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唐五代词

合集下载

唐五代词

唐五代词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此首写离情,上片,起 三句写境,次三句写人。
画堂之内,惟有炉香、 蜡泪相对,何等凄寂。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 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 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 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 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
所谓“出新”,是说他的 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 又有突破和创新。冯词写愁的 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 和朦胧性;在表现爱情相思苦 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 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二)李煜亡国后则是 悲惨世界,只有“梦里” 才能“一晌贪欢”。
他后期的词作,构成过去 和现在、欢乐和痛苦相互对比 映衬的二重组合词境。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 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 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 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 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 在心头。——《乌夜啼》
温庭筠 (约812 — 约870) 本名岐,字飞卿,
太原人, 宰相彦博裔孙。
少敏悟,才思 艳丽,韵格清拔, 工为词章小赋,与 李商隐皆有名,称 温李。
文思敏悟: 然行无检幅,数举进
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 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 成,时号温八叉。
有才无德: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 能逐弦吹之音,为恻艳 之词”
(1)韦庄那疏朗的词风使《花 间集》在一片浓香腻粉之中,也时有 缕缕清风吹过,故被后人称之为“花 间别调”。

唐五代词概况

唐五代词概况

晚唐五代词继唐诗以后,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就是词。

词原来叫做“曲子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

每首词都有一定的歌谱,称为词调.它的句子大都长短不齐,所以又称为“长短句”或“诗余”;因为它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写出来的,非常讲究平仄韵律,可以演唱,故又有“乐府”之称,如《东坡乐府》收录的就是苏东坡的词作。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填词初起于民间,近几十年在敦煌石窟发现数百首民间曲子词,就主要是中晚唐的群众创作。

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词由民间进入城市,进而登上了文坛。

由此,词的内容逐渐扩大,艺术上也逐渐成熟,晚唐以后,终于成为一种能与诗并驾齐驱的新的诗体.温庭筠是第一个倾心于作词的诗人.多写歌伎舞女的生活,格调不高,但艺术上却比较成熟。

他善于运用秾丽华美的语言抒写心理和感情,对词的格律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被尊为“花间派”的鼻祖.“花间派”指的是晚唐五代时期集中于西南前后蜀割据政权的一批词人.他们写了许多秾丽的艳词,表现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艺术上绮丽细腻,比较重视形式,当时的赵崇祚为他们编写了一个集子叫《花间集》,于是他们便被称为“花间派",以韦庄、欧阳炯、李珣等人为代表.韦庄是晚唐时期另一位重要词人,其词与温庭筠齐名.风格比较清丽疏朗,直抒胸臆,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思帝乡·春日游》、《女冠子》两首。

唐五代词选

唐五代词选
牛峤
[菩萨蛮]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雁惊残梦。 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 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牛希济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少。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耳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韦应物 [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调笑令] 河汉,河汉,晓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刘长卿 [谪仙怨]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冯延巳
[蝶恋花]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又懒。 醉里不辞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唐五代词选 词以宋词为盛,唐、五代数量较少,但也不乏佳作。
唐代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帯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五代词

唐五代词

2. “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中“欲度” 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中“欲度” 鬓云欲度香腮雪 二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试说明其妙处 二字历来为人们称道 试说明其妙处? 试说明其妙处
明确:俞平伯先生指出:“‘度 字含有飞动意。 明确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叶 俞平伯先生指出 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也说:“‘度 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也说:“‘度’字生 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 动,……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 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 所谓“欲度” 所谓“欲度”者,是正在进行,是鬓云在香腮雪上滑 是正在进行, 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女子在闺房的睡眠之中, 过。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女子在闺房的睡眠之中,当 早晨的日光照在重叠的屏风上, 早晨的日光照在重叠的屏风上,那光影的闪动惊醒 了她,就在她似醒非醒将醒未醒的时候,她的头那 了她,就在她似醒非醒将醒未醒的时候, 么轻微的一动, 么轻微的一动,而长长的鬓发像乌云飘过一样横过 她那白皙的脸庞,在词人的联想中, 云 字乃从 字乃从"鬓 她那白皙的脸庞,在词人的联想中,"云"字乃从 鬓 "字生出,"度"字又从 云"字生出。词人再于 度"字 字生出, 字又从"云 字生出 词人再于"度 字 字生出。 字生出 度 字又从 鬓云"写活了 添一"欲 字 就把无生命的"鬓云 写活了。 添一 欲"字,就把无生命的 鬓云 写活了。
花间词派与温庭筠
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 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 故名。 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 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 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 文坛上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唐五代词文儿

唐五代词文儿

望 江 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 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思考: 1、这首词的词眼是 。 2、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1、这首词的词眼是“恨”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总领全词,点明主 旨。前句表示结果,后句表示原因。而昨夜 梦中之事,又来自日有所思,廖廖八字将日 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 地描述出来。表现了词人抱恨终生的强烈 情感。
鹊 踏 枝
冯 延 巳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 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 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谁说闲愁被抛弃了很久呢?等到春来之时,还 是一样的满腹惆怅。 •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 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 颜已改。 • 河堤上碧草丛生,柳树成荫,面对如此美景, 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添加新的忧愁? • 我独立在小桥上,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 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 相伴。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着装(反衬):容貌服饰的 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 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 的孤独 。
讨论: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
有人说这首闺怨词中词人有所托寓, 你 认为词人寄托了什么感情? (结合作者生
平遭遇各抒己见)
•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 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 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 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 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 才不遇之感。
所写内容 。 这首词塑造 了一个 的 人物形象?
概括内容:
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 慵形象。 下片 :梳妆打扮的过程。 人物形象: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 满怀幽怨(孤寂)的闺中 贵妇形象。

唐五代词史

唐五代词史

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
承上启下,(“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 触景生情。) 比兴(漫无边际的青草,细丝飘动的柳条 ,唤 起清寂悠远的境界和深长缠绵的情思。) 贺铸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因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 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 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之情。但在盛赞江南
美好安逸的背后深藏
着忧时伤乱之痛、思
乡怀人之情。
南唐词:
指五代时期南唐二主一臣(李璟,李煜,
冯延巳)的词作。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
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
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
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
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鹊踏枝
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
久之难以排遣,写得
层层深入。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
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 然而,对于被愁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 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 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 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愁绪似乎是与身俱 在似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它。因 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紧 人静的小桥上,和Hale Waihona Puke 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 无言地相互对视……
温词:秾艳华美,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 女,如富丽堂皇之牡丹。 韦词:疏淡明丽,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 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美丽 富贵 慵懒 孤寂
诵读讨论:
美丽 富贵 慵懒 孤寂
在这首词塑造了一
个 子?
的女

唐五代词

唐五代词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 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 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 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首先,人禀七情,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必然会产生 多种多样的心理意识,但在这众多的心理意识中 间,应该承认,忧生忧世的忧患意识就是一种与 生俱来和最为发达的心理意识。李后主词之所以 能激动人心,主要就在于它表现了极为深浓的忧 患意识,唤起着读者对于自身不幸往事的回忆和 其内心固有的恻隐之情。 其次,我们还可看到李煜词在表现忧患意识时, 使用着一种富有高度概括力的文学语言,这就有 助于不同的读者都能将各自的愁情和感叹,填充 式地嵌塞进李煜的词句中,以达到宣泄感情和获 得审美快感的阅读目的。
后主李煜 的词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 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今存词约35首左右, 他的词以亡国(39岁)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 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近 花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实 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 节制,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 多用口语和白描,丽质天成。王国维《人间词 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遂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很大程度上, 就是指后期作品而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 之词”是说后主词已不局限于娱宾佐观、男女相 思,而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工 具,扩展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这也 正是李煜的贡献所在。
词与燕乐

所谓“燕乐”, 也叫“宴乐”, 即宴享娱乐活动 中所用音乐,是 与“雅乐”相对 的“俗乐”。

燕乐是在六朝以来中 原音乐和南方音乐的 基础上再融合西域音 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 民族音乐,是雅乐之 外以民间新兴俗乐为 主体的艺术音乐的总 称,具有鲜明而强烈 的通俗性、娱乐性和 抒情性。

唐五代词选

唐五代词选

唐五代词选唐五代词指的是中国唐五代词总集,近人林大椿编辑《唐五代词》,收唐五代词81家1148首。

其词采自《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和《全唐诗》中的附词。

作家依时代为序,卷末附有简略的作者生平,兼及作品真伪的考辨、各家重见和字句异同的校勘、宋人诗话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遗闻轶事。

本文选择了一些《唐五代词》中的佳作,供网友鉴赏。

唐五代词选目录唐代: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张志和王建戴叔伦刘禹锡白居易皇甫松李晔唐朝无名氏五代:和凝牛峤牛希济顾夐冯延巳张泌孙光宪五代无名氏唐代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帯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调笑令]河汉,河汉,晓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王建[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潇湘神]湘水流,湘水流,九嶷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都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二、李白词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李白的词作不多,见 《尊前集》、《花庵词选》、
《全唐诗》、《历代诗余》
等,共约十八首。传词以 《菩萨蛮》和《忆秦娥》最
为有名。但自明代始,多有
译文
河岸草色萋萋,
堤上翠柳依依,
请问绵绵新愁, 因为何事年年都有? 独自久立在小桥上, 寒风吹满衣袖。
正是树梢上升起一弯新月
夜幕降临路断行人之后。
谁道闲情抛弃久 ?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不 辞 镜 里 朱 颜 瘦 。
日 日 花 前 常 病 酒 ,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杜甫《曲江》(其一)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闲情‛的内涵? 2.为什么说《鹊踏枝》词传达出的是一种 感情的境界? 3.王国维评冯延巳的作品是‚不失五代风 格而堂庑特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黍离之悲 ‛的哀 怨
——鹿虔扆词鉴赏
一、作者简介
鹿虔扆,生卒年、字里俱无考。初读书
古寺,见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期以此见志。 后蜀进士,累官学士。广政间(938-950),出 为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因 称鹿太保。在后蜀时以擅写小词为孟昶所宠 幸,时人忌之,与欧阳炯、韩(琮)[昭]、阎 选、毛文锡号曰‚五鬼‛。蜀亡,不仕。
其不足。在文学史上,词便成为诗之余,
不管为五七言之余也罢,三百篇之余也罢, 反正只是‘余’。‛
(1)韦庄那疏朗的词风使《花间集》
在一片浓香腻粉之中,也时有缕缕清风吹
过,故被后人称之为‚花间别调‛。 (2)韦庄词创作的主要成就及其对 词史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个性化的显现 和抒情性的加强。
夏承焘先生说过:‚他(韦庄)在五代 文人词的内容走向堕落途径的时候,重新领 它回到民间抒情词的道路上来;他使词逐渐 脱离了音乐,而有独立的生命。这个倾向影 响后来李煜和苏、辛诸大家。‛
四、作品赏析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 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
里朱颜瘦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
独立小桥风满
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
谁说难言的愁思抛掷已久
已经忘掉了呢?
每到阳春三月, 伤感的情怀依然如旧。 天天在花前 一副多愁多病的模样,
镜里的红颜啊,
渐渐憔悴消瘦仍不惜顾。
艺术特色
1. 以我观物,寓情于景, 在物中隐藏着我,在景中注入了 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词时,也自 会反过来,由物及人,由景及情, 从词中呈现的那一荒寂凄凉的境 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看到 他的哀伤的心境。 2. 赋情与景,把原本无知 无情的景物写得似乎有知有情, 或应当有知有情。
艺术特色
3. 明笔与暗笔错杂运用,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
才‛。
一、作者简介
此后,韦庄又到处飘 泊,至昭宗景福二年
(893),他再次入京应试,
却不幸落第。第二年,年
约59岁的韦庄始进士及第,
授校书郎之职。
一、作者简介
昭宗天复元年(901),
韦庄入蜀依王建。天祐四
年(907),王建建立前蜀
政权,蜀之开国制度、号 令礼乐,多出于韦庄之手。 武成三年(910),卒于成 都花林坊。
异议,迄今没有定论。
三、作品鉴赏
是 归 程 , 长 亭 更 短 亭 。
玉 阶 空 伫 立 , 宿 鸟 归 飞 急 。 何 处
碧 。 暝 色 入 高 楼 , 有 人 楼 上 愁 。
平 林 漠 漠 烟 如 织 , 寒 山 一 带 伤 心
菩 萨 蛮
译文
平齐的树林迷迷蒙蒙, 树林上面烟雾纵横交织; 令人心生寒意的山如同飘带, 山色是一片使人伤心的碧绿。 暮色悄悄地漫入了高楼, 我在高楼上独自发愁。
二、韦庄词简介
花间词风
在唐五代文学史上,‚诗
庄词媚‛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和
群体性的创作倾向,是自‚花间‛
诸人开始的。
花间词风
俞平伯先生所论:‚词出诗外,源头 虽若‘滥觞’,本亦有发展为长江大河的
可能,像诗一样的浩瀚,而自《花间》以
后,大都类似清溪曲涧,虽未尝没有曲折 幽雅的小景动人流连,而壮阔的波涛终感
二、冯词的特点——因循出新
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
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
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
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 围。
二、冯词的特点——因循出新
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
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 性和朦胧性;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 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 意识。
以说明。
3. 为什么韦庄的词被称作是‚花间别调‛?
词家魁首李后主
——李煜词鉴赏
一、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
面的文艺才能。他在位期间,对
宋委曲求全,并纵情声色,侈陈 游宴。南唐灭亡后,他被俘至汴 京,两年后,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艺术特色
1. 词作情意婉转,哀伤之至。 2. 语言简洁自然,概括力极
强, 全首一气直下,没有一句隐
晦难懂的话。 3. 结构出奇制胜,突出主题。
思考与练习
1. 花间词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
2. 有人说韦庄词能给人一种‚似直实纡、似

而郁‛的感受,你是否赞同这一
说法?试以《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为例加
二、词风简介
在花间派词人中, 他存词虽少(仅六首), 却显大家风度。其词风 格或疏秀婉丽,或沉郁 苍凉,人品词品俱高。
三、作品赏析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 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 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 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译文
铜锁锁住了重重宫门,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一个神来之笔的‚入‛字,把暝色人格化, 将之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比‚夜幕‛ 这类平凡的景物更能使景色活跃在读者心头。
鸟归人不归,令人触景生情,同时这归鸟又惹起无限愁思。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思想内容
(一)思妇望归说 认为词中所写的,是一位思妇于 暮色苍茫之中,独立玉阶远眺时一刹 那的情思。词中的绵绵情意,在这绵 远悠长旅程的急切盼望中表现得淋漓 尽致。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扣我额头


铛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那个故乡?
绮 窗 愁 对 秋 空 。
金 锁 重 门 荒 苑 静 ,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思想内容
这首小词将读者带进 了一个重门深锁、绮窗紧闭 的废苑,展现了一个月照深 宫、残荷泣露的画面,增添 了作品凄清的色彩、悲怆的 氛围,字里行间都流露ຫໍສະໝຸດ 作 者哀伤的心境。思想内容
(二)羁愁思归说
认为词作写的是客子思归,其中
又透露出人生穷途无归的迷茫与苦闷,
极耐人寻味。
艺术特色
1. 笔调清疏淡雅、自然天成。 2. 运用朦胧错综的描写手法,造 成词境时空的惝恍迷离。 3. 导情入景,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
画得细致入微。
思考与练习
1. 对这首词的主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你赞 同哪一种?请谈谈理由。
人 人 游尽 人说 只江 合南 江好 南, 老 。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皓 腕 凝 霜 雪 。
垆 边 人 似 月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张惠言《词选》
思想内容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风光 的秀丽怡人,赞美了江南美 女的姣好可爱。然而这一系 列描写,都是无可奈何强作 的自我安慰之语,用以反衬 自己的思乡哀愁。
三、作品赏析
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 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美好, 游子啊, 就应在江南飘泊到老。
春水碧绿胜过蓝天,
在绘着美丽图画的船中 听着细雨入眠。 酒店中卖酒的美人啊
美丽如月,
洁白的双腕啊 细嫩如雪, 游子啊 未衰老时暂莫还乡, 还乡后目击中原离乱 更令人愁肠欲断。
唐五代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