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 00mm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三级抗震:max(1.5Hb,5 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 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 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 S-1。

柱 梁钢筋计算公式

柱 梁钢筋计算公式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柱梁钢筋计算公式柱.梁钢筋计算公式一、柱纵筋排序(直径维持不变的情况)柱纵筋长度=基础内长度+楼层长度+顶层伸入长度1、基础内长度计算方法:hj-c>lae,(hj-c)+max(6d,150)hj-c≤lae,(hj-c)+15d其中hj:基础高度,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2、楼层长度计算方法: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顶层梁高3、顶层伸进长度计算方法:(1)边角柱内侧、中柱纵筋梁高-c≥lae,lae梁高-c≤lae,(梁高-c)+12d(2)边角柱外侧纵筋(梁高-c)+(hc-c)≤1.5lae,1.5lae(梁高-c)+(hc-c)>1.5lae,max(1.5lae,梁高-c+15d)其中:hc:柱宽,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二、柱箍筋排序1、加密区长度:(1)柱根加密:hn/3,hn领衔层净高(即为首层顶上标高-基础顶上标高-首层梁高)(2)梁内加密:梁高(3)梁侧加密:max(hn/6,hc,500),hn为所在层净高2、非加密区长度:楼顶标高-基础顶上标高-加密区长度之和3、根数计算:(1)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2)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4、单根缝筋长度:(b-2c+h-2c)×2+1.9d*2+2×max(10d,75)[(h-2c-∑d)÷(n-1)×(m-1)+∑dg+b-2c]×2+1.9d*2+2×max(10d,75)拉筋(h-2c)+1.9d*2+2×max(10d,75)其中d:纵筋直径dg:内缝缝居住纵筋直径n:单边纵筋根数m:内箍箍住纵筋根数三、梁钢筋排序(一)上部通长筋长度=两端(边)支座内长度+中间横跨长度(不含中间支座)边支座内长度:【hc:支座柱宽度,c: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挑:hc-c+15d【伸至柱边弯曲15d】中间横跨长度:轻易在平面图中读取数据(二)支座钢筋1、边支座钢筋长度=(边)支座内长度+梁内长度2、中间支座钢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梁内长度(两侧)边支座内长度:如果hc-c≥lae,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长度挑hc-c+15d【伸至柱边弯曲15d】梁内长度:第一排挑ln/3第二排挑ln/4钢筋信息后(m/n)则表示钢筋分排,第一排m根,第二排n根(三)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天量横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挑: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四)侧面横向钢筋1、n抗扭钢筋长度计算同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天量横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挑: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2、g结构钢筋长度=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净跨长度(ln)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均为150mm即侧面构造纵向钢筋长度=ln+150×2。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

柱、梁钢筋计算公式

一、柱纵筋计算(直径不变的情况)柱纵筋长度=基础内长度+楼层长度+顶层伸入长度1、基础内长度计算方法:h j-c>l aE,(h j-c)+max(6d,150)h j-c≤l aE,(h j-c)+15d其中h j:基础高度,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2、楼层长度计算方法: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顶层梁高3、顶层伸入长度计算方法:(1)边角柱内侧、中柱纵筋梁高- c≥l aE,l aE梁高- c≤l aE,(梁高- c)+12d(2)边角柱外侧纵筋(梁高- c)+(h c-c)≤1.5l aE,1.5 l aE(梁高- c)+(h c-c)>1.5 l aE,max(1.5 l aE,梁高-c+15d)其中:hc:柱宽,c:保护层厚度,d:纵筋直径二、柱箍筋计算1、加密区长度:(1)柱根加密:Hn/3,Hn为首层净高(即首层顶标高-基础顶标高-首层梁高)(2)梁内加密:梁高(3)梁侧加密:max(Hn/6,hc,500),Hn为所在层净高2、非加密区长度:楼顶标高-基础顶标高-加密区长度之和3、根数计算:(1)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2)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结果向上取整-14、单根箍筋长度:外箍(b-2c+h-2c)×2+1.9d*2+2×max(10d,75)内箍[(h-2c-∑D)÷(n-1)×(m-1)+∑Dg+b-2c]×2+1.9d*2+2×max(10d,75)拉筋(h-2c)+1.9d*2+2×max(10d,75)其中D:纵筋直径Dg:内箍箍住纵筋直径n:单边纵筋根数m:内箍箍住纵筋根数三、梁钢筋计算(一)上部通长筋长度=两端(边)支座内长度+中间跨长度(含中间支座)边支座内长度:【hc:支座柱宽度,c: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跨长度:直接在平面图中读取数据(二)支座钢筋1、边支座钢筋长度=(边)支座内长度+梁内长度2、中间支座钢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梁内长度(两侧)边支座内长度:如果hc-c≥laE,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梁内长度:第一排取ln/3 第二排取ln/4ln:相邻梁净跨最大值钢筋信息后(m/n)表示钢筋分排,第一排m根,第二排n根(三)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四)侧面纵向钢筋1、N抗扭钢筋长度计算同下部钢筋长度=两端支座内长度+净跨长度(ln)边支座内长度:同上部钢筋如果(hc-c)≥laE,则长度取:max(laE,0.5hc+5d)如果(hc-c)<laE,则长度取:hc-c+15d【伸至柱边弯折15d】中间支座内长度:直接取max(laE,0.5hc+5d)2、G构造钢筋长度=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净跨长度(ln)两端锚入支座长度均为150mm即侧面构造纵向钢筋长度=ln+150×2。

柱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柱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2、非加密区根数
3、下层伸入顶层的露出长度
1、加密区根数
最外侧箍筋长度
箍筋根数
长度
嵌固部位:净层高(Hn)/3【伸入哪一层按照对应楼层的层高计算】
非嵌固部位: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伸入哪一层按照对应楼层的层高计算】加密区分为
范围:柱高-加密区长度
h边长度
b边长度
135度弯钩整体长度
基础顶面要看图纸设计是否是嵌固部位。

软件默认是嵌固部
位。

首层一定是嵌固部位
1、下加密:嵌固部位:净层高(Hn)/3;非嵌固部位: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
2、搭接区:绑扎搭接内箍筋加密,加密区范围2.3lle,加密区间距:min(5d,100)
3、节点区下方:max(净层高(Hn)/6,500,柱大边)
4、节点区:跟柱相交的梁高范围
h边边长-2*保护层
b边边长-2*保护层
1.9d+max(10d,75)。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承受压力和承重的重要结构元素。

为了确保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钢筋计算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是确定柱子钢筋配筋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受力主要包括受压和受拉两种情况,根据受力情况的不同,柱子的钢筋布置也会有所不同。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压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0.85 fck b x)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压力,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拉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3.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为:As,min = 0.1 b x / fy。

其中,As,min为柱子最小配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4.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为:ρ = As / (b x)。

其中,ρ为柱子的配筋率,As为柱子的钢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

柱子钢筋间距

柱子钢筋间距

柱子钢筋间距摘要:1.柱子钢筋间距的规定2.柱子钢筋的计算方法3.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4.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5.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正文:柱子钢筋间距的规定:在建筑结构中,柱子钢筋间距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根据相关规范,纵向钢筋间距应不小于50mm,不大于300mm。

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当截面大于400mm时,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柱子钢筋的计算方法:柱子钢筋的计算主要包括柱主筋、柱纵筋和柱箍筋的计算。

其中,柱主筋的计算公式为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 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 200mm。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为:kz 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 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柱箍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根数、间距以及搭接长度。

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涉及到钢筋直径、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接头的百分率。

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为:搭接长度=钢筋直径×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接头百分率。

根据抗震等级、钢筋种类规格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确定搭接长度。

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抗震要求、抗震等级、钢筋种类规格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

计算公式与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类似,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包括: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弯锚长度、搭接长度、箍筋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等。

柱钢筋计算示例

柱钢筋计算示例
4500+4200-(4500-700)/3-750-700=5983
根数 24 根数 24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2、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多出 三 钢筋 层
方法 公式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 3600+750+48*22+1.2*34*22=6303.6=6304
根数 2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9、箍筋长度计算
➢ 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 ➢ 4号筋长度2=(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
➢-1层 (11G101-1P58)
10、箍筋根数计算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三层 一二层
方法 公式 方法 公式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柱钢筋计算方法

柱钢筋计算方法

柱钢筋计算方法柱钢筋计算方法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框架柱计算公式
一、基本参数:
1、柱净高hn
Hn:柱净高=本层层高-梁高
底层柱净高=底层层高+基础顶至嵌固部位高度-梁高
2、连接长度:
机械连接:
短筋:0 长筋:35d
焊接
短筋:0 长筋:Max(35d,500)
柱纵筋中长筋和短筋各50%。

3、非链接区长度:
底部非连接区
嵌固部位高度=Hn/3 (注:首层必为嵌固部位,看标注。


非嵌固部位高度=max(Hn/6,Hc,500) (二层及以上柱根部位)
顶部非连接区
高度=梁高+max(Hn/6,Hc,500) Hc=柱长边尺寸
非连接区箍筋加密,箍筋起步:50mm
二、基础插筋
长度=弯折长度+纵筋插入长度+底部非连接区长度+连接长度
弯折长度取值:
1、Hj>laE(la)
弯折长度=Max(150,6d)
2、Hj<=laE(la)
弯折长度=15d
Hj为基础高度,LaE=38d
纵筋插入长度=基础高度Hj-基础保护层
基础内箍筋(简单的2肢箍,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 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箍筋基础顶面下起步:100mm
三、首层柱纵筋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连接长度
四、中间层柱纵筋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连接长度
非连接区=max(1/6Hn、500、Hc) Hc=柱长边尺寸
五、顶层柱纵筋
顶层KZ 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1、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中柱纵筋长度=层高-梁高-非搭接区长度+锚固长度-连接长度
2、边柱、角柱
边柱、角柱长度=层高-梁高-非连接区长度+锚固长度-连接长度
边柱、角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1)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2)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角柱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边柱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 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2个b边钢筋总数,h边钢筋总数的1/2。

六、柱箍筋计算
箍筋构造:
箍筋根数 = 加密区箍筋根数 + 非加密区箍筋根数
加密区范围 = 梁高区 + 顶部非连接区 + 底部非连接区
梁高区根数 = 梁高/加密间距向上取整即可
顶部非连接区根数 = 顶部非连接区高度/加密间距+1 向上取整
底部非连接区根数 =(底部非连接区高度-起步)/加密间距+1 向上取整
非加密区箍筋根数
根数 =( 层高-梁高区-顶部非连接区-底部非连接区)/非加密区间距 -1
箍筋长度: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
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