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2(11、28)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5)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营养方式自养型异养型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0“概念图内容”:判断以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①菟丝子②硝化细菌③玉米④噬菌体⑤秃鹫⑥蜣螂⑦蓝细菌⑧结核杆菌⑨蘑菇生产者包括②③⑦;消费包括①④⑧;分解者包括⑤⑥⑨。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1)如图甲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乙为海洋生物的一个场景,两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均有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图甲与图乙中的生物能否相互交换,为什么?提示不能。

每种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都与自己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如图为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物种、环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是自然界中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基本单位,起到维持生命平衡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集合体。

非生物组成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非生物要素。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成之间通过物质的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作用。

二、生态系统的级别生态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位和生态区域等。

生物个体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小单位,指的是一个个体生物。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总体。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地区内各种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物组合。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生活方式和地位。

生态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生态条件、包括多个生态系统的地理区域。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上的植物叶子上,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形成食物链的第一级生产者。

食物链中的能量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形成食物链的各个层级。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流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活动过程中,物质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其中,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

碳循环包括碳的固定、储存、释放和再循环等过程。

氮循环包括氮的固定、储存、释放和再循环等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变化和周转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径流等。

五、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指各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可能会破坏平衡状态,引起物种种群的波动甚至灭绝。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8张)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8张)
食物链相互交错 食物网
成网状的情势
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生物之 间的食 物联系
能量流 动和物 质循环
能量流动:单向流动、 逐级减少
物质循环:在生物和无机 环境之间反复地出现循环
课堂测评
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D )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4.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能使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 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C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B.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测评5.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食粮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 看,这是由于( C )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
绿色植物能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草食动物以植物 为食,肉食动物则以草食动物为食。
表示方法
关系: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通式:A→B→C→D 注意: 1.A必须是生产者 2.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 3.箭头前后必须是捕食关系 4.食物链写全
草→昆虫→蛙→蛇→鹰
食物网
概念
生物的食物链不是单条的,而是错综复杂的。把食物链 相互交错成网状的情势称为食物网。
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最终来源都是太 阳能,并且能量是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传递的。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
能量流动的概念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留在生物遗体内
每个营养级 的能量去向
B.以热能的情势散失 C.被分解者分解
D.流入下一级营养级的生物体内

山西省临汾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山西省临汾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山西省临汾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圈包括( )A.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大部、岩石圈的上层B.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C.水圈、土壤圈D.水圈、土壤圈、岩石圈2.当人类排出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镉)进入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泊中含有毒物质最少的生物是A.矽藻B.水蚤C.鱼D.鸭3.下列不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A.山羊吃草B.昆虫取食庄稼C.松鼠吃坚果D.黄鼠狼吃鸡4.生物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A.实验法和观察法B.实验法和调查法C.观察法和文献法D.观察法和调查法5.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和珊瑚虫B.钟乳石和生石花C.新型冠状病毒和木马病毒D.木耳和白木耳6.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C.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D.阳光→青草→蚱蜢→食虫鸟→蛇7.生物小组的同学想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及用眼习惯,以倡导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他们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资料法8.“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长白山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由红松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高山苔原等组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树林中林下植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高大树木的遮蔽程度B.长白山植物从山麓到山顶植物种类的差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C.生活在林下的半夏、苔藓等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一般较大,颜色较深,这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D.“一路寒山万木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9.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针叶林生态系统10.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记录时要实事求是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D.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11.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为14.43亿,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文献法C.实验法D.调查法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手摸含羞草叶片收拢B.小文吃李子流口水C.海豹顶球表演D.小狗吃食1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①阳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⑦D.①③⑥⑧14.俗话说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概述

1、地球上适于生物生存的最初条件并不存在, 而是通过生命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和创 造出来的。
2、上述环境受到人为破坏或自然条件的各种 干扰而发生相应变化时,地球上的生命总体就 会通过改变其生长、活动和代谢来对这些变化 做出相应的反应,缓和地球环境的这些变化。
繁荣。
生物的进化不仅是诸物种协同进化的历史,同时生物圈生态系统的 形成与发展,也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历史。
二、Gaia假说 ——地球自我调节理论
关于生物与地球环境的问题,过去比较流行的观念是: 生物是被动地适应地球环境的理化条件的。
英国科学家Loveloc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地球自我 调节的理论——Gaia假说:大气中活性气体的组成、地球表 面的温度及地表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等是受地球上 所有生物总体(biota)的生长和代谢所主动调控的。
③人类补加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human subsidized solarpowered ecosystem):农田、水产养殖等
④ 燃 料 供 能 的 城 市 工 业 生 态 系 统 ( fuel-powered urbanindustrial ecosystem)
生态系统几乎都属于开放系统(opened system)。封闭系 统(closed system) 与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 一般都是人为的。
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
反馈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 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 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 叫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之分。
正、负反馈作用同时存在,在系统发展的不同阶 段作用强度不同,大发展阶段系统调节以正反馈为主, 系统生物量、体积、多样性、复杂性迅速增加,大发 展过后,随即是一段减速增加阶段,负反馈逐渐起作 用,系统的各个参数趋向于在一个恒定水平附波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并进
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系统。

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层次。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中的物种集合,包括各个物种之间的相
互关系。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非生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形成的一个巨大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
群落包括动植物群落、微生物等生物体。

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我调
节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是指有机物、无机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循环利用。

而能量
流动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物种传向另一个物种的过程。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基础练习: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2022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基础练习: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课时评价作业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生物种群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B.地球上最大的水域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是人类发展、文明进步的产物,并非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A 错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B正确;城市是人工生态系统,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

2.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B.荒漠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果园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D正确。

3.(2021辽宁锦州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B.生物圈中的生物可以分布在水圈、岩石圈上层和大气圈下层C.多数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就越稳定答案:C解析:多数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不能分解为无机物,C错误。

4.(2021山东枣庄滕州一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C.植食性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加快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生产者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合成型,故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正确;植食性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加快物质循环,C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D正确。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7)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作业(7)生态系统的结构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7)生态系统的结构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消费者或生产者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B.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②观音湖中的所有鱼③公园的全部生物及非生物环境④百石绿洲中的全部生物A.②④③B.②③④C.①④③D.①②③4.如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细菌、e——腐生细菌,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 B.C. D.5.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若除去鼬,则草原上鹰的数量会增加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最可能是( )A.I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I是消费者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7.下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的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8.永州市环保局研究双牌日月湖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实验结果如图。

其中P表示磷,N 表示氮,BOD表示生物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

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月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B.日月湖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的P去除效果好于NC.从图像看出8月份生物消耗的氧要比11月份多,产生的氧可能也多D.12月份BOD的曲线较低,主要是分解者数量较多9.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寄生或腐生生活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10.关于下列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细菌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以上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11.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夜行性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

图示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A .4条B .5条C .6条D .7条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 .一定能固定CO2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

如果有人大量捕杀 )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
、在下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
虫。

水中有螺、沼虾、鱼类。

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

回答以下问题:(1)
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
对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蛙蛇鸟类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营养功能来区分,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