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概论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讲解(上)

合集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核标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核标准

综合考试考核指标体系一、综合考试考核指标体系构成本课程综合考试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五个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突出创造性,较全面的考核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运用程度和实际表现。

1、四个方面本课程考试考核综合指标体系,从类别上看包括四个方面,即应知应会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教学的考核、能力素质的考核和平时成绩的考核。

①应知应会理论知识的考核: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主要考核高职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考察和检验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基本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应知应会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期末的闭卷考试,闭卷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和基础运用的程度重要手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等,全学年考试一次,突出和注重课程内容的连续性。

考试方法一般从试题库随机生成A、B两套试卷,同时交叉发放进行期末闭卷考试,标准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再配之以标准化电脑阅卷。

这种闭卷考试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考试作弊抄袭的现象,又减少了教师判卷时的一些主观人为因素,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②实践教学的考核: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本课程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轻行”的问题,突出了对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确定了相应分数比重,运用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考核重点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具体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静态的、成果性的,包括撰写的调查报告、观后感、活动体会(实践报告)等;一类是动态的、过程性的,主要指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表现,如对实践的态度、参与程度、情感融入多少等等。

之所以把考察考核的内容定为两类,是因为单独的静态的成果性的,作为结果的调查报告、观后感、活动体会等成果还不足以全面评判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把静态和动态的相结合、成果性的和过程性的相结合,才可能会使考核结果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位考试大纲一、总则1、考试性质:本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本科生学士学位考试的必考课。

2、考试目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本课程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与发展、科学体系、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等进行概要的阐述。

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3、考试对象:辽东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考核知识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4、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考核要求1、识记:(1)毛泽东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代表作2、领会:(1)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2)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简单应用:(1)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点(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理论指导作用4、综合应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第二章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中国革命发生的基础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二、考核要求1、识记:(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旧民主主义革命(5)新民主主义革命2、领会:(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2)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3、简单应用:(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性质的关系(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综合应用:(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2)近代中国革命为何是资产阶级革命(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考核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二、考核要求1、识记:(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2、领会:(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3、简单应用:(1)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3)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4)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4、综合应用:(1)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及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及其作用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一、考核知识点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二、考核要求1、识记:(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2、领会:(1)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2)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3)人民战争的思想3、简单应用:(1)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2)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主要条件(3)怎样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5)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内容4、综合应用:(1)阐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阐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必要性(3)阐述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4)阐述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阐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6)毛泽东党的建设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五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一、考核知识点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的内容和伟大意义二、考核要求1、识记:(1)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2)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3)新民主主义革命土改总路线2、领会:(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3、简单应用:(1)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2)分析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4、综合应用:(1)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第六章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学说一、考核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学说的艰难探索2、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学说的基本内容二、考核要求1、识记:(1)人民共和国(2)联合政府(3)人民民主专政(4)国体(5)政体2、领会:(1)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学说探索过程(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政体的基本内容(3)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互相结合3、简单应用:(1)抗战胜利后国内各主要政治派别的建国主张(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各个阶级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4、综合应用:阐述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第七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构想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考核要求1、识记:(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一化三改(4)一体两翼2、领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3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简单应用:(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2)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可能性4、综合应用:(1)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八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的初步探索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提出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4、民主政治建设的设想5、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三个主体,三个补充”(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古为今用,洋为今用”2、领会:(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2)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3)我国的教育方针3、简单应用:(1)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辩证关系(2)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3)如何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4、综合应用:(1)毛泽东等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的思考(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毛概考试注意事项及试题库

毛概考试注意事项及试题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的注意事项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并非单纯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更多地是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掌握,因此,考试、考察重在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力和解读力、分析力并以此进行试题设计。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成绩为结构成绩的总和:即平时考察(考勤、考察报告、课堂讨论等)40%+期末考试60%=总成绩。

3、期末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40×1分)、多项选择题(10×2分)、辨析题(2×10分)、材料分析题20分。

4、客观题部分使用机读卡答题,请同学们一定认真仔细填涂学号,从左往右填,不可填错或颠倒顺序。

5、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每章考试重点,现提供客观题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早期领导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C.瞿秋白D.周恩来2.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 )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B.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C.党的建设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7.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毛泽东8.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十三大。

毛概期末考试

毛概期末考试

毛概期末考试引言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和总结,也是判断学生对毛概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介绍毛概期末考试的相关要点和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毛概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写作形式。

考试内容涵盖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理论观点等。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书写文章进行分析和论述。

考试内容要点1.毛泽东思想形成背景:考生需要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以及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从而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考生需要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贫农运动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和群众路线等核心概念,以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意义。

3.毛泽东思想与实践的关系:考生需要思考和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践案例,论述毛泽东思想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

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1.提前复习:毛泽东思想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理论课程,需要细致研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其内涵和发展过程。

提前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思想强调联系实际,学生在解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举例说明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3.逻辑清晰:清晰的逻辑结构是论文表达的关键。

学生需要在答题前先列出思路和提纲,确保文章结构合理、内容连贯。

4.注意用词和语法: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法正确,避免出现书写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文章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过多废话和重复。

5.注意字数和时间控制:考试要求以固定字数完成作答,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分配篇幅,并把握好答题时间。

避免时间不合理分配导致某一部分内容不完整。

结论毛概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重要方式。

《毛泽东思想概论》考核要点

《毛泽东思想概论》考核要点

《毛泽东思想概论》考核要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涵义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2.试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试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系统而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4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

(5重心转移、、中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但毛泽东晚年也有失误,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6)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4.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5.试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答:(1)主要内容有: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⑥关于党的建设。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中特概论》复习资料详细整理版解读

《毛中特概论》复习资料详细整理版解读

第一章第一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最早提出命题、最终形成共识的时间和标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1919年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恽代英在1920年说过,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适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

蔡和森在1926年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应当用到各国去,应当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

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

但那时,党正处在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较早认识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代表。

1930年毛泽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1931年-1934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促使全党深刻反思。

在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提出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会议通过的决议,就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

这说明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了。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考试说明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考试说明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考试说明平时成绩50分(出勤10分,作业20分,期中考试20分)期末成绩50分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二、多选题(10分,每题2分)三、问答题(40分,每题10分)四、材料分析题(15分)五、论述题(15分)复习时注意:(1)3章,8章是第一重点(材料分析和论述题);(2)5、6、7、8、9、11第二重点(问答题);(3)选择题分布在全书各章节参考题:(仅供参考)本次考试不留复习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4、三大法宝5、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05-106(五章)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17(六章)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25-126(六)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134(六)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43-144(七)10、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45-146(七)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57(八)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159-160(八)13、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体现162-163(八)14、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88-189(九)15、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意义201(九)16、基层民主建设的必要性198-199(九)17、和谐社会的含义235(十一)18、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38-239(十一)1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40(十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程考试大纲课程编码:学时:120 学分:8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考试方式:(笔试)额外携带的考试工具:无考试持续时间:110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测验、讨论、课程论文、出勤等,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一、课程简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它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几门课程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

这些课程的共同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考核要求(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识记:(1)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重大理论成果。

2.领会:(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3.应用:(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1.识记:(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表述。

(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领会:(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

3.应用:(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理论1.识记:(1)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6
1607 1608
17
1
祝每位同学期末都考出自己理想成绩
听课虽易, 考试不易, 且听且珍惜!
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6
3.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 内容是( A B )。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C.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的共和国 • D.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7
4.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总路 线中的“一化”是指( A )。
11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成果的精髓。(8分)
• ① 判断:正确。(3分) • ② 理由:(5分) • 第一,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 第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9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科学内涵?(6分)
•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 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中实现具体化。 •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 提升为理论。 •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 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
81~120
1~40 41~60 140 61~100 101~140 1~40 115 41~80 81~115
15
考试地点
生科、生态 学与环境、 化工、资环
每周二56 单周四34
4
25
法学 商旅 新闻 经济 外语
每周二12 单周三78
1
30
每周二34 单周三56
1~45
140 46~90 91~140
问题1:结合您对实事求是的理解,从您对自己今后成 长发展问题的思考出发,谈谈您对“坚定不移 走自己的路”这一结论的心得体会。(20分)
• 第一,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就要善于坚持科学理论的 指导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切忌自高自大,犯经验主 义的错误。(6分) • 第二,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就要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 况出发,切忌照搬照套,犯教条主义的错误。(6分) • 第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就要善于把坚持科学理论 指导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实事求 是,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借鉴来的别人成功经验与自 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 解决个人成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创新中发展,在发 展中创新。(7分)
• • • •
A.工业化 B.现代化 C.公有化 D.私有化
8

二、简答题
• 要求和技巧:全面、概括、简明、精炼。这类 问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概括能力和提炼能力。 • 第一,回答问题要全面。要把所有的要点答全, 漏掉一个要点会被扣掉一个要点的分数。 • 第二,回答问题要概括、简明、精炼。一个要 点一句话,答完就止,不要展开解释、说明和 论证。 • 1
10
三、辨析题
• 要求和技巧:准确判断、简要回答。这类问题 考察的是考生的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 • 第一,要辨即准确判断正误。没有准确判断正 误不能得分,准确判断了正误却没有把判断写 在试卷上反映出来也不能得分。 • 第二,要析即简要回答理由。回答理由要全面、 简明,要点要答全,但每个要点用一句话概括 就行,不用对每个要点展开解释和说明。 • 第三,辨与析要统一。判断准确但理由错误或 判断不准确但理由正确都要扣减相应分数。 • 1
3
一、综合选择题
• 要求和技巧:准确、填写、清晰。这类问题考察 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点的广度和准确性。 • 第一,准确无误。不多不少把正确答案选出来。 • 第二,清晰填写。要把选出来的正确答案前的字 母标号填写到题干后的括号里才能得分,如果只 在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上打个勾或者做个记号, 却没有把字母标号填写到题干后的括号里,该题 不能得分。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即使有修改也 要保证修改后的字母能被清晰辨认,否则该题不 能得分。 • 1 2 3 4 (每题1分)
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 B C D )。
• •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 容有( A B C D )。
• •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6
期末考试时间和地点安排表
考试时间 2016年1月4日(19周周一)上午10﹕50—12﹕50
班号
10
学院
软件 物科
上课时间
每周二78 单周四12
人数
120
序号
1~40 41~80
考试教室
2306 2403 2404 4308 4309 4402 4404 1103 1104 1105 格 物 楼 栋 格 物 楼 栋 力 行 楼 栋 力 行 楼 栋
12
四、论述题
• 要求和技巧:全面、深刻、科学。这类问题考察的 是考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分析能力。 • 第一,要述。要全面分析问题,每一方面的分析要 有概括性的一句话总结作为要点,要点要答全。 • 第二,要论。每一方面分析除了有概括性的一句话 总结作为要点外,要有对这个要点展开的解释、说 明、论证。 • 第三,论述要科学。论述要紧扣题目,理论联系实 际,做到观点正确、理解全面、重点突出、层次分 明、逻辑严密、言之有理、论出有据。 • 1
14
五、材料分析题
• 要求和技巧:理论联系实际、原理观点和材料运用与问题 分析相结合。这类问题考察的是考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 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第一,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概括、归纳、提炼出贯穿在 材料中具有本质和规律性的原理观点,获得分析问题的思 想武器。这个劳动可以在思维中进行,是具体分析和回答 问题的准备阶段。 • 第二,运用具有本质和规律性的原理观点,联系阅读材料 全面分析要求回答的问题。在分析中要注意原理观点与材 料、问题的有机结合,不能照搬原理观点而完全脱离材料 和问题,也不能完全脱离原理观点而照抄材料和问题。 • 第三,对分析结果进行概括归纳,简要回答问题。既紧扣 问题、又运用原理观点、还结合材料,全面、简明、科学 完成答题任务。 • 1 1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要介绍关于答题基本要求和技巧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题型与要求和技巧
• • • • • • • 基本要求 一、综合选择题 二、简答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期末考试时间和地点安排表
2
基本要求
• 1.班号、序号、学号、姓名、学院、专业等基本信 息必须准确填写。 • 2.要用蓝色、黑色、蓝黑色的钢笔或碳素笔书写, 不能用红笔、铅笔、圆珠笔书写。 • 3.主观题答题要紧扣题目,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 确,理解全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言 之有理,论出有据,语言通顺,标点正确。在回答完 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紧扣题目独立发挥,而且观点 正确,应从优给分以示鼓励;但切忌回答问题洋洋万 言却都离题万里。 •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5.遵守考试纪律,考试时间一律关闭手机,独立完 成答题任务。注意把握好考试时间,按时交卷。
13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14分)
•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的共和国。(5分) • 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 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 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5分) • 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 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