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鸟三研

合集下载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整理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整理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篇1这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的留意力简单分撒,假如让孩子坐在小椅子上,老师一句一句的教歌词,孩子很快就会坐不住,对学习歌曲缺乏爱好。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用嬉戏的方式,一开头就吸引了孩子的留意力,每个孩子都乐于参加到活动中来。

并且,不需要老师教,孩子就很快的登记了歌词。

在分角色表演的活动中,我给与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敬重孩子的选择。

在嬉戏时,我不再是一位指挥者,而是一位参加者,与幼儿融到一起,成为孩子的伙伴,让孩子没有顾虑的嬉戏。

《指南》有一次告知我们,要以幼儿为中心,幼儿的学在老师的教之前,幼儿的学习怎样最有效?这就要求老师给与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自己探究的结果比老师告知的更有利于孩子。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反思篇2今日我在班上上了一节音乐活动《两只小鸟》,这节课是一节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我做了两只不同颜色的小鸟,先让幼儿熟悉小鸟,一只叫丁丁,一只叫东东,跟小鸟打招呼,然后利用故事导入,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听听看,老师唱第一遍,让孩子仔细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唱完之后,提问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老师把歌词串一遍,让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读歌词。

教幼儿唱歌,边唱边教幼儿动作,这样小朋友比较简单记住歌词,最终让幼儿跟着钢琴唱一遍,听录音机,加上动作唱一遍。

优点:老师做了两只不同颜色的小鸟,这样小朋友比较简单记住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歌词里面的丁丁和东东。

故事导入,环节紧扣,幼儿比较简单学会,加上给这首歌编排了简洁的动作,孩子很快就学会了。

缺点:老师应当适当的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些创新的机会,比如拍动作的时候,丁丁飞走了,用我们的小手作小鸟,小鸟是怎么飞的,让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演,然后我们学他的动作,整个课都是老师在说,在唱,适当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借助看教具演示、动作表演来理解并记忆歌词,借助生活经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相亲相爱”。

3.自由结伴时能接纳不同的同伴,体验与不同的朋友身体接触的乐趣。

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一套:“小鸟”两只、“大树”一棵。

2.已学过“鸟飞”的动作,看过幼儿用书:《两只小鸟》。

活动过程一、复习“鸟飞”的动作幼儿听音乐,做鸟飞动作,教师提醒飞优美。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1.教师引导幼儿观
察教具,激发幼儿倾听教师演唱的欲望。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2.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逐步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

教师:歌里唱了谁?两只小鸟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
3.幼儿边看教师演示教具边听教师慢速范唱歌曲。

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

4.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做动作感受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两只小鸟》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
歌词。

四、幼儿两两结伴演唱歌曲幼儿找朋友。

幼儿结伴演唱,教师引导幼儿做相互指的动作时目光对视。

幼儿交换朋友,教师提醒幼儿找周围的任意朋友,动作要迅速。

幼儿与新朋友边表演边唱歌。

五、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当幼儿熟悉地掌握表演动作后,可以
增加间奏,反复、连续的表演,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同伴。

中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与反思

中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与反思

中班音乐两只小鸟教案与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模仿两只小鸟的歌曲节奏,表达课堂所学的内容。

2.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

3.培养小朋友们的团队意识,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

1.2 教材及工具1.教材:《两只小鸟》儿歌;2.工具:歌曲资源、谱子、音响设备、其他辅助教学器材。

1.3 教学步骤1.热身:带领学生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唱歌和舞动训练,为学习和表现歌曲做好准备。

2.歌曲观看:放映《两只小鸟》动画片,让小朋友们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3.学唱歌曲:通过引导孩子们正确模仿歌曲节奏,让小朋友们能够较好地唱出两只小鸟。

4.合成教学:安排小朋友们组成队伍,配合教师指挥,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表现,达到提高协作和合作能力的目的。

5.:引导小朋友们对所学内容进行,以便于检查并提高自己的学习和表现水平。

二、教学反思此次音乐教学是本人第一次面对中班的小朋友,由于之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有些手足无措。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动手制作了一些教具和适合教学的小道具,还制作了好看的PPT课件和视频播放。

虽然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小朋友们年龄还是很小的,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清歌曲中的节奏和曲调,这对教师的指导和教学产生了很多困难。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模仿并唱出歌曲,我放慢了音乐的节奏,同时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

其次,小朋友们的专注时间非常有限,他们往往不能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就被分心或分散了注意力,这也成为我教学的难点。

为了增加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我利用各种小道具和游戏方式注入生趣,同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评价,以便小朋友们关注并对课堂进行更积极的参与。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的教学方式也成为了其他教师的示范。

总的来说,这次中班音乐《两只小鸟》教学,是一个艰辛而又有意义的挑战。

教学结果相当符合预期目标,让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都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歌曲《两只小鸟》的内容,能够理解歌曲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使他们在唱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唱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两只小鸟》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参与合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让他们在合唱中做到准确无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两只小鸟》音频文件、图片、黑板、粉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室内温度适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两只小鸟》的音频文件,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初步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两只小鸟,进行合唱练习。

4. 完整演唱: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完整的歌曲演唱,纠正他们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对歌曲《两只小鸟》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在合唱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集体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音准和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我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将歌曲《两只小鸟》的歌词和旋律发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增进亲子关系。

2. 音乐活动: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歌曲《两只小鸟》的手工制作、绘画等音乐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演唱表现。

2. 家园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歌曲学习情况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 作品展示:评价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作品,如手工、绘画等,了解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3篇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3篇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精选3篇(一)教案: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2. 能够模仿和表演歌曲中的动作。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歌曲《两只小鸟》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简单的鸟类装饰品。

3. 幼儿喜欢的鸟鸣声音效。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幼儿回忆起学过的与动物相关的歌曲。

2. 引入本堂课的主题,告诉幼儿今天将要学习一首关于两只小鸟的歌,让他们想象一下两只小鸟会做什么。

歌曲学唱:1. 播放歌曲《两只小鸟》,让幼儿先听一遍,让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第一段,再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

3. 逐渐教唱歌曲的其他部分,确保每段都能熟练掌握。

4. 教唱整首歌曲,让幼儿尽情表达出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大声唱出来。

动作编排:1. 读出歌曲中描述的两只小鸟的动作,比如飞翔、跳跃等,并让幼儿模仿这些动作。

2.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扮演一只小鸟,根据歌曲中的动作进行表演。

3. 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编排,让他们自由组合出一段小表演。

反思: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他们对歌曲《两只小鸟》很感兴趣,通过唱歌和模仿动作的方式,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在歌曲学唱过程中,虽然旋律较简单,但仍需注意节奏的把握和调子的准确。

值得肯定的是,幼儿在动作编排环节中展示了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按照指导进行表演。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凝聚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够更多地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互动游戏和歌曲演唱,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表演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精选3篇(二)教案:课题:小班音乐教学-《合拢放开》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儿歌两只小鸟教案

儿歌两只小鸟教案

儿歌两只小鸟教案教案标题:儿歌《两只小鸟》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儿歌《两只小鸟》的歌词。

2. 学生能够模仿并正确演唱儿歌《两只小鸟》。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到关于鸟类的基本知识。

4.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儿歌《两只小鸟》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两只小鸟的图片或手偶。

3. 班级黑板或白板。

4. 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两只小鸟的图片或手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回忆或分享一些关于鸟类的基本知识,如鸟类的外形、飞行方式等。

歌曲学习:1. 播放儿歌《两只小鸟》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

2. 播放第一遍时,要求学生只听歌曲,不做任何动作。

3. 播放第二遍时,要求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或拍桌子。

4. 播放第三遍时,要求学生尝试跟唱歌曲。

歌曲理解:1. 利用班级黑板或白板,将歌曲的歌词逐句写出。

2. 引导学生一起读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意思。

3. 分析歌曲中描述的两只小鸟的特征和行为,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歌曲创作: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关于其他动物的类似歌曲。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它们的特征和行为。

3.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创作歌词或旋律,或者改编已有的儿歌。

巩固与拓展:1. 学生分组,用绘画纸和彩色笔为自己创作的歌曲设计封面。

2. 学生可以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表演他们的创作歌曲。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周围的鸟类,了解更多关于鸟类的知识,并分享给同学。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歌曲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创作的歌曲和封面作品,评估他们对歌曲理解和创作能力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

2. 鼓励学生收集和分享关于鸟类的资料,进行小型研究项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两只小鸟》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创作能力。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小鸟》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正确地唱出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关爱小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歌曲《两只小鸟》,并能用自然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挂图、小鸟道具、音频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两只小鸟》的片段,引导幼儿说一说歌曲中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2)教师示范唱歌曲,幼儿跟学。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

3. 拓展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使用小鸟道具演唱歌曲。

(2)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关于小鸟的舞蹈。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在合唱部分,要注意调整音量,保持音质的和谐。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 课后要关注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正确唱出歌曲《两只小鸟》。

(2)音准、节奏感准确。

(3)合唱部分协调,能与其他幼儿配合演唱。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观察。

(2)课后作业反馈。

(3)音乐会表演评价。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唱歌曲《两只小鸟》,培养家庭音乐氛围。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鸟类观察活动,增进对大自然的了解。

3. 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及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鸟》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

2、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声音保持一致。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歌曲,根据歌曲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只小鸟的卡片、 CD、钢琴。

活动过程:一、入场在音乐《小鸟》声中,师生学小鸟飞翔的样子有节奏地进入教室坐下。

二、发声练习,提醒幼儿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附练声曲:小鸟睡着了1 2 | 3 . 4 | 3 3 2 2 | 1 - |(师)一只小鸟慢慢睡着了,(幼)两只小鸟慢慢睡着了,(师)三只小鸟慢慢睡着了,(幼)四只小鸟慢慢睡着了。

三、引出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里找到教室布置的小鸟,并让幼儿知道一只叫丁丁,一只叫冬冬。

2、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一个关于这两只小鸟的一个故事,宝宝们想听一听吗?3、幻灯片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内容,从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建立图谱。

4、根据图谱再次记忆歌词内容。

5、师:音乐家们把这两只小鸟的这一故事谱写成了一首歌,宝宝想听吗?6、播放CD中的音乐。

四、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学唱歌曲。

1、教师:这首歌好听吗?想学吗?2、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幼儿小声的跟唱。

(2-3遍)五、幼儿尝试边表演边唱歌1、播放CD跟唱,边唱幼儿边自由用动作来表现。

2、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唱边表演。

六、课后延伸:保护小鸟,保护小动物1、师:小鸟为什么会飞走啦?2、幼儿大胆假设3、教师总结要保护小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2、利用图谱,学习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3、在做做听听玩玩中体验跟随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小鸟的指偶
活动过程:
一、练声
师: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我们和他们一起唱唱歌吧。

(走下去和小朋友互动)
师:小鸡怎么叫。

叽叽叽叽叽(配动作)小鸭怎样叫小狗怎样叫小猫怎样叫。

二、完整欣赏歌曲
师:今天森林里还来了两只小鸟,他们一样吗?
师: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黄色的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丁丁没听见,我们再和它打个招呼),蓝色的叫东东(和东东打个招呼)。

师:丁丁和东东想和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唱首歌,我们听听它们唱了什么
师: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

(第一遍跟琴唱,第二遍清唱)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图谱)
师:姚老师的丁丁和东东要和姚老师一起唱唱歌了,你们要不要把你们的丁丁和东东请出来?(先请丁丁,个别纠正,再请东东个别纠正。


师:先唱一遍,我们和丁丁东东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听。

三:表演
师:刚刚我们已经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一段好看的表演,你们也想来表演吗?
师:谁想来表演一下呢?勇敢的走到上面来。

(鼓励勇敢的幼儿)
师: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呀?那掌声在哪里?(多叫机组幼儿表演)
师:丁丁和东东玩的真开心,但也有点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会儿吧,(轻轻地放在你的小凳子下面)
师:好了,我们和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下次我们在和丁丁东东做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再出示两只不一样的小鸟,让幼儿说一说不同的地方,因为有些孩子容易把丁丁和东东搞错,其次我将歌曲与手指游戏相结合,孩子们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不仅增强了他们对歌词的记忆,更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整个活动总体看来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乐意去理解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