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煤业2、3号煤层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60万吨矿井建设项目质量认证情况汇报(8月23日上午9时半改过)

60万吨矿井建设项目质量认证情况汇报(8月23日上午9时半改过)

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认证汇报材料(建设单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东峰煤矿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对东峰煤矿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矿井概况东峰煤矿位于山西省高平市西南部下董峰村。

行政区域划属高平市原村乡管辖,东距高平市15KM,隶属于兰花集团,是该集团下属的北岩煤矿有限公司的接替矿井。

井田处于沁水煤田高平矿区,属于野川精查区西南一小部分,井田属简单构造。

批准开采3#、9#、15#煤层,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131年,其中3#煤层服务年限为68.37年。

我矿主采3#煤层,井田面积15.1034平方公里,厚4.63~6.62M,平均5.96M,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3#煤层资源/储量为11528万吨;9#、15#煤层井田面积15.8650平方公里,评审通过的9#、15#煤次边际经济资源储量合计为6535万吨。

主采3#煤层赋存平缓,结构简单,顶底板岩性良好,煤尘无爆炸性,属不易自燃煤层,该煤层煤质为低灰--中高灰,特低硫,特高热值无烟煤三号,是国内外煤炭市场紧缺的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市场上供不应求。

东峰煤矿成立于1992年10月,1993年7月奠基开工,中间因资金、体制等方面因素,造成矿井时建时停。

后于2001年9月11日由晋城市人民政府七次常务会议确定:东峰煤矿交由北岩煤矿经营。

2002年晋城市经贸委、计委、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发文,将东峰煤矿资产划归山西兰花煤炭实业有限公司并作为北岩煤矿有限公司的接替井续建。

由于矿井基建时间较长且由于国家有关煤炭工业技术规范、规程和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初设已不能满足矿井建设的要求,东峰煤矿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6年3月,由山西煤炭工业局批准并重新确定东峰煤矿为基建矿井,针对东峰矿实际情况,必须对矿井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并按基建程序进行矿井建设。

瓦斯排放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量影响

瓦斯排放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量影响

, 李宝富 , 张兵奇 , 庞泽明 2
( 1 . 古交市煤炭工业局, 山西 太原 0 3 0 2 0 0 ; 2 . 河 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 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
[ 摘
要 ] 采用分源预测法对鼎盛煤业 2 和3 近距 离煤层 开采时的矿 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 测 。在 煤层 瓦斯地 质赋 存条 件相 似 的情 况 下 , 2 和3 煤 层 瓦斯 涌 出量预 测 结 果相 差较 大 。邻近层 瓦斯排放 率是 影响 近距 离煤 层 瓦斯 涌 出量预 测 结果相 差较 大的 最 主要 因素 。 [ 关键词 ] 瓦斯 排放 率 ; 瓦斯 涌 出量 ; 近距 离煤 层 : 分源预 测 法 [ 中图分类号]T D 7 1 2 + . 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6 7 2 _ 9 9 4 3 ( 2 0 1 3 ) 0 1 - 0 0 2 0 - 0 3 统计法两种方法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 。
矿 山统 计 法 是在 地 质 条件 相 似 的前 提 下 , 根 据积 累 的足够 瓦斯实 测资料 ,经过数 理 统计 分 析
0 引 言
我 国是 世界 上 最 大 的煤 炭生 产 国和消 费 国 , 由于我 国煤层 开采 地质条 件 复杂 ,煤矿 事故 时有 发 生 ,而 煤 矿 的重 大 事 故 中 瓦斯 事 故 占 7 5 %以 上, 瓦斯 是 危 害矿井 安 全生 产 的重 要 因素 之一 … 1 。 根 据对 2 0 0 7 — 2 0 1 0年 间 瓦斯事 故 的统 计 结果 , 4 a 间共 发生 瓦斯 类事 故 2 1 4起 , 死亡 1 6 8 8 人_ 2 _ 。 为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2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9 4 3 . 2 0 1 3 . 0 1 0 0 8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

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县龙潭沟煤矿、####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其中####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

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克瑞通实业补充勘探并编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2、《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DZ/T0215-2002);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1、详细查明井田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组及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查明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

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公司_60万吨年矿井初步设计_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公司_60万吨年矿井初步设计_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山西太原理工大函授人员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初步设计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摘要本设计阐述了学生在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煤矿实习的主要内容,多次体验了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矿井开拓、衔接、协调、控制和采煤方法。

根据学院毕业设计大纲要求,本设计内容共分为8部分,即井田概况;井田开拓;大巷运输及设备;采区布置及装备;通风和安全;矿井主要设备;建井工期;技术经济。

设计后附参考文献目录。

关键词安全;作业环境;井田开拓;采煤方法。

前言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煤矿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管头镇铺上沟一带,隶属乡宁县管头镇辖区。

矿井始建于1992年,1995年底投产,2000年12月份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021308,批准开采2号煤层,开采面积4.9425km2,2005年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0531344,批准开采煤层及面积不变。

2006年1月申请扩界,2007年5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扩界后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722461,批准开采2号煤层,批准开采面积8.1489km2;于2010年资源整合为单保矿井,采矿许可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112,批准开采2号至10号煤层,批准开采面积8.1203km2。

目前正在申请再次扩界,两次扩界后,井田南北长约8.4km,东西宽约4.6km,井田面积34.66km2。

2010年12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换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201426310292,证载设计生产能力110万吨/年,近两年井下回采至倾角较大区域,实际生产能力60万吨/年。

为合理开发矿井资源,同时遵守国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战略和本设计大纲要求,编制本设计。

目录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摘要 (Ⅱ)前言 (Ⅲ)第一章井田概况 (5)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 (1)第二节每层埋藏特征 (5)第二章井田开拓 (9)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9)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三节井田开拓 (17)第四节井筒 (22)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24)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26)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26)第二节矿车 (27)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29)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31)第一节采煤方法 (31)第二节采区布置 (45)第三节巷道掘进 (48)第五章通风和安全 (50)第一节概况 (50)第二节矿井通风 (51)第四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61)第六章矿井主要设备 (62)第一节主斜井提升设备 (62)第二节副斜井提升设备 (63)第三节通风设备 (65)第四节排水设备 (67)第五节压风设备 (68)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第七章建井工期 (70)第一节建井工期 (70)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 (72)第八章技术经济 (72)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72)致谢 (78)参考文献 (79)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1.井田地理位置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煤矿井田地处山西河东煤田东南部,位于乡宁县管头镇铺上沟一带,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03†27‡至36°05†05‡,东经110°56†40‡至111°00†00‡。

斌郎煤矿年产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附件B:开题报告

斌郎煤矿年产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附件B:开题报告

附件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煤炭是工业的粮食。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机构中,煤炭占75%以上。

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煤炭不仅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而且钢材的冶炼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钢材又是基建的基础,工业发展的脊梁,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对煤炭的依赖也非常大,比如我国北方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

因此,为使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步伐。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仍占76%以上,而且未来煤炭的需求仍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虽然将来的发展新能源的比重将逐步上升,但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煤炭仍然占据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地位。

据(武承厚)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每年仍将需求约50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大约需要45.3亿吨,这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的煤炭总量。

国内煤炭资源不足,必须从国际市场加以补充。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亿吨,资源量8262.99亿吨,基础储量3334.8亿吨,储量1825.39亿吨。

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煤矿可采用地下(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煤层厚度大、埋藏较浅的条件。

其产量比重,目前,在我国仅占有国有煤矿总产量的7%~8%。

矿井开采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在我国广泛采用。

三矿初步设计招标公告(3篇)

三矿初步设计招标公告(3篇)

第1篇招标编号:[招标编号]招标单位:[招标单位名称]发布日期:[发布日期]一、招标条件1. 招标项目名称:[三矿初步设计]项目2. 招标项目编号:[招标编号]3. 招标单位:[招标单位名称]4. 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代理机构名称]5. 项目资金来源:[资金来源说明]6. 招标范围:[三矿初步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编制、技术咨询服务等7. 工期要求:[具体工期要求]8. 质量要求:[设计质量要求]二、项目概况[三矿初步设计]项目位于[项目所在地],项目总投资约为[总投资金额]万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 矿井开拓工程:包括井筒、平硐、巷道等;2.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包括主井、副井提升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等;3. 矿井通风系统:包括主要通风机、通风井、通风巷道等;4. 矿井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井、排水巷道、排水设备等;5. 矿井供电系统:包括变电所、配电线路等;6. 矿井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等;7.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监测系统等;8. 矿井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注册资金要求]万元;2. 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矿山工程设计甲级资质;3. 具有类似项目设计经验,近五年内完成过至少[类似项目数量]个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4. 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无不良信用记录;5. 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技术力量和项目管理能力;6. 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招标人的需求。

四、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招标文件获取时间]2.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招标文件获取方式,如网上下载、现场购买等]3. 招标文件售价:[招标文件售价]五、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投标文件递交地点]3. 投标文件递交方式:[投标文件递交方式,如现场递交、邮寄等]六、开标时间及地点1. 开标时间:[开标时间]2. 开标地点:[开标地点]七、评标办法1. 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委员会组成说明]2. 评标办法:[评标办法说明,如综合评分法、最低投标价法等]3. 评标标准:[评标标准说明,如技术方案、业绩、服务、价格等]八、其他事项1. 招标人有权对投标文件进行必要的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对投标人的资格、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查。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前言本规范根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的安排,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和分析,在基于我国煤炭工业矿井近几十年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经验,结合原煤炭部(81)煤基字第782号《煤炭部关于编报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知》,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各企业的不同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4章: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矿井概况、5矿井施工总体部署、6矿井施工准备、7施工总平面布置、8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9建井主要生产系统设计方案、10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11目标管理计划、12施工安全管理、13绿色施工、14附图和附表。

本规范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管理,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乙路182号,邮编710054:),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北段64号,邮编:710054)。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大学山西诚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许以俪张百祥张家勋康录安成蛟贾宏俊姜玉松刘建玲宋洪均龚炳江吴新华邢金林谭杰吕宝金魏允伯朱周岐左永红刘沛林秦佳之孙跃华王建设卜卫平刘志刚袁兆宽孔祥会原伟主要审查人员:张胜利孙守仁刘长安温百根李炳胜徐向荣李理化范强赵春孝目次1 总则.................................................................................................... - 0 -2 术语.................................................................................................... - 1 -3 基本规定......................................................................................... -4 -4 矿井概况......................................................................................... - 7 -5 矿井施工总体部署.............................................................................. - 8 -5.1 基本原则........................................................................................ - 8 -5.2 矿井建设主要条件分析与评价 ................................................ - 8 -5.3 施工总体部署............................................................................... - 9 -6 矿井施工准备..................................................................................... - 11 -7 施工总平面布置 ................................................................................ - 12 -8 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 - 13 -8.1 一般规定...................................................................................... - 13 -页脚内容8.2井巷工程....................................................................................... - 13 -8.3 土建工程...................................................................................... - 14 -8.4 安装工程...................................................................................... - 15 -9 建井主要生产系统设计方案 .......................................................... - 16 -9.1施工设备配套原则 ..................................................................... - 16 -9.2 提升与运输系统 ........................................................................ - 17 -9.3 通风系统...................................................................................... - 17 -9.4 压气系统...................................................................................... - 18 -9.5 供排水系统 ................................................................................. - 18 -9.6 供电系统...................................................................................... - 19 -9.7 瓦斯抽采系统............................................................................. - 20 -10 矿井建设总进度计划 ..................................................................... - 21 -10.1 一般规定 ................................................................................... - 21 -页脚内容10.2 施工总进度计划...................................................................... - 21 -10.3 施工图供应计划...................................................................... - 22 -10.4 资源采购与供应计划 ............................................................. - 22 -11、目标管理计划................................................................................ - 23 -11.1一般规定 .................................................................................... - 23 -11.2质量目标管理计划................................................................... - 23 -11.3进度目标管理计划................................................................... - 24 -11.4 投资目标管理计划.................................................................. - 24 -12 施工安全管理 .................................................................................. - 25 -13、绿色施工............................................................................ - 25 -14、附图和附表 .................................................................................... - 27 -附录A:矿井建设逐年投资计划汇总表 (28)附录B:井巷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计划表 (29)附录C: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计划表 (30)页脚内容附录D: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计划表 (31)附录E:建设工程其它费投资计划表 (34)附录F:主要设备供应计划表 (34)附录G:施工图供应计划表 (35)附录H: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 (36)页脚内容1 总则1.0.1为规范煤炭工业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管理,提高煤炭工业矿井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习水县鼎盛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习水县鼎盛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习水县鼎盛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2012)习水县鼎盛煤矿二0一二年三月应急预案会审栏习水县鼎盛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瓦斯事故危害程度、范围预测(1)瓦斯窒息事故邻近矿井和我矿一样也没有进行瓦斯相关参数的测定,根据“《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本矿区被划定的高瓦斯矿区,区内采掘时存在着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如发生无计划停风或风量不足或采取措施不当时,容易发生人员瓦斯窒息事故。

(2)瓦斯爆炸事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且具有火源和供氧条件,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对人员、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巷道、支架、设备造成严重破坏,造成生产接续紧张。

2.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瓦斯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1)根据“《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本矿区被划定的高瓦斯矿区,在老空、盲巷、巷道高冒区、回采面上隅角和风速较低的巷道中有可能发生瓦斯积聚和超限,如果人员进入可能会造成窒息事故的发生。

(2)在通风距离较长的巷道中进行维修蛙,由于风筒接头多相应漏风增大,通风阻力大造成迎头风量不足,不能有效稀释瓦斯浓度,使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以内,如再出现放炮火焰、电器设备失爆等高温热源的存在,会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3)回采工作面风量过小,上隅角落架不及时或受上部采空区有害气体的影响,有可能瓦斯积聚造成事故;如采煤面回撤期间,由于巷道变形严重,为方便回撤将风筒断面缩小,造成回撤地点风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瓦斯积聚造成事故。

(4)在排放瓦斯时,由于措施落实不到位,回风流中电器设备没有断电或有高温火源的存在,排放出的高瓦斯气体遇到引爆火源后会发生爆炸事故。

(5)在上山维修点停风恢复通风时由于没有执行好措施,造成积聚的高浓度瓦斯气体涌出,遇到引爆火源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1)第一节矿区概述 (1)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4)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7)第四节水文地质 (8)第二章井田井界与储量 (13)第一节井田境界 (13)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 (13)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5)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5)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井田开拓 (16)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16)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19)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0)第一节井筒、石门及巷道 (20)第二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22)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 (23)第六章采煤方法 (25)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25)第二节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36)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9)第七章井下运输 (42)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42)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3)第八章矿井提升 (54)第一节主斜井提升 (54)第二节副斜井提升 (64)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72)第一节矿井瓦斯抽放 (72)第二节矿井的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80)第三节矿井通风 (86)第四节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86)第五节选择扇风机 (87)第六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90)第十章经济部分 (99)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99)第二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2)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交通位置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鼎盛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南10km,岭村南0.9km 处,东北距太原市约23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1′20″-112°22′29″,北纬37°42′28″-37°43′18″。

2010年5月31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10)31号文《关于太原市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鼎盛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企业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太原国立实业有限公司晋源鼎盛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

批准开采2、3号煤层,开采深度:1120m至860m,井田面积0.649km2,批准生产能力60万吨/年,矿井地质储量985万吨,可采储量518万吨,矿井服务年限约10年。

井田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3km处,东南距晋祠公路约8.5km,其间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状况由于其地形结构特征,矿区内基本没有大面积的农田,有极小的贫瘠的土地用于农作物的耕种,且种植作物单一。

矿区四周有一些报废的老窑。

矿区内没有工厂的其他占用土地的建筑物和法律规定的用于保护建设的用地。

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井下总负荷为:有功功率1198.4kW,无功功率为1359.5kVAR。

本矿井下供电电源为两回路,均引自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下井电缆采用MYJV22-8.7/10,3³95mm2长850m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电力电缆,其中地面线路长116m,井筒长576m,井底至主变电所长113m,富裕系数1.05倍,经主斜井下井引至井下主变电所,查表可知,MYJV22-8.7/10,3³95mm2单位负荷距电压损失百分数为,则电压降为0.292%³0.85³1.198=0.30%。

两回电源一回工作,互为备用,即当任一回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回电源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设备正常运行。

四、矿区水文简况根据现场调研,本矿井重组后生产和生活用水由本矿井已有深水井供给,日出水量为1500m3/d,深水井水源取自奥陶系含水层,奥陶系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可作为本矿井地面生产、生活永久、可靠的供水水源。

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本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无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

年平均气温9.5℃,最高气温在七月份,平均温度23.7℃,极端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平均温度-7℃,极端最低气温-27.5℃;年降水量在254.5mm-547.4mm之间,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内。

年蒸发量平均1849.3mm,为平均年降水量的4倍多;无霜期约170天,全年冻结期为当年10月中旬次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0.80m,全年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秋、冬两季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18.7m/s。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鼎盛煤业有限公司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本井田位于太原西山煤田清徐详查勘探区东部、官地井田南部。

2006年11月,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编制了《太原国立实业有限公司晋源鼎盛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7]1785号文《关于对太原国立实业有限公司晋源鼎盛煤矿〈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的批复》二、地质构造1.地层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及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井田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在山梁、坡上,有零星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不整合覆盖其上,现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厚度117~142m,平均134m左右,中下部岩性以浅灰、灰色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脉状纤维石膏及结晶石膏层;上部为深灰、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厚度18.50~29.66m,平均25.75m,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峰峰组之上,岩性主要为深灰、灰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夹有数层透镜状石灰岩及薄煤层。

底部为透镜状分布的山西式铁矿、浅灰色G层铝土矿。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71.02-102.40,平均85.21m ,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灰黑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煤层及灰白色砂岩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按其沉积特征可将太原组分为五段:(1)下部过渡相段:岩性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砂岩、粘土岩及l~2层薄层石灰岩组成,夹l~2层煤线。

底部K1砂岩(晋祠砂岩)为中、粗粒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及暗色矿物,分选性较好,硅质胶结,厚度5m左右。

本段是在滨海环境和地壳振荡频繁的条件下形成的,包括了前海相、泄湖海湾、沙洲、沙坝及泥炭沼泽相相互迭加交替的典型过渡相沉积。

(2)泥炭沼泽相段:从9号煤层底至L1灰岩(庙沟灰岩)底,厚度一般12.20m左右。

岩性以深灰、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本段形成于海进过程中。

首先是滨海平原沼泽化,大面积沼泽分布,堆积了泥炭层,之后海侵的发生为泥炭层埋藏保存创造条件。

(3)浅海相段:由L1灰岩、K2灰岩(毛儿沟灰岩)夹泥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等组成。

L1灰岩为深灰色石灰岩、泥灰岩,顶部含泥质增多,含海相动物化石,厚2.92m左右。

K2灰岩厚8.73m左右,为深灰色石灰岩,质较纯,致密、坚硬,常具溶孔与裂隙,为方解石脉和细晶充填,含海相动物化石,中间常夹l~2层薄层泥岩或粉砂岩。

这是晚石炭世海水广泛入侵并伴随地壳的振荡运动,形成了以浅海相沉积为主,间夹短期的泄湖海湾相,称之为庙沟、毛儿沟海侵期,这时期地壳以下沉为主,在毛儿沟期之后,地壳逐渐抬升,以短期的泄湖海湾相沉积了7号煤层下的泥岩层,含黄铁矿及植物化石碎片。

(4)中煤组段:从7号煤层底至L5灰岩(东大窑灰岩)顶,厚17.72m左右,以灰岩、灰白色砂岩、深灰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下部L4灰岩(斜道灰岩)厚2.46m左右,上部k灰岩厚1.07m左右,两层灰岩顶部多含泥质,含大量海相动物化石。

本段含煤3层,自上而下为6上、6、7号,其中6号煤层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本段由泥炭沼泽相、海相、沼泽相、泥炭沼泽相海相变化。

(5)上部过渡相段:从L5灰岩顶至K3;砂岩(北岔沟砂岩)底,厚6.72m左右,以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本段岩层层理发育,以水平及微波状层理为主,常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

本段为晚石炭世最后一次海侵后地壳开始抬升,形成了沼泽相、泥炭沼泽相,并向三角洲相过渡。

4)山西组(P1s)从K3砂岩底到K4砂岩(骆驼脖砂岩)底,厚度58.88~64.22m,平均60.26m,与太原组整合接触,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砂岩,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

以陆相沉积为主。

按其成煤条件分三段来叙述。

(1)下部无煤段:从K3砂岩底至3号煤层底,厚16.91m左右。

由灰色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砂砾岩,厚层状,砾石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粒度由下而上逐渐变细,分选、磨圆较差,泥质或钙质胶结,具交错层理,厚8.72m左右。

本段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相,并随着河床的退化,河漫滩相逐渐扩大发展到沼泽相,进而向泥炭沼泽相过渡。

(2)中部富煤段:由3号煤层底到2号煤层顶,厚17.75m左右。

由灰色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所含2、3号煤层均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本段为泥炭沼泽相、河漫滩相、泥炭沼泽相沉积。

3)上部含煤段:从2号煤层顶至瞄砂岩底,厚25.60m左右,由灰色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所含01、02号煤层均为不稳定零星可采煤层。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从K4砂岩底到K6砂岩底,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上,厚71.30~121.00m,平均101.45m,按岩性可分两段:下段(P1X 1):从K4砂岩底到K5砂岩底,厚度37.10~79.80m,平均55.82m,岩性主要为深灰、灰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互层,下部夹煤线及粘土泥岩;底部K4砂岩为灰白、黄绿色细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暗色矿物及炭屑。

上段(P1X 2):从k5砂岩底到K6砂岩底,厚度25.13~65.70m,平均45.63m。

岩性为黄绿、灰绿色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紫色、黑色泥岩。

底部K5砂岩为灰绿、黄绿色粗砂岩,巨厚层状,底部局部含砾,坚硬,钙质胶结,分选差,次棱角状颗粒。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井田内广泛出露,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井田内赋存不全,最大残留厚度220m 左右。

岩性为灰绿、黄绿、杏黄、灰白色中、细砂岩粒砂岩与紫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局部夹砂砾岩。

底部K6砂岩为灰绿、黄绿色粗砂岩,局部含砾,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成分复杂,具交错层理,泥质或钙质胶结,风化后呈灰白色,厚14.50m左右,为一良好的分界标志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