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三年制的学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基本掌握《机械识图》的有关国家标准和强化识读图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汽车运用技术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理解:懂得国家制图标准,掌握绘图、看图的基本技能,能够阅读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 AutoCAD 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会查看、修改计算机 AutoCAD 电子图。

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训练实际看图和绘图的技能,注意培养自学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学习方法。

2、《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教学内容:基本图幅、图框格式、图纸方向、比例、线型和尺寸分类、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图幅、格式、图纸方向、比例、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定,掌握尺寸分类。

重点:强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几何作图教学内容:线段等分、正多边形、斜度和锥度、椭圆四心画法、圆弧连接。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几何作图的技能。

重点:线段连接。

4、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内容: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三面投影体系、三视图。

教学要求:掌握正投影原理;点、线、面的投影;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重点:正投影的原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5、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教学内容:平面体的投影、回转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作图,建立起基本的形体概念。

重点: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征。

6、截交线与相贯线教学内容: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

教学要求: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了解特殊相贯线的特征;掌握绘制截交线、相贯线的基本作图方法。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机械识图》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通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生产一线对械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的要求,以任务导入型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教学、课堂实绘、课下了解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等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教会学生基础的投影知识、绘图能力和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并进一步能够看懂机械专业相关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图,正确绘制机械中常用零、部件的草图。

该课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后续《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中的结构分析及工作原理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目的和任务能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能正确抄绘平面图形;会应用投影规律正确读懂和绘制简单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绘制轴测草图;利用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和阅读零件图的基本思路正确读懂生产实际中典型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另外通过《机械识图》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为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敬业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1.知道《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如比例、图线和尺寸注法。

会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会对线段和圆等分,会画锥度、斜度,能用一圆弧连接相邻的两线段,通过尺寸分析能正确抄绘平面图形。

2.学习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及其投影规律,能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会识读中等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3.能根据实际图例说出常见机件内、外形的表达方法及其应用特点;会识别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的表达类型;用机件内、外形的画法规定绘制简单的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

机械识图课程设计

机械识图课程设计

机械识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阅读和理解机械图纸,掌握常用的机械制图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机械图纸的基本知识,如图线、比例、标注等。

2.熟悉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则和标准。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

4.掌握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绘制机械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等。

2.能够使用尺规作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3.能够根据图纸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识图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图纸的基本知识:图线、比例、标注等。

2.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则和标准:直线、圆、平面、立体图等的绘制方法。

3.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如何快速准确地读懂图纸,理解图纸中的信息。

4.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螺纹、齿轮、轴承等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方法。

5.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识图的知识。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识图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识图二、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教学课时:108四、学分:6五、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绘图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能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测绘简单零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为重点,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遵循“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的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重构全新的教材内容体系,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七、内容纲要项目一学习导读2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了解机械识图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作用,了解学习机械识图的目的和要求,知道机械识图课程学习方法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促成目标:1.了解数控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知道学习机械识图的重要性2.了解机械识图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作用,知道学习机械识图的目的和要求,整体感知机械识图课程的内3.了解本课程学习方法及特点,准备学习本课程所必需的用品4.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会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点5.形成爱专业、爱课程的思想情感,树立学习信心(一)工作任务了解课程,认识自我(二)实践知识1.空间感与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测试2.参观学校实习工厂,了解机械产品的加工过程,知道零件图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识读零件图的重要性(H)理论知识1.图样的基本概念2.机械识图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四)拓展知识1.图与形概念2.多元智能理论项目二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8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能正确抄画平面图形促成目标:1.能贯彻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抄绘平面图形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模块一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工作任务识读图样,找出图中所运用的有关国家标准(-)实践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选用: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Ξ)理论知识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四)拓展知识尺寸标注常用符号和缩写词模块二抄画平面图形(一)工作任务抄画平面图形(二)实践知识1.各种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2.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3.圆弧连接的作图(H)理论知识1.常用绘图工具种类及用途2.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3.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4.直线和圆弧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四)拓展知识1.平面图形的徒手绘制方法2.直线之间、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项目三基本体的表达与识读20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正确绘制和识读基本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会识读和标注基本体的尺寸。

《机械识图及CAD技术》课程标准 70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60学时

《机械识图及CAD技术》课程标准 70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60学时

《机械识图及CAD技术》课程标准70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功能是使学生具有绘制和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的能力,是学生后继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装配钳工》等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种基础技能,同时也为机电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立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就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2.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讲中练,练中讲”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考核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考核和绘图能力考评,坚持考核方式多样化,课堂练习、提问与作业相结合,单元测试与综合测试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结合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降低理论的分量,突出实际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绘图的教学,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每个模块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采用边讲边练,边练边讲的思路,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掌握基本的机械绘图和识图能力,能够绘制和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

知识1.能说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尺寸标注等。

2.正确表述正投影法及其基本性质。

3.正确概述三视图的组成及其对应关系。

4.能根据点的投影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能说出各种位置平面与直线的投影特性。

5.正确表述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基本性质。

6.正确表述形体分析的概念,掌握形体分析、线面分析的方法。

7.正确表述AutoCAD中图层、块、阵列、镜像的概念。

技能1.具有较好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2.能熟练的绘制和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

3.能熟练的测绘一般零件。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2020年整理).pptx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2020年整理).pptx

8
阅读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基本规则与要
6 求、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组
6
合体的尺寸标注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轴测图
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7 简化画法、表达方法的综合举
14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
8 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轴测
8
剖视图
标准件和常用件
螺纹及螺纹的画法与标
注、螺纹紧固件、键及键连接
9 的画法、销连接画法、齿轮、
2. 通过机械识图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3.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 程 和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 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4. 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 界 观。 5. 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 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 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二)教学模式 本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理论知识部分注重与后续课程衔接和配合,适应高技能人才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岗位上以技能实践的形式来应用本课程知识,因此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相当重要,教学上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基础理 论知识采用讲授法为主,专项知识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或任务引导为主,注重以学习者为中 心、互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机械识图项目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项目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该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识图的基本专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三、参考学时: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52学时。

学时分配建议如下:本课程的总学分为4学分。

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能知道《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正确抄绘平面图形;会应用投影规律正确读懂和绘制简单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绘制轴测草图;会利用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和阅读零件图的基本思路正确读懂生产实际中典型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敬业精神,具体为:1.能知道机械图样中的基本规定,如幅面、比例、字体、图线以及画法和标注方法。

2.会绘制平面图形。

3.会应用投影规律分析基本几何体三视图,会运用组合体的分析方法看懂组合体的视图,能绘制简单的组合体视图。

4.能根据三视图绘制轴测草图。

5.会根据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识读常见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零件图。

6.会根据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方式和装配图的画法规定,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7.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生产实际中的案例,能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概括;不断提高机械制图的基本实践技能,会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在项目学习中,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能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从而养成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

养成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识图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时:48学分:3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机械识图》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本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投影法来分析、表达机械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该课程可以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紧紧围绕识图或绘图等相关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培养,打破单一的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机械识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力三方面能力。

1.认知目标(1)熟悉国家关于《机械识图》《技术制图》的有关标准;(2)熟悉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3)熟悉基本体的投影及投影规律;(4)熟悉组合体的形成、三视图画法、尺寸标注及识读;(5)熟悉轴测投影类型及画法;(6)熟悉基本视图和其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7)熟悉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及其标注;(8)熟悉常用件、标准件的类型、标记及画法;(9)熟悉零件图的内容;(10)熟悉零件图识读的一般方法及步骤;(11)熟悉装配图的内容;(12)熟悉装配图常见工艺结构;(13)熟悉装配图识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1)具有查阅《机械制图》相关资料的能力;(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及仪器;(3)具有正确绘制基本体表面交线的能力;(4)具有正确绘制正等测、斜二等测图的能力;(5)能够综合利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表达零件并绘制图样草图的能力;(6)能够按规范的方法、步骤正确识读中等难度零件图样;(7)能够测绘简单汽车典型零件并完成草图;(8)能够按规范的方法和步骤正确识读一般的装配图、系统原理图;(9)能够根据装配图拆画相关零件图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机械识图》
课程标准
2014年7月
目录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 -
1.1课程性质 - 1 -
1.2设计思路 - 1 -
2.课程目标 - 1 -
2.1知识目标 - 1 -
2.2技能目标 - 2 -
2.3素质目标 - 2 -
3.课程内容 - 2 -
4.教学组织与评价 - 8 -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遵循学以致用原理,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1知识目标
2.1.1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
2.1.2掌握三视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1.3掌握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的知识;
2.2技能目标
2.2.1能独立、熟练地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等专业图样;
2.2.2具有一定的对图纸技术要求的分析能力;
2.2.3能输出符合国标的图形;
2.2.4熟练掌握文字书写、尺寸标注和表格绘制、块定义方法;
2.2.5具有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2.3.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3.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3.3.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力求上进的工作精神;
2.3.4.培养锐意进取品质,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课程内容
与企业合作,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机械制图所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进行整合,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分解。

表1 《机械识图》项目设计简表
4.教学组织与评价
4.1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教授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4.2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3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观生产现场,多观察机械产品,借助模型、立体图、实物等,增加学生的生产实践知识和表象积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4.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