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5套)
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北冥有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北冥有鱼《庄子集释》②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③。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④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⑥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⑦也。
《齐谐》者,志怪⑧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⑨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⑩,去以六月息⑪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⑫。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⑬?其视下也⑭,亦若是则已矣⑮。
【注】①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北冥]北海。
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③[鲲(kūn)]大鱼名。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⑥[海运]海水运动。
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⑦[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⑧[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⑨[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⑪[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息,气息,这里指风。
⑫[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⑬[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⑭[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
其,代大鹏。
⑮[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是,这样。
参考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15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
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野马
..也
(5)去以六月息.者也
14.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5.《庄子》之文善用比喻,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如比喻仕途
得意,可用出自本文的成语“”来表达;比喻前程远大,可用出自本文的成语“”来表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冥有鱼》对比阅读练习题

《北冥有鱼》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1)北冥.有鱼冥:___________(2)志.怪者也志:___________(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_____(4)野马..也野马: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1)同“溟”,海(2)记载(3)盘旋飞翔(4)山野中的雾气2、(4分)(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北冥有鱼对比阅读练习

北冥有鱼对比阅读练习北冥有鱼是北冥神话中的一种神奇生物,它在神话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北冥有鱼,这个故事经久不衰,被传颂了千百年。
而今天我们就来对比阅读一下北冥有鱼的故事,看看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和共通之处。
我们来看一下北冥有鱼在《山海经》中的记载。
据《山海经》记载,北冥有鱼是一种巨大的鱼类,其体型宏大,神秘莫测。
它生活在北冥海中,是北冥海的主宰之一。
北冥有鱼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描述的非常模糊,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其体型巨大,行踪诡秘。
而关于北冥有鱼的其他信息,《山海经》并没有详细的描述,更多的是一些传闻和神话故事。
北冥有鱼在《山海经》中的形象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描绘,留下了更多的神秘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北冥有鱼在《庄子》中的形象。
在《庄子》中,北冥有鱼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哲学意义。
《庄子》中的北冥有鱼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存在,它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具有超越人间的智慧和境界。
北冥有鱼在《庄子》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象征和哲学内涵,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和典范。
在《庄子》的描述中,北冥有鱼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形象,而是一种超然的存在,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这种对北冥有鱼的重新诠释,使得它在《庄子》中获得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北冥有鱼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北冥有鱼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作力量。
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中会对北冥有鱼进行重新设计和演绎,赋予它更多的故事情节和人文内涵。
在这些作品中,北冥有鱼往往是一个神秘而魅力十足的形象,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存在,代表着一种美好和梦想。
这些作品通过对北冥有鱼形象的重新演绎,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文学的符号和形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以上对比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版本中的北冥有鱼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
《山海经》中的北冥有鱼形象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描绘,更多的是一些传闻和神话故事;而在《庄子》中,北冥有鱼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哲学意义,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和典范;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北冥有鱼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作力量,成为了一个具有梦幻色彩的神秘形象。
《北冥有鱼》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5套)

《北冥有鱼》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5套)(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节选自《庄子·這遥游》)(注)①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
指不毛之地,沙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化而为鸟化:(2)怒而飞怒:(3)天池也天池:(4)其广数千里广:(5)未有知其修者修: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3.(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4.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1)变化(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天然形成的水池(4)这里指宽(5)长2.(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风力(外力);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4.(1)人应有执着的信念。
(2)人要有雄伟的气魄。
(3)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对比阅读

《北冥有鱼》对比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周《北冥有鱼》)【乙】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
(选自《庄子·齐物论》)【注】①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②蘧蘧然:惊惶的样子。
③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
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北冥有鱼()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亦若是则已矣()④则必有分矣()(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3)【甲】文中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两文所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节选)【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不待远离膝,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北冥有鱼》比较阅读(解析版)

《北冥有鱼》比较阅读(解析版)北冥有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首诗,写了一个寓言故事。
下面我们来比较阅读这首诗的两个版本,解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版本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翱翔乎翼若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维离土之无依者而与泰山俱耸。
然后举鼎而飞,举石而水,厉声而咏,先啄而后食于象山之上,饥则啄木,溺则餮粟,此鸟也,而无蛇蚯之技以斗于天之行也。
然而巧者劳之,拙者亡之,此之谓以亿万人之力而遗市於天者也。
版本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翱翔乎翼若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维离土之无依者而与泰山俱耸。
然后举鼎而飞,举石而水,厉声而咏,先啄而后食于象山之上,饥则啄木,溺则餮粟,此鸟也,而无蛇蚯之技以斗于天之行也。
然而巧者劳之,拙者亡之,此之谓以亿万人之力而遗市於天者也。
通过比较这两个版本,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一致,只有极小的差别。
其中主要的差别在于版本一在最后一句话中多了一个“於天”字。
这个差别对整体的解析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版本一多了几个字而已。
北冥有鱼是鲲的故事,鲲巨大无比,大小不可计量。
它化身为巨鸟鹏,鹏的背部宽广无限。
当鹏怒飞时,它的翅膀犹如遮天的云彩。
这个巨鸟可以翱翔九万里,高过泰山的巅峰,然后举起重鼎飞翔,举起石块能够使水荡漾。
它会发出威猛的声音并歌唱,先啄食物,然后才食用象山上的物品。
当饥饿时,它会啄木头,当口渴时,它会吃谷物。
这只巨鸟不像其他动物一样拥有与之争斗的技巧,然而,聪明的人劳动它,愚笨的人则丧命在它手中。
这就是以亿万人之力将它遗忘在天空中。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个版本,都展现了北冥有鱼这个故事中鲲和鹏的特点和能力。
版本二由于少了一个字,整体上看来更为简洁。
但两个版本在表达意思上基本一致,均能完整传达出这个故事的信息。
北冥有鱼对比阅读练习

北冥有鱼对比阅读练习
《北冥神鱼》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的一篇诗文,描绘了北冥神鱼在北冥海中生活的景象。
这篇诗文与其他古文有着明显的对比,特别是在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方面。
在描绘自然景象方面,《北冥神鱼》的方式独特而生动。
诗文中描写了北冥神鱼游弋于无边无际的北冥海中,与众多珍奇的海兽相伴,形成了一个壮丽而神秘的水下世界。
作者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北冥海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与之相比,其他古文中的自然描写往往较为平淡,缺乏生动的表现手法。
在表达情感方面,《北冥神鱼》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文开头,作者就表达了自己对北冥神鱼生活环境的羡慕之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他称赞鲲鱼的巨大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鲲鱼生命的敬畏和思考。
通过描写鲲鱼的生活境遇和特点,作者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使读者深受触动。
这种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其他古文中并不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节选自《庄子·這遥游》) (注)①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
指不毛之地,沙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化.而为鸟化:(2)怒.而飞怒:(3)天池..也天池:(4)其广.数千里广:(5)未有知其修.者修: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3.(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4.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1)变化(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天然形成的水池(4)这里指宽(5)长2.(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风力(外力);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4.(1)人应有执着的信念。
(2)人要有雄伟的气魄。
(3)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乙)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②也。
及其得柘棘枳枸③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注)①柟豫章:都是端直好木。
②眄睨:斜视。
③柘棘枳枸:都是有刺的小树。
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北冥.有鱼____(2)志.怪者也____(3)野马..也,尘埃也____(4)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____(5)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____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未足以逞其能也。
7.(甲)(乙)两文段都寓理于事,共同表达了______的观点。
8.(甲)(乙)两个文段在塑造形象时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答案】5.(1)同“溟”,海(2)记载(3)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4)称王(5)等到6.(1)(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7.万物的活动是有所凭借的。
(意思对即可)8.【甲】文段在塑造大鹏鸟的形象时,运用了比喻、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乙】文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腾猿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北冥有鱼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①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②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选自《庄子》)(注释)①适:往、去到。
②适:适应。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水击/三千里C.然后/图南D.此/小大之辩也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_______)(2)此亦飞之至.也(_______)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鹏”和“斥鴳”的形象特点。
【答案】9.A10.(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极点11.(1)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垂到天边的云。
12.大鹏硕大无比,有崇高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
斥鴳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鰷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怒.而飞____(2)请循.其本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5.《北冥有鱼》运用想象和____(修辞手法),描绘了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____时气势壮美的形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展开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____,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
在辩论中,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____的一种折射。
【答案】13.(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追溯14.(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
(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15.夸张示例:奋飞(意思对即可)示例:认知态度(意思对即可)示例:愉悦(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选自《逍遥游》)16.解释下面的加下划线词。
(1)怒而飞怒(________)(2)志怪者也(________)(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8.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19.这两则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答案】16.(1)振奋,用力鼓动翅膀(2)记载(3)迁移(4)向上17.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8.作者笔下的大鹏:体型硕大,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19.甲文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乙文是说目光短浅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
(六)文言文阅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北冥有鱼》)(乙)庄周游于雕陵①之樊②,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③,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④不逝目大不睹。
蹇⑤裳躩步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
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山木·庄周游于雕陵之樊》)(注释)①雕陵:栗园名。
②樊:此处指园圃。
③感周之颡(sǎnɡ):触到了庄周的额头。
④大,广。
⑤蹇:此处指提起衣服。
⑥躩(jué)步:快步行走。
⑦累:牵连。
⑧虞人:看管栗园的人。
⑨谇(suì):责骂。
2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志.怪者也(志:记载)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用)C.捐弹而反走.(走:跑)D.而集于.栗林(于:在)21.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B.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C.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D.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23.《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甲)(乙)两文各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答案】20.B21.C22.(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异鹊认为螳螂有利可图便跟了过去,因贪图(或看见)利益却忘掉了自身的性命(或安全)。
23.【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乙】任何时候都不能见利忘形,否者会后患无穷。
(或:只顾眼前利益者必有后患。
或:万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物物相得亦相牵累,利害是并存的。
或:应多角度看待问题。
大意对即可)(七)阅读《庄子》二则,回答问题。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