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 4 第2 5卷第 4期
2l 0 2年 4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na fHUBE re p n e c ie st o r lo ICors o d n eUnv ri y
Vo . 5 NO. I . 4 2
AD .01 r2 2
方 面( 采取 中文辅修专 业课 的形式 还是采 取外语专 业倾 向 是 或 专业 知识课 的形式 ) 师资 条件 、 源 、 、 生 教学 内容的深度 和 广度等 具体的实施环节。 三、 复合型 日语 人才培 养模式的具体 实施 ( ) 一 转变教 学观念 外 语教育 长期 以来都 是普 通本科 院校开设 的热 门学 科 和 热门专 业 , 国计 划经济 向市场经 济转 型的过 程 中 . 才 我 人 市场 对外语人 才的需求 持续走高 , 作为 办学 主体 的学校或 学 院领 导对市场经济发展 对人才需求 的转变 视而不见 , 旧将 依 传统 的教学观念 即只重 视外语本身 的训练 , 要求 学生熟练 掌 握听、 、 、 、 说 读 写 译五种基本技能 , 并认 为只要真 正学好语 言 这一 工具学科 ,就能够 满足市场对 高素质 外语人才 的需求 。 这种 传统 的外语教学 观念始终 占据着 外语 教育 的主 阵地 . 严 重 阻碍 我 国外 语 教 育 改革 的 深 入 发 展 。 转变 日语人才培养 观念 主要做 到 : 是作为 办学主体 的 一 学校领 导要学会根据 市场对 人才需求 趋势 的变化 , 主动 的适 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需求 , 通过对 日语课程设 计或是 与专业结合等 形式来谋求 日语 专业 的复合型发展 。二是注重 学 生知识 复合 、 能力 复合及思 维复 合等各 个方 面 , 关注学 生 全 面素质 的提高 。三是 处理好 复合 人 才培 养模式 的基本 要 求 , 清主 次矛盾和 方向 , 分 注重 培养学 生 的学 习 能力 和创 新 精神 。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各 高校进行 复合型人才培养 的模式各有 千秋 , 但是 , 我 们应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 于借鉴 中不断创新 , 尤其应该 注意 结合 日语这门语言的特点及 中 日的文化 、 济、 治之 间的实际 经 政 需求来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 的模式 。
1复合型 人才定义
理 论 新探
文学界 垂
复 合 型 日语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钟 丹
( 汉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外语 学 院 , 北武 汉 40 7 ) 武 湖 30 4
摘 要 : 革 开放 以 来 , 着经 济 全球 化 的 大潮 汹 涌袭 来 , 改 随 国际 市场 与 国 内社 会都 对人 才提 出 了越 来越 高 的 要 求 。 越 来越 多 的
会、 国家所 需要。笔者从教多年 , 结合实际经验认为在 日语实践
教 学 中可 以采 用 以 下 方 法 :
( )利 用 科 技 , 教 于 乐 1 寓
中国加入世 贸组 织以来 , 随着 国际交 往与贸易等 日益频繁 ,
科 技 成 为 衡 量 大 国经 济 实 力 的 重 要 标 准 。而 在 这 其 中 外 语 作 为 衡 量 科 技水 平 的软 实 力之 一 , 其地 位变 得 日益 重 要 。 大量 博 学 多 识、 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专业人才为社会需求 , 而以往 单一 的人才 培 养模 式 显 然 不 能 满 足这 一 要 求 。 如 何 改 变 这 一 尴 尬 的教 育 现
容结构单凋 、 教学模式陈旧等诸多弊端 , 而使应届 外语类大学 从
生 能 够 在 大 学 教 育 中全 面 发 展 为 复 合 型 高 素 质 外 语 人 才 。 社 为
高校培养 出的人才能够全 面发展 , 有利于个人 、 社会和 国家的发

独立学院“日语 + 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

独立学院“日语 + 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

独立学院“日语+ X”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摘要】新时期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仍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应用型人才,面向区域发展的需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应设置好复合专业具体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专业学习及课余多渠道广泛学习和努力实践持“双证书”甚至“多证书”。

本文以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复合专业设置现状及实际效果,探究日语人才复合专业学习途径,提出独立学院复合专业设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 X;复合应用型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是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十多年来,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独立学院日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199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型培养模式。

基于此背景,日语专业一度提出要大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但经过多方尝试,日语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却始终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近年来日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凸现。

这里所说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基本总体模式为“日语+X”,其中“X”为变项,指的是除日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随市场需求和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1]。

科学设置“X”这一复合专业可使得独立学院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新时期,怎样设置好“X”的具体内容,把我们的学生培养为社会真正需求的合格人才,改变日语专业学生源流失现象,成为一项困扰独立学院日语教育工作者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鉴于此,本文以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包括杏林学院在内的独立学院日语专业“X”设置现状,针对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效果,探究日语人才复合专业学习途径,提出在中日关系紧张、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新时期,独立学院复合专业设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分析

“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分析
关 键 词 : 业+日语 ; 合 型 人 才 ; 程 体 系 专 复 课
随着我国的 WI ' O的加入 ,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E l 益增多 , 这对进一 分 ,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日 语第二课堂活动 、 赛和社会实践活动 , 竞 这样会 步对高校培养“ 专业+日语” 人才提出了更高更迫切 的要求。随着社会对 激发学生多方面获取 日语知识、 培养 日语交际能力 、 发展个性 的积极性。 “ 专业+ 语 ” 日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 , 培养具有较高 日 语应用 能力 表 l课 程 类 的 比较 q 的“ 专业+日语” 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 日语教育 面临的重要问题 , 日语 凡卫f 会利 ’ 甜 I 一 ; : 圾 .卅 论 “ 教学面临着培养“ 专业+日语 ” 复合型人才的艰 巨任务。 f螺列 ㈣ I jf ¨’ 大连理工大学是依托 自己理工院校的优势 ,于 1 8 年起 开始 了五 98 删 眦 删洲 篇 . 年制“ 专业+ 语” 日 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专业 + “ 目语” 即机械设计制造及 自 叠 驹 动化专业加上 日语形式 。 该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进行 日语强 r 出峨楚 0¨人点 tt 啦 fl 化, 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 的基础 理论 , 接受现代 机械工程师的基本 ‘ , 惯转训 手 :k 【 i ¨ 蔓 : 训练 , 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 制造及设备控制、 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
力。


, ‘野 0牡 ^棼 :
人 , 。 { *} f

, 坍 I 炎 Z K&- 爽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结合大连理工大学 的“ 专业+ 语” 日 复合 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 程体 疗 : j ‘ 螗 : 。 。: ;H : : 系改革现状 , 即通过 2 0 0 3年和 20 0 8年的课程 体系的比较 , “ 对 专业+日 语” 复合 型人才培养模式 的课程体系方面提 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l 培养 目标 表 2课程体系详解( 日语) 比较 “ 机械设计制造及 自动化+日语强化”培养具有较强的 日语能力 , 具 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 能从事机械产 品设计 、 制造 、 科技 开发 、 应用研究 、 运行管理 和经营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 技术人才。 从上述 的培养 目标中可 以看 出“ 专业+日语” 复合型人才既掌握专业 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 又精通 日 。 语 该培养 目标的特色是融外语、 技术、 济教育于一体 , 经 博采众长、 兼收并 蓄。 一年级集中进行 日语学习, 学生毕业时要求达到熟练掌握 日语的程度 。 对专业技 术知识的要求与机 械专业方 向的本科教学基 本相同 , 但加强了经贸管理方面的知识 , 为学 生以后 的工作 和深造 打下了 比较踏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广阔的发展前 景。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理工大学 的优势 , 突出了人才培养的特色 , 适应辽宁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2 课程体 系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不同专业及不 同专业知识的“ 复合” 。 这种“ 复合 ” 由课程体系来体现的。根据培养 目 ,0 3 是 标 20 年该课程体 系 3 结 论 设置为三个模块 , 是 2 0 但 0 8年随着总学时的减少 , 必须对已有 的课程结 1 从课程体系的分析 中已得出 , 的人才培养计戈课程体系设置上 ) 新 构进行 调整 , 淘汰过时的教 学内容 , 合并相近课程 , 当增加实用性 、 适 操 更加合理、 更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但是 , 在课程设置中多开一些 作型课程 , 以提高学生 的适应市场需求 的能力。 因此 , 在课程体 系方面有 应用性强 、 操作性强的课 程 , 使学生有充分的选课 条件和充足的学习知 了很大的变化。从表 l 中可以看 出: 识的时间 , 真正达 到培养 复合型人 才的 目的 , 现专 业与 日语有 机结合 体 1课程类别 的改革 。原有的“ )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大类课程” 专业 的特色。 “ “ 方 向课程” 为“ 改 通识课程” 大类课程” 专业课程” “ “ 。 2 进一步更新拓宽专业设置 , ) 优化课程体 系。 日 语课程的选修 课里 2增加第二课堂。 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了第二课 堂教育 。 ) 为 推行 学 可 以设“ 日语翻译” 日 口 ” “ 语 译 等课程 , 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日 能力 语 生通过参加各类第二课堂 活动获得相应 学分 。 有很大的帮助。 3) 课程名称的改革 。如原有的“ 语言类基础” 改为“ 外语类 ” 并且 等, 3 在课程设置上 , ) 还可 以采取压缩课时的方式 , 增加学生参加第二 课 程名称更细分化了。 课堂和 自主学 习的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拓 宽知识 的空间 , 提 课程类别中 , 尤其是 日语课程的变化很大 , 从表 2中可以看 出: 高学生的应用和交际能力 。 1分必修课 和选修课 。 0 3 ) 2 0 年的课程体系里只有 3 门必修课 , 改革 参 考 文 献 后 的 20 年 的 日 08 语课程 , 3门必修课增加到 5 从 门必修课和 4 门选修 【 1 】芮燕萍. 外语专业复合 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 课 。而且 , 第一学年时主要开设“ 综合 日语” 日 “ 语视听” 日语 口语” “ 等基 科 版 )2 D ( )8 — 5 ,0 32 .4 8 . 础课程 , 打下牢固的 日语专业基础 , 第二学年 开始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 【 2 】李盈光, 张旭.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 究Ⅲ. 中国成人教育, 实际情况选修课程。 2 0 ( :8 — 8. O 74)17 18 2日 ) 语第二课堂的设置 。20 年的 日 08 语课程设置改变 了传统 的教 [ 3 ]曹洁, 晶, 马 杨月枝. 河北省 日 语复合型人 才培养模式f. 本 问题研 J日 】 学模式 , 把有些课程 的学分和课时适当地减少 , 这样便可余 出一部分学 究 .o 8 1 :5 4 . 2 o ( )4 — 8 作者简介 : 孙莲花( 9 O )女, 17 一 , 朝鲜族 , 吉林省和龙 市人 , 副教授 , 博士学历, 从事研究 : 社会语言 学, 语教 育。 日 王冲( 99 )女 , 17 一 , 汉族, 辽宁省大连

浅析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措施

浅析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措施

浅析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正在朝着复合型方向发展,所以,今后教育工作的方向也应当是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有的高校开设了日语专业,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开始意识到为日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因此,将高校日语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展开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措施一、当前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现状(一)融合不够深入日语专业教学工作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分析其中的关键之处,探索其中的融合路径。

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日语专业教学的开展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不深不实,教师仍然按照以往的语言教学模式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导也不够有针对性。

日语教学活动仍然以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为主要策略,缺乏足够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缺少教学新意,缺乏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难免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日语专业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日语教学提升质量的关键。

(二)教学模式不够创新不光复合型人才需要在工作当中进行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创新。

创新是实现教学活动提升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以往的日语专业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下自学为主。

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没有新颖的日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少,导致日语学习的效果也不佳。

教学模式陈旧没有新意的问题,也是制约日语专业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巨大问题。

(三)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关注,更加重视人才人文素养的高低。

复合型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日语教学为中心

复合型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日语教学为中心

2012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Oct.2012第29卷第10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10复合型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日语教学为中心王雪茹,李芳(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针对当今社会对日语软件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复合型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本专业教学实践,以日语教学为中心,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企共建等八方面提出了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案,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复合型;日语软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收稿日期:2012-07-18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0-0106-04作者简介:王雪茹(1968-),女,辽宁铁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日本文化。

李芳(1979-),女,辽宁鞍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中日文化比较。

20世纪90年代后,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结构的主体,国际产业间分工不断细化,跨国公司必须持续开发和再造其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压缩成本、扩大利润,来确保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为我国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年商务部实施“千百十”工程,强力推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同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也共同努力,推动国内许多中心城市竞相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以此为契机,作为服务外包的一个代表领域———软件外包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大连市软件行业协会2009年年末编译完成的《日本离岸外包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日本离岸外包市场的规模为1000亿日元左右,从200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日本离岸外包中交易额最多的国家,占整体交易额的60%,并以年均30%的速度在增长。

关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思考针对当前国内日语专业就业形势,培养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趋势。

面对这一趋势,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应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日语+X”型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改革建设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

同时,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自从与我国建交之后各种交流逐渐加强,大量日资企业逐步入驻中国,日语专业人才日趋炙手可热,致使国内形成日语专业热潮。

然而,国内经济发展之迅速使得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单一的语言型人才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要求。

如此现实,导致现今语言方面求职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不至于处于弱势地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新定位学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偏重培养单一的日语专业人才的传统方式向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转移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国高校应积极进行日语专业的教育体制改革,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为社会培养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和社会需求所谓复合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

能够在多种领域有一定的研究的人才。

对于学生而言,更多指在学好本门专业的同时,同时学习并熟练掌握另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我们对我校日语专业08级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在各种问卷回执中了解到,日常工作中,除需要用到日语会话、日语听力、写作、翻译等本专业课程外,还需要熟练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经济金融常识、营销方法等一系列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其中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占45.5%位居第一,经济金融常识和营销方法占36.4%和18.2%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面对如此现状,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如何改善现有的教育机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必须打破以往的模式,给高校更多自主权,以市场的长线需求为主导,以市场竞争为手段,积极主动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全面发展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还能掌握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种人才模式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多语种、多领域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养“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也有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语言和专业之间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日语教学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但缺少对其他领域知识的系统学习。

而“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将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日语进行专业交流和研究。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日语环境下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和方法。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针对性的课程,既注重语言培训,又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积累相关专业知识。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实习,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语言和专业知识的机会。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水平的日语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同时也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语言和专业之间的结合需要学校和企业等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文化差异和背景差异也是一个挑战,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语言+专业”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学校、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专业 课设置包 括三类课 程 :1 语 言技能课 ;2 专业 知识课 ;3 公共课 。这 种课程设 置基 () () () 本类 似 , 谈不 上有 自己的特色 。语 言技能课基 本上采用 综合性 大学或外语类 大学 的教材 , 其 面临的主要 问题 因而也 是共 同的 , 即如何培 养学生 的综 合外语 能力 , 使其适应 各种交 际 目的 的需要 。课程 内容也 缺 乏更 新 。现在 的 问题 是新上 的 日语专业 所模仿 的院校 正在试 图通过
内容摘要 : 本文就河北省高校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 了分析 . 出了 2 世纪 经济社会 指 1 发 展对 日语 专 业 人 才 地需 求 . 学 科 定 位 、 程 设 置 、 在 课 素质 教 育 等 方 面对 河北 省 高 校 日语 专 业 人 才 的培 养 模 式 提 出 了 几 点 思 考 和 建 议 。 关键词 : 日语专业 } 才培养; 人 复合型人才
2 1世纪 是一个 科技 迅猛 发展 、 会不 断 进 步的 时代 , 以科技 为基 础综 合 国力 的 国际 社 是 竞争 时代 。面临 这场 国际竞 争 , 国、 民族 之 间的交往 日趋频 繁 , 为交际 的工具 , 各 各 作 外语 就 显 得更加 重要 。随着 wTo 的大 门 向我们 敞 开 , 对我 国高等 院校 外 语专 业 人 才 的培养 模 式 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校 的学科综 合 化 、 才复合化 和培 养融合 化 已是 大势所 趋 。在 这样一 高 人 个 大环境 下 , 作为 仅次 于英 语 的第 二 大语种 —— 日语 , 省 的 日语专业 发展方 向如何应对 日 我 趋 变化 的 经济社会 发展 ? 日语人 才 的培养应 该 采取 什 么样 的模 式 ?课 程如 何设 置 等 等 , 这 些都 是值得 我们 深思 的问题 。


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 软科学 课题 “ 河北 省外语 复合 型人 才培养模 式 研究” 的部 分 内容. 目编号 为 项
04 7 5 45 21 8。Fra bibliotek维普资讯
4 6
河北省 日语 复合 型人 才培 养模式研究
以其课 程设置 等基本上模仿 的是河北 大学 等 日语专业 的教学模 式 。现行 河北这几所 高校 日


河 北 省 日语 人 才 培 养 现 状 分 析
改革 开放 以来 , 河北 省也 和全 国一样 , 外交往 和贸易 往来 日趋频 繁 。河北 对 日本 的经 对 济 贸易以及 在文教 卫生 、 工农 业等 各个 领域 的交 流也 在 逐年 增 加 。其 表 现形 式 除 了贸 易往 来、 独资 、 合资 企业 外 , 有 官方及 民 间互 访 、 派 留学 生 、 还 互 研修 生 以及 学术 方 面 的合 作研 究 等 。这 样 , 河北 就需 要大 批 的 日语 人才来 满足 经济社会 发展 的需要 。截止 到上 世纪末 , 河北 省 只有河北大 学一 所高校 设有 日语 专业 , 迄今 已有 3 0余年 的历史 。它一直 承担 着河北 省 日 语人才 的培养任 务 。7 0年代 初组建 专业 初期 , 单纯把 为 国际政 治关 系服 务作 为人 才 培养 目 标 。改革 开放后 , 为适 应 国际 交流 和 经济 的迅 猛发 展 , 把学 生培 养 成 口语 过 硬 , 应各 种 经 适 济谈判 、 对外交 流 的翻译 人 才 作 为 人 才培 养 目标 。数 量从 开始 的每 年招 收 1 人 到 后 来 的 5 4 0人 , 至现在 8 直 0人左 右 。毕业 生大 多分配 在河北 的政 府机 关 、 高校 、 旅游 局 、 企事 业 的外 事部 门 , 从事 翻译 、 育 、 游 、 教 旅 等工作 。为河北 与 日本 的交 流起 到 了积极 的桥 梁作用 。 9 0年代 中期 , 随着 中国 国际化 进 程 的加快 , 语 人 才更 是 炙 手可 热 。 日语 专 业 也 连 伴 外 年升温 。面对着 巨大 的人 才市场 , 一时期 , 国各 地 高校 不分 文科 、 这 全 理科 , 纷成立 了外 国 纷 语 学院 , 像雨后 春 笋一般 。同时 , 就 除了英语 专 业外 , 多 学校 还新 开设 了 日语 专 业 。河北 许 省也是 如此 , 9 于 0年代末起 , 河北 师 范大 学 、 山大 学 、 燕 河北 工 业 大学 、 河北 经 贸 大学 、 河北 农业 大学 等相继 成立 了 日语 专业 。如果 以每年平 均每校 3 0名毕 业生 来计算 , 那么加 上 已有 的河北大 学 , 河北 每 年的 日语毕业 生将 达 到 2 0 左右 , 以往 的 1 倍 还多 。这样 , 3人 是 0 学生毕 业 以后 的就业 问题 不得 不令 人担 忧 。河北 的状况如 此 , 国其他地 方 的高 校也 一样 , 全 日语专 业 突然增 多 , 毕业 生也 随之成 倍增 长 。我们 的市 场虽 然 大 了 , 是 同时竞 争 也 在加 剧 , 是 但 这 个不 容忽视 的 问题 。所 以培养 出具 有竞争 力的 日语 专业 人才 已是 当务 之急 。 据调 查 , 河北 各高 校 的 日语专 业 , 主要 还是 以语 言文学 方 向为主 。课 程设 置也是 围绕语 言能力 的提 高而设 置 , 顾计 算机 等公 共课 程 。因为五所大 学几 乎 同时新 上 了 日语专业 , 兼 所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1期
日本 问题研究
4 5
河北 省 日语复合 型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 ‘
曹洁 马 晶 杨 月枝 ( 河北 经贸大 学, 河北 石家庄 0 0 6 ;河北 师范大 学 , 5 0 1 河北 石家庄 0 0 1 ) 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