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四单元“政治制度”第十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性质与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地位,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性质与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与职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政治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性质与地位,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3. 内容讲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与职权。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4. 实践情景引入:以身边的实例为例,让学生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实际运用。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内容:(1)定义、性质与地位(2)产生与发展(3)组织结构与职权(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性质与地位。

(2)列举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3)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教案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教案一、考点解读考点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考点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考点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考点4:人大代表的产生;考点5:人大代表的职责考点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二、考纲解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注意区分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职权;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命题点主要有:人大的地位和职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政协的职能;从命题情境来看,一般设置的背景材料,多与时政热点相联系,时代感强。

以主观题呈现的概率较大。

复习中,要注意梳理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制度。

同时,要密切关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本单元有关的时政热点。

情景引入,感悟政治生活: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李舸)2011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审查国务院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中国两会热点话题:中国经济奇迹能否持续?步入“深水区”的改革如何推进?国富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实现民富?反腐倡廉靠什么取信于民?新起点上如何给力法治国家进程?人民如何舒心、安心、放心和有信心?面对复杂形势如何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老师活动: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网民对两会有这么多的期待?1)学生活动:1、人大与党的关系:1)在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人大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对政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应予以追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朱唐庄中学王加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和优越性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3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材料和图片,加深对我国对我国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2运用探究、讨论、多媒体等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请的好制度,坚定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设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党和人民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许多政治制度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多媒体)设计意图:与一、二单元相呼应,导出课题。

板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推进新课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突出本可与前一课的联系:让学生对国家机构有初步的了解。

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教师:权力机关—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委这些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机构。

这些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权力如何划分?这些内容反映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知识过渡)板书: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含义教师:- 政体反映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其国家性质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过渡)活动讨论:二者是什么关系?(多媒体)设疑探究: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板书1教师:有什么样的国体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国体与之相适应。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要反映国体。

(知识过渡)活动:思考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哪个?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知识与上一节课知识的联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精选(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精选(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政治制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职权与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

2.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国家政治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权与作用,以及在实际运作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组织结构和职权作用,让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身边的实例为例,让学生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关键作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结构、职权与作用。

2. 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和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体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答案要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体现等。

2.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要点:优点(如民主监督、代表履职等),不足(如改进空间、完善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深入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现状和改革举措,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1)政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1)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2. 能力方面:(1)自学阅读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2)全面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四.教学方法:1.自学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法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及职权是什么,及其人大代表的产生?(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人大代表有两种产生方式,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出(是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

从而引出这节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回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基本内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通过自学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板书)教材并没由给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通过老师的引导来总结出含义。

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板书)通过阅读教材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职权和工作方式。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基于文献研究和分组讨论,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起源、历史和演变过程。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教材和课外阅读,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职权和工作方式教师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职权和工作方式。

三、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 (10分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在课堂上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讲解。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40分钟)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起源,然后让学生分组阅读有关资料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以便形成完整的历史演变过程。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5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职权和工作方式 (60分钟)教师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职权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论。

5. 课堂小结 (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以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复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分,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听课表现和参与度。

2. 作业针对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 考试在本章结束后,进行考试,以检测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课件,展示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种信息,以便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人大工作,从而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政治生活参与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体验坚持、完善人大制度对我国政权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培养其决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政治品德,具有良好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完善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材料,收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会议、活动的典型事例(2)准备《宪法》、《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报等资料(3)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4)指导学生分组查阅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资料:创立过程、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等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隆中对》,“对”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对”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

古有隆中对,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有同样传为美谈的“延安窑洞对”。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延安窑洞对”对的又是什么?【课件演示并简介其过程】:毛泽东:“在延安考察的感想怎样?”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

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会宁二中王英斌一、课程概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第五课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教学目标分析:【课程目标】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3.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4.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知道全国人大与人大的区别与联系6.明确我国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联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我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介绍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为了便于以后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高一平行班学生,部分学生有文科倾向,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讲、议、练”的教学方法。

“导”,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归纳(推断)出结论;“讲”,即在“导”的基础上,教师精讲,扩展、深化知识,体现其主导作用;“议”,即议材料、疑点、热点,让学生在议论中推断出基本结论(观点),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并从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之目的;“练”,通过课堂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课尝试性地运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课堂教学过程:(一)、人民1.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3.人民与公民的关系(1)性质不同: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

(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加广泛,公民除了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2 My family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A. Let’s talk point and say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真实自然的情景会话,教给学生如何询问人的身份,以及正确使用人称代词he /she。

2.能听懂会说This is my family. Who’s that man? He is my father.Who’s that woman? She is my mother.等句型。

过程与方法: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和朋友交谈。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Who’s that woman (girl)? She’s my…。

2. 词汇:father, mother,mom,woman,man教学难点:she和he 的意义区别和发音。

课前准备:词卡,照片,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或教学CD.教学过程:Step1.Preparation1. Let’s sin g: Boys and girls男生女生分角色并加动作唱2. Free talk: 教师先示范,然后在小组内问答。

This is my friend,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Step2.Presentation1.以旧带新,学习新知(Let’s talk)(1)教师:呈现Mr Jones,问:Who’s he?引导学生答:He’s Mr Jones.教师:Mr Jones is a man.(2)学习单词man,并扩展woman对比进行学习。

2.词融于句,巩固新知活动1:呈现男教师的照片,让学生练说: Mr… is a man.活动2:呈现男明星的照片,让学生练说:如Yao Ming is a man.3.Guess and learn(1)呈现教师自己爸爸的照片:Look, that is a man. Who’s that man? Can you gusss? 教师出示答案:He’s my father.(2)学习father,并扩展mother对比学习。

(3)对比father和dad的用法,并扩展mother和mom对比学习。

4.Let’s talk(1)呈现对话动画。

(2)跟读对话,呈现新句型。

(3)教学句子: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4)学生小组表演对话。

Step3 practice.1.Sing a song:”Father and mother”.2.Point and say:同桌合作练习图中的对话。

3.Guessing game:收集学生的爸爸照片,让学生猜一猜:Who’s that man?是谁的爸爸,谁就快速回答:He’s my father.Step4 Summing up1.Words: 总结本课的三会单词man,father, dad.2.Sentences:总结本课的三会句子: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3.Homework: 背诵对话。

课后反思:Unit2 My family第二课时教学内容:A. Let’s learn Let’s chant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woman, mother, mom.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o’s that woman? She’s a new teacher.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能够听音跟唱本课chant。

能力目标: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 单词:father (dad), mother (mom), , man, woman2 .学唱英文歌曲《Father and Mother》。

教学难点:表示家庭成员单词的认读教学准备:1. 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照片2. 教师准备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挂图、单词卡和录音带。

3. 教师给学生准备作为奖励的小礼物。

教学过程:Step1 Warming up & Revision1. Enjoy a song”Who is she?”2.Sing a song”Father and mother”3. Let’s chant: Man, man, who’s that man? Father, father, he’s my father.Man, man, who’s that man? Dad, Dad, he’s my Dad.4. Free talk根据学生爸爸的照片,四人小组活动:Group leader: Who’s that man? S1: He’s my father. S2: He’s my father. He’s tall.S3: He’s my father. He’s a teacher…Step2 Presentation & practice1.学习新知(1)呈现Mr Jones,师生对话:T: Who’s he? S1: He’s Mr Jones.T: Is he a man? S2: Yes, he is.呈现Miss White,师生对话:T: Who’s she? S1: She’s Miss White.T: Is she a man, too? S2: No, she isn’t.对比学习man和woman。

(2)运用man和woman。

如:Yao Ming is a man. Deng Yaping is a woman. 教师呈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说My father is man. My mother is a woman. 对比学习father和mother。

(3)自编歌谣:Man, man, my father is a man. Woman, woman, my mother is a woman.2.家庭照片介绍T:This is my family. Do you know who ther are?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作答She’s my mother./ He’s my father.向学生解释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4.Free talk(1)呈现课文动画,教学本课。

(2)听音,跟读。

(3)分多种方法朗读,练习对话。

(4)小组表演对话。

Step3 Extension & Consolidation1.Let’s chant.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chant after it.The man is the father ---tall’tall tall.The woman is the mother---not so tall.That’s the son---small small smallThey are a family, one and all.2.创设情景,展示对话。

准备一些男女名人的照片(头饰),四人一组对话。

如:S1: Who’s that man? S2: He’s Yao Ming.S3: Hi, Yao Ming. S4: Hi! S3: Where are you from?S4: I’m from China.Step4 Summing up1.总结本课所学的单词和三会句子。

2.Homework:听音跟读本课单词和歌谣,并要求背诵。

课后反思:Unit2 My family第三课时教学内容:let’s spell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ten, red, leg , pen.2.了解字母e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

过程与方法:能够听懂指令,完成Read, listen and circle.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四会单词、字母e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字母e的发音读新单词。

教具:录音机,磁带,词卡。

教学过程:Step1 Warming up & Revision1.Enjoy a song”Who is she?”2.Let’s chant.3.快速说单词:father-mother man-woman dad-momStep2 Presentation & practice1.Let’s say:呈现Let’s spell动画,让学生袄出四个单词的共同点:a.每个单词中都含有字母e。

b.每个单词中的e都读/e/。

2.Spell and sing(1)呈现自拼规则:E, e, /e/ /e/ /e/(2)用肢体语言表演这个自拼规则。

(3)Sing a song “Elephant”。

3.学习单词:(1) 根据拼读规则学习四会单词ten, red, leg, pen。

(2)让学生体会字母e的发音,能够独立拼读简单的含有字母e的单词。

如:egg, Ted, hen等。

4.说短语或者句子:呈现本课的四个四会单词让学生自由说短语或者句子。

如ten legs, a red pen, I have ten pens.等等。

5.Read, listen and circle.6. Listen and write.Step3 Extension & Consolidation1.Play a game: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时,尽量要用上今天所学的四会单词。

如:This is my father. He has two long legs. This is my mother. She has a red skirt.2. Let’s chant: Pen, pen, a red pen. Leg, leg, ten legs. A red pen has ten legs.3. Learn a song: I love my family.Step4 Summing up1.总结本课的四会单词以及字母e 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

2.Homework:抄写四会单词一行,每行写4遍。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