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西亚》(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西亚》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7-29和其他资料,指出西亚石油的分布、生产、出口情况。
2.了解西亚的主要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
及展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2.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D.拉丁美洲3.中东的石油主要运往、、地区和国家。
4.海上石油运输线B绕过角,达到和。
5.海上石油运输路线A经海峡,到达.6.海上石油运输路线C经运河,达到和,可以缩短路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结合资料,总结西亚石油运往世界的路线有哪些,并总结这些路线的特点?1.结合教材和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得出结论,梳理出线路。
3.师生对各线路进行讲解点评.【达标检测】读西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所示区域为通常包括和两部分,地处、、三洲的交界处,位于、、、、五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2.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国家,主要石油生产国有、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3.该地区居民主要是种人,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教。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南亚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南亚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能理解、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知道南亚两大宗教的发源地,了解南亚各国的宗教信仰情况。
3、了解南亚的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特点。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南亚的经济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南亚经济作物的分布有所了解重点教学重点: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反馈1、南亚的地理位置?包括的国家?2、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地势特征?3、两大河流的发源地?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学生思考回答归纳课堂导入导课: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有谁能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经的?教师指“亚洲地形图”讲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经新疆、中亚等地,往南到达佛教发源地天竺,带回佛经600多部。
古代的天竺。
就在现在的印度,在南亚地区。
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对照目标,预习课本一、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1.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读图]学生读“南亚地形图”。
[思考]学生读图思考:根据南亚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分析南亚多属热带的原因。
教师指导。
[小结]南亚多属热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另外与喜马拉雅山阻挡北方冷气流有关。
[读图]学生对比阅读分析“孟买、安拉阿巴德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
[思考]学生读图思考:①孟买各月气温有何特点?②孟买哪些月降水多?哪些月降水少?在降水季节分配上的特点?[回答]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小结]孟买全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
孟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内,从孟买气温降水图中,可反映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三季:6-10月为雨季,11-次年2月为凉季,3-5月为热季。
2.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南季风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西南季风的进退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东南亚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2、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的经济地位,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矿产的分布。
3、掌握东南亚人口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在各国的经济地位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东南亚经济作物的分布有所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和在各国的地位教学难点:东南亚人口分布特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知识1、东南亚包括哪两部分?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3、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4、火山国是哪个?5、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为“十字路口”之称学生思考回答归纳课堂导入导课: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就是东南亚,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东南亚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讲授新课一、马六甲海峡1、中南半岛上有哪些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是、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2、这些河流大多数发源与哪里?流向?中国,自北向南国家首都河流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3、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首都是什么?东南亚国家中,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是哪个?哪些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哪些位于马来群岛上?哪个国家面积最大?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岛国有哪些?临海国有哪些?让学生在一分钟内找出东南亚各国的首都,然后,教师说出几则谜语,让学生指出指哪些国家的首都?: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4、设问:马六甲海峡位于什么半岛和岛屿之间?5、马六甲海峡沿岸有哪些国家?试从位置上分析马六甲海峡作为海上生命线重要性体现在哪里?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最短的航线的必经之地。
6、读图分析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向西向东分别可达哪些地区?向西可到欧洲、非洲、西亚、南亚、向东可到亚洲东部、大洋洲。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3《西亚》参考教案2

《西亚》参考教案2【指导思想】西亚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一个热点地区,许多时事热点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借助当前西亚所发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并能结合热点材料,根据自然和经济原因来寻求答案,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关键信息:1 电视、报纸、网络新闻的时事热点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媒体新闻报道由此引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中间再穿插一些热点问题,使各知识点顺利衔接。
2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热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的、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力争做一个称职的开发者、组织者,尽力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所产生的默契、和谐,增进友谊,获得新感受。
【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也是精力十分旺盛的时期,求知欲、表现欲都很强,对社会及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自我价值体现要求迫切,初步具备了一些运用基本地理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但还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发展趋势,他们的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特别是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政治方面理解比较肤浅,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
2、在学习本节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地理的一项很基本的技能就是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了通过读图来分析、判断西亚所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能力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教材紧紧地抓住了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尊重学生,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独特见解而喝彩,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着、催化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体现。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7.3 西亚(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7.3 西亚(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7.3 西亚(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西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的关系及影响。
(2)了解西亚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矛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像资料认识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牧业发展特点,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干旱环境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特征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重要原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两个原因?(学生回答)明确: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导致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其他原因。
二、新课学习(一)探索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活动:1.读图,请说出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学生读图说出)明确: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小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
2。
读图,参与玲玲和贝贝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贝贝:为什么阿拉伯半岛上河流稀少?玲玲:因为这里降水太少了……明确: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的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许多国家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课件(新版)湘教版

C. 高温干燥 D. 温和多雨
6. ②处海洋是( )
A. 地中海 B. 红D海 C. 里海 D. 黑海
第十九页,共21页。
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____最为丰富、石油___和 ____最多的地区。 2、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fēnbù)在____及其沿岸, 重要的产油国有___ ___ ___ ___ 。 3、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___、___和___ 4、西亚地区有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____,总部设在 ____ 5、西亚是___教、 ___教、 ___教的发源地,被伊 斯兰教看做圣地的是_____,被三大宗教都奉为圣城 的是_____
第二十页,共21页。
请 将 图 中 地 理 位 置事 物 名 称 拖 至 相 应
(dìlǐ)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西运近:波斯湾→霍尔木兹 海峡(hǎixiá)→印度洋→曼德海峡(hǎixiá)→红海→苏伊 士 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hǎixiá)→大西洋→西欧 和美国 西运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hǎixiá)→印度洋→好 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国第十二页,共21页。
四、阿拉伯国家 (guójiā)
国家
石油储量(亿桶) 居世界位次
沙特阿拉伯
2646
1
伊朗
1370
3
伊拉克
1150
4
科威特
1015
5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978
6
第五页,共21页。
材料二: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 (bāokuò)20多个特大型的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 威特的布尔甘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分别为世界第 一大和第二大油田。
目前全世界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 米,人口总数约1.5亿。 其中(qízhōng)西亚国家 有巴勒斯坦、 约旦、叙利亚、 黎巴嫩、沙特、 伊拉克、也门、
山东省邹平县湘教版七下地理7.3西亚说课稿2

山东省邹平县湘教版七下地理7.3西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7.3西亚说课稿2,主要介绍了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亚的基本情况,认识西亚在世界地理、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西亚地区距离我国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西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西亚地区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西亚地区的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对西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西亚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方面,系统介绍西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3.案例分析:选取西亚地区的典型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分析其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西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亚地区在世界地理、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第三节《西亚》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2.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3.了解西亚的宗教、人种等社会经济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及探究活动,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科学问题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2.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二)教学难点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方式一以西亚地区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图片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地区的位置和农牧业状况,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西亚丰富的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
穿白袍的阿拉伯人、波斯湾、大型油轮、超豪华的酒店,这些都在彰显着西亚的繁荣与特色。
现在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西亚,去认识神秘的阿拉伯人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导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方式二(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性?西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阿拉伯国家。
导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世界石油宝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熟悉本节课学习内容。
教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看中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外,他们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这里还有什么企图呢?学生:是为了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师:这些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学生:波斯湾沿岸。
教师:好,现在我们就共同探究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探究活动1材料1: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特大型的油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两个圣城:耶路撒冷、麦加
学生读图找出两个圣城的位置,阅读材料耶路撒冷。
三、教师精讲:
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重要的交通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民族和宗教的冲突等
结合地图反复记忆三条运油路线
回顾以前所学人种、宗教知识掌握西亚的宗教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储量、产量、输出量都占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掌握海上运输石油的三条主要路线,本区居民多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2、西运近路:波斯湾--_________海峡---_______洋--_________运河--_________洋---西欧、美国
3、西运远路:波斯湾--_________海峡---印度洋--_____角---___________洋--西欧、美国
二、阿拉伯国家
根据以前所学和学生预习情况提问
1、西亚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通用阿拉伯语,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
对照学习目标,学生预习课本51-53页。
一、世界石油宝库
1、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提示:从储量、产量和出口量等几个方面回答。)
根据课文提供的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还有出口的石油占所生产石油的百分比等数据,让学生在空白纸上绘出圆扇形百分比图。教师指导作图。
2、西亚石油的分布和主要的产油国:
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国
3、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
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29图,分析西亚石油的海上
掌握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教学过程
运输路线
1、东运:波斯湾---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洋--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洋---日本
重点
西亚石油的分布、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条输出路线,
主要输往国家和地区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根据提纲复习知识
1、西亚位于洲、洲、洲,洋、洋,海、海海、海、海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3、西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农业主要分布在
学生思考
回答归纳
课堂导入
屏幕展示清真寺、阿拉伯人、耶路撒冷、麦加的图片,学生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阿拉伯国家
第三节西亚
感知目标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
2、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
3、总结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和资源观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亚
一、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的地位、分布、输往地区和输出路线
二、阿拉伯国家
人种、语言、宗教、圣城
综合训练
1、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
2、西亚石油的三条海上运输路线
3、西亚是教、教、教的发源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