕 栽 培技 术 和 病 虫 草 害 控 制 技 术 、农 机 收 割 技 术 等 农 艺 与 农 机技 术 措 施 组 成 ,必 须 多 学 科 协 作 攻 关 、农 机 与 农 艺 配 套 , 系统 研 究 不
地表 的地 块进行冬小麦免耕播种 ,青 贮收获地块的秸秆 留茬 量 不宜 太高 ( 一般 留茬 高度不 大于 2 m) 0c ;玉米 摘穗 收获 后 ,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 3 m左右 ,且粉碎秸秆均 匀铺撒在 c 地表 ,以免影 响小 麦免少耕播种作业 的进 行。主要采用 的作
业 路 线 是 :玉 米青 贮 收 获 或 者 玉 米 摘 穗 收 获 后 秸 秆 粉 碎 均 匀
(0 6 2 0 2 0 ~ 0 8年 ) 在北 京 地 区全 面 推 广 主 要 粮 食 作 物保 护 性 ; 术 ,建 成 全 国 首 个 全 面 实 施 保 护 性 耕 作 的省 市 。 其 后 ,北 保 护 耕 作 技 术 推 广进 入 了一 个 新 阶 段 。 根 据 不 同 作 物 的 生 长 特 点 、免 耕 播 种 的 形 式 及 配 套 机 :
理 。应 用 的免 耕 播 种 机 有 15 7 0型 、2 Q M-6型 和 2 Q 一 B Q - - BM
6 型 等 。 深 松 机 具 有 13 2 0型 、 1z 20型 、PN C D S— 1 S一 3 IO —
C I卜 7 等 。 H (一10型 3 冬 小 麦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模 式 . () 在一 年 两 熟 区 玉 米 秸 秆 青 贮 或 秸 秆 粉 碎 后 均 匀 覆 盖 1
底 的地块 ,且上 茬作物 留茬秸秆量 合适 ( 留茬秸秆 量小 _ 于 在地表铺撒均匀) ,符合免耕播种机作业要求 ,第 二年春天 行 春玉米或豆类免耕播 种。采用的作业路线 是 :春玉 米或. 留茬 ( 包括青贮 留茬和秸秆直立)一 免耕播 种机播种一后期
维普资讯
15 7 0型精量免耕播 种机播 种作业 时 ,只有苗带少量土壤 扰动 ,整机采用波纹 圆盘 切割秸秆 残茬 ,通过性好 ,可靠性 高 ,适合 高速 、宽 幅作业 。该 机 与 7 . 8 . k 拖 拉机 配 3 ~ 82 W 5 套 ,适合较 大地块作业 ,作业 效率一般为 2h h mY 。
制 ,促进保护性耕作的稳步 、协调 、健康发展 ,
这 都 需 要 政 府 的 引导 、参 与 和 支持 。
型等 ,在多年试验研究 的基 础上 ,形成 了以下几种适宜北 : 推广 的保护性耕作技 术模式 :
1. 玉 米 及 豆 类 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模 式 春 () 留茬 覆 盖 免 耕 播 种 。适 宜 春 草 发 生 较 少 或 化 学 除 : 1
旺要 册 藏 难盈 里
这种技术模式 的关键 点是免耕播种机作业 的性 能 ,所 以 选用适宜 的免耕播种机具 至关 重要。 目前这一技术模 式主要 配套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具有迪尔 15 、国产B M- D型 免 耕 精 量播 种机 等 。 -

同生态 区、不 同土壤类 型 、不 同作 物布局 、不
同 土壤 耕 作 与农 业 机 械 相 配 套 的关 键 技 术 ,通
过科技 创新 、优 化组装 、集成配 套 ,形成技 术 体 系 ,提高资 源的利用率 ,应是 当前和今 后研
究 的重 要 课 题 。
北 京 地 区 是 典 型 的 “ 玉 米 一 冬 小 麦 ”一 年 两 熟 区 , 夏 和 冬 小 麦 保 护 性 耕 作 的 试 验 、示 范 和 推 广 分 别 开 始 于 2 0 0 2 0 年 ,经 过 多年 的试 验 研 究 和 配 套 机 具 的 引进 、改 进 和 1 02 发 , 目前 已 基 本 确 定 了适 合 该 地 区 的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工 艺 所配 套 的 播 种 、植保 、深 松 机 具 也 基本 定 型 。
稻 田保 护性耕作 是一项综 合丰产 技术 ,目
前 已 在 南 方 稻 区 得 到 长 足 发 展 。 为 了 调 动 广 大 农 民 推 广 应 用 保 护 性 耕 作 的 积 极 性 ,应 加 大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补 贴 力 度 ,建 立 保 护 性 耕 作 长 效 机
2 0 年 , 农 业 部 与 北 京 市 达 成 共 识 , 用 3每 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