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有10名航天员上天

合集下载

第一批宇航员名单

第一批宇航员名单

中国第一批14位航天员中国首批14位航天员,都是什么军衔?当时的上天情况如何?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神舟七号、十三号航天员,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2013年晋升少将军衔。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神舟七号、十二号航天员,获“14号航天员名单——第一批14名航天员中,有5名已经退役,目前还在役的有9人,分别是杨利伟,费俊龙,翟志刚,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和邓清明。

其中聂海胜、刘伯明属于神舟十二号乘组人员,目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而翟志刚刚刚从空间站完成飞天的14名航天员,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杨利伟少将军衔。

费俊龙少将军衔,聂海胜少将军衔。

翟志刚少将军衔,刘伯明少将军衔,景海鹏少将军衔,这些人都是少将的军衔。

刘洋是大校军衔。

刘旺也是少将军衔,张晓光是少将军衔。

王亚平是大校军衔。

陈冬是大校军衔。

汤洪波是大校军中国已有14名航天员累计23人次上太空,他们分别是谁呢? ——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第一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第一位漫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杨利伟(2003年神舟五号)、费俊龙(2005年神舟六号)、聂海胜(2005年神舟六号、2013年神舟十号、2021年神舟十二号)、翟志刚(2008年中国历届的载人航天员都有谁? ——其中的航天员可以分为两批,第一批共有14人,只有8人成功飞天,5人没有执行过任务,1人进入梯队未曾飞天。

第二批共有7人,其中4位进入过太空,剩余3位尚未进入太空。

1、中国航天员批次虽然我国航天员批次选拔,已经成功神舟14号航天员已选定,此次被选中的人都有谁? ——第一批14名航天员中,有5名已经退役,目前还在役的有9人,分别是杨利伟、费俊龙、翟志刚、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和邓。

其中聂海胜、刘伯明属于神舟十二号乘组人员,目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而翟志刚刚刚从空间站神舟十二号3位宇航员曝光,16选3,56岁的杨利伟为何在备选之列?_百度知——其中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一共有14位,有8位曾经执行过航天任务,分别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

中考热点素材:航天员景海鹏三次上太空

中考热点素材:航天员景海鹏三次上太空

中考热点素材:航天员景海鹏三次上太空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热点素材:航天员景海鹏三次上太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热点素材:航天员景海鹏三次上太空航天员景海鹏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2012年采访)航天员景海鹏:神九任务完成以后,我们很快会转移到下一次任务中去,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这是2012年景海鹏执行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之后,记者在北京航天员公寓采访他时,他表达的心声,时隔四年,他不曾忘记当初对大家许下的诺言。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我记得你问我下次还上不上天?我笑而不答,我没回答你。

神九结束以后,我们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去了,好多人不可思议,说你都上过了,你为什么还要训练?我又是笑而不答。

今天你可能知道答案了,我在准备什么呢?我在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下一个梦想,并不是专门盯的神十一,因为我的职业就是航天员,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平时经常提醒自己,宁可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时刻做好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接受任务的挑选。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山西省运城人。

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1998年景海鹏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你知道在2005年的时候,入选了神舟六号飞行梯队,虽然最终没有上天,没有上天我感觉没关系,那肯定自己有差距,所以我们及时向杨利伟主任,向项俊龙大队长请教,他们也给我们传授了好多飞行经验,非常感谢他们的点拨,感觉对我们今后的成长进步非常有用。

中国载人航天 30年逐梦苍穹

中国载人航天 30年逐梦苍穹

51 |聚焦|◎编辑|刘相龙中国载人航天30年逐梦苍穹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整整30周年。

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整整30周年。

3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发射了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加注燃料、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驻留等许多关键技术,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首座先进的大型空间站,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推向高潮。

———————————————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的抉择———————————————其实,我国在1964年至1966年就发射了多枚生物火箭,先后把小白鼠、大白鼠和小狗等动物送上了天,而且所有试验生物都安全地回收了。

这些生物火箭试验开创了我国宇宙生物试验的先河,为航天医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66年,我国制定第一个“载人宇宙航行规划”,设想在1973年至1975年发射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并开始了我国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工作。

在1968年1月召开的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上,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1号。

同年4月1日,我国正式组建了代号为“507”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有关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监医保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的任务。

1970年7月14日,党中央批准实施“曙光”1号载人飞船工程,也叫“714”工程。

1971年,我国从1000名空军飞行员里最终选拔出了20名预备航天员,并全面开展了载人飞船方案论证工作。

但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和技术等基础非常薄弱,“曙光”1号飞船工程自1971年10月以后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1975年3月,国家正式宣布我国首个载人航天工程下马,把航天的重点放在了研制应用卫星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此,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实施“863”计划,即发展高技术,其中包括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中国载人航天终于再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九天揽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九天揽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12种,都有污染,也有毒。 所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 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运载火箭。目前 我国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是把9吨重的物体送到三 四百公里的一个地球轨道。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 成功后,最大运载能力可以把25吨重的一个物体 送到近地轨道,能够把14吨重的卫星送到地球静 止轨道。这种新的运载火箭既能满足我国卫星、 飞船的发射需求,还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 场的竞争。
中国现代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的, 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 学发展远景规划,把 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 第 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 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 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 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 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 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 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 功 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 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 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奠 定了基础。到今天为止,中国航天事业经或三个 阶段的发展船
2005年10月17日凌晨, 5天前从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启航的神舟六 号飞船,在平安飞行 115个小时32分后重 返神州,缓缓降落在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 陆场的草地上。我国 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 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取得圆满成功。至今 为止,中国已经发射 了八艘神舟系列航天 飞船。
神舟系类宇宙飞船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我国在2007年时便开始建设由地、空、天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 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相关重大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到2020 年,我国自主空间数据自给率将提高到60%—80%。 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已经初步形成系列,共发射了气象卫星4 个,资源卫星7个,海洋卫星2个,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4个,通信卫 星10个,返回式卫星18个,科学实验卫星18个,神州号飞船SZ-1、2、 3、4、5,北京1号小卫星1个。 但是高分辨率的数据仍然依赖国外和国内的航空遥感系统,还没有 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有关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 势下,为保障我国后备资源的战略安全,开展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 服务的基础地质背景调查工作,迫切需要我国拥有自主控制的高光谱 卫星遥感系统。 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仅在 “十一五”期间涉及到对地观测数据的18个重大工程的总投资达到 2000亿元。因此,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并 且要在现有的对地观测系统稳定服务基础上,利用10到15年时间建立 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 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

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04年“感动中国”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
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 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 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 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 这一提法。
1、成就
①1983年,银河——Ⅰ②1997年,银河——Ⅲ
2、意义
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银河计算机在国防
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矗立 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 机柜。这就是1983年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 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提没高有国发射际卫地星,位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中二华:人原民子共反弹和对爆国核炸政成府威功声胁的明当》,天,打,明新确破华指社出播:发中 国发展核核武器垄,断是为,了维防护御,和为平了保卫中国人
材料二: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很清楚,苏联讲不向中国
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
零开始,用八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
思考:处于何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开 始研制原子弹?

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精选24篇)

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精选24篇)

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精选24篇)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精选24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篇1浩瀚的宇宙,神秘而宁静。

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向往的地方。

如今,有人圆梦,有人却变成了不是“主角”的英雄。

他是邓清明,我国唯一一位未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邓清明曾是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之后被挑选入航天员队伍。

天空与太空只差一字,但航天员面临的是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年过而立的他必须坚持着,日复一日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入队近六年,队友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华夏儿女千年的飞天梦,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邓清明为杨利伟由衷高兴的同时,也燃起了比之前更强烈的向往。

“神九”“神十”,他都入选了任务备份梯队,然而始终没能等到机会。

他完成了主队梯队的项目,却一再以极小的分差落选,止步于指挥楼之前,与航天失之交臂。

入队十五年,邓清明肾中出现了一颗极为细小的结石,这颗结石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大问题,但对要在失重环境下完成任务的航天员是有影响的。

他立刻做了手术,结石取出,他的航天梦又被点燃了。

“神十一”执行任务的名单上依然没有邓清明。

名单宣读后,整个大厅没有掌声,静得出奇,大多数人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有人让他讲几句,他更是讲不出,只是祝贺了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却令人泪目。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对一个老兵来讲,他需要的是坚持,只有调整好心态,才不会被淘汰。

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有多少个二十年?邓清明也曾彷徨失落,甚至自责不解,但他没有放弃过理想。

太空很远,但梦想很近,在邓清明二十年、七千多个日夜的上下求索中,我看到了航天人的精神。

他愿化作一块基石,为中国航天事业筑梦九天!我心中的英雄航天员作文600字篇2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8时37分24秒,全中国人期待已久的神州9号发射成功了,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骄傲、自豪的时刻。

中国第一个乘坐火箭上天的人是谁

中国第一个乘坐火箭上天的人是谁

中国第一个乘坐火箭上天的人是谁
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2003年10月15日9:00,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

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个乘坐中国人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2、杨利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人物经历: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分配至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获中央军委批复,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

1997年4月中旬,他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达到了优秀,成为其中的一员。

1998年1月,他和其它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由于航天员大队隶属总装备部,在当时改为陆军,由空军少校军衔改为陆军少校。

2000年晋升中校军衔,认真努力,孜孜不倦。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30] 时为中校军衔。

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ppt

中国航天ppt


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北京 时间四子王旗。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 秒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 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 刚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 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 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 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 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 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
神州八号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 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 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也是中国神舟系列 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 “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 射天宫一号后,约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 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 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 在神舟八号时基本定型。
你还知道那些航天功臣?

中国首批14名宇航员:杨利伟、聂海胜、费俊 龙、翟志刚、潘占春、刘旺、刘伯明、张晓光、 景海鹏、赵传东、陈全、邓清明、李庆龙、吴杰。
中国第二批7名宇航员:陈冬、蔡旭哲、叶光富、 汤鸿波、张陆、刘洋(女)、亚平(女)。


酒泉發射中心是中國最早建設、發射火箭 最多的發射場,它位於西北戈壁沙漠腹地, 1958年興建,是發射近地軌道衛星、太空 船的基地。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 衛星、第一艘太空船都是從這裏發射的。
景海鹏




姓 名:景海鹏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6年10月 民 族:汉族 籍 贯:山西运城人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学 历:双学士 家庭成员:妻子张萍、儿子景宇飞 简 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中国首批航天员 。1958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 航主任,飞过歼六等机种,安全飞行1200小时, 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 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 号飞行任务,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共有10名航天员上天】“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地点: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①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09:00-16日06:28=1天,飞行21小时/14圈)。

“神五”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杨利伟(1965年6月-)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②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17日 04:33=5天,飞行115小时32分钟/76圈)。

费俊龙(1966年5月-)汉族,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聂海胜(1964年9月-)汉族,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③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21:10-28日17:37=3天,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45圈)。

27日下午16时41分,翟志刚(1966年10月-)打开轨道舱舱门,成为中国第一次行走太空人,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

刘伯明(1966年9月-)汉族,黑龙江依安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

景海鹏(1966年10月-)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2011年11月1日5:58:10-11月17日19:00=17天)。

“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

⑤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37-6月29日10:00=13天)。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神七、神九)担任指令长,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刘洋(1978年10月-)成为第一位飞天的中国女航天员,女,汉族,河南省安阳林州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

刘旺(1969年3月-)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⑥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38-6月26日8:07=15天)。

聂海胜(1964年9月-,神六、神十)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汉族,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张晓光(1966年5月-)满族,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白厂门镇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王亚平(1980年1月-)太空授课,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时,“嫦娥”的名字就出现在宇航员的对话中——地面指挥中心对宇航员说,“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

“阿波罗11号”宇航员立刻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

”今天,这个“兔女郎”真的要来到月球了。

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星期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经过12天,12月14日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

继前苏联、美国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这次“嫦娥三号”将完成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表面软着陆探测和
无人巡视勘查。

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
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

“玉兔号”月球车,将在3个月的时间内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

“玉
兔号”月球车长1.5米,宽1米,高1.1米,重达140公斤,呈长方形盒状,肩部有两片可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月夜,气温会降到-100多度,连金属都会冻裂,又携带核燃料电池);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还有一个长长的“耳朵”——地月对话通讯天线;四只敏锐的“眼睛”——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能够自主判断安全避让;还有一只灵巧的“胳膊”——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玉兔”在月球上移动时速为大约200米。

截至目前,不包括嫦娥三号,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

其中,美国59次,美国人成功登月6次;原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

月球上14个白天,14个黑夜,一个月球日相当于我们28个地球日。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

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

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方向,就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北极熊:一般在12月产仔,长到次年2至3月份,圆滚滚的小熊才从温暖的熊洞里爬出来,跟随着妈妈奔跑于冰雪世界。

小熊一般要在妈妈身边生活两三年,独立后的年轻北极熊要到5至6岁才会性成熟。

在野外生活的北极熊寿命大约有25至30年。

北极光:晴天、无月、严寒,是出现北极光的必备条件。

水循环:太阳将海洋和别的地表水蒸发,成为水汽;上升到天空凝结为云;云层厚积而成为雨云;雨云怀抱尘埃粒而成雨滴;雨滴不堪重负坠落而为雨。

喷到空气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便冷却成云,变成雨,落到地面上,聚集在低洼处,逐渐累积成湖泊与河流,最后汇集到地表最低区域形成古海洋。

云的直径至少2毫米,才能成为雨滴。

白露,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节气白露的日温差最大,有的年份最高时可以达到近20摄氏度。

雷切尔·格兰特博士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能够探知震前(5天前)征兆,比如气体的释放和探测带电粒子。

这些构成了蟾蜍预知地震的预警系统。

据信,地震前夕地球内部会释放出氡气和重力波,并被大气层反射回来,会被蟾蜍探知。

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是铅污染源。

蟹不可与柿子、梨、花生仁、茄子、香瓜、冰和茶同食
牡蛎吃了后,会下泻、呕吐与反胃。

野生的甲鱼,体内大量的寄生虫不得不防;人工饲养的,用性激素催长的,7年的生长期竟然被超浓缩到7个月。

肝炎病人禁食甲鱼。

其丰富蛋白质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会使病
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一些富含淀粉的食品,经过煎炸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会产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其中土豆制成的薯条或薯片含的丙烯酰胺最多。

而丙烯酰胺是致癌杀手。

适度增加营养:多进食含锌(生蚝、虾、蟹)、锰(香蕉、核桃)及硒(贝壳类海产)等增进性功能的食物,有助促进性生活质素。

▲瓦特烧茶壶、爱迪生孵鸡蛋、法布尔观蝉影、贝多芬听鸟声
▲电灯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电报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莫尔斯。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并发明了避雷针。

蜜蜂的天敌有山雀、飞燕、蜂虎、绿啄木鸟等食虫鸟,有天峨、胡蜂、蜘蛛、蜻蜓等昆虫。

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 B )
A.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
B.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运动
D.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