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讲义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精品课件(湘教版)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精品课件(湘教版)

二、地形 说出ABC代表的地形区,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B
A
地形特征:
C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
三、河流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内流河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降水分布图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四、植被 想一想甲、乙、丙三地的天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巩固训练
B 1.关于西北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荒漠到荒漠草原到草原
C.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带呈带状或点状
D.河流稀少,绝大部分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C 2.下面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描述中,按照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加地形阻挡,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A.气候
B.科技
C.经济
D.地形
8.兰新线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西北地区通过该线路出口的货物中,不应该
D 大量出现的是(
)
A.长绒棉、甜菜、小麦
B.红枣、枸杞
C.乳、肉制品
D.柑橘、橡胶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读图思考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如此干旱呢?读图解释。 原因:地处内陆+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一、位置 找出西北地区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
大 兴 安 岭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大兴安岭以西。
D.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湘教版第一章: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和范围1.2 气候特点1.3 地形地貌1.4 植被和动物资源第二章:西北地区的人文环境2.1 民族与文化2.2 人口和城市分布2.3 农业和牧业2.4 资源开发与保护第三章: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3.1 地理位置和范围3.2 高原气候3.3 地形地貌特征3.4 植被和动物资源第四章:青藏地区的人文环境4.1 民族与文化4.2 人口和城市分布4.3 农业和牧业4.4 资源开发与保护第五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合作与发展5.1 区域合作现状5.2 合作领域与成果5.3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4 对策和建议第六章:西北地区的特色产业6.1 农业特色产业:如新疆的棉花、甘肃的苹果等6.2 牧业特色产业:如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新疆的细毛羊等6.3 工业特色产业:如陕西的能源工业、甘肃的稀土工业等6.4 旅游特色产业:如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等第七章:青藏地区的特色产业7.1 农业特色产业:如青海的青稞、西藏的牦牛等7.2 牧业特色产业:如青海的草原畜牧业、西藏的高原畜牧业等7.3 工业特色产业:如西藏的矿产资源开发、青海的盐湖资源开发等7.4 旅游特色产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第八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8.1 荒漠化问题: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8.2 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如高原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保护等8.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如塔里木河、黄河流域的治理等8.4 可持续发展策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第九章:国家政策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9.1 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背景、主要内容、成效与问题9.2 青藏高原特殊政策:如生态环境保护、藏族文化保护等9.3 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项目等9.4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10.1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10.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10.3 总结与反思: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合作与发展等进行全面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解析:地形地貌是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总结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湘教版1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 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一) 四大地理区域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

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3.主要矿产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

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

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

安徽省-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期末复习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归纳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期末复习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归纳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期末复习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秦岭——淮河线1、(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等三条地理界线相结合,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气温)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降水(或夏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比较2、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3、南方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

(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4、四川盆地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有“紫色盆地”之称,其中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5、东北平原——“黑土地”,长城以北为春小麦,长城以南为冬小麦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1)、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3)、能源资源:太阳能资源(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热能、水能。

(4)、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5)、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涵养区。

(6)交通: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和青藏铁路(西宁——拉萨)(7)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油菜。

2、西北地区(1)、气候特点: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依靠黄河,在其沿途地区形成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合称为“塞外江南”);在内陆地区,依靠高山的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绿洲农业):如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

地理八年级下册课本目录湘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课本目录湘教版

地理⼋年级下册课本⽬录湘教版 ⽬录,对于湘教版⼋年级地理下册课本来说就如纲、领。

在湘教版⼋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教材⽬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下⾯⼩编给⼤家分享⼀些湘教版地理⼋年级下册课本⽬录,⼤家快来跟⼩编⼀起看看吧。

湘教版⼋年级地理下册课本⽬录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节四⼤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节北⽅地区和南⽅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然环境 第⼆节东北地区的⼈⼝和城市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节⾹港特别⾏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第⼆节澳门特别⾏政区的旅游⽂化特⾊ 第三节珠江三⾓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长江三⾓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第⼋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第⼆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新疆维吾尔⾃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 第五节黄⼟⾼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活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年级地理下册课本湘教版知识点: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体位于长城-祁连⼭脉-阿尔⾦⼭脉-昆仑⼭脉⼀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治区及⽢肃北部。

⾯积约占全国的30%,⼈⼝约占全国总数的4%。

全区汉族⼈⼝占三分之⼆,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2、本地区地形以⾼原、盆地、⼭地为主。

⽓候以⼲旱为主的⽓候,属于温带⼤陆性⽓候。

降⽔从东部的400mm,往西减到200mm,再到50mm以下。

地表植被:由于降⽔的影响,从东到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的⾃然特征及其成因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然环境特征是⼲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脉对湿润⽓流的阻隔,来⾃海洋的湿润⽓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降⽔稀少,⽓候⼲旱。

4、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 ①⾼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显著,西部有浩瀚的⼽壁、沙漠。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3(2)青藏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3(2)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气候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特征
气候高寒,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强,日温差 大,年温差较小。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 南向西北递减。
“高”的影响: 1.气候
气温低;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降水空间分布: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拉萨“日光城”)
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青藏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 野驴等珍稀动物。
青藏地区生态保护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目前,草场 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
保护本区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具有重要意义。
三、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1.主要气候类型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
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
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
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
小结: 植被稀少,以草原和荒漠广布
冰川广布
地势高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高寒气候 热量缺乏
光照充足 太阳能资源丰富
三、河谷农业和高寒 牧区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牧区
高原之舟 —— 牦牛
青藏高原上的牲畜需 毛厚且长才能够御寒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五中学“预学练作”一体化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地理学科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编审:孙丙银教材说明1.本节教材内容与第二节并列,分别就中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主要内容:(1)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

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标题中明确了“干旱的西北地区”。

(2)在本节教材的第二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教材利用一幅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和两幅景观图直观地反映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在本节教材的第三个框题下讲述了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首先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然后又从自然条件的差异,谈到牧业生产的差异。

新课导入: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1、能够找出该地区重要的山脉、盆地、河流、高原;2、了解我国四大牧区的牧场类型和主要牲畜。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请同学们自读课本P11-12,找出这一地区有哪些你熟知的地理事物(山脉、河流、高原、盆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本讲主题
1. 位置和范围
2. 自然地理特征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
描述西北地区所在的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昆仑山以北。

2. 范围
你知道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吗?
面积:占全国的30%。

人口:占全国的4%。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读图:请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主要高原、主要盆地。

地形特点: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高原和山地为主。

2. 气候
读图:西北地区有哪些温度带?
读图:西北地区有哪些干湿区?
西北地区各地干旱的程度是否一致?
西部东部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

夏季牧草茂盛,牛羊成群。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思考:西北地区为什么主要是草原和荒漠景观呢?
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特征: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最热——吐鲁番盆地)。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干湿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
3. 河流
读图:请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

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金题精讲
题一:下列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A. 长江
B. 淮河
C. 珠江
D. 塔里木河
题二:读图,图中甲山是()
A. 昆仑山
B. 大兴安岭
C. 台湾山脉
D. 雪峰山
题三:关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植被变化自东向西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
C. 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
D.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题四:读图回答:
1. 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高周低
D. 周高中低
2. 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
①深居内陆②河流稀少③山脉阻挡④植被稀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金题精讲题一:D 题二:A 题三:D 题四:1.D 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