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翼一号肋上下搭接尺寸优化

合集下载

空客飞机民航英语

空客飞机民航英语

Grammar 语法
• 限定性定语从句
• 用来限制或规定先行词的范围,对句子意思的完整性来说是必不可少 的,限制性定语从句一般紧接在先行词之后,不能用逗号隔开。引词 有that,which,whereby,when,when,where,how,why,who,whose.在翻 译时,可把不长的定语译为定语,或转换为句子的谓语,也可译为状 语。 • Potential energy that is not so obvious as kinetic energy exists in many things. • 势能不如动能那么明显,但它存在于许多物体当中。 • A body whose position changes with time is said to be moving • 如果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就认为它在运动
Grammar 语法
• Briefly,a long thin wire has a high resistance.a short thick wire has a low resistance. • 简言之,细长的导线电阻大,短而粗的导线电阻小。 • Roughly,the rusting of iron may be described as the destructive chemical attack of metal by the media. • 铁生锈大致上可以说成是介质对该金属的破坏性侵蚀。
Grammar 语法
• 动名词作定语
• 作定语动名词只用于修饰事物的名称,暗示事物的用途, 类属于动作。因为它与被修饰词结合得很紧密,故大多已 构成复合词,动名词与被修饰词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主谓 关系,但动名词相当于一个定语修饰从句,动作与被修饰 名词有关。例如: • bending moment 弯矩, • measuring instrument测量仪器, • metal cutting machine金属切割机, •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ting grease高温润滑脂 • high speed milling machine告诉铣床

当翼缘板需要拼接时可按长度方向拼...

当翼缘板需要拼接时可按长度方向拼...

窑尾框架及预热器施工方案1、概述在采用干法窑外分解生产工艺的水泥厂中,窑尾框架及预热器是全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该设备主要是利用窑富余热,将生料进行干燥,预热和部分分解,从而达到使窑的生产能力成倍增加,能耗降低的目的。

从全厂设备安装角度出发,窑尾框架及预热器是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较大的重点部位。

如何确保窑尾框架及预热器的安装周期及质量成为全厂设备安装的重点,在长期的水泥工艺设备安装过程中,我公司对窑尾框架及预热器的安装制定了严格的施工工法,为窑尾框架及预热器的优质安装提供了保证。

1.1 窑尾钢框架及预热器的有关参数窑尾框架为六层钢结构,由柱、梁、斜支撑、平台板、操作平台、梯子、栏杆等构件组成。

主要立柱及横梁采用焊接H型钢,塔架联接形式采用栓焊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主要构件的连接均采高强螺栓连接,并在一些位臵焊接加固,如柱与柱的连接、柱与梁的连接、梁与梁的连接,次要结构平台板、操作平台、梯子、栏杆等采用焊接方式。

整个窑尾钢结构塔架重量约1300吨。

预热器采用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带TSD 分解炉,生产能力为5000T/D,设备重量为636.8T。

主要由五级旋风筒及进风管、分解炉、喂料室以及各相关的下料系统组成,该系统设备分层坐落在钢塔架上。

1.3 窑尾框架及预热器安装工程特点该工程为高空、多层。

钢结构框架和预热器的安装必须按一定顺序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设备组对安装、钢结构框架组对安装和砌筑等多工种施工,务必构成立体交叉作业,形成施工作业面窄小、立体作业层多、工种交错、施工工期长等水泥行业安装施工的独自特点。

为此在施工计划安排中要周密考虑施工工期和工程安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实施。

12.1 技术要求高1.2.2作业条件差:由下至上逐层进行高空作业,设备、钢结构框架安装及筑炉进行交叉作业,脚手架搭设工作量大,地面组对设备、钢结构框架构件采用平焊而致设备和构件倒翻次数多,建筑面积小,施工作业面狭窄,大风、雨雪天,作业困难,影响施工。

4一号肋上下搭接尺寸优化

4一号肋上下搭接尺寸优化

中央翼一号肋上下搭接尺寸优化葛建彪张讯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结构部上海 200232摘要:基于HyperMesh对某型号飞机中央翼一号肋建立细节模型,并采用过渡网格技术将细节模型与机翼整体解模型进行连接,考虑若干重要工况下的应力约束,采用OptiStruct 对一号肋上下搭接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优化缘条厚度分布,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且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一号肋尺寸优化HyperMesh OptiStruct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采用设计区域细化网格与非设计空间网格过渡方法,建立一号肋及其周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其中,优化空间为上下搭接与外翼以及中央翼的连接缘条。

优化区域将通过过渡细化网格与部分机身以及外翼连接。

图1 一号肋及其周边结构1.1 几何模型一号肋上壁板采用上缘条“”字型材与“T”形长桁接头进行对接。

蒙皮及长桁底板与“”字型材上缘板对接,(长桁根部的底板加宽加厚);长桁缘板则通过“T”形长桁接头与一号肋“”字型材下缘板对接,如图2所示。

图2 外翼上壁板与中央翼上壁板对接方案一号肋下壁板采用“T”型下缘条与对接带板进行对接,如图3所示。

长桁根部缘板及立板斜削,长桁底板加宽加厚,与蒙皮、带板、“T”型材一起连接,形成壁板根部对接区。

外翼下壁板的载荷通过“T”型材水平缘条与带板传给中央翼下壁板。

图3 外翼下壁板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方案1.2 网格划分将一号肋CATIA模型导入HyperMesh,提取几何中面,并在中面上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

为减小模型中螺栓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的时候,在螺栓位置按照给定螺栓直径建立螺栓孔,并在螺栓孔周围建立1-2层Washer网格进行过渡,以减小应力集中。

网格单元尺寸采用5mm,如图4所示:图4 螺栓孔Washer网格过渡采用上述方法建立一号肋及相邻结构的细化网格模型,单元总数约为300,000个,如图5所示。

图5 一号肋及相邻结构的细化网格模型1.3 过渡网格模型为了得到一号肋的准确支撑边界和载荷工况,采用嵌入式的建模方法,将一号肋细化网格模型连接到原有整体模型中。

[QC成果]170m跨拱型箱梁单肋合拢吊装质量的控制

[QC成果]170m跨拱型箱梁单肋合拢吊装质量的控制
制表:谭欣 制表时间:2009年9月21日
九、实施对策
根据制订的对策措施, QC小组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对策实施。 实施一:针对人员教育培训不足,采取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位 1、2009年3月22日聘请箱梁吊装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对该项专业知识的讲座,组织大家学习吊装施工的知识和操作要领。参加人员为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最后对培训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0%;对不合格的个别人员进行再学习,并进行补考;再不及格者安排转岗。
10
周 国

40
吊装负责人
助工
现场操作
90
平均教育时间:94.9小时,平均考试成绩:95.8分
1
苏水法

54
项目经理
工程师
总体规划
100
2
肖 杰

31
项目总工
工程师
制定对策
100
7
何飞兰

31
质量工程师
工程师
对策实施
95
*
三、选题理由
本工程社会影响大:武隆羊角乌江大桥是武隆县及羊角镇政府极其关注的重点工程,并已在国家扶贫办备案。它的建成,将结束羊角镇乌江两岸无桥可通的历史,为羊角镇乃至武隆县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课题类型
攻关型
课题编号
2009-03
组建日期2009年3月来自注册编号2009-03
课题名称
170m跨拱型箱梁单肋合拢吊装质量的控制
活动次数
每周活动一次,共19次
出勤率
98%
发言率
95%
活动时间
2009年3月—2009年6月
*
制表人:谭 欣 日期:2009年9月10日
*

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研究

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研究

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研究摘要:在当前大多数类型的飞机当中,固定翼飞机中央翼是其最为重要的承力部件之一。

因此本文将通过立足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的具体结构特点,在简单说明其结构布局设计理念下,着重围绕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引言:通常情况下,在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当中,所使用的材料、布置结构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的有效性和结构安全性。

因此为了能够尽可能延长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的使用寿命,将其可能出现损伤和故障问题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本文将通过对其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国内外典型客机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一、中央翼结构的具体特点与布局设计(一)具体特点从飞机两侧位置处传递出的弯矩、剪力以及扭矩均需要由中央翼来承受,因此需要中央翼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刚度。

不同于悬臂式等在根部位置处有较大弯矩的机翼,通过将中央翼结构设置在机身的上部位置处,使其可以与两侧机翼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可以令整个机翼成为一个支持在机身上、两端外伸的双支点梁结构,以此有效避免出现集中接头连接机身传递荷载所导致的结构沉重、复杂化问题,有助于帮助飞机实现传力路线的进一步优化[1]。

(二)布局设计通过对当前我国已有的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及其设计进行观察,可知其多数情况下呈双梁结构形式,位于中机身18至20框之间。

其结构部件一般包括前梁和后梁、蒙皮以及接头等,中央翼前梁为机身18框的下半框,而中央翼后梁则为机身20框下半框。

上壁板受压,下壁板受拉,上壁板易失稳:理论上上壁板长桁数量应多于下壁板;但考虑中央翼内部连接问题,大部分机型采用上下长桁根数相同,且位置一致。

沿着弦向可以将上蒙皮板件和下蒙皮板件分别分成三大部分,其中在上蒙皮板件的中间位置处共计会设有检查口盖,而加强肋和普通肋则共同构成了翼肋。

下图为A380中央翼侧面剖面图:二、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设计分析(一)中央翼梁考虑到在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当中,机身同机翼之间一般呈现为半嵌入式,因此为了能够将机身连接框和中央翼梁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完整体进行设计,因此在对固定翼飞机中央翼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前梁与后梁同机身的18框和20框上半框作为整体机加框。

两种民用飞机翼身对接结构r比较分析

两种民用飞机翼身对接结构r比较分析

两种民用飞机翼身对接结构r比较分析汤平【摘要】A350和波音787是当今最先进的民机代表,机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含量高,形成大量的金属与复合材料的混合结构,如翼身对接结构.研究两种机型的翼身对接结构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阐述了民用飞机翼身对接工艺界面通常的选取范围,图解了两种机型对接工艺界面各自的特点;列举了两种机型机翼壁板对接、机翼梁对接和外翼上壁板中机身对接的结构并加以分析,比较了两种对接结构的优缺点;说明了两种对接结构对翼身装配和总装的影响;对混合结构连接的国内研究状况和设计思路做了阐述.最后总结了两种机型对接结构的特点.【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8(061)013【总页数】7页(P28-34)【关键词】对接结构;下壁板;上壁板;长桁端头;开槽【作者】汤平【作者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210【正文语种】中文翼身对接结构是飞机外翼载荷传递转换到机身的关键部位,此处载荷大,协调复杂[1]。

当前先进民用客机A350和波音787的翼身对接结构有各自的设计特点,这是和设计风格传承、总体布置、工艺水平密切相关的。

这两种飞机的外翼、中央翼和机身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因此在对接结构的具体考虑上也有相似的地方。

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机型的翼身对接界面和对接结构,阐述了各自对接界面的特点和对接结构的设计原理及优缺点。

翼身对接界面1 翼身对接界面的选取民用客机通常是下单翼布置,翼身对接有工艺界面[2]。

此对接界面的选择范围见图1。

图1中A向视图是飞机投影在水平面上的俯视图。

直线AB是外翼前梁平面和外翼上翼面的交线,直线CD是外翼后梁平面和外翼上翼面的交线,弧线BD是外翼上翼面和中机身外形面的交线,MN是机身最宽处边线。

E、F分别是MN与AB、MN与CD的交点。

通常民用飞机翼身的对接界面定义范围就是图1(a)中四边形EFDB。

P是线段EB上的点,Q是线段FD上的点,连接P、Q成线段PQ,线段PQ即对接界面的定义线。

10飞机部件修理3班学生出的试题作业

10飞机部件修理3班学生出的试题作业

10飞机部件修理3班学生出的试题作业1. 按CCAR-25部的规定,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使甲载荷作为结构的外载荷时必须采用安全系数是多少(B)A1.0B1.5C2.0D2.52机翼大梁腹板主要承受什么作用(A)A剪力B弯矩C扭矩D3.飞行外载荷按作用性质可分为(A)A静载荷和动载荷B集中载荷和分布载荷C气动载荷和机动载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般将左侧主油箱称为一号主油箱,右侧主油箱称为二号主油箱B一般将左侧主油箱称为二号主油箱,右侧主油箱称为一号主油箱5压力加油站的位置位于哪里(B)A左机翼B压力加油C机身中央处6小型飞机主要采用何种加油方式(A)A重力加油B压力加油C空中加油_________刘欢20 1.飞机结构疲劳设计不包括那一项()A 安全设计疲劳思想B 破损安全设计思想C 损伤容限设计D经济设计思想2. 应力的基本形式不包括那一项()A 拉应力B 扭转应力C 压应力D 剪应力3. 一般飞机的最大允许速压为使用限制速压的()倍A 2.1B 1.3C 1.2D 1.04. 飞机专业名词中fuel filter 是什么意思()A 燃油关断活门B 燃油滤C 油滤旁通D 油箱5. 在波音飞机中的图片中圆圈里面有个叉的图标代表什么意思()A 燃油进口B 增压泵C油滤D加油接头6 燃油中所含水分有哪三种形式()A 游离状态乳化状态自由状态B 游离状态乳化状态溶解状态C 游离状态溶解状态自由状态D 乳化状态溶解状态自由状态______牛文龙26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飞机适航性要求的是?(C)A 结构的强度B 结构的刚度C 结构的韧性D 结构的稳定性2.下列选项中那种不属于飞机结构件及受力特点?(B)A 杆系结构B 梁系结构C 平面薄壁结构D 空间薄壁结构3.下列选项中哪种不属于飞机表面防护的方法? (D)A 铝合金的表面保护B 合金钢的表面保护C 漆层保护D 表层保护4.下列选项中哪种不属于翼梁的种类?(D)A 桁架式翼梁B 腹板式翼梁C 整体式翼梁D 框架式翼梁5.下列选项中哪种不属于飞机载荷?(A)A 定向载荷B 垂直载荷C 水平载荷D 侧向载荷6. 飞机外载荷有几种分类方法?(C)A .1 B.2 C.3 D.4___吴家兴341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铆接形式( D )A 对接B 搭接C 角接D 链接2位于飞机左侧的登机门称为( A )A主登机门B服务门C 应急门D检查口盖3客舱窗户哪侧玻璃不承受压力( A )A内侧B外侧C中侧D以上都是4现代飞机加油的方法有( D )A重力加油B压力加油C 空中加油D以上都是5压力加油时几号油箱加油管加装了节流器( B_) A 1B 2C 3D 46目前采用的供油顺序是先消耗哪个油箱的油液( C )A 左翼油箱B 右翼油箱C 中央油箱D配平油箱______王鹏菲34 1 哪一种飞机结构疲劳设计是针对飞机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而提出的?A 安全寿命设计思想B破损安全设计思想C 损伤容限设计D耐久性设计2在飞机机体区域划分中500指的是那个部位?A机身下部B机尾和安定面C左机翼D右机翼3梁式机翼总体弯矩由机翼那个部位承担?A 翼梁B 梁腹板C 蒙皮D纵墙4哪种加油方法一般被小型飞机采用?A 重力加油B 压力加油C 地面抽油5目前普遍采用的供油顺序是A 先中央油箱再两翼油箱B先两翼油箱再中央油箱C 从左翼油箱到右翼油箱D从右翼油箱到左翼油箱6为消除微生物污染对燃油系统的影响和对邮箱的腐蚀,目前唯一能做的工作是A 提高燃油的纯度B控制燃油中的水分C改善燃油系统功能_____ 刘运鑫221.不属于梁式结构特点的是:( )A.有一根或者数根很强的翼梁B.蒙皮很薄C.常桁的数量很少D.常桁较强2.机体主区划分中200指:( )A.机身下部B.机身上部C.机尾和安定面D.动力装置和吊舱3.结构件在在和作用下,其尺寸和形状的改变叫做变形。

民用飞机外翼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形式

民用飞机外翼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形式

在 典 型 下 壁 板 对 接 结 构 中 ,蒙 皮 都 与 对 接 肋 下 缘条搭接,但长桁与下缘条有搭接和对接两种形式。
引用格式:汤平 . 民用飞机外翼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形式[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51(1):48⁃54. TANG Ping. Research on Lower Panels’Joints of Civil Aircraft Wing and Center Wing[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9,51(1):48⁃54.
图 1 典型中央翼及对接面示意图 Fig. 1 Typical central wing and joint interface
收 稿 日 期 :2 018 ⁃09⁃30 ;修 订 日 期 :2 0 1 8 ⁃1 2 ⁃0 7 通 讯 作 者 :汤 平 ,男 ,高 级 工 程 师 ,E ⁃m ail:tangping@ com 。
第1期
汤 平:民用飞机外翼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形式
49
对接肋处所受拉力也相对较小。因此在飞机使用周 期 内 ,外 翼 和 中 央 翼 下 壁 板 承 受 周 期 性 的 载 荷 。 下 壁板对接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结构疲劳因素[1]。
下壁板对接形式 2
Fig. 2
图 2 麦道飞机中央翼及对接面示意图 Aaircraft central wing and joint interface of McDonn⁃ ell Douglas
wing to the mid⁃fuselage and the center wing. In this study,different forms of the lower panels’joints of civil aircraft wing and center wing are summarized.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lower panels’joints are given. Lastly,the load transfer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civil aircraft are analyzed,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material type of lower wing panels will affect the design of joints. Key words: joint;lower panel;stringer end;not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翼一号肋上下搭接尺寸优化
摘要:基于HyperMesh对某型号飞机中央翼一号肋建立细节模型,并采用过渡网格技术将细节模型与机翼整体解模型进行连接,考虑若干重要工况下的应力约束,采用OptiStruct
对一号肋上下搭接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优化缘条厚度分布,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且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一号肋尺寸优化HyperMeshOptiStruct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采用设计区域细化网格与非设计空间网格过渡方法,建立一号肋及其周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其中,优化空间为上下搭接与外翼以及中央翼的连接缘条。

优化区域将通过过渡细化网格与部分机身以及外翼连接。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 一号肋及其周边结构
1.1 几何模型
一号肋上壁板采用上缘条“ ”字型材与“T”形长桁接头进行对接。

蒙皮及长桁底板与“ ”字型材
上缘板对接,(长桁根部的底板加宽加厚);长桁缘板则通过“T”形长桁接头与一号肋“ ”字
型材下缘板对接,如图2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2 外翼上壁板与中央翼上壁板对接方案
一号肋下壁板采用“T”型下缘条与对接带板进行对接,如图3所示。

长桁根部缘板及立板斜削,长桁底板加宽加厚,与蒙皮、带板、“T”型材一起连接,形成壁板根部对接区。

外翼下壁板的载荷通过“T”型材水平缘条与带板传给中央翼下壁板。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3 外翼下壁板与中央翼下壁板对接方案
1.2 网格划分
将一号肋CATIA模型导入HyperMesh,提取几何中面,并在中面上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

为减小模型中螺栓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在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的时候,在螺栓位置按照给定螺栓直径建立螺栓孔,并在螺栓孔周围建立1-2层Washer网格进行过渡,以减小应力集中。

网格单元尺寸采用5mm,如图4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4 螺栓孔Washer网格过渡
采用上述方法建立一号肋及相邻结构的细化网格模型,单元总数约为300,000个,如图5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5 一号肋及相邻结构的细化网格模型
1.3 过渡网格模型
为了得到一号肋的准确支撑边界和载荷工况,采用嵌入式的建模方法,将一号肋细化网格模型连接到原有整体模型中。

因为细化网格与原有整体模型的网格尺寸差距较大,所以采用过渡网格划分技术,达到粗细网格之间的均匀过渡。

所使用的整体模型包含机翼、中机身及中央翼,如图6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6 整体解模型
将整体模型中原来中央翼的部分网格删除,然后将画好的一号肋细化模型导入到整体解模型中,对连接部分的网格进行细化过渡,如图7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7 一号肋细化模型与整体解模型过渡
根据模型计算规模挑选若干个最严重工况,采用对称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在机身对称面施加对称约束。

施加约束及载荷的有限元模型如图8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8 模型的载荷与约束
信息化调查找茬投稿收藏评论好文推荐打印社区分享
2 一号肋优化设计
采用OptiStruct结构优化技术,对上、下缘条沿航向和展向的厚度分布进行优化,给出满足应力强度要求下重量最轻的优化结果。

2.1 优化问题定义
优化求解是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变量、设计约束和设计目标,由OptiStruct 软件通过优化迭代求解得到设计变量和设计目标的最佳取值。

一号肋上、下缘条的优化问题定义如下:
设计变量:缘条各区域的厚度,其厚度区域划分如图9,10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9 上缘条厚度分区(设计变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0 下缘条厚度分区(设计变量)
设计约束:材料在设计工况下的许用应力。

一号肋上下缘条材料均为Ti-6Al-4V β退火,查材料手册得强度许用值为770MPa。

综合考虑一号肋缘条的静强度和疲劳要求。

为了减少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干扰,同时减小计算规模,选取各厚度区域的关键位置单元施加应力约束。

设计目标:缘条重量最小。

2.2 优化结果
最终的优化模型包含229个设计变量,1400个设计约束。

将优化模型提交OptiStruct进行计算,经过8个迭代步优化计算收敛。

优化目标迭代曲线如图11所示,缘条设计区域优化后总重量从618.8kg减少到418kg,减少约31%(当然,因为有限元模型采用阶梯厚度,目前的重量不同于对厚度进行光顺后的实际模型的重量,在此仅说明缘条有优化减重潜力)。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1 目标迭代曲线
在第8迭代步,最大约束违反为0,表示优化结果满足所有施加的设计约束,该优化设计为可行设计,如图12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2 最大约束变化曲线
优化过程中,设计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3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3 优化变量变化曲线上、下缘条优化前后厚度分布比较如图14,图15。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4 上缘条优化前后厚度变化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5 下缘条优化前后厚度变化
2.3 优化结果验证
尺寸优化后,在重量减轻的前提下,采用某最严重的工况下对新设计进行分析验证。

缘条的应力水平比原有设计更低,分布更加合理,如图16-18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6 某工况下上缘条优化前后应力变化(1)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7 某工况下上缘条优化前后应力变化(2)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8 某工况下下缘条应力分布
3 总结
本文对飞机一号肋上、下壁板连接结构的建模方法,包括从CAD模型到网格划分,网格质量控制,载荷和边界条件施加等进行研究,并将整体模型和过渡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
比,验证项目工作所使用的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在过渡模型基础上对一号肋上、下缘条沿航向和展向进行厚度分区,考虑重要工况下的应力约束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优化缘条厚度分布,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且性能有所提高。

Size Optimization of the First Rib Splice of Center Wingbox
GeJianbiao Zhang Xun
Abstract: The detailed FEM model of the first rib of CWB is modeled in HyperMesh. And the DFEM is integrated into GFEM by transition mesh technology. The size optimization of the first rib splice connection is performed by OptiStruct with stress constraint in several important load cases.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rib flange is figured out, and the mass is decreased, and the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Keywords: The First Rib, Size Optimization, HyperMesh, OptiStru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