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补充,本章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藏地区的整体认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深入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青藏地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4.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

(1)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A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草原广布 D.光照强烈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D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B( ) A.昼夜温差大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
青稞
豌豆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地区内外部联 通性和发展支撑能力。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维护社 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
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 认知度和参与度。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 区
contents
目录
• 西北地区概述 • 青藏地区概述 • 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和资源 • 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和资源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文化与历史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未来发展
01
西北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与特点
位于中国西北部,包 括新疆、青海、甘肃、 宁夏和陕西等省份。
水资源
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冰川和湖泊,水资源丰富, 但分布不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都在青藏地区。
农业发展
畜牧业
青藏地区的畜牧业是其传统的产业,主要饲养牦牛、藏羊 等高原特色牲畜,产品不仅满足当地需求,还销往其他地 区。
种植业
由于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种植业相对较为受限。 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农业现代化程度 较低。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 源基地,主要分布在塔里 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煤炭
该地区的煤炭资源也十分 丰富,主要分布在陕北、 宁夏和新疆地区。
稀土
分布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的 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 矿之一。
农业发展
畜牧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 地,主要饲养牛、羊、马等牲畜。
种植业
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以旱作为主,主 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区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主要分水岭之一,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对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涵盖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

整个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要特征。

高原的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和冰川,是全球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

二、气候与环境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呈高原季风气候和柯本气候特点。

湿润的季风和干燥的柯本气候交替出现。

全年温差大,降水少,北部平均温度较低,南部气候较温和。

青藏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如长江、黄河等。

三、资源与景观青藏地区地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银等。

此外,青藏高原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如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这些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四、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来减缓地区的生态压力,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限制开发和采矿等。

五、交通与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地形的特殊性,青藏地区的交通一直是一个挑战。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青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交通。

这也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旅游业和资源开发。

六、人文与文化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民族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其中,藏族文化是最为著名和独特的,包括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

青藏地区的居民多以农牧业为主要生计,他们过着宁静的生活,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七、地震与灾害青藏地区是地震多发区,经常发生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

这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3(2)青藏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3(2)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气候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特征
气候高寒,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强,日温差 大,年温差较小。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 南向西北递减。
“高”的影响: 1.气候
气温低;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降水空间分布: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拉萨“日光城”)
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青藏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 野驴等珍稀动物。
青藏地区生态保护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目前,草场 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
保护本区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具有重要意义。
三、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1.主要气候类型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
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
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
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
小结: 植被稀少,以草原和荒漠广布
冰川广布
地势高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高寒气候 热量缺乏
光照充足 太阳能资源丰富
三、河谷农业和高寒 牧区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牧区
高原之舟 —— 牦牛
青藏高原上的牲畜需 毛厚且长才能够御寒

地理课件八年级初二青藏地区

地理课件八年级初二青藏地区

总结与展望
青藏地区的独特魅力
青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发展和保护的平衡之道
在青藏地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青藏地区与中国的命运共同体
青藏地区与中国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青藏地区也是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课件八年级初二青藏 地区
青藏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带,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壮丽的山脉和神奇 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青藏地区简介
位置和概况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也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气候和环境
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气温 寒冷,水资源丰富。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特征
3
公路和铁路
青藏地区通过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与中 国内地连接,交通便利。
通讯和信息化
青藏地区的通讯网络与中国内地接轨, 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逐步提高。
青藏地区的开发与保护
开发的必要性和意义
青藏地区的开发可以促进经济 增长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 平,但也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 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独特而脆 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 和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追求长远的利益和可持续的发 展模式。
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文化古迹
青藏地区有壮丽的高原湖泊、雪 山和草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 遗产,包括寺庙、建筑和文化节 庆等。
特色旅游项目
青藏地区有独特的旅游项目,如 登山、徒步和探险等,吸引了众 多冒险爱好者。

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练习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温凉,土质较肥沃。

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

人们都爱喝青稞酒。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一选择题: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及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川藏铁路沿线()A.地势起伏小B.沙漠广布C.风能最丰富D.跨越地势一、二级阶梯2.图示区域()A.信仰伊斯兰教B.蒙古族人口最多C.通用阿拉伯语D.西北部人口密度小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冷湿B.高寒C.干旱D.湿热4.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A.河谷地区B.三江源地区C.柴达木盆地D.藏北高原5.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C.气温低,病虫害少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读图,完成6~7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西藏地区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西藏地区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新知探究
观察发现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
降水



为什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却能成为“中
新知探究
寻根探源
一.雪山和冰川的 融水是江河的最
二.湖泊和沼泽的调蓄 作用
新知探究
读一读
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 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 融水丰盈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 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 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由于每年 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而沼泽分布面积较大, 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千米。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 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3126
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
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新知探究
二.保护三江

思考讨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有哪些?
一.三江源地区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面 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 地区生物多样性最 集中的地区。
新知探究
藏岩雪黑羚羊豹颈藏白野唇 羊鹤 驴鹿
新知探究
一.探寻三
江源
1.读图,分析归纳三江源的
位置
360
310
890
10 02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位
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
新知探究
说一说

河 长江
澜沧 江
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五节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确定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说出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人口、交通等的分布特征;能说出该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入简单分析原因;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继而简介了地势高这一主导因素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时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投身西部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面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五节青藏高原——高寒的土地
一、位置及范围
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三、特色:高寒
冰川广布大河发源地气候寒冷气候寒冷以畜牧业为主高寒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地势高种植业河谷农业(青稞、小麦)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光城
衣着与饮食:藏袍、酥油茶、糌粑
矿产资源——盐(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四、资源丰富地热资源——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水能资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五、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