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22电台试验器使用说明书
GMDSS各设备操作及测试

GMDSS各设备操作及测试
1.GMDSS设备操作
a) Sailor RM 2045(VHF DSC):Sailor RM 2045是一种DSC VHF 航海电台,它能够连接至现有的航海电台系统,并且提供最新的DSC(数字选择调用)技术。
该电台在VHF频段中使用编码数字来发送信号,使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地发送和接收信息。
Sailor RM 2045可以使用6个DSC 呼叫模式,包括集结呼叫,急救呼叫,调试呼叫,全球呼叫,船队呼叫和区域呼叫。
使用Sailor RM 2045需要熟练掌握以下操作:
(1) 设定时间和日期:每次打开Sailor RM 2045之后,都需要设置时间和日期,以便正确显示时间,并且在发送DSC呼叫时能够正确接收信息。
(2) 选择发射频率:Sailor RM 2045配备有一个频率表,用户可以查看可用的所有发射频率,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发射频率。
(4) 响应紧急呼叫:Sailor RM 2045的紧急呼叫功能能够接收到所有的紧急DSC信号,当收到紧急DSC信号时,用户会收到报警提示,并能够查看其中的内容,了解是何种紧急情况。
b)INTELSATEM100G(HFSSB):INTELSATEM100G是一种优化的HFSSB 航海电台。
电信业VHF无线电设备的要求

按 [¤] 亮度键,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液晶显
示屏和键盘的夜间显示模式。夜间显示模 式时红色背景灯打开。夜间显示模式被打 开后,若30秒内无任何按键操作,则自动 回复到正常显示模式。
2. 锁定键盘
按[LOCK]键,可以将键盘锁定。键盘锁 定时,液晶显示屏左下角出现“LOCK”。 再按键则锁定解除。 键盘锁定时,除[16]按键可以操作外,其 它按键均不能操作。按[16]键将VHF设置 为CH16信道的同时,将键盘锁定状态取 消。
加拿大信道:
将下列ITU双工信道变为单工信道:CH60—CH62、CH64。
专用气象信道:
美国、加拿大海域广播气象预报:W1~W9
四、几个重要频道——1
CH16(156.800MHz):国际无线电话遇险与安 全通信频道,同时也是常规无线电话呼叫频道。
CH75 、CH76 :是CH16的保护频道,一般 禁止发射。
甲船发: 157.300M
?
岸台发(船收):161.900MHz
e.g. CH26
单、双工比较
与陆地通话一般用双工,遇险或重要是需要用 单工。(若用双工发射,则只有岸台能收到, 其他船台收不到。)
遇险时用CH70报警, 然后转到CH16通话。
第二节 VHF设备的组成 和工作原理
一、VHF及VHF DSC组成框图
电话(VHF-TEL):G3E (调相无线电话)
DSC(VHF-DSC): G2B (由副载波调制的单路调相自动报)
注: VHF-DSC调制解调器的调制方式—FSK 副载波频率:1700Hz ±400Hz(0高1低)
中心频率
移频
2. 工作方式
(1) 单工(SIMP):
单工方式:通信双方交替进行发射
VHF电台介绍

1+
0000.0000.00
System
reg. i. V.
0000.0000.00 V
e rste Z.
44
45
GV4000 um 3HE nach unten
BLAN K P AN EL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BLAN K P AN EL BLAN K P AN EL
neues S chienenpaar einbauen
16
15 14 13 12 11 10 9
4 HE B lindplatte durch 3 HE Blind p latte ersetzen
待调 滤波器
SU250A
功率计
正常功率 前面板置驻波比指示
34
滤波器调整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KG2001 Var. 02 Grundversion
KG2001 Var. 02 Modifiziert
G tig f : 8-K anal Anlagen:
Used for 8-c ha nnel system s
26
设备测试 收信系统测量框图
功率输出口 滤波器组输入
综合测试仪
综测仪设置: 射频信号:2.7μV 调制度:30% 调制频率:1KHz CCITT滤波器
收信系统 AF Input 各信道音频输出 2a、2b
27
设备测试
• 接收系统测量步骤: 1、如上图接线; 2、综测仪射频设置为相应信道频率,电平为 2.7μv,调制频率1KHz 调制度为30%; CCITT滤波器设置 3、将GA200的旋钮旋至相应信道,应可听到 1KHz单音声; 4、相应的接收机显示屏显示有射频信号输入; 5、读出综测仪的SINAD数值,应大于10dB;失真 度应小于5%;
Q900 用户手册说明书

HF/VHF/UHF全模式SDR电台Q900用户手册V4.0重庆国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hongqing Guo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902号目录概述 (3)关键名词解释 .............................................................................................................................. - 4 -面板控制和操作 .......................................................................................................................... - 4 -前面板 .................................................................................................................................. - 4 -按键功能 .............................................................................................................................. - 4 -指示灯 .................................................................................................................................. - 5 -SDR主界面........................................................................................................................... - 5 -频段选择操作 ...................................................................................................................... - 6 -异频操作 .............................................................................................................................. - 6 -AF音频设置 ......................................................................................................................... - 6 -RF设置 ................................................................................................................................. - 7 -USB声卡数据输出格式设置............................................................................................... - 7 -收发频偏设置 ...................................................................................................................... - 7 -收发模式设置 ...................................................................................................................... - 8 -天调操作 .............................................................................................................................. - 8 -A/B频操作 ........................................................................................................................... - 8 -NR/NB噪声抑制设置 .......................................................................................................... - 8 -频谱与瀑布图显示设置 ...................................................................................................... - 9 -频谱参数显示设置 .............................................................................................................. - 9 -数字滤波器操作 .................................................................................................................. - 9 -应用程序菜单操作 .............................................................................................................. - 9 -后面板接口 ................................................................................................................................ - 12 -接口定义 .................................................................................................................................... - 13 -接收高级操作 ............................................................................................................................ - 14 -发射操作(出厂为锁定) ........................................................................................................ - 14 -FT8通信 ..................................................................................................................................... - 16 -SSB通信 ..................................................................................................................................... - 16 -CW通信 ..................................................................................................................................... - 16 -FM通信...................................................................................................................................... - 17 -中继操作 .................................................................................................................................... - 17 -AM通信 ..................................................................................................................................... - 17 -数据通信RTTY ........................................................................................................................... - 17 -自定义数字模式 ........................................................................................................................ - 18 -信道贮存 .................................................................................................................................... - 18 -信道编程 .................................................................................................................................... - 18 -CAT控制..................................................................................................................................... - 19 -固件升级说明 ............................................................................................................................ - 20 -CMIIT ID显示 ............................................................................................................................. - 22 -售后............................................................................................................................................ - 23 -附录1:输入法 ......................................................................................................................... - 24 -附录2:Q900控制协议 ........................................................................................................... - 25 -概述Q900 是我们推出的一款超便携全频全模式 SDR 电台,接收频率100kHz~2GHz,业余发射波段覆盖160m~70cm段。
船舶信号与VHF通信实验指导书070810

船舶信号与VHF通信实验指导书集美大学航海学院2007年9月实验名称:VHF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练操作和调节VHF话机2.较为熟练地使用中文和标准海事通信用语(英语)进行无线电话通信二、实验内容:1.VHF机的正确调节和频道的恰当选择;2.正确使用VHF单工工作方式;3.使用VHF进行呼叫和常规通信的基本程序;4.使用VHF进行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的标准格式;5.初步使用和体会SMCPs。
三、实验要求:使学生初步具备如下能力1.熟悉VHF机的基本功能及其操作方法;2.能够选择恰当的VHF频道进行并完成:常规呼叫和通信(船舶动态,引航,港口,交通管制报告,船-船通信等业务相关的通信)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3.具备VHF值守能力,并能够用英文记录VHF通信和广播信息。
四、实验室:雷达模拟器实验室五、实验模拟场景:某港口附近水域,4条本船受控于教练台,教练台模拟各不同台站与本船,本船与本船之间按照要求进行通信和联络,六、实验进程安排:七、注意:1.实验之前必须复习课程第四章有关的内容并阅读本指导书;2.协调通信,按规定合理地使用频道;3.使用规范的通信用语;4.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训练、填写实验报告并于实验结束后提交该报告。
八、实验过程中4艘模拟船舶的资料:九、实验使用的VHF模拟话机听筒和话筒以及控制面板(型号为:IC-M45)示意图:十、VHF无线电话机各按钮的功能说明:1.发射状态指示该指示灯处在面板的左上角,为TX字样,显示时表明本设备正在向外发射信号。
1.PTT(PUSH TO TALK)按键是单工工作方式中无线电话机的收/发转换开关,俗称“按住说话键”。
处于话筒的上方,一般会标注“PTT”字样。
2.电源开关/音量控制旋钮(POWER/VOLUME)用于开关本设备,关机时将该选钮逆时针旋至最小;开机后顺时针旋转则音量增加,逆时针则音量减小。
3.静噪比调节旋钮(SQUELCH)顺时针旋转该旋钮则减小噪声音量,但同时也会对信号音量造成衰减,需要适当调节。
船用甚高频_VHF_通信及使用注意事项.

表1两种矢量的比较矢量模式矢量起点矢量方向矢量长度矢量终端相对矢量(RV 目标现在位置相对运动航向调定矢量时间预测航程调定矢量时间预测到达位置真矢量(TV目标现在位置真运动航向调定矢量时间真航程调定矢量时间预测到达真位置3矢量使用时注意事项(1相对矢量和真矢量的含义不同,如表1所示。
(2与ARPA 雷达显示方式的区别。
矢量显示模式与ARPA 显示方式要注意区别。
ARPA 雷达真运动显示时既可以使用真矢量也可以使用相对矢量;相对运动显示时同样可使用真矢量或相对矢量。
培训过程中学员往往想当然的认为雷达真运动显示时是真矢量模式,相对运动显示时便是相对矢量模式,这是错误的,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3正确选用的原则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操作时要考虑使用ARPA 主要是避让还是定位。
一般在大洋航行时使用ARPA 主要是观察本船与相遇船有无碰撞危险,因此常用相对运动、相对矢量、航向向上(RM 、RV 、CO 显示模式。
在狭水道或进出港航行时,为了便于将图像与海图对照,以便定位;又为了适应在这些水域中多改向避让与图像稳定的要求,因此常用真运动、真矢量、北向上(TM 、TV 、NU 显示模式。
必须清楚各种显示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以酌情使用。
4结束语矢量显示模式是IMO 要求ARPA 的必备显示模式,驾驶员应熟练掌握矢量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灵活运用矢量模式,有助于快速、正确的判断来船动态,做出正确的避让措施。
*作者:李坚.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硕士讲师参考文献1王世远.航海雷达与ARPA.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6.2李义兵.ARPA 雷达矢量线航法.世界海运,2005.第12期.3张利昌.谈雷达真尾迹和相对尾迹显示在使用上的比较.航海技术,2008.第1期.************************************************船用甚高频(VHF 无线电通信是指采用VHF 专用频段进行船舶间、船舶内部、船岸间或经岸台与陆上通信转接的船与岸上用户间的无线电通信。
[高等教育]JHS-32A_VHFDSC设备操作新
![[高等教育]JHS-32A_VHFDSC设备操作新](https://img.taocdn.com/s3/m/9578a5d4910ef12d2bf9e720.png)
第五节 DSC模式的操作
查看某岸台的MMSI码和VHFDSC业务。 查无线电信号书。以上海台为例。 (P322)
1、在附录10,找到 SHANGHAI(XSG) 2、MMSI: 004122100 3、DSC业务:DSC VHF MF HF
第五节 DSC模式的操作
一、进入/退出DSC模式 1、进入DSC模式:按 [ CH70 ]。 2、退出DSC模式,返回电话模式: 按[CH16]。
第五节 DSC模式的操作
二、遇险呼叫
遇险呼叫分以下2类: (一)紧急情况下的遇险呼叫(或本 机与GPS连接时) (二)编辑好遇险报警电文后进行的 遇险呼叫
(一)紧急情况下的遇险呼叫
打开遇险报警键的保护盖,按下 [DISTRESS],发出遇险报警,首行显示: DISTRESS CALL。 终止报警:按 [STOP]。
四、遇险转播
遇险转播有两种 (一)代编辑转播 (二)直接转播
(一)代编辑转播
1、向所有船转播 按 [ MENU ] 进入呼叫菜单; → ALL SHIP CALL EDIT →CATEGORY:DISTRESS(关键步) →TELECOMM1:DISTRESS RELAY (关键步) →DIST-ID:876543210 [ENT] →DIST POSITION :S W [ENT] ,05 05 125 35 [ENT] →DIS-UTC:02 35 [ENT] → TELECOMMAND:G3E SIMP TEL →按 [CALL] 发射。
(二)、对所有船呼叫
按 [MENU] 进入呼叫菜单。 →选择 ALL SHIP CALL EDIT →CATEGORY:SAFETRY →TELECOMM1:G3E SIMP TEL →WORK CH:16 [ENT] →按 [CALL] 发射。
VHF DSC及TELC操作指南

VHF/DSC SKANTI 1000 操作指南一、面板介绍:二、菜单介绍:1、FUNCTION(功能菜单)先按面板上的SHIFT按键,再按0/FUNC按键,显示四项基本功能的下层菜单列表如下图所示:⑴USER 菜单2、DSC 菜单关系图:shoreship cast call all ships more distress individualextended GroupvtsG . AREA All shipsmore cancel more distress relayagain cancelagain1)按TX CALL 按键进入的菜单界面:234)紧接上面EXTENDED 的子菜单介绍:5)紧接上面6)紧接上面D ISTRESS RELAY 的子菜单介绍三、基本操作1、开机、关机操作:按面板上的电源开关ON/OFF按键即可开机,再按ON/OFF 按键就可关机2、设置发射功率:3、频道设置:直接按面板上数字可设置频道,如设置71频道,按7和1即可,显示:插入图按“16”钮,快速设置为16频道。
4、静噪处理:使用“SQ”钮,直“到嘶嘶嘶”的噪声刚好消失。
5、美国频道设置:按键“14”(2)设置为US模式,则使用北美水域频道规则。
(自动为1W功率发射)插入图6、双值守(同时值守两个频道,优先频道为16频道)输入工作频道数字,如6频道。
然后按“SHIFT”和“DW(6)”键。
“DW”显示在屏幕上,优先频道显示在右下角;插入图取消双值守:按“SHIFT”和“DW(6)”后,值守在工作频道上;若按“16”,则值守在16频道。
7、设置音量:按面板上的键,即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8、设置扬声器的开或关:按键“14”(3)设置扬声器的开或关9、设置显示背景亮度:VHF设备有显示器背景灯,键盘背景灯和指示灯(TX,1W,US,CALL和ALARM).这些灯的亮度可设置为0-3四个级别。
通过软键盘来改变亮度当按下亮度调节键时,将每秒改变一个亮度级别10、设置内存扫描表VHF 1000系统有八个独立的内存表设置,该内存表用来存储频道以便进行扫描,每个内存表可以包含系统内全部的可用频道,每个表有一个编号(0-7),并且编号后可附加一个最多七个字母的名称,以次可以区分内存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载电子设备维修测试及故障分析方法编 写: 贺 军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第一章:机载电子设备维修检测基本方法:第一节:检修程序:1、了解情况:1.1、维修人员接收到送检故障件后首先要通过送检故障单,阅读送检设备部件的历史资料等,了解故障现象和分析故障原因,作出初步故障判断。
1.2、按照送检设备件号查询和准备与该部件相符合的维修手册和相关技术资料,准备试验器和检测设备及连接电缆等附件。
1.3、如果送修件不是自己非常熟悉该设备电路原理和已经对该部件很有维修经验的时候,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消化该设备部件的维修手册,熟悉该部件整机电路工作原理和认真分析有可能与故障相关的电路。
1.4、按照维修校验规程连接好试验器、检测设备、故障部件。
1.5、按照校验规程检测故障部件,确认送检部件是否与送检故障相符。
2、检查压缩故障点:检查压缩,就是利用静态和动态实施检修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对保险装置的检查,保险装置包括安装在部件上的速熔断保险丝、电源保安反向接入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进行检查,如有故障首先予以排除,保险装置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检测。
常言道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检修故障也是如此,要能够顺利的压缩故障点,首先要认真、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该部件故障现象,观察看电路板上有没有烧黑损坏的元器件,电路板上有没有异常的地方等,把握了故障现象在理论的指导下,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按照一定的检修原则和方式,便可排除故障点。
3、修复检验:在检查压缩到故障点后,应立即修复,然后要加以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工艺焊接质量、机械性能和电气技术性能是否合格等。
检验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校验规程条件确定,最简单的故障维修也要经过调整使用、试机,运用测试仪表和试验器进行技术指标检查,以确保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维修手册的要求。
第二节:检修原则:为了正确而有效地实施检修,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迅速修复,必须遵守一定的检修原则。
先思索后动手、先电源配件后机器、先外后内、先静后动、先简(易)后繁(难)、先通病后特殊等,这“六先六后”是每一个机载电子设备维修人员在检修中要遵守的原则。
下面对这六个原则分别进行说明。
2.1、先思索后动手:我们在检修故障件中必须自始至终地注意冷静的分析,避免盲目动手。
我们提倡的思索,是有根据有目的的思索,不要胡思乱想。
先思索后动手,是要在了解情况,综合运用理论作出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再动手。
2.2、先电源配件后机器:电源是机载电子设备的工作能量来源,配件是机载电子设备的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电源和配件不正常,机器也不能正常工作。
同时,如果电源电压不正常、配件有故障,还有可能损坏机器,造成事故。
此外,电源和配件在使用中产生故障较多,一般排除故障也比较容易,所以,应该按照先电源和配件后机器的原则检修。
2.3、先外后内:所谓“外”、“内”都是相对而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如对整机来说,暴露在机箱外面的部分就是“外”,而“内”就是指机器内部(如机芯)等;对某一组件和部件来说,“外”是指此组件板(或屏蔽罩)外面的接线或元件,而“内”则是指组件板(屏蔽罩内)上的电路或元件等等。
先外后内的理由是:外部检查修理比较简便,外部能修复的,就不必到内部,以免走弯路。
同时,也可避免组件启动、拆动而降低质量,甚至因拆卸不当而损坏器材。
另外,一般暴露在外面的东西也容易出现故障。
2.4、先静后动:“静”是指不加电对机器的检查修理;“动”是指加电后的检查修理。
先静后动的理由是:确保人身和机器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先排除一些故障(如保安检查中发现的故障)。
但必须说明,在检修过程中“静”与“动”是经常交替进行的。
2.5、先简(易)后繁(难):简(易)就是容易检查、测量和修理的因数;繁(难)就是比较难检查、测量、修理的因素。
其理由是:一部机器元件很多,电路与结构也比较复杂,发生故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必有简单和复杂难排除的故障之分,我们按照先简后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既可以迅速地排除掉容易的故障,对比较复杂和难修的故障,也就使之孤立起来,化难为易了。
同时,可以防止毫无必要的大拆大卸,避免走弯路,拖延了检修时间。
2.6、先通病后特殊:通病是指一部(或一种)机器通常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
因此在检修中应先检查机器的通病故障。
此外,对于通信电台的检修,还应掌握由后(末级)向前(直至高放和输入电路)的顺序,逐级检查。
上述原则是相互联系的,在检修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第三节、压缩步骤:检修中除了按照六个原则进行外,还必须掌握压缩故障的步骤以及检修的具体方法。
压缩步骤按照部、级、路、点和直、管、交、校八个子进行。
它是对整部机器通过由部(组件)到级再到路(电路)直至故障点的压缩过程。
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八字压缩步骤,是由许多电子通信维修机务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在具体实际检修中,必须灵活运用。
3.1、部:部——指机器的某一部分或组件。
例如就机载单边带电台整套设备而言,可分为收发机、功率放大器、天线调谐器、天线、和控制盒等附加设备部分,电源由飞机28V分别供电到收发机、功率放大器、控制盒和天线调谐器中进行分配,就收发机而言又可分为频率合成器、低频、中频、高频、单边带调制与解调电路等部分。
根据故障现象,首先要确定故障发生在哪一部分,以免涉及面过广而影响检修。
3.2、级:级——一般指一个(级联电路)晶体管或运放电路为一级。
在确定故障部分之后,要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就必须确定发生在哪一级。
3.3、路:路——一级中又可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或信号电路、偏置电路,例如晶体管电路亦可按电极分为集电极电路、发射机电路、基极电路等。
故障级确定之后,就要进一步检查故障发生在那一条路。
3.4、点:点——故障所在。
一级的故障点不外乎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周边元件、接线、焊点以及有关插座、转换控制开关等。
根据具体情况,路、点的检查压缩可以分步进行,也可以结合进行。
实践证明,确定故障部、级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路、点的压缩往往比较困难,所以需要进一步分步骤。
这些步骤一般来说,就是直、管、交、校。
3.5、直:直——指的是直流电路故障。
3.6、管:管——指的是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故障。
3.7、交:交——指的是交流电路或信号电路故障。
3.8、校:校——指的是各调谐回路失调故障。
根据故障现象和测量数据,结合具体机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就可以分析出直、管、交、校中某一方面的故障,也可以直接进行检查压缩;若几方面都有可能,且故障性质难以肯定时,一般来说,。
应该先值、管,后交、校。
因为只有直、管正常后,才有可能保证信号通路正常以及便于检查校试,并避免事故。
在机载电子设备实际检修中,为了便于检查,首先应将直流电路和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检查合为一步,即通过测试各管脚阻值和电压、电流便可证明两者正常与否,并可得出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故障判断。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对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是否正常任然不能肯定时,应在交、校检查之后。
在交、校无异常发现的基础上,拆下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进行检查测量,一般不应轻率地更换晶体管或集成电路。
在交、校故障中,一般应先检查交流电路,后进行校试。
第四节、检修方法:为了能够熟练检修,除了熟悉检修原则,压缩步骤以外,还必须掌握在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检修方法。
在检修中最常用的有:面板压缩法、追踪寻迹法、对比代换法、测量鉴别法和哑级分割法等六种检修方法。
这六种检修方法分别说明如下:4.1、面板压缩法:面板压缩法是利用机载电子设备控制盒面板上控制这机内电路的开关、旋钮、插孔、按钮和指示灯设备等进行故障压缩的方法。
面板压缩法是确定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组件)、级的一种外部压缩法。
但是,由于面板设备不一定那么齐全和不一定控制着确定故障的最佳部位,因此,有时候难以完全肯定故障范围,而需要与其它方法相配合。
所以,一般来说,面板压缩法是一种有一定效果的辅助方法。
4.2、直接感受法:直接感受法是利用眼、耳、鼻、手等器官直接感觉进行判断的方法,它是检修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部、级、路、点整个检修压缩过程中,都可结合运用。
在判断出故障后找点时,有时尤其重要。
4.3、追踪寻迹法追踪寻迹法是检验电台接收机无声、灵敏度低等故障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干扰追踪法、信号注入法和信号寻迹法三种。
现分述如下:4.3.1、干扰追踪法——用手拿小起子由机器的末级向前逐级轻敲各级晶体管的基极、集电极或集成电路的输入端,根据耳机(或扬声器)中声音的有无、大小来判断故障部、级的方法。
例如在干扰追踪过程中,发现敲某一级的基极时耳机中声音正常,当敲到前一级的基极即无声或声音很小,则说明后级正常,前一级便是故障级。
干扰追踪法是检修收信机压缩故障级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基本方法。
4.3.2、信号注入法——用信号发生器由后向前逐级,分别将一定的音频、中频、高频信号输入到低放、中放、高放(包括混频器)各级的基极,从终端机件中所获得的输出大小和有无异常现象来检查各级的工作是否正常,从而正确的确定故障级(或电路)所在的方法。
4.3.3、信号寻迹法——利用信号寻迹器(可用示波器)检查压缩收信机故障的方法:即从信号产生器输出一定的高频信号加到待修的收信机天线输入端,用示波器自高频信号向后逐级检查各级波形,从而确定故障级。
4.3.4、对比代换法:对比代换法是用两种同类型的机器、组件、器件和元件等进行比较和互换,及瞬时破坏正常条件,以鉴别好坏、正常与否的压缩故障的方法。
在缺乏仪表或对该机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对比代换法是鉴别好坏、正常与否较为简易的基本方法。
譬如,用同类型的正常机器对比可以鉴别机器的好坏;用同类型的机器的某一正常组件与同一组件对比可以鉴别组件的好坏;用同类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元件对比代换可以鉴别其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元件的好坏,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组件及电容器开路等判别,运用对比代替法是比较简便常用的。
另外,对于振荡器常采用瞬时破坏振荡条件测量发射级电压或集电极电流是否变化与变化大小,以判断是否振荡与振荡强弱。
4.3.5、测量鉴别法:测量鉴别法是利用仪表进行数据测量的方法。
它是压缩故障路、点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测量鉴别法分为加电测量和不加电测量两种。
加电测量,包括机器的有关电压、电流数据、器件、元件参数,以及整个主要技术指标两种。
最常用的是电压、电流测量。
不加电测量,是指对机器有关线路器件和元件的阻值测量。
用测量的数据与正常数据对比,就可鉴别机器有无故障及故障范围。
4.3.6、哑级分割法:哑级分割法主要用于检修收信机的啸叫声,嗡声(交流声)与杂音等故障。
具体方法是:用大容量电容器,自前向后逐级短路晶体管基极或集成电路输入端,以确定故障部、级。
如短路前级时,故障现象不变或影响很小,短路后一级时,故障消失,则该后级或前级与后级之间以及有关电路就是故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