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应用初探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应用初探
图示教学法是一种常用于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图片、图表、地图等图示化工具,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本文将探讨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示教学法的优势
1.增强理解:通过图示化教学,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相关知识。
2.提高记忆力:图示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像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3.加强互动:通过与学生互动和讨论,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根据其不同学习习惯和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图示教学。
二、具体应用
1.使用图片: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教师可以直观地呈现历史或社会中的人物、事件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运用地图:历史和社会往往包含了很多地理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地图等地理信息工具,让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历史和社会现象有更清晰的了解。
3.使用图表: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图表、统计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社会学方法中出现的数据和概念。
三、注意事项
1.控制用图量:用图量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控制用图量,避免影响教学效果。
2.确保图示工具的准确性:在使用地图、图表等图示工具时,教师要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否则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混淆。
本文简要介绍了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示法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论文

图示法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论文图示法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论文所谓图示法,就是教师通过一些直观的图像将历史结构以及历史之间的联系进行展示。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使用图示法,能够突出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重点、难点,在降低了教师教学难度的基础上加快了教学效率。
以下,我将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论述图示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不同环节中的具体运用。
一、图示法在预习环节的有效运用在学生的预习环节,使用图示法,有利于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解《战国争雄》这一章节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利用图示法中的表格法进行归纳,在表格中突出战国七雄具体是指那七个诸葛国?且这些诸侯国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这七个诸侯国的领导人有哪些?学生通过这样的图示整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战国争雄的局面。
而图示法在预习环节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图示法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运用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
而如果将图示法科学地运用于课堂导入环节,必然能够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具体做法包括:找出一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作为课堂引子,通过这张图片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而引进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例如,我们在讲解《西周灭亡》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周幽王带着褒姒“烽火戏诸候”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的引子,教师在课堂之使,可以指着这张图片,询问同学们“是否认识图片中的这两个人物?”同学们在还未学习教材内容的情况下,必然感到十分好奇,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图片中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西周的统治者周幽王,一个是周幽王的爱妃,也是使得周幽王失去诚信的红颜祸水――褒姒。
学生在听了教师的简要介绍以及受到图片对视觉感官的刺激之后,必然能够激发他们对西周为何灭亡的探索兴趣。
三、图示法在教学环节的合理运用图示法所能够使用的图形种类繁多,包括:时间轴、扇形图、箭头指示图等等。
初中历史图示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图示教学研究论文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时候,自主意识和思维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也有着比较强的目的性与自觉性。
所以,这就使得学生对单纯的历史课程讲述不感兴趣,严重的时候,学生还会对历史课程产生反感。
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教育联系在一起。
而图示对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思想情感的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学生对图示也非常的感兴趣。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示进行引用,通过图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 __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图示教学法一点都不陌生,它也是史学界中非常基础的一个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一)在历史课前运用图示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图示教学对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图示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课前,如果引入一些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图形表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节内容产生好奇,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例如,在进行《 __时期》这节内容的讲述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选择合理的图形。
如“在一片农田里,一个小姑娘正坐在稻浪上,农田里一群农民正在火热地进行着庄稼的收割。
”这幅图片描述的是 __期间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引入合适的图形表格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的认真,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图形表格创设情境在历史图示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背景,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并且利用这些图形表格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历史情境。
例如,在进行《长征》这节历史内容的讲述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长征的图形表格,为学生创设一个长征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体会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学习这部分历史知识。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也在随之改变。
老师的教学要緊紧追寻时代的步伐相应做出改变,根据相应的文献对图示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历史书本中的图标种类做了相关的列举,对图示教学法对历史教学的深刻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运用;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一、图示教学方法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相吻合二、图示教学法对历史教学有很深远的意义一定要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来学习,不是历史这门学科的要求。
有的老师经常会把相同时期的不同国家放在一起学习,也是为了把相似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
但是这种情况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对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渐渐失去兴趣。
从而也就使倦怠情绪产生在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不利的影响会在老师的后续课程开展中出现。
因此,老师要运用图示的教学法,先理顺课堂中的知识再进行讲解,这样对学生建立清晰的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能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畏惧感从此消失。
民族进步的创造力的灵魂是大脑的创造力,对于创造的竞争就是社会的竞争。
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殿堂就是学校,模仿不是学习的单一目的,还要会创造。
对于有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采用填鸭式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升学率,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只能对知识达到掌握的目的,但是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这样下去会把学生的创新力抹杀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
只会做题不会思考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创造性,逐渐变成学习的奴隶。
所以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学习的主人,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在脑中重新整合知识,使独特的历史知识架构形成。
学生的思维化过程就是在整理图示的时候充分经过大脑思考的,展示自己的思维路线是通过图示的方法,进而对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教学的发展需求和图示教学法相迎合,与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完全符合的,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值得在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广泛推广的。
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论文大赛

图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通辽市开鲁县大榆树中学刘宝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和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已成为重中之重。
而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学习,会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用最短的时间掌握繁琐的知识。
我认为,图示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图示法是图文纲要信号示意法的简称,是指用符号、文字、数字组成图形,表示历史过程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特点:简明直观,令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下面就简单介绍图示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图示法有利于展示历史地理方位,使知识更具直观性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地理方位的知识比较多,重要民族、城市的分布等,并且中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使知识的记忆有一定的繁琐性,学生易混淆。
如靠教师口头说教,较难掌握,而用图示法,则可事半功倍。
如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的疆域大小,可设计如下示意图:这样,在记住清朝疆域方位的同时,也记住了八至的名称,一举两得。
2、图示法有利于浓缩历史教材,化繁为简,使知识更具简约性课本中,主要是用文字叙述历史知识,而大量内容的叙述,使学生记忆有相当难度,而用图示法,高度概括,浓缩教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如学习明清的文化史可用表格图示法:通过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上述两个表格不仅使学生对两课时的内容浓缩为一课时,还节省了时间,又方便掌握记忆21、22课的内容。
3、图示法有利于理清思路,使知识更具条理性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错缩复杂的历罗知识是一片迷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指导,学生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中发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一定的条理性、内在联系穿针引线,从而有层次的展现历史知识。
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图示法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它可使历史知识层层展现,更具条理。
如复习七年级唐朝的兴衰。
可用如下图示法:建立:618年,李渊,长安。
兴盛:贞观之治(唐太宗);“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
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象和历史 事物 ,使学 生获得鲜 明的历史表象 。将 枯燥 的文字 化成直观有 趣 的图示 印在学生 的脑海里 ,激 发学生学 习的欲望和求知 的兴趣 ,创造 良好 的教学氛 围,对学生思维 能力的培养也 起着积极作用 。 ( 二) 浓缩简 明 , 强化学生记忆 图示教学 法能够将教材 中包含 的历史概 念高度概括 、浓 缩 ,把分散 的知识 系统整理 ,帮助 学生建立知识 框架 ,掌握 历史脉络 。这 样就把繁 多 、抽象 、分 散的历史 知识 通过 图示 化为精简 、具 体 、系统 的知识 ,帮 助学 生加 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 ,巩 固已学知识 。 ( 三)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多 向思维 图示 教学法利用 图片 、表格 、漫画等多种形式 的启 发 ,对教学 内容
作 用。
【 关键词 】 图示教 学法;历 史教 学;应 用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6 ) 2 5 — 0 2 7 7 一 o 1
图示教学 法是指通过 简明的符号 、浓 缩的文字 、经典 的图片构成清 范准 确 。 晰美观 、意蕴深邃 、直 观生动 的冈爪 样式 ,以表达各种知识 概念 、统摄 ( 二) 科 学性原 则 教材 ,揭 示历 史事物 之间 内在的逻辑 联系 和本质特 征 的一 种教学 方法 。 为学生 提供知识 的教师 ,不能 只做 机械 的 “ 传 声筒” ,而 应该给他 其实质是使科 学知识形 象化 、抽象 理论 具体化 、零碎知识 系统化 ,以此 们提 供去粗取精 、去伪存 真的知识 。【 2 在 图示教学法的应用首先要求 教 调 动学生学 习兴趣 ,帮助学 生形成 系统 的历史知识体 系 ,教会学 生 自主 师在 阿 j 设计上 的科学性 ,才能 为学 生提供有价值 的学 习资源。教师在 学 习的方法 。图示教学法 主要通过历史 图片 、地 图 、漫I 图表 、线索 设计 网尔内容时要立 足教材 内容 和课 标要求 ,依据学生 的年龄特征 、认 图示 、多媒 体动态图示等形式完成教学活动 。 知水平 ,根据不 同年级 学生的心理特 征,以及学生 的接受 能力进 行科学 图示教 学法的优势 合理 的设计 。同时要结 合现代化 的教 育技术 ,选择恰 当的图示 类型 ,使 ( 一) 直 观形 象 , 激 发学生兴趣 图示结构严谨合理 ,准确表达知识 的具体 内容和概念的 内涵外延。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发挥的作用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发挥的作用【摘要】本文探讨了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作用。
首先介绍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图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结论部分强调了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图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图示教学法、学习兴趣、效果、抽象概念、思维发展、兴趣激发、实践能力、重要性、未来应用。
1. 引言1.1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在学生的中学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而社会学科则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社会变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既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通过图示教学法,教师可以将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表、地图等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这种直观、视觉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社会理论。
结合图示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这两门学科的兴趣,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和全面发展。
1.2 图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示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图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图示教学法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最新-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精品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历史灿烂辉煌。
初中是学生学习历史最关键的时期。
如何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相关教学工作者面对的主要教学问题。
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教学方法,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有利于学生掌握大量零散的知识。
本文从板书与地图两个角度入手,探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运用,并论述图示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够通过图表或图形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能够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更加直观与清晰地展现给学生。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而图示教学法所呈现的知识体系适合学生的学习。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图示教学法中的板书板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视觉获取学习信息,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牢固。
科学合理的板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图示教学法中,板书需要呈现出一些表格与流程图,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
例如在学习亚洲封建国家建立一节课时,阿拉伯国家这一部分的知识相对混乱,教师便可以以时间为根据,用箭头将知识点连接起来,说明发展方向。
在这里还可以放一条暗线,除了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还可以将伊斯兰教传播方向的主线引入教学中,并将两条知识主线连接起来,引出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
由此,学生在这一知识难点处的记忆就会相对容易。
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定向思考;第二,辅助学生确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思维;第三,能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中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便于学生记忆。
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充分熟悉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板书更加合理。
二、图示教学法中的地图在历史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让看似纷繁杂乱的历史规律化、系统化,化繁为简,便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摆在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发现历史图示教学法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图示教学法是把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数码组成的图形或图象、地图、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是一种把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由于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化难为易等优点,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图示教学法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
由于传统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一支粉笔、一张嘴,加上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不可重复性等特征,其结果是讲者乏味,听者索然,学生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
图示板书改变了提纲式、呆板的传统板书的面貌,取材灵活,形式多样,还能使用不同颜色强化信号,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产生乐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学习历史关键在于把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其规律,而历史图示法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通过简单的文字、符号、色彩等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图示能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教材内容结构化,具有归纳,演绎的特征,能帮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其本质,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整体认识。
3.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历史图示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归纳整理成纵横交错的结构图示,输入学生大脑,“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智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4.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在历史教学中,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弄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历史图示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化难为易,使之更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时,加大了信息刺激的强度,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常用形式
1.结构图示
依据图示,讲解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示意图,用简单的线条和文
字,揭示了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间复杂而尖锐的矛盾及其原因,勾勒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同时粗体的“英”“德”两个字和中间的粗箭头,突出了英德两国是各自所在集团的核心国和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最主要矛盾。
通过这一图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很轻松的解决了“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数轴图示
利用数轴图示,讲清历史的分期,起迄年代、特点,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和作用。
使学生在新课前或复习时从宏观上获得对该段历史的整体认识。
通过图示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能认识到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
它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
近代时期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简易的图示,将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标志、分期、社会性质非常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和记忆。
3.方位图示
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地理方位的知识比较多,如国家的相对位置、疆域大小,重要民族、城市的分布等,并且中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使知识的记忆有一定的繁琐性,学生易混淆。
如靠教师口头说教,较难掌握,而用图示法,则可事半功倍。
如清朝前期的疆域图:
图示将清朝疆域四至清晰地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同时空间观念得到培养。
4.顺承式图示
顺承式图示按照事物发生的前后、前因后果为线索,体现事件的经过,揭示历史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或内在的规律。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如丝绸之路路线图就直观的反映了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境内,最终到达西亚和欧洲的大致路线,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5.比较图表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概念等都可列表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
如两次鸦片战争(比较图表),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列表比较,既能一目了然的找出两者的异同,又能解决“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这一难点问题。
运用历史图示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中如何选用应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中学 0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