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教案2 浙美版

合集下载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教案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教案

向民間藝術家學習2010级美术3班徐晓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种类;2、能力目标:学习民间剪纸的制作工艺:3、情感目标:培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剪纸中一些图案的寓意极其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剪纸临摹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呈示法、实习作业法四、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你们有没有说过或者听到过这样一些话:“哇塞,你衣服好有艺术哦;哇塞,你头式好有艺术哦?”这儿的艺术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从出生就接触了艺术(比如穿的衣服、喝的奶粉),也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习了艺术(比如说画简笔画、练习书法),这些都是艺术或者说与艺术密切关联。

今天我们来一起《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是不是很疑惑:民间也有艺术家吗?我还以为艺术家都是那些美院的专家教授或者画院的画家呢。

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因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无私的奉献着,他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的丰富多彩,让我们来一起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好吗?2、教授新课我们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什么呢?当然是民间艺术。

那什么是民间艺术呢?或者说她为什么叫民间艺术呢?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或者宫廷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然后,民间艺术与学院艺术、文人艺术又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民间艺术她有些什么特点呢?(文人艺术比较抽象,比较有涵养。

宫廷艺术华丽、复杂、奢侈,庸俗。

民间艺术比较质朴、简易、容易使人接受。

)A、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用柳条或竹子来编篮子);B、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背小孩的背篓);C、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课时课件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课时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陕西凤翔民间工艺品:彩绘泥塑
挂 虎
坐 虎
寓意性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北方有天津“泥人张”
造型生动写实、精美绝伦, 色彩雅致细腻、典雅秀丽 。
地域性
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 色彩明朗热烈、喜庆吉祥。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民间艺术的特点
• 多样性 • 民俗性 • 寓意性 • 地域性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①筛泥、捶泥; ②捏塑、制模; ③翻胚、晾干; ④粉白、白描; ⑤彩绘、上光。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造型简练概括, 形态粗犷生动。
以白、黑、红、 绿、品红、黄六 色为主。 色彩鲜艳,明快 醒目,极富乡土 气息。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第2课时 课件制作:姜冰洁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多样性 风俗性
泥塑
剪纸
年画
皮影
……
花九馍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布术老家学虎习第2
课时
风筝
陕西凤翔泥塑大师——胡深
2002年生肖邮票
2003年生肖邮票
九年级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第2
课时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的制作方法: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说课稿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说课稿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31号康永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第三单元,属于综合探索索类课型。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民间剪纸的制作工艺,剪纸制作工艺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产物。

剪纸题材广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美,学习最基本的剪纸制作方法,发扬我国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美术课上也接触过剪纸,但对于剪法、刻法及整幅作品的制作了解不够深。

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掌握剪纸制作并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概念、特技法及寓意,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技法剪出自己喜欢的窗花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一些剪纸作品去探讨剪纸的寓意,学会基本的纹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高审美能力。

四、重点难点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剪纸的基本知识难点:制作剪纸的方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剪纸作品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等说教法、学法六、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呢?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通过讲解、实物展示、观看课件等手段给学生生动鲜明的印象,多角度的介绍剪纸的材质、特点、内容等,使学生初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审美体验,并穿插解释吉祥图案的内涵,将学生带入到乡土文化的氛围中。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主备教师:胡宁九年级美术一、教学目标:1.以剪纸艺术简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欣赏、评述与制作,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欣赏民间艺术的方法,能做简短的评述。

难点: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的奇葩,要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地域文化等来分析,涉及面较广。

由于学生年龄、知识面的局限,对作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多作一些指引和辅导。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剪纸作品等民间艺术品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民间艺术的概念。

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及其相关的图片、资料等,相互交流评述。

2.作品欣赏,并讲解民间工艺美术基本知识。

(1)剪纸的种类(单色、彩色或阴刻、阳刻)。

(2)制作剪纸的工具材料以及基本步骤。

3.教师介绍剪纸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1)剪纸的起源——商代的刻花装饰品。

(2)剪纸发展——成熟于汉、南北朝。

(3)剪纸艺术的繁盛——清朝中期。

4.提问: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标准,如何来鉴赏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呢?(1)刀味与纸感: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必须具备剪纸艺术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2)情趣感与装饰性: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中的形象应具有生活的情趣和造型的装饰性。

5.介绍剪纸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评述南北方剪纸的不同,在哪方面最吸引你。

6.引导欣赏《猪八戒吃西瓜》片段。

品味剪纸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寓意和人文特色,了解剪纸与民间艺术的关系。

7.欣赏评述,加强体验。

教师出示一幅剪纸作品,请学生观赏、分组讨论、评述。

8.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重要是基础知识的了解,对剪纸的技法不做重点要求,这点将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重点分析和理解掌握。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刻刀、铅笔等工具和材料(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1.学生欣赏教材范例,分析民间艺术家采用什么材料?(布、泥、草、木……)运用什么方法(剪、刻、卷……)来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民间工艺美术)除了剪纸艺术,说说你了解的其他种类的民间艺术和特点。

九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课件:4、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共19张PPT)

九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课件:4、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共19张PPT)
完成一幅吉祥《福娃》剪纸。 注意用刀安全。提出问题: 看了以上老师的示范后大家从中发现他有几个问 题要注意? 剪里面的时候,要找空白的地方钻入刀尖,剪排剪 的时候要细腻,不能重复剪。 老师是如何安排剪纸顺序的?如何剪才会有弧度 ? 先剪里面,后剪外面。先剪细节、后剪大体。 剪排剪时要适当调整剪刀的宽窄度,才能剪出弧 度来。
五.展示优秀作品:
学生互评、自评。 展现成果,寻找差距和不足。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排剪法”有初步的认识,为 下节课的进行打下基础。
谢谢大家
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四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漳浦剪纸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打开多媒体

二.欣赏导入: 漳浦民间传统剪纸
陈金作品:《曹国舅》节日图案。
黄素作品:《凤戏牡丹》吉祥图案。
黄素作品:《麒麟送吉祥》吉祥图案。
陈匏来作品:《铜镜花》结婚喜庆图案。
黄素作品:《大饼花》祝寿用图案
三.正课 “物中套物”、“备极 工巧”是漳浦民间传 统剪纸的特色,重点 体现在“巧”和 “细”。排剪是这节 课的难点。 下面有请游金美老师 做现场示范。
游金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
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 理事,漳浦民间剪纸协会副主席,长 期坚持创作,作品参加全国展览并多 次获奖。
四.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
1.漳浦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多以表现社会 民俗的传统节日、婚丧寿育时的用在花灯、 刺绣、喜花、寿花、祭花上,图案赋予吉 祥美满、欢乐祥和的主题。 2.他们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 要的特点是:构图饱满、装饰繁复、剪工 精细。体现出漳浦剪纸的“物中套物”、 “备极工巧”的漳浦特色。

浙美版美术九上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浙美版美术九上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 团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 门笺。
窗花
门笺
团花
• (2)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 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 斗香花、重阳旗。
重阳旗
喜花
礼花
(3)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 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
带花。
பைடு நூலகம்帽花
鞋花
衣袖花
• (4)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 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 等。
剪纸的概述
剪纸的概念
•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流传于 民间的,以纸为材质,以剪、刻为主要造 型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剪纸的历史 悠久,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南北朝时代就 已有了剪纸。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趣味性、实用性等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蓬 勃发展,经久不衰。
南北朝剪纸
《对猴团花》
《对马团花》
分色剪纸








剪纸的表现方法
• 1.阳刻剪纸 • 2.阴刻剪纸 • 3.阴阳结合 • 4.剪 影
阳刻剪纸
阴阳结合
阴 刻 剪 纸
剪影
按用途分类:
• (1)张贴用 • (2)摆衬用 • (3)刺绣底样 • (4)印染用
• ( 1)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 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
剪纸的工具材料
• 剪刀、铅笔、宣纸(红宣,也可用其他纸 张)、蜡盘、刻刀、针和线(也可用订书 钉或曲别针)、染料或者墨水和刷子、煤 油灯、熨斗。
剪纸的分类
• 从艺术式样上可分为:
• 单色剪纸 • 染色剪纸、 • 套色剪纸、 • 分色剪纸、 • 填色剪纸、 • 折叠剪纸。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说课稿 浙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说课稿 浙美版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关于《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向民间艺术家学习》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向民间艺术家》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九年级第三课的内容。

中国民间美术这节课,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课本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所以本课属于鉴赏课,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使学生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能力目标:.通过对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与制作,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

三、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造型特征及审美特征,这是让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难点: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要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地域文化等来分析,涉及面较广。

由于学生年龄、知识面的局限,对作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多作一些指引和辅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学策略教师通过直观欣赏法,讲授法,实践法、并采用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说教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教师通过欣赏法,讲授法,比较法,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课件2浙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课件2浙美版
123 4
概念
布局格式
制作步骤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 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 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 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 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 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 革等片状材料。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thank
you!
2019/5/27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布局格式
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 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 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 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 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 齐的团花。
制作步骤

画Hale Waihona Puke 剪贴剪纸团花作品欣赏
概念
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1教材分析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不仅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更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剪”的技巧表现的多彩多姿,极尽咏趣,逗人喜爱,流传弥久而愈觉其珍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剪纸的乐趣,从中了解中国剪纸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剪纸的造型美、装饰美及其独特的刀味、纸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修养,从而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感和自豪感。

本单元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以剪纸艺术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进行欣赏评述,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

第二课时学习剪纸或学生自选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欣赏评述课本中的剪纸图例,了解剪纸的题材内容及其寓意,并进行简单的创意剪纸。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先体验——学习名家剪纸招数(赏析作品)——教师示范——再体验——交流展示——认识不同表现技法——学以致用”的教学全过程,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层层递进的作业实践,剪纸实物的奖励方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意地剪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美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拓展创意思维,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3学情分析
对剪纸了解少,接触少,动手剪纸更少;但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却又是兴趣浓、好奇。

4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优秀民间剪纸,体验创意剪纸的成功与乐趣。

难点:创意剪纸的取材与构思。

5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学具准备。

(2)寻访义乌当地剪纸艺人朱新琦老师。

(3)教学道具的准备(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6教学过程
6.1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课前播放《剪纸姑娘》。

生:欣赏舞蹈,调节心境。

设计意图:为上课作好准备,通过视频把学生带进剪纸课堂。

2.布置2分钟的热身体验作业。

与学生同剪(第一剪)。

(抛出剪纸小作品①奖励第一个剪好的学生。


设计意图:热身、体验、尝试剪纸。

教师通过此环节,也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3.展示教师的2分钟剪纸作品和学生的第一剪作品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的创剪与学生无意的随便剪,引发学生思考:剪纸的题材内容源于何处?
活动2【讲授】欣赏评析,讨论小结。

1.师: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剪花娘子”,神秘推出库淑兰,出示她的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

(详细赏析,并抛出剪纸小作品②奖励第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


生:学生了解库淑兰的生平,带着敬仰之情赏阅其作品。

设计意图:认识库淑兰,了解剪贴拼纸的简单制作过程,并初步认识到剪纸的的题材内容来源,认识到剪纸内容的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区别所在。

2.师:出示《抓髻娃娃》,提出“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地方?”
生:学生自由畅谈。

3.师:《耄(猫)耋(蝶)富贵》,以“尊老爱幼”引出作品。

生:了解剪纸常以谐音来寓意。

4.师:《卧冰求鲤》,”以孝为天“引出作品,根据画面刻画内容来猜作品名称。

生:学生根据提示和画面的内容猜作品名称。

5.师:喜花和鸳鸯戏荷,“人逢喜事精神爽”引出作品。

生:了解民间关于喜事的视觉符号。

6.师:出示当地剪纸艺人的作品。

生:学生与当地剪纸艺人“亲密接触”。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认识到剪纸的题材内容是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并用于民间。

了解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活动3【练习】实践体验,创意无限。

1.师:出示同龄人的作品范例,并作直观板画演示。

启发创意性的剪纸。

生:学生学习如何做创意的剪纸过程。

设计意图:学会构思,学会创意,学会更有含义的剪纸。

2.师:教师巡回指导,与学生交流他们的创意。

组织学生展示解说。

(抛出剪纸小作品③奖励第一个展示作品的学生。


生:学生剪纸。

(实现第二剪,突破难点。

)相互交流并作展示解说。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尝试剪纸,引导学生有创意地剪制,拓展学生创
意思维。

共享剪纸乐趣。

3.师:提出问题:如何把一幅画稿改制成剪纸?(组织被奖励的三个学生将作品同时显现。


生:学生对比赏阅,探究剪纸的不同表现技法。

设计意图:了解剪纸的不同造型表现手法(阴剪、阳剪、阴阳混剪)。

提升剪纸的技法。

活动4【测试】实际应用,探究传承。

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剪纸可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展示图例等。

生: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现代生活中的剪纸运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传承剪纸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文化时代之中。

(提升上面所学。


活动5【作业】巩固知识,课外拓展。

1.收集、了解有关中国民间剪纸的材料,进一步加强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2.找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或自己的画作,改制成剪纸作品。

3.探寻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