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态变化选择题汇编没答案
陕西省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2年陕西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B.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C.通过“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D.通过凸面镜能看见拐弯车辆的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实用文档2.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实用文档实用文档3.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实用文档实用文档5.在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关于超导状态下的超导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实用文档6.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关于火箭和导航卫星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实用文档7.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实用文档实用文档C、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较低,故C错误;D、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热值、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水的比热容较大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强,是中招热点.8.小刚有一个带有开关、指示灯和多个插座的接线板,如图所示,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现象.关于“跳闸”原因和接线板中的电路连接,下判说法中正确的是()A.“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B.“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C.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D.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并联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家庭电路的连接。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⑴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⑴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1)(3)C.(2)(4)D.(3)(4)4.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⑴;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⑴,现测得气温为17⑴,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A.18⑴B.20⑴C.17⑴D.25⑴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6.下列有关生活谚语解释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升华吸热形成的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小昌同学在26⑴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⑴B.先下降,后上升到26⑴C.低于26⑴D.等于26⑴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致敬抗疫英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用酒精擦拭消毒后皮肤发冷是因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所致C.喷酒消毒剂后,离得远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眼罩内的雾气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10.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11.夏天用同样多的0⑴的冰和0⑴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少.此过程中A处于(选填“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选填“增大”“减少”“不变”).1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2012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3.(2012•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2.(2012•南充)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B.44℃C.48℃D.52℃1.(2012·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1.( 2012·丽水)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9.( 2012·温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冬季出现了极端严寒天气,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危害.(1)极寒天气容易引发冻雨,其过程是液态的降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如电线、树枝)接触形成冰层,这一物态变化称为凝固.(2)极寒天气造成路面结冰,使汽车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刹车变得困难而易引发交通事故.(3)极寒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从而易引发酸雨.1.(2012•孝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9.(2012•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1.(2012·衢州)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凝固D.熔化11.(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5.(2012•河南)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4.(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2.(2012•连云港)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升华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3.(2012•眉山)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 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 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6.(2012•黄冈)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4.(2012•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27.(2012•凉山)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A (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80 ℃.4.(2012•天津)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3.(2012•宜宾)下列现象中届于蒸发的是()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3.(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24.(2012•淮安)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 357酒精﹣117 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96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9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88 90 92 94 97 98 98 98(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不同物质沸点的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液化的概念.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4.(2012•扬州)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16.(2012•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3.(2012•武汉)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 10﹣6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3.(2012•常州)2 011年12月,漂阳首创“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B.白天,防止地表风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C.白天,发挥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D.夜晚,发挥稻草的导热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9.(2012•常州) 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13.(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5.(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B.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D.雷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考前必备】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物质变化之汽化

物质变化之汽化一、选择题(11·某某)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 B.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C.太阳出来后雾散了 D.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答案:C(11·某某)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答案:A(11·滨州)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放入塑料袋 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答案:D(11·某某)3.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D.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答案:D(11·某某)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答案:B(11·某某、某某)4.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人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答案:A(11·)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答案:C(11·某某)4.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蔬菜装入保鲜袋后放进冰箱C.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D.从泳池上来用浴巾包裹身体答案:C(11·某某)5.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鞋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他的依据是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答案:C(11·某某、某某)9.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答案:B(11·某某)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等。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武汉在2024年3月24日成功举行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
为保障武汉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武汉相关部门特地采用了“人工驱雨技术”避免降雨对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影响。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人工降雨技术”为干旱地区抗旱。
下面关于干冰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低云层温度B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凝结在凝结核上形成雨C .干旱季节,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抗旱D .人工降雨和人工驱雨可以随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描写“霰”的诗句。
“霰”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成的小冰粒,呈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
下列与“霰”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B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D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C .正常人1min 的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4.如图所示,滑雪场地内的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
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细小的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凝固5.哈尔滨文旅火爆全国,冰雪大世界的吸引力持续拉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是江水凝华形成的B.工人采冰时热的满头大汗,头上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汗水沸腾后形成的C.冰块垒起来很高,在雕刻之前,要用水把冰块“粘”起来才安全,这是凝固现象D.由于天气变化,冰雕熔化,此过程是放热过程6.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口处冒出“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B.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C.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的D.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某同学在运动时不慎扭伤,为减轻疼痛,医生采用了“冷疗法”治疗,其主要采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标准大气压下该有机物的熔点为一139℃,沸点为12.3℃。
江苏省盐城201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2012年盐城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2.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6.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7.关于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10.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11. 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lu(Tl=10﹣6111)的颗粒物.它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12.小华发现宾馆里的“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间通电,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小明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法用于判断取电器类型:①将硬纸片插入,看能否通电;②将专用磁卡贴在面板上不插入,看能否通电;③将专用磁卡插入,看能否通电.其中可行的方法是()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14.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旅行包(背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压强.15.2011年7月28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了5188m.在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不断变大(变大/变小/不变),因此,应该选择硬度更高(大)的材料制作舱壁.1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振幅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17. 2011年11月17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与无人太空船“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返回地面.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电磁波/超声波)与飞船联系的.飞船与太空舱对接后,以太空舱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飞船着陆过程中,需要向下喷气以减小速度,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8.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虚(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7 m,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19.如图所示,直导线通电时发生偏转,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电动机(电动机/发电机).如果只改变电流方向,直导线偏转方向改变.20.法国工程师发明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迷你猫”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这一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动)能,汽车的时速可达144km/h,合40 m/s.l44km/h=144×21.“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108J,可以使2500 Kg的水从20℃加热至60℃(c=4.2×103J/K g℃,q煤气=4.2×l07J/Kg).=三、解答题:本题7小题,共52分.解答23、24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2.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1的力臂.(2)如图乙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M后的反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将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23.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2Kg,每次将一袋50Kg的水泥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2)每次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24.小华有4V的蓄电池和规格为“3V 3W”的小灯泡各一只,为了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求:(l)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2)小灯泡正常发光1min消耗的电能;(3)定值电阻的阻值.I=求出电阻.==1A==125.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27 g.(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10 cm3.(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2.7 g/cm3.(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小(大/小).=2.7g/cm=的熟练运用,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的分析能力.26.小明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l)如图甲所示,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的两根引线接入电路.(2)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1.5 V.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变大/变小).(3)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进一步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27.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凸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变小(变大/变小).(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距离不变.(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水透镜成像性质与圆环内径之间有什么关系.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饭锅中的磁钢限温器电饭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它利用磁钢限温器来控制煮饭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磁钢限温器结构如图甲所示,它由永久磁钢、感温磁钢和弹簧等组成,感温磁钢及其外套由弹簧支撑.永久磁钢的磁性不变,感温磁钢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温度达到1 0 3℃时,感温磁钢失去磁性.煮饭时,按下电饭锅的按键,永久磁钢和感温磁钢吸合,同时带动连杆使加热开关闭合,电热盘通电,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感温磁钢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同时使加热开关断开,按键跳起,电热盘停止加热.(1)电饭锅煮饭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2)按键未按下时,弹簧处于压缩(压缩/原长/伸长)状态.)在磁钢限温器工作过程中,感温磁钢没有磁性的是 CA.按下按键时 B.加热升温过程中C.按键跳开时 D.降温过程中(5)小明发现用该电饭锅烧开水,当水沸腾时电饭锅的按键没有跳起,原因是水的沸点低于103℃.。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态变化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态变化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态变化汇编
一、选择题
1.(2012浙江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2012浙江金华)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3.(2012浙江衢州)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请下载附件:《2012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态变化汇编》(本地下载在线阅读)。
2012年长沙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无水印精编版

2012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8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最约为50g B.初中生跑完l00m用时大约是8sC.人的正常体温是39℃ D.家用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是380V17.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18.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
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部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控制速度C.阻断噪声的传播 D.美化环境19.2012年3月31口.横跨千米德夯大峡谷的湘西矮寨大桥顺利通车。
如图所示。
它是目前世界上蛱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
大桥跨径ll76m。
距峡谷底部的高度为355m。
为方便行人通行,矮寨大桥还建有人行“观光通道”,既提供了交通的便利.又能欣赏薄雾缭绕的峡谷、急弯陡峭的盘山公路等美丽景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桥上的气压大于峡谷底的气压B.薄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C.汽车在桥上通行时,相对于大桥是静止的D.汽车通过该桥用时1min.则它的速度我19.6km/s20.超市里出售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并在盒子的底部压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A.既保温又增强抗形变能力 B.避免食品受污染C.减小摩擦力 D.既轻便又美观2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22.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被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选择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2浙江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2.(2012浙江金华)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3.(2012浙江衢州)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凝固D.熔化4.(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5.(2012湖南益阳)图4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6.(2012湖南株洲)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7.(2012江西)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8.(2012江苏连云)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9.(2012江苏苏州)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10.(2012江苏宿迁)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上雾B.“下霜”C.降雨D.结冰11.(2012江苏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12.(2012江苏扬州)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13.(2012山东滨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4.(2012山东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15.(2012山东泰安)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16.(2012山东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17.(2012山东烟台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18.(2012四川广安)夏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见草叶上有露珠,露珠的形成与下选项中相同的是A.坚固的冰B.如纱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19.(2012四川眉山)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20.(201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21.(2012四川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22.(2012四川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23.(2012贵州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24.(2012四川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25.(2012四川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26.(2012湖北恩施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27.(2012江西南昌)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C.雪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28.(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29.(2012陕西)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0.(2012湖北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31.(2012湖北黄冈)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2.(2012山东济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39.(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40.(2012年桂林)如图2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1.(2012山东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42.(20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升华43.(201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45.(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 .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 .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 .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6.(2012玉林)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 .江面弥漫的大雾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47.(2012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
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A .铁块熔成铁水 B . 湿衣服晾干 C .河水结成冰 D .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49.(2012孝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 .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 .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50.(2012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春天里冰雪消融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A B C D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51.(2012重庆)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2.(2012十堰)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53.(20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54.(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55.(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56.(2012徐州)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