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一)一日生活安排1.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幼儿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要根据本园所内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幼儿一天的生活计划。
3.每周应对各班执行的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予以纠正。
在执行生活安排计划是,必须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4.合理掌握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原则。
将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作业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结合季节变换特点,考虑家长的工作时间和需要。
5.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动静结合、室内外活动结合。
每日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日托不少于2小时,全托不小于3小时,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6.分管园长、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共同制定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计划,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以免扰乱幼儿的生物钟。
7.取得家长的配合,保证幼儿出勤率。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幼儿迟入园、早离园或带食物来园内吃,以免扰乱班级的生活常规。
8.幼儿一日生活安排:7:00~8:30 入园8:00~9:00 户外活动锻炼9: 00 ~ 9: 10 如厕、洗手9: 10~9: 30 早点9:30~10:30 上午课、兴趣活动、游戏11:00~11:40 餐时管理11:40~12:00 餐后散步12:00~12:20 如厕,睡前准备12:20~14:30 午睡14:30~14:45 起床穿衣14:45~15:00 如厕、洗手15:00~15:30 午点15:30~16:30 下午课、兴趣活动、游戏16:30~ 离园(二)健康检查1.儿童健康检查,分为入园前体检和每年定期健康检查(“六一”体检)。
以下为儿童入园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
(1)儿童在入园所前须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体格检查,体检结果2个月内有效,体检率达100%。
(2)体检内容:测量身高、体重,全身健康检查,视力、听力、血色素检查等。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最新).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目录一、一日生活制度二、膳食管理制度三、体格锻炼制度四、卫生与消毒制度五、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七、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八、伤害预防制度九、健康教育制度十、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1、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活制度。
2、合理安排儿童作息时间和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3、保证儿童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每日不少于2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情调整。
4、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每日进餐和睡眠时间。
制订餐、点数,儿童正餐间隔时间3.5~4小时,进餐时间20~30分钟/餐,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
儿童午睡时间根据季节每日2~2.5小时。
5、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每日巡视,观察班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儿童在幼儿园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6、作息时间表:7:40~8:00 晨间接待8:00~8:40 晨间锻炼8:40~8:55 早操8:55~9:15 生活活动(点心,盥洗)9:15~9:45 学习活动9:45~10:35 自由活动角落活动生活活动 10:35~11:00 餐前准备11:00~12:10 午餐,餐后活动12:10~14:30 午睡14:30~14:50 生活活动14:50~15:20 学习活动15:20 离园二、膳食管理制度(一)膳食管理。
1、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为儿童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上墙的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上墙的卫生保健十项制度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一.一日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本园幼儿年龄特点、季节特征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定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
要求作到:1.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
2. 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12小时半。
3. 作息时间表:7:30~8:00 晨检接待8:00~8:30 自由活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8:30~9: 15早操(同时各教室紫外线灯消毒)9:15~9:35 学习活动9:35~10:35 自由活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10:35~11:00 餐前准备11:00~12:10 午餐,餐后散步12:10~2:30 午睡2:30~2:50 生活活动2:50~3:20 学习活动3:20~3:50 区角活动3:50~4:30 特色活动,区角活动4:30~5:00 离园准备二.膳食制度(一)饮食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食管委会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3.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饭。
4. 教职工(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5.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的进食量,作营养分析,并保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6. 按时开饭,要保证儿童愉快进餐,保证每人吃饱吃好。
7.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适宜的食谱,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二)饮食卫生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一餐一消毒。
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不买熟食,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4.要培养儿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
5. 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
6.搞好儿童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及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干净。
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
要求做到: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2、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时。
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
二、膳食管理制度(一)儿童营养管理要求: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制定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帐目。
3、成人与儿童的伙食帐及物品严格分开。
4、每天各班统计出勤,报告厨房,以便按量做饭,做到少剩饭,不浪费。
5、准时开饭,两餐间隔不少于三小时。
6、伙食费专款专用,计划开支,出入库帐目清楚,每月结算,全年伙食费盈亏不超过2%。
7、每两周换一次食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8、食谱要科学:(1)注意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豆制食品。
(2)午餐都要按食谱做饭,买不到所定食品可以用同类食物代替,并要在食谱上更改。
(3)注意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少吃油炸和甜食。
(二)饮食卫生:1、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做体格检查,以后每年体检一次,炊事员要勤洗头、常换衣、常剪指甲,不佩带手镯和戒指。
上班前、入厕所后要用肥皂洗手,入厕前脱掉工作服,工作服要保持干净。
操作时不吸烟。
2、厨房要清洁卫生,有通风及防蝇设备,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
3、食具每餐用后洗净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区卫生监督所的要求。
4、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的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
水果要先用食物洗涤剂刷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洗净削皮后再吃。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是指幼儿园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卫生保健规范。
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回答关于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幼儿园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卫生保健规范。
这些规范涵盖了幼儿园卫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等。
二、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保健制度有哪些内容?1. 幼儿教室的卫生:教室、床铺、桌椅等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2. 幼儿活动区的卫生:活动区(包括室内和室外)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积水和杂草滋生。
3. 幼儿卫生间的卫生: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洁和消毒,并配备适当的洗手设施。
4. 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卫生:幼儿园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垃圾,防止蚊虫滋生。
三、个人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1. 幼儿身体清洁:幼儿要保持经常洗澡、勤换衣服,不生长长指甲,保持眼、口、鼻的清洁。
2. 幼儿口腔卫生:幼儿应定期刷牙,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脏手指和随地吐痰。
3. 幼儿手部卫生:幼儿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注意手部卫生,在饭前、上厕所后、接触脏物后等需要洗手。
四、食品卫生保健制度有哪些?1. 幼儿园饮食卫生:幼儿园要合理安排膳食,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避免使用过期食品,遵循食品安全规范。
2. 幼儿园餐具卫生:餐具要经过充分清洁和消毒,保证幼儿用餐的卫生安全。
3. 幼儿园食品储存和处理:食品要存放在贮存设施中,避免受潮变质,幼儿园要妥善处理剩饭剩菜等食品垃圾。
五、为什么要制定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制定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良好的卫生保健制度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家长在幼儿园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家长在幼儿园卫生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十项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十项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一)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和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三)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不少于2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情调整。
(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每日进餐和睡眠时间。
制订餐、点数,幼儿正餐间隔时间3.5-4小时,进餐时间20-30分钟/餐,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午睡时间根据季节每日2-2.5小时。
(五)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教师每日巡视,观察班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二、膳食管理制度(一)膳食管理1.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为幼儿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饮水,保证幼儿按需饮水,并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3.幼儿膳食专人负责,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工作人员与幼儿膳食严格分开,幼儿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
4.幼儿食品在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
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建立食品采购和验收记录。
5.食堂每日清扫、消毒,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食品加工用具必须生熟标识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存放。
餐饮具、熟食盛器应在食堂或清洗消毒间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保洁存放。
库存食品应当分类、注有标识、注明保质日期、定位储藏。
6.禁止加工变质、有毒、不洁、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得制作和提供冷荤凉菜。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一.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年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
要求作到: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3 小时。
2.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3 小时。
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者超过12 小时到 12 小时半。
4.作息时间表:7:40——8:20 晨间接待和晨检8:20——8:50 晨间活动8:50——9:20 集中教育活动9:20——9:50 早操9:50——10:30 户外活动10:30——11:00 区域活动11:00——11:30 离园11:30——12:00 午餐,12:00——12:10 餐后活动12:10——2:10 午休2:10——2:20 起床2:00——2:30 2:30——3:00 3:00——4:00 4:00——4:30 4:30——4:40 4:40——5:10 二、幼儿饮食制度下午入园、午检集中教育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离园前活动幼儿离园(一)饮食管理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3.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饭。
4.教职工(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5.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的进食量,营养员,作为营养分析,并要保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6.按时开饭,要保证儿童愉快进餐,时间不能少于 20~30 分钟,保证儿童每人吃饱吃好。
7.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8.加强体弱儿的饮食管理,为患病幼儿做病号饭。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一、食品卫生制度食品卫生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和健康,幼儿园应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进货查收、存储要求、加工、烹调、配餐、供餐和饮用水卫生检测等制度。
幼儿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原食材的新鲜:幼儿园食品原材料采用新鲜、安全、无污染的食品材料,避免带菌食品、过期食品入口。
•营养均衡搭配: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营养搭配,保证各种食物、能量的摄入。
•饮水卫生:幼儿园饮水卫生必须得到保证。
定期对自来水水质进行检测,保持水质合格,保持幼儿园内用水器具卫生清洁。
•动态追溯管理:幼儿园对食物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追溯食品来源。
二、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应严格贯彻消毒规章制度,保持卫生和安全。
建立并执行连续、全面、公开的卫生消毒制度。
开展卫生常规检查,制定相应的消毒措施。
幼儿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对幼儿室内环境定期进行消毒。
•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厕所、洗手池、厨房等应保持清洁干净。
•学习和应用消毒知识进行消毒操作。
•安全使用消毒药品,不可随意调整药水浓度。
三、幼儿健康卫生管理制度幼儿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采取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有效控制和进行卫生宣教等措施,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身体状况及发展情况。
•定期进行幼儿健康检查、体检,并对发现的疾病及时处理。
•学习并推广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与方法。
•建立幼儿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采取相应的抗疫措施。
四、安全保卫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安全保卫制度,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幼儿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消防、救援、自救互救,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幼儿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幼儿园门禁控制,确保幼儿园安全。
•安排专人看管儿童出入,防止失误出现。
•制定幼儿在校期间必须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加强安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托幼机构卫生评估经典范文)一、一日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
要求做到: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2、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时。
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
二、膳食管理制度(一)儿童营养管理要求: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制定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帐目。
3、成人与儿童的伙食帐及物品严格分开。
4、每天各班统计出勤,报告厨房,以便按量做饭,做到少剩饭,不浪费。
5、准时开饭,两餐间隔不少于三小时。
6、伙食费专款专用,计划开支,出入库帐目清楚,每月结算,全年伙食费盈亏不超过2%。
7、每两周换一次食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8、食谱要科学:(1)注意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豆制食品。
(2)午餐都要按食谱做饭,买不到所定食品可以用同类食物代替,并要在食谱上更改。
(3)注意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少吃油炸和甜食。
(二)饮食卫生:1、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做体格检查,以后每年体检一次,炊事员要勤洗头、常换衣、常剪指甲,不佩带手镯和戒指。
上班前、入厕所后要用肥皂洗手,入厕前脱掉工作服,工作服要保持干净。
操作时不吸烟。
2、厨房要清洁卫生,有通风及防蝇设备,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
3、食具每餐用后洗净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区卫生监督所的要求。
4、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的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
水果要先用食物洗涤剂刷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洗净削皮后再吃。
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发生。
(三)积极做好儿童进餐护理工作:1、儿童在饭前不作剧烈活动,避免过度兴奋。
2、饭前组织儿童用流动水洗水,随洗随吃,年幼体弱儿和吃饭慢的幼儿要先洗先吃,洗手和吃饭时都要有人照顾。
3、掌握进食量: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保证每餐吃饱、吃好。
不催饭,对食欲不好的儿童要分析原因给予照顾。
4、培养幼儿自己用勺,学会独立吃饭,培养独立进餐能力。
5、纠正偏食,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
6、吃饭过程中不擦地、扫地、不铺床,保证吃饭时的卫生。
三、体格锻炼制度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质活动,幼儿每天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二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加强冬季体育锻炼。
3、充分利用本园的环境条件,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应适合年龄组的特点,要循序渐进,并考虑运动项目与运动量,对个别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四、卫生与消毒制度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检查评比项。
2、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保健医生和助理教师每天做好消毒,清洗工作。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济,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助理教师每日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二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
5、要求儿童服装整洁,勤晒被褥,床单每月洗一次。
6、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与幼儿无关的电视节目一律不看,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2米以上。
7、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垃圾桶、纸筐后洗手)。
五、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新生入园前必须到县妇保院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化验肝功能,血色素)。
如有传染病接触史,须待检疫期后无症状才可入园,同时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庭史和生活习惯等。
2、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线透视、肝功能及常规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二)定期体检1、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析、疾病统计,及矫治缺陷,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
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市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热),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1、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2、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3、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口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4、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七、常见疾病预防和管理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督促家长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的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4、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八、伤害预防制度(一)预防烫伤1、幼儿盥洗前教师先试水温,调节好后适宜再洗。
2、热汤、热粥等食物,温度适宜再端入班中,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幼儿饭桌上或附近的地上,分发食品不要越过幼儿头顶传递,要从侧面送到幼儿面前。
3、教师提出水壶或保温桶均要加盖,要注意周围的孩子。
4、幼儿不得出入厨房,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
(二)预防外伤1、清除园所房屋、场地的不安全因素。
2、教育幼儿不打闹,更不能拿着玩具或树枝等投掷、抡打,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不伤着别人。
3、教育幼儿不以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做玩具,晨、午、晚检时,注意发现幼儿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
4、教育幼儿不要背着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伤面部,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时,不要穿硬皮鞋。
5、幼儿在大型玩具上活动,教师要注意照顾保护,户外活动时,孩子均要在教师的视线中。
6、教育幼儿不要爬到窗台及楼道栏杆上游戏或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
7、每月检修大型玩具,发现损坏及时修理,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8、对儿童不要拖、拉、抻、拽,防止发生关节脱臼。
(三)预防药物中毒1、班上不得存放过氧乙酸、泡腾片等有腐蚀性物品,对上述物品,保健室应采取用多少泡多少,助理教师用完有剩余及时送回保健室。
2、幼儿内服药由保健医生按顿送到班上服用。
(四)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器管1、教育儿童不要把纸团,扣子等塞到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别针放在嘴里。
2、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五)食物中毒:1、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2、儿童的齿未完全萌出前,不应给整粒的瓜子、花生、豆子及带刺、带骨、带核的食物。
3、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保持安静,细嚼慢咽,防止食物吸人。
(六)预防幼儿遗失1、建立接送制度,接送儿童时老师与家长见面。
注意随时关好大门,防止幼儿出走。
2、外出时做到两清点人数(走时及返回时),外出活动时,教师随时清点人数。
3、交接班时,交清幼儿人数。
4、日托教师下班时,将尚未接走的幼儿交到值班老师手中。
九、健康教育制度1、开学初,利用新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2、每周一次橱窗和二周一次黑板报向教师、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3、班内每月一次向幼儿传授针对性较强的卫生保健,切实增强幼儿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幼儿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对工作人员,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员、保育人员进行卫生保健的专题讲座。
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5、每月,保健老师对部分漏种、补种疫苗的幼儿进行通知,让家长知道接种的好处,并配合镇防疫站接种疫苗和登记。
十、卫生保健资料预防管理及信息上报制度1、建立健全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制度。
出勤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疾病登记表、晨检午检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预防接种记录表、体弱儿管理记录表(统计表及个案登记表)、体格检查记录表、以外出事故登记薄、家长联系薄、健康教育登记薄、保教人员培训记录、保教人员健康证、保健人员上岗证。
2、卫生统计要求做好:体格发育评价、膳食评价、出勤率、缺点矫治率、各种常见病患病率、传染病发病率、预防接种率等。
3、按要求定时向保健机构上报各项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