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航天中心与世界九大
趣味地理知识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4、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京杭运河5、世界最大的河流峡谷是雅鲁藏大峡谷。
6、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7、世界最底的国家是荷兰 8、中国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10、世界最大的内陆国的哈萨克斯坦 11、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12、中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13、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14、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15、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帝因。
16、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 17、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省18、素有“鲜花王国”美誉的国家是荷兰 19、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
20、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亚马逊 21、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22、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沙特阿拉伯。
23、伦敦与北京相差几小时8小时。
24、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南非。
25、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26、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27、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28、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9、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是因纽特人。
30、埃及的首都是开罗。
1、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b、善待地球——保护资源4、下列港口与所临海域相符合的是:( b )a、马赛~大平洋b、鹿特丹~北海c、汉堡~地中海d、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5、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欧洲联盟(un) 10、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桑巴14、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中国2.钱塘江潮是世界一大自然景观。
观潮风俗自汉唐就有了。
请问:去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9月。
3.西双版纳有着秀丽怡人的风光。
请问,西双版纳的意思是“美丽的小村”吗?不是。
4.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喜爱的吉祥数字也有不同。
问:蒙古族的吉祥数字是“9。
5.蛇岛是我国著名自然保护区,以毒蛇众多而出名。
高中地理趣味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4、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京杭运河。
5、世界最大的河流峡谷是雅鲁藏大峡谷。
6、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7、世界最底的国家是荷兰。
8、中国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10、世界最大的内陆国的哈萨克斯坦。
11、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12、中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13、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14、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15、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帝因。
16、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
17、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18、素有“鲜花王国”美誉的国家是荷兰。
19、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
20、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亚马逊。
21、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22、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沙特阿拉伯。
23、伦敦与北京相差几小时8小时。
24、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南非。
25、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26、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7、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28、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9、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是因纽特人。
30、埃及的首都是开罗。
1、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 b )b、善待地球——保护资源4、下列港口与所临海域相符合的是:( b )a、马赛~大平洋b、鹿特丹~北海c、汉堡~地中海d、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5、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a )a、欧洲联盟(un)10、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 b )b、桑巴14、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 d ) d、中国1.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于2002年12月3日在摩洛哥(国名)揭晓,上海市成功地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中国3大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

中国航天三大基地分别位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位于酒泉市金塔县航天镇。
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八个第一:1970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
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 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中心已经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 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各种轨道,不同射向的各类航天器,同时建立健全了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并拥有数千台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施,在国际同行中有着“东方休斯敦”的美誉。
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
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扩展资料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地理坐标为:北纬19°19′00.18″,东经109°48′00.15″。
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
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由于此地点的纬度较低,距离赤道只有19度,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
中国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地理位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在一块风水宝地上,西依山,东临河,是一块戈壁沙漠上的绿洲。
至今,一提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许多人都会以是在酒泉。
其实酒泉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这里距离酒泉还有近300公里之遥。
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
另外,当时在行政区划上额济纳旗归属甘肃省,直到1979年才归属内蒙古阿拉善盟。
酒泉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发射历史几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
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
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PPT课件

发射场区位选择
1、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同时,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 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 例如: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 场(法属)。该发射场的纬度为南纬5°,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欧洲的 “阿丽亚娜”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这也是“阿丽亚娜”火箭一个重要的 竞争优势。 这些国家的媒体分析认为,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 度地区,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 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众所周知,要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中, 就要消耗成百上千公斤的燃料。因此,卫星专家总是在绞尽脑汁保证卫星功 能齐备的同时尽量减轻卫星的重量。但运载火箭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卫星 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减轻。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将中国的“长征F”火箭的推力从70多吨提升一个档 次,让中国发射卫星时节约燃料的有效办法,就是将中国的航天发射场从北 方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搬”到南方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我国文昌基地的建设 主要就是基于纬度因素的考虑。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 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 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 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 月是最佳发射季节,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 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
2、气象因素: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高,风速小; 例如:“嫦娥一号”发射时必须具备三个气象条件,一是没有强降水,整个发 射期间不能有超过1毫米即小雨以上的降水;二是无雷暴和闪电,从加注燃料 到火箭发射时段,场区20公里内不能有任何雷电活动;三是风速要求,地面
中国航天小知识

中国航天小知识第一篇:中国航天小知识(上)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航天探索之旅。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成就。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航天的小知识。
一、第一颗卫星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第4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太空科学和地球物理探测。
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
从1970年第一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开始,中国不断改进长征系列火箭的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出长征一号~长征八号等多种型号。
其中,长征二号F/G/H型和长征三号B/C/D/E型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商业运载火箭之一。
三、中国载人飞船中国载人飞船被称为“神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突破。
第一艘“神舟”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第3个完成载人飞行任务的国家。
至今,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艘“神舟”飞船。
四、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突破。
第一次月球探测任务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进入月球轨道。
随后,中国陆续发射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等多个探月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五、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该空间站分为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并拥有配套的货物飞船和载人飞船。
中国计划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并正式开始常驻空间站任务。
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提供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该系统共分为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目前已经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以上就是一些中国航天的小知识。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更加惊人的成就和突破出现。
第二篇:中国航天小知识(下)在第一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的一些小知识。
中国地理常识必背知识点

中国地理常识必背知识点中国地理常识(一)(一)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二)⑴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 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 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⑷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 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⑸ 调整措施:①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中国地理常识判断④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 稳妥发展核电;⑥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 利用乙醇汽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三大航天中心一、中国航天业的背景知识:世界最大的商用卫星制造国是美国,美国客户一直是卫星发射市场上的主角,美国参加卫星发射市场竞争,“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对华政策上的考虑,有可能使中国长征火箭“巧媳妇无米下炊”。
日本苦心经营的H-2火箭一直发展不顺利,直到最近改进型H-2A火箭发射成功才扭转了这一局面。
目前日本急欲借助联盟这个大平台重振日本航天业。
因受地理条件限制,日本火箭发射地点一直不理想。
而阿丽亚娜空间公司所属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佳发射地点。
据悉,与世界上其他发射地相比,在那里发射,卫星飞行可平均节省20%的能量,大大延长了卫星的寿命。
因此日本很有可能借联盟之机与欧洲商讨租用发射地一事。
从发射火星探测器、发展载人航天、发展超高速航天器、参与国际空间站到发射侦察朝鲜和亚太地区的卫星以及参加卫星发射联盟,一个航天技术发达的日本已迅速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
中国有被挤出国际市场之忧!上世纪90年代,中国火箭曾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先后有6种长征火箭发射过20多颗外国卫星。
然而,目前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面临困境。
上个世纪末已有美欧中俄乌,本世纪将有日本和印度进入市场,此次又有美日欧成立发射联盟,加上美国政府有意限制我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如果中国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可能会被边缘化,乃至挤出国际市场。
有专家认为,航天事业的商用化和市场化过程起始于60年代末,今后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趋势面前,中国应有相应的规划和措施。
俄罗斯、日本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广泛的合作是值得借鉴的。
中国也可以与俄罗斯、乌克兰进行更广泛的商业性合作。
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较为发达,近来探月和载人航天技术受到欧洲极大关注,可以借此扩大与欧洲的合作,并建立一些类似美俄、美日欧的合作关系,尤其应该多注重商业方面的考虑。
航天发射场一般应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源、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载人航天发射场除应具有这些条件外,还必须更多考虑人的安全,如雷电天气要少,有较好的空中和地面电磁环境;在火箭发射方向的沿途,近百千米内最好没有高山密林和较密集的居民点等。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业将迎来崭新的一页.航天发射场一般应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源、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载人航天发射场除应具有这些条件外,还必须更多考虑人的安全,如雷电天气要少,有较好的空中和地面电磁环境;在火箭发射方向的沿途,近百千米内最好没有高山密林和较密集的居民点等。
我国的酒泉发射场是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它本是我国三大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中心之一,拥有先进、完善的发射设施。
为了适应载人飞船的发射,不仅新建、改建了测试厂房、发射塔架,而且采用了先进的发射技术,例如火箭在垂直状态下进行总装和测试、火箭连同飞船在垂直状态下整体运输以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技术。
“神舟号”飞船两次发射工作的顺利进行证明,这些发射新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城北60公里的峡谷中,其总部位于距发射场65公里处的西昌市内,发射台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
西昌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该地区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
该发射中心位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干线(成昆线)和四川至云南的公路线上,西昌市距离成都535公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条专用铁路支线和公路支线与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连接。
公路有8米宽,是水泥路面铺就的。
西昌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 公里和50公里。
该机场的跑道长3600米,能够起降C-130、安124和波音747等大型飞机。
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
76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的耸立于峡谷的底端。
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半封闭小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
塔架由11层工作平台和相对应的电缆提杆组成,同时对星箭进行吊装对接,加注燃料和垂直测试。
在点火的那一瞬间,平台自动旋转星箭分离,固定火箭的螺拴也随即启爆,火箭喷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
发射塔架两侧的山体内,是与场区相匹配的指挥,测试,控制以及供应水,电,气的设施。
进入火箭发射的最后半小时程序后,地面人员就全部转入山体内。
技术厂区,位于发射场区不远的山坳里。
一幢幢乳白色的高大建筑隐没于绿树深处,是卫星发射进行装配,加注,测试及火箭水平测试的地方,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最优越的厂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
利用有线网络和卫星通讯网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可以提供内部和国际电话、电传及传真服务。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地区,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0度、北纬41度,海拔1000米。
该地区属温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
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线)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
鼎新机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西75公里,机场跑道长4100米、宽80米,可起降C-130及波音747等大型飞机。
8米宽水泥路面的公路连接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适合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及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LM-1)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LM-1、长征二号丙(LM-2C)及长征二号丁(LM-2D)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
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LM-2C火箭发射我国返回卫星的机会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FREJA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
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八个第一;1970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目前,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东风水库、沙漠胡杨林等。
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距离太原市284公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其东部、南部和北部三面环山,西边是黄河。
由于海拔高,周围有高山阻隔,缺少海风影响及气候寒冷干燥等特点,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天时间长且寒冷,夏天时间短,年平均温度为4-10摄氏度,夏季最高温度达28摄氏度,冬季可降至零下39摄氏度。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地区的平均地面气压为850mPa,平均湿度为50-60%,年平均降水量为540毫米。
每年1月份是该地区的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为零下12摄氏度,平均风速3米/秒。
每年7月份是最热月份,平均温度为24摄氏度,平均风速也是3米/秒。
由于地处山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空气清新无污染,居民和工业用水来自地下500米处,如矿泉水般清澈,生活环境安静祥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发射中心的火箭和卫星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轨道预报间等建筑具有艺术风格。
到目前为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分别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LM-4)和长征二号/ SD 运载火箭(LM-2C/SD)成功地发射了所有国产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以及美国的12颗铱星。
世界九大航天发射场【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
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
【拜科努尔发射场】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市西南288公里处,建于1955年,是前苏联最大的导弹和各种航天飞行器发射场。
【普列谢茨克基地】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
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甘肃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
主要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专门用于发射地球静止卫星。
【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南部种子岛南端,建成于1974年。
主要用于发射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库鲁发射场】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建成于 1971年。
目前是法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也是欧空局(ESA)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圣马科发射场】位于肯尼亚福莫萨湾海岸约5公里的海上,正式启用于1967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
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
中国载人飞船将一步到位实现载人航天(多图)苏联“联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能载2~3人。
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借鉴别国的经验,我国将研制第3代飞船—多人多舱的载人飞船,一步到位实现载人航天。
今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2号”三舱式载人飞船“神舟号”试验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段组成。
无人飞船,它在太空运行了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于1月16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
“神舟2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表明我国已为载人飞船的上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再经过几次无人飞船试验,中国的航天员将遨游太空。
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