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新版)粤教沪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新版)粤教沪版.docx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但对物理这门学科述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一定要利用好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1)乐音和噪声。

(2)知道声咅的高低叫咅调;知道决•定咅调高低的因素。

(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4)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关系的探究过程。

(2)通过乐器的演奏,了解如何改变斥器发声的•音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活现象不断探索,让同学们掌握了物理探允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们科学素养和对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教学难点】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音叉、钢尺、口琴、示波器、吉他一、情景引入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媒体播放大口然的声音和工地施工现场的音频片断。

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令人厌烦。

前者叫做乐音,后者叫做噪声。

探究点二声咅的高低咅调1.音调的初步概念对于身•边的乐音,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强,有的弱,声音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媒体播放男低咅和女高咅歌唱家的歌声让学生聆听,从而建立“咅调”的初步概念。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別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导入】实验探究一比•较:让学生听两段不同的音乐。

观察:在听音乐的同时,注意声音的区别。

进行实验: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

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儿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咅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咅调高。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2)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3)经历“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4)通过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参与“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2)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吉它、刻度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一些声音(一种鸟的叫声、汽车刹车的声音、流水声、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这些声音的差别。

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能听到声音,又能区分声音。

那么我们是如何区分这些声音的呢?(二)讲授新课1、乐音和噪音师:你喜欢听以上哪些声音?不喜欢听哪些声音?生:喜欢鸟的叫声、流水声和音乐,不喜欢汽车刹车的声音。

师:同样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这是为什么呢?生思考:师总结:(1)乐音:使人感到愉快,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2)噪音:令人烦躁不安,嘈杂刺耳的声音叫做噪音。

2、声音的高低(1)教师首先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说相同的一句话“声音的高低”,问学生: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播放音乐(青藏高原、三国演义主题歌)师:你听到的两种乐音有什么不同呢?生:青藏高原高昂,三国演义低沉。

师总结: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在音乐和物理上称为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师:音乐中的C调和D调指的就是音调。

师:那么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呢?3、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活动1:步骤参见课本P31。

学生动手做,仔细听并观察。

师:通过实验你知道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呢?生在老师的提醒下总结:声音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快慢有关。

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沪粤版八年级)1

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沪粤版八年级)1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声音的高低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声音的品质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沪粤版八年级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教案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教案设计

学部八年级物理科教案
第1 课时
分一、乐音与噪声
1、乐音:使人感觉到愉悦的声音叫做乐音特征:有益于身心健康,振动有规律。

2、噪音:使人感觉到讨厌的声音叫做噪音。

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振动没有有规律。

二、声音的高低——音调
活动1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归纳音调的知识:
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次数称为频率,用f表示。

(1)频率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声源振动的频率,音调;声源振动的频率,音调;
三、用波形比较频率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少,频率低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

通常,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孩的音调比男孩高。

四、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活动2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1.猜想:
(1)、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
(2)、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3)、可能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2.设计实验
准备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或尼龙丝、细钢丝)。

将弦的一端绕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

再用A、B两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拨动,听声有什么不同。

得出结论:
(1)、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2)、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3)、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 [名校原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 [名校原创]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教学目标⑴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⑵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音调,并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听到声音的过程,本节则对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区分”,首先研究声音的一个特征:音调。

只有学好本节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下节的内容:响度和音色。

本节编写思路是:首先从图2-16所示的四幅图中认识到声音有差别,引起学生思考: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接着通过活动1,先认识声音有高有低,然后探究并发现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调和频率的概念,并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然后用波形图显示物体振动的频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中所说的C调、D调,就是指音调。

接着,通过活动2,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节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音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设计实验的方法,因而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单纯说“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且容易和响度混淆,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关于课的引入,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图2-16所示的四幅插图,学生从四幅图中认识到:同样是乐音,也各不相同,引起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会有差别?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也可以通过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二泉映月(二胡)和锣鼓喧天的音频片断,让学生感受我们民族音乐美妙的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还可以设计如下小活动引入课题:⑴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器材(吉他、鼓等等),发出简单的声音;⑵比较自己的器材发出的声音与其他同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汇报:你认为声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声音的高低——音调为了分解教学难点,可以把音调的初步概念提到“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之前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粤教沪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粤教沪版(new)

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2。

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

通过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高低的因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难点根据波形图判断声音的音调高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木梳、硬长片、钢尺、吉他、示波器、两个音叉(256Hz、440Hz)、话筒、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一、声音的高低——音调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错误!二、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等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噪声污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环保意识。
4.总结反思: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声音知识体系。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总结声音特性的知识点,分享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
5.作业设计: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解和运用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需要深入且准确。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声音现象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声音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声音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学生需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热情和科学态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科学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不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声音,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声音辨识游戏,小组讨论声音的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够运用所学的声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感知能力和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声音现象进行分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声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_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如何通过这三个特性来区分不同的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通过声音的特性来识别和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概念及其辨别。

难点:如何通过声音的特性来区分不同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音频设备、各种声音样品。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音频样品,让学生尝试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区分不同声音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2)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

(3)音色: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 实验演示利用学生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三个特性。

4. 课堂练习播放一组声音样品,让学生尝试分辨出它们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声音特性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声音的三个特性来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辨别方法。

7. 布置作业设计一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及其定义和辨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音调越高,声音越大。

()(2)响度越大,声音的音色越丰富。

()(3)通过音色可以辨别不同的声音。

()2. 选择题:A. 振动频率B. 振动幅度C. 发声体材料D. 发声体结构答案:1. (1)× (2)× (3)√2. (1)D (2)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三个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专门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容,回答下面的咨询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什么缘故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讲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咨询题.
[师]指导学生带着咨询题去阅读.
[生答]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作业
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看是如何样发出声音的,又是如何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板书设计
教后感
新授
标题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弱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方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看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形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师]那个咨询题提得专门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
实验结论: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形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小结
本节课我们要紧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色.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看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预备
教学用具:钢尺〔假设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夸奖.下面让我们利用预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看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1
课题:我们如何样区分声音
执教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性.
2.明白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咨询题的方法.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不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
[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
[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什么缘故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
声音的高低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确实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声音的大小.如何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
信息链接
[演示]观看声波的波形
[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
在那个地点,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
[生]示波器什么缘故能够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明白得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明白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那个实验.
教学过程
复习或导课
创设咨询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不.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唱歌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差不多上物体做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实验讲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能够向学生简单介绍缘故: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不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辨论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辨论.
[演示]观看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实验结果:
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1.通过示波器观看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不.
2.通过示波器观看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能够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声音的品质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然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依旧能够辨论它们.这讲明在声音的特点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确实是音色.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生甲]〝1〞的响度大.
[生乙]〝5〞的响度小.
[生丙]〝1〞的音调低.
[生丁]〝5〞的音调高.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能够发觉: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点.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