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2011年细胞生物学试题回忆
2011年考研必备 细胞生物学 习题解析,细胞生物学考研习题答案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练习题答案完整版一、名词解释1、Na+/K+泵:能水解ATP,使α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钠离子泵出cell,而将钾离子泵进cell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2、胞间连丝:相邻植物cell之间的连通,直接穿过两相邻cell的细胞壁。
3、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的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分子。
4、细胞连接:在瞎报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
5、过氧化物酶体:真核细胞中含多种活性酶的细胞。
利用分子氧氧化有机物。
6、细胞培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对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包括原核生物细胞、真核单细胞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病毒的培养。
7、转移小泡:又称小囊泡,直径40—80nm,常散布于扁平囊的形成面,一般认为它是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把rER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扁平囊上,并使扁平囊不断得到补充、更新。
8、Ras 蛋白:单体G蛋白家族成员,在信号从细胞表面传递到细胞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9、信号序列:蛋白质中有特定氨基酸组成的连续序列,决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最终定位。
10、细胞通讯: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受体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1、G-蛋白:GTP结合蛋白,具有GTPase活性,以分子开关的形式通过结合或水解GTP 调节自身活性。
有三体和G蛋白两大家族。
12、微丝:由肌动蛋白单体组装而成的细胞骨架纤维。
他们在细胞内与几乎所有形式的运动相关。
13、信号转导: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14、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或配体)选择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它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15、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
16、细胞周期检验点:在细胞周期中特异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行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行。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45分,每题5分)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膜内都含有胆固醇。
()答案:错误解析: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的质膜没有胆固醇,只有动物细胞质膜中有。
2. 细胞质基质之中的蛋白质都呈溶解状存在。
()答案:错误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多数蛋白质包括水溶性蛋白质,并不是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而是直接或间接与细胞质骨架结合或与生物膜结合。
3. 细胞壁可以看作是高等植物细胞的胞外基质,但它仅仅起支持与保护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壁不仅起支持与保护作用,而且其中的某些寡糖具有信号分子的作用。
4. 激素受体都具有酪氨酸受体结构域。
()答案:错误解析:激素受体都具有各自激素的特异结构域。
5. 细胞间隙连接的连接单位叫连接子,由6个亚基组成,中间有孔道,可以进行物质的自由交换。
()答案:错误解析:不能进行自由交换,连接子具有可调节性和选择性。
6.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时游离的核糖体增多,而附着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的数目相应减少。
()答案:错误解析: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与癌细胞恶性增殖、扩散等过程相关的蛋白成分会过表达,从而使得粗面内质网的数目增多,附着核糖体的数目增多。
7. 大多数的真核mRNA都具有3′端的多聚A尾,它们是由外显子编码的。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的mRNA3′的多聚A尾不是由DNA编码的,是mRNA转录后修饰上的。
8. 分开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运动主要是通过着丝点微管的负端的不断解聚而实现的。
()答案:错误解析:染色体分离机制:①后期A:动粒微管逐渐变短,将染色体移向两极。
动粒微管的缩短,是由于动粒端微管蛋白解聚造成的,蛋白解聚又是由于dynein蛋白拖着动粒盘向着极部运动引起的。
(NEW)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1 中文译英文 (1)细胞融合 (2)高尔基体 (3)液泡 (4)中心体 (5)内含子 (6)激酶 (7)电子传递链 (8)微管 (9)信号传导 (10)原核细胞
2 英文单词译成中文 (1)Eucaryotic cell (2)Mitosis (3)Genome (4)Nucleolus (5)Protoplasm (6)Translocon (7)Lectin (8)Actin
10 突变体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 植物细胞壁的伸展蛋白含有大量______残基。
2 利用DNA合成阻断法可使培养的细胞被阻断在______期。
3 构成动物细胞表面的主要结构是细胞质膜、______和______。
4 溶酶体的标志性酶是cade (5)Glycoprotein (7)Autoradiograp (6)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8)Heterophagic vacuole (9)Nucleosome (10)Hybridoma
10 协同主动运输队
11 细胞培养
二、翻译(每词1分,共计20分) 1 中文译英文 (1)细胞质基质 (2)信号肽 (3)质粒 (4)内质网 (5)细胞全能性 (6)增强子 (7)氧化磷酸化 (8)内膜系统 (9)细胞分裂周期 (10)蛋白染色体
2 英文单词译成中文 (1)Cytoskeleton (2)Microfilament (3)Channel protein
目 录
2001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2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3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4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5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6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山东大学629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山东大学629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细胞生物学——2、细胞——3、细胞膜——4、简单扩散——5、易化扩散——6、主动运输——7、膜转运蛋白——8、膜泡运输——9、膜受体——10、配体——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2、胞吞作用——13、胞吐作用——二、单顶选择题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2、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离子强度C、 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4、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5、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6、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7、糖分布在细胞膜的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确良D、内、外表面之间8、 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9、 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10、 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A、3 个Na+、2个K+B、3 个K+、2个Na+C、2 个Na+、2个K+D、3 个Na+、3个K+1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2、 Na+—H+ 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 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3、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14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5、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6、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17、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A、识别、结合配体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18、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部位B、结合部位C、调节部位D、催化部位19、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A、特异性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D、可逆性2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2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 cAMPB、cGMPC、G蛋白D、IP3和DG22、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A、开启离子通道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C、自身TPK活性D、cAMP2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2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A、G蛋白都作用于ACB、都有同样的G蛋白C、都有同样的受体D、都使cAMP含量上升25、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A、都活化AC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A、TPKB、磷酸化的靶蛋白C、cAMPD、Ca2+27、细胞表面是指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28、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29、细胞融合是指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30、融合率=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100%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100%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100%三、填空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doc

任安然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
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
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
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
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
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
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
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
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
诱导DNA合成的物质是SPF。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教学文案

任安然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
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
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
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
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
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
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
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
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
诱导DNA合成的物质是SPF。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591)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叶绿体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是由16个亚基组成的聚合体,其中8个大亚基是核基因编码的。
()答案:错误解析:叶绿体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8个小亚基由核基因编码。
2. 细胞分裂间期,胞质微管网络中的微管去装配,游离的微管蛋白亚单位装配为纺锤体。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从间期进入分裂期时,间期细胞胞质微管网架崩解,微管解聚为微管蛋白,经重装配形成纺锤体,介导染色体的运动;分裂末期,纺锤体微管解聚为微管蛋白,经重装配形成胞质微管网。
3. 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它的顺面总是在它的凸面。
()答案:错误解析: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靠近细胞核的一面扁囊弯曲成凸面被称为顺面,但顺面并非总是在高尔基体的凸面,在细胞发育的某个阶段可能位于高尔基体的凹面。
4. 真核生物一个物种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标准带型在进化上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特征。
()答案:正确解析:染色体上的标准型在进化上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特征,因此在染色体带型在应用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5. 细胞在有充足营养条件下,从G1期进入M期。
()[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当周围的环境不适合分裂增殖时不会进入M期,只有当周围环境适合(如有充足营养条件)才会进入M 期。
6. 成体干细胞具有不死性,是永生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成年个体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在病理状态或在外因诱导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再生和更新能力,并非是永生细胞。
7. P选择蛋白与P钙黏蛋白中的P的含义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4X13 真的是每年都不一样~~~~(>_<)~~~~
分子细胞生物学
主缢痕和次缢痕
异噬溶酶体
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
整联蛋白
二简答 10X5
溶酶体酶的发生机制及转运过程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异同
核纤层与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三试验设计15X2
分离光面内质网与糙面内质网的常用技术是什么原理及操作
设计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微丝及微管在培养细胞内的分布说明原理
四论述18X1
动物克隆的基本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推荐阅读:
山东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
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山东大学大学各学院真题汇总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