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第4章操作资料

合集下载

4 电气二次接线

4 电气二次接线

二、二次接线的分类
按电源性质分: 1)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 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所有电流 元件的全部回路。 2)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 及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 换为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 线圈以及信号电源等。 3)直流回路:使用所用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 直流电源。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 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第4章 电气二次接线
4.1 二次接线基本概念
4.2 控制回路
4.3 信号回路 4.4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
4.1 二次接线基本概念
一、二次接线定义
常规的电气设备可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经常还将远动或测控设备称为三次设备, 通讯设备称为四次设备)
一次设备:也称主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 主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与分配电能的设 备,包括如: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 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与输电线路等。
主令电器
指示灯
控制开关
接触器
接触器
控制按钮
控制开关
指示灯
行程开关
1. 控制按钮:自动控制 回路中靠手动发出控 制信号的电器。为标 明各按钮的作用、避 免误操作,通常按钮 帽要做成红、绿、蓝、 白等颜色以便区别。
2. 指示灯: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中用作电源工 作状态、事故信号、预告信号、电器设备位置信 号、指挥信号、联络信号和其它信号的指示。 3. 控制开关:操作手柄在不同的转换角度时,有 不同的触头通断状态,能对多个回路进行控制 。
三、二次接线的图纸
二次图纸:通常分为“原理接线图”和“安装 接线图”。 1. 原理接线图:通常又分为“归总式原理接线图” 和“展开式原理接线图”。 1)归总式原理接线图:简称原理图,它以整体 的形式表示各二次设备之间的电气联接,一般与 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画在一起,设备的接点与线 圈是集中画在一起的,能综合出交流电压、电流 回路和直流回路间的联系,使读图者对二次回路 的构成及动作过程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资料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资料

第9章二次设备的选择及二次回路设计基础第一节二次设备的选择一、控制和信号回路的设备选择1.控制开关的选择控制开关应根据以下三个条件选择:(1)回路接线需要的触点数量及触点闭合图表。

(2)操作的频繁程度。

(3)回路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分断电流。

2.跳、合闸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的选择(1)跳、合闸位置继电器的选择。

音响或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跳、合闸回路中选择位置继电器的要求为:1)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跳、合闸回路的电流应小于其最小动作电流及长期热稳定电流。

2)当直流母线电压为85%额定电压时,加于继电器的电压不小于其额定电压的70%。

(2)跳、合闸继电器的选择。

跳闸或合闸继电器电流自保持线圈的额定电流,除因配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由于合闸电流大,合闸回路设有直流接触器,合闸继电器需按合闸接触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外,其他跳、合闸继电器均按断路器的合闸或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并保证动作的灵敏系数不小于1.5。

(3)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的选择。

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及其出口信号继电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其起动元件动作电流相配合,保证动作的灵敏度不小于1.5。

自动重合闸出口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当其出口直接接至合闸线圈回路时,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按合闸接触器或断路器合闸线圈的额定电流来选择。

3.防跳继电器的选择(1)防跳继电器的选型。

电流起动电压自保持的防跳继电器,其动作时间应不大于断路器的固有跳闸时间。

DZK系列快速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大于15ms。

(2)防跳继电器的选择。

1)电流起动电压自保持的防跳继电器,其电流线圈的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断路器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相配合,并保证动作的灵敏度不小于1.5。

自保持电压线圈按直流电源的额定电压选择。

2)电流起动线圈动作电流的整定可以根据1)所选用继电器线圈额定电流的80%整定。

这样整定能保证当直流母线电压降低到85%时继电器仍能可靠动作。

3)电压自保持线圈按80%额定电压整定为宜。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_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_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1991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节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值班工作第二节 高压设备的巡视第三节 倒闸操作第四节 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分类第三章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第一节 工作票制度第二节 工作许可制度第三节 工作监护制度第四节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第四章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第一节 停电第二节 验电第三节 装设接地线第四节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第五章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第六章 带电作业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一般技术措施第三节 等电位作业第四节 带电断、接引线第五节 带电短路设备第六节 带电水冲洗第七节 带电爆炸压接第八节 感应电压防护第九节 高架绝缘斗臂车第十节 带电气吹清扫第十一节 保护间隙第十二节 带电检测绝缘子第十三节 低压带电作业第十四节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与试验第七章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维护工作 第八章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第九章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第十章 在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上的工作第十一章 电气试验第一节 高压试验第二节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第三节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第四节 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第十二章 电力电缆工作第十三章 其他安全措施附录一 倒闸操作票格式附录二 第一种工作票格式附录三 第二种工作票格式附录四 标示牌式样附录五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附录六 登高安全工具试验标准表附录七 紧急救护法1通则2触电急救3创伤急救附录八 S F6新气质量暂行标准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第2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发电厂及变电所的控制(1,2,3,4)

发电厂及变电所的控制(1,2,3,4)

表3-3
LW2-Z-1a、4、6a、40、20/F8 型开关触点通断的图形符号表
5.控制开关的应用
四、操动机构
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就是断路器自身的跳、合闸传动机构,设置于断路器 近旁的操作箱内。 1.操动机构的组成:由合闸机构、分闸机构和维持机构组成 2.操动机构的分类:①手动操动机构;②电磁操动机构;③弹簧储能机构; ④液压操动机构;⑤气压操动机构;⑥电动机操动机构。 3.对操动机构的要求: ①有足够的操动能量 ②动作迅速 断路器时间不大于0.08s,超高压断路器要求为0.02~0.04s ③高可靠性 不拒动,不误动。
二、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接线
用于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图所示。
(1)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2)用快速自动开关代替熔断器。 (3)并入电容器C,作二次回路断 线保护装置的临时电源。 (4)设3U0小母线。 (5)无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6)试验小母线C’630(试)用 来检验零序功率方向元件 接线的正确性。 (7)母线电压表PV经转换开关 切换,用来测量三个线电压。
第三节 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生产加工和现场安装施工用的图,也是用 户检修、实验等的主要参考图,是根据展接线开图绘制的。 包括: (1)屏面布置图(从控制屏正面看) (2)屏背面接线图(从屏背后看) (3)端子排图(从屏背后看)
第二章 互感器的原理及其接线
互感器主要作用: (1)将一次系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变为易于测量的低电压 和小电流,并且规范为标准值:二次额定电压为100V, 二次额定电流为5A或1A、0.5A。这样可使测量仪表、 控制装置标准化、小型化。 (2)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隔离,既保证了人身安全,又使 接线灵活、安装方便,维修时不必中断一次设备运行。 (3)便于集中控制,易于实现自动化、微机监控和远方操作。

第4章 电气二次系统

第4章 电气二次系统

4.3.2 事故信号
在发生事故时,通常希望音响信号能很快解除,以免干扰值 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而灯光信号需要保留一段时间, 以便判断故障的性质及发生的地点。这就要求音响信号 能手动解除或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 就地复归:通过解除断路器不对应启动回路来解除音响 信号。(通常灯光信号也会同时被解除) 中央复归:在主控台上通过按钮或自动解除音响信号。 重复动作:当一断路器启动事故信号并中央复归后,又 一断路器自动跳闸,音响能再次启动。 不重复动作:上述情况下,音响不能再次启动。
1. 就地复归的事故音响信号装置
(缺点是,在解除事故音响信号的同时,控制回路的 闪光信号也被解除了,不利于值班人员处理事故 )
2. 中央复归不能重复动作的事故音响信号装置
(缺点是不能重复动作,即第一次音响信号发出后, 值班人员将音响解除,而不对应回路尚未复归前,此 时如果又有第二台断路器事故跳闸,事故音响信号就 不能再次起动,因而第二台断路器的跳闸信号可能不 会被值班人员发现。因此,这种接线只适用于断路器 数量较少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内 )
4.2 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4.2.1控制与信号回路概述
1. 控制与信号回路的构成
高压开关控制与信号回路,主要由控制元件、中间放大元件与继电 器以及操动机构等几部分组成,其作用如下: (1)控制元件。开关跳、合闸操作命令,是由运行人员操作按纽 或控制开关等控制元件而发出的。为满足控制、信号回路对触 点数量多的需要,大都采用带有转动手柄的控制开关来执行。 控制开关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启式(如LW1系列);另 一种是封闭式(如LW2系列)。
(4)调节回路。通常指调节型自动装置,它由测量机 构、传送机构、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的,其作用是 根据一次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实时在线调节一次设 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运行要求。 (5)继电保护及操作型自动装置回路。它是由测量机 构、传送机构、执行机构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组成 的。其作用是自动判别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系统 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自动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 或发出异常运行信号,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消失后, 快速投入断路器,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6)操作电源系统。它由电源设备和供电网络组成的, 它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系统。其作用是供给上述 各回路工作电源。

变电站相关二次回路讲解

变电站相关二次回路讲解




(1)为了保证PT二次回路在莫端发生短路时也 能迅速将故障切除,采用了快速动作自动开关ZK 替代保险。 (2)采用了PT刀闸辅助接点G来切换电压。当 PT停用时G打开,自动断开电压回路,防止PT停 用时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馈电压造成人身和设备 事故,N600不经过ZK和G切换,是为了N600有 永久接地点,防止PT运行时因为ZK或者G接触不 良, PT二次侧失去接地点。 (3)1JB是击穿保险,击穿保险实际上是一个放 电间隙,正常时不放电,当加在其上的电压超过 一定数值后,放电间隙被击穿而接地,起到保护 接地的作用,这样万一中性点接地不良,高电压 侵入二次回路也有保护接地点。

补充:开口三角形为什么要接成相反的极性? 在图2.4中,电网D点发生不对称故障,故障点D 出现零序电动势E0,零序电流I0从线路流向母线, 母线零序电压U0却是规定由母线指向系统,所以 必须将零序电压按照相反方向接线才能使零序功 率方向是由母线指向系统。这是传统接线方式, 在保护实现微机化后,零序电压由保护计算三相 电压矢量和来自产,不再采用母线零序绕组,这 样接线是为了备用。

电源电缆编号


电缆号数:电源电缆联系全站同一一次电压等级 的所有间隔,所以应该单独统一编号,一般从01 开始依顺序编号 电源种类:交流电源编JL,直流电源编ZL。 由上面可知,所有相同间隔的相同功能电缆除了 首位数有区别,其他数字应该是一样的。
二、号头的编号 1、电流回路




电流流入装置的顺序:流入第一个装置为1,流出 后进入下一个装置为2,依次类推。 编号:一般的CT有四组绕组,保护用的编号41, 遥测、录波用42,测量用43,计量用44。 相别:A、B、C、N,N为接地端。

变电站主要二次回路

变电站主要二次回路

变电站主要二次回路1.变电站控制回路1.1对变电站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整个控制回路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要有高的可靠性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包含两个含意一当控制指令发出时,应可靠的执行.被控对象应可靠动作;二当没有控制指令时,被控对象不应误动作。

为了实现控制系统有高的可靠性.要求控制方式要可靠;控制接线要可靠,有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可靠性,采用双重化的接线方式;要选择可靠性高的控制设备。

这三方面的可靠性提高了,才能保证控制系统有高的可靠件。

(2) 要有适应各种运行方式的完整的控制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在可能出现的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实现控制。

例如.在由计算机控制的系统中。

当计算机系统故障时能由运行人员用控制开关控制。

隔离开关、接地器等设备的安全操作闭锁系统失灵时.还能通过非正常手段实现控制。

变电所的无功补偿设备、能由自动调整装置控制、也能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等等。

(3).控制操作要简单方便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控制方式和控制回路设计以及控制设备的布置,力求简单,操作方便。

设备的选型相布置都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为人的操作提供方便。

操作程序简单,有利于提高可靠性,接线简单有利于节省投资,方便维护,也利于可靠性的提高。

(4).要提高控制系统的经济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在满足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前提下.投资越少越好。

控制系统的投资、在确定一种控制方式和选择设备时,一般应作技术经济比较。

(5).控制系统应留有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接口。

这种接口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①解决共用执行元件问题。

控制系统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如重合闸装置)一般共用执行元件。

例如断路器,既是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又是继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的执行元件。

这就要求控制系统要与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有接口联系。

②)在控制系统操作时,对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例如在手动操作断开断路器时,要闭锁自动重合闸。

又如、在手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时,自动调整分接头装置应退出工作。

二次的控制回路知识

二次的控制回路知识
二次控制回路
二次控制回路
二次回路基本知识
二次回路的线号标注及接线
断路器控制回路
第一章 二次回路基本知识的基本方法 原理图、展开图、安装接线图
第一节 二次回路重要性
二次回路:凡对一次设备进行操作、控制、保护、 测量的设备以及各种信号装置,统称为二次设备。 与二次设备有关的线路叫二次回路。
控 制 电 缆 数 字 标 号
小 母 线 数 字 标 号
小 母 线 数 字 标 号
图线的布置: 横平竖直
尽可能减少交叉和弯折
电路或元件的布局:
功能布局法 大部分电气图,如 系统图、电路图、 逻辑图
位置布局法
接线图、电缆配置图、 屏面布置图
第三节 看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 看图的要领 :
“先交流,后直流;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
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查清。”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也不
漏。”
第四节原理图、展开图、安装接线图
一、原理图:是用来表示二次回路各元件之间的连 接关系及工作原理的图样。 原理图中,二次回路及一次回路有关的部分画在一 起,各元件以整体形式绘出。原理图上能够清楚地 表明二次设备中各元件形式、数量、电气联系和动 作原理,有整体概念;
展开图中属于某个回路中的设备部件应画在展开式电路图的该部分中,于 是属于同一设备的不同部件可能会画在展开式电路图的不同的回路中。每 种回路又有许多电路的支路,这些支路在绘制展开式电路图时可以垂直排 列,也可以水平排列。 各支路排列的顺序为:对交流回路按相序,对直流回路按动作顺序。垂直 排列时各支路自左往右排列;水平排列时各支路自上往下排列。各支路中 设备的部件按实际情况相互连接。 阅读展开图要领:先看交流后看直流、自左往右看、自上往下看。首先先 按列或行一个支路一个支路的依照顺序读通,有时性质不同的支路是交错 画在一起的,要跳过无关支路、找到有关支路,把与这个支路有联系的所 有支路都找到。在读具体支路时,要首先找到继电器线圈的起动支路,然 后寻找该继电器的触点支路。一个继电器往往右几对触点,所有与该继电 器有关的触点支路都要找到。应一个支路一个支路的找下去,一个继电器 一个继电器地看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操作电源教学目的:掌握操作电源概述、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电容储能装置直流系统、复式整流装置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与电压监察装置复习旧课: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原理、特点、接线方式及准确级;重点:掌握操作电源概述、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电容储能装置直流系统、复式整流装置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与电压监察装置;难点:掌握操作电源概述、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电容储能装置直流系统、复式整流装置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与电压监察装置;引入新课:第一节概述发电厂及变电所中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控制、保护、信号及自动装置,都需要有可靠的供电电源,由于这种电源特别重要,所以一般都专门设置,通常又称其为操作电源。

大中型发电厂及变电所主要采用直流操作电源。

一、对操作电源的基本要求对操作电源的基本要求是:(1)应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最好装设独立的直流操作电源,以免交流系统故障而影响操作电源的正常供电。

(2)具备足够的容量:满足全厂(所)事故停电时,直流电源负荷、最大冲击负荷及1h事故照明等用电需要;且能保证直流母线电压在规定的额定值(正常运行时,操作电源母线电压波动范围小于5%额定值;事故时操作电源母线电压不低于90%额定值;失去浮充电源后,在最大负载下的直流电压不低于80%额定值),波纹系数小于5%。

(3)满足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要求其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噪声干扰小等。

二、操作电源的种类直流操作电源(以下简称直流电源)又分为独立电源和非独立电源两种。

所谓独立电源是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固定电源,如蓄电池组直流电源;非独立电源有复式整流和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操作电源等。

其电压等级分为220V、110V、48V、24V等。

1.蓄电池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是一种可多次充电使用的化学电源,由多节蓄电池组成一定电压的蓄电池组,作为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无关的独立可靠的直流操作电源,即使发电厂或变电所交流系统全部停电,仍能在一段时间内可靠地给部分重要设备供电,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直流电源。

2.电源变换式直流电源系统电源变换式直流电源系统,是由220V交流电源经可控整流变为48V直流电源,供全厂48V操作用电并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电;同时可经逆变装置将直流电源变为交流电源,再整流为220V直流电源的多功能新型独立电源,在中、小型变电所中得到广泛应用。

3.复式整流直流电源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厂用变压器经整流取得直流220V电源;在事故状态下,由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短路电流,通过铁磁谐振稳压器变为交流电压,、经整流作为事故电源,供保护装置、断路器跳闸等重要负荷在紧急状况下使用。

复式整流直流电源依靠系统的交流电源,属非独立的直流电源。

4.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电源系统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电源由硅整流设备和电容器组组成。

在正常运行时,厂用交流电源经硅整流设备变为直流电源,作为全厂的操作电源并向电容器充电。

在事故情况下,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向重要负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断路器跳闸回路)放(供)电,以确保继电保护及断路器可靠动作。

三、直流负载的分类发电厂及变电站的直流负载,按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分为经常负载、事故负载和冲击负载三类。

1.经常负载经常负载指在所有运行状态下由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负载。

它包括:(1)经常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2)经常点亮的直流照明灯;(3)经常投入运行的逆变电源等。

一般来说,经常负载在总的直流负载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2.事故负载事故负载指正常运行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厂(站)自用交流电源消失后由直流电源供电的负载。

它一般包括有:事故照明、汽机润滑油泵、发电机氢冷密封油泵及载波通讯备用电源等。

3.冲击负载冲击负载是指直流电源承受的短时最大电流,它包括断路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和当时所承受的其它负载电流(经常负载与事故负载)。

上述三种负载是选择直流电源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系统是电力系统首选的独立操作电源系统,它电压平稳、容量大、供电可靠,适用于各种直流负荷。

虽然蓄电池还具有价格贵等缺点,但目前大中型发电厂中仍广泛采用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系统。

一、蓄电池概述1.蓄电池的分类按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不同,蓄电池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两种。

(1)酸性蓄电池。

传统的老式蓄电池都是酸性蓄电池,其电解液是27%~37%的硫酸水溶液,电极是以二氧化铅(P b O2)为正极板和铅(P b)为负极板的特制绒状铅板,所以又称为铅酸蓄电池。

此种蓄电池容量大、冲击放电电流大、端电压也相对较高(2.15V);但其寿命较短(一般为8~10年)、占地面积大、充电时会逸出有害的硫酸气体、维护工作量大。

近几年,一种新型免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开始用于发电厂。

这种新型铅酸蓄电池保留了原有铅酸蓄电池容量大的优点,其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也不变(充电后期正极板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

由于其中采用了无锑合金,提高了负极析氢过电位,抑制了氢气的析出;采用特制安全阀,使电池保持一定内压;采用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并在隔板中预留气体通道,使正极产生的氧气沿气道传递至负极,在负极析氢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实现氧氢循环复合,达到氢体内部自我吸收,可以实现蓄电池密封,不需维护。

因此,这种新型蓄电池在电力系统中正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2)碱性蓄电池。

镉镍碱性蓄电池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高可靠、免维护型新产品。

其电解液是20%的氢氧化钾(KOH)水溶液,电极用氢氧化镍[Ni(0H)3]作正极,用镉(Cd)作负极时叫镉镍蓄电池,用铁(Fe)作负极时叫铁镍蓄电池。

此种蓄电池体积小、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左右),端电压为1.35V,无有害气体污染。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已有广泛应用。

2.蓄电池的容量及放电率蓄电池的容量(Q))是蓄电池蓄电能力的重要标志。

容量Q是指定的放电条件(温度放电电流、终止电压)下所放出的电量称为蓄电池的容量,单位用A•h(安培小时)表示。

蓄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称放电率,单位为h(小时)率。

蓄电池的容量一般分为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两种。

额定容量是指充足电的蓄电池在25℃时,以10h放电率放出的电能。

Q N=I N·t N式中Q N蓄电池的额定容量,A·h;I N额定放电电流,即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A;t N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一般为10h。

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与极板的面积、电解液的密度、放电电流的大小、充电程度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因此实际容量为Q=I·t式中Q蓄电池的容量,A·h;I非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A;t放电时间,h。

若电池的放电率是指放电至终止电压的快慢。

采用不同的放电率,其蓄电池的容量是不同的,铅酸蓄电池规定以10h放电率为标准放电率。

当以10h放电率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容量约是以1h放电率放电到终止电压时容量的2倍。

例如:额定容量为216A·h的蓄电池,若用电流表示放电率,则为21.6A率,若用时间表示,则为10h率。

如果放电电流大于21.6A,则放电时间就小于l0h,而放出的容量就要小于额定容量。

假设:若以2h放电率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所放出的容量只有额定容量的60%,即130A·h左右,这是因为极板的有效物质很快就形成了硫酸铅,它堵塞了极板的细孔,因而细孔深处的有效物质就失去了与电解液进行化学反应的机会,使蓄电池的内阻很快增大,端电压很快降低到终止电压。

相反,若放电电流小于21.6A,则放电时间就大于10h,此时放出的容量就允许大于额定容量。

蓄电池不允许用过大的电流放电,但是它可以在几秒钟的短时间内承担冲击电流,此电流可以比长期放电电流大得多。

因此,可作为电磁型操作机构的合闸电源。

每—种蓄电池都有其允许的最大放电电流值,其允许的放电时间约为5s。

二、蓄电池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蓄电池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有两种,即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和浮充电运行方式。

目前,多数直流系统都采用浮充电运行方式。

1.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就是将充好电的蓄电池组接在直流母线上对直流负荷供电,同时断开充电装置。

当蓄电池放电到其容量的75%~80%时,为保证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即自行停止放电,准备充电,改由已充好电的另一组蓄电池供电。

2.浮充电运行方式浮充电运行方式就是将充好电的蓄电池组与浮充电整流器并联工作,平时由整流器供给直流负荷用电,并以不大的电流向蓄电池组浮充电(以补充电池因有漏电而使其电压下降的缺陷),使蓄电池处于满充电状态。

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组能承担短时冲击负荷(如断路器合闸电流)和事故负荷。

三、浮充电运行方式直流系统接线分析图4-1是浮充电运行方式直流系统接线图。

图示为双直流母线系统,浮充电设备采用两套(U1和U2),共用一组220V蓄电池组GB,经开关QK1和QK2可以切换至任一组母线上;闪光装置和电压监察装置、信号装置每组母线各设一套,而绝缘监察装置共用一套。

蓄电池组GB左端为基本电池,额定电压为220V,每个电池为2.15V,所以由102个蓄电池串联组成;其右端为可调节接入蓄电池个数的端电池组,可通过调整器任意接入或退出部分电池,以保持直流母线的电压在220V。

现将浮充电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简析如下。

1.充电器U1对母线I供电并对蓄电池浮充电(1)U1输出220V直流电压,向整组蓄电池组GB充电时,刀开关QK3投向右侧,触点2—3、5—6接通,QK1接通。

U1的正极经QK3的2—3→正母线→QK1的1—2至GB的正极,U1的负极经QK3的5—6→m点至端电池的负级,实现对GB整组电池充电。

(2)U1对母线I供电并对GB浮充电时,刀开关QK3的1—2通,5—4通,对I母线上直流负荷供电,同时经QK1向GB的基本电池组浮充电。

PV2和P A3是监视U1的输出电压、电流的。

2.充电器U2对母线II 供电并对蓄电池GB 浮充电(1)U2输出220V 直流电压,向整组蓄电池充电时,刀开关QK4投向右侧,其触点2—3、5—6接通,U2的正极经QK4的2—3触点→II 母线的十→QK2的1—2至GB 的正极;U2的负极经 QK4的5—6→m 点至GB 端电池的负极,实现对整组蓄电池充电。

(2)U2向II 母线供电并对GB 基本电池浮充电时,QK4投向左侧,其2—1、5—4触点接通,对B 母线上直流负荷供电,同时经QK2向GB 的基本电池组浮充电。

PV3和P A4是监视U2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

3.蓄电池组的监视和保护蓄电池组回路装有两组开关QK1、QK2,熔断器,两只电流表P A1、P A2,电压表PV1。

回路中各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电流表P A1为双向5A —0—5A 式,用以测量充电和放电电流;电流表P A2正常时被短接,当需测量浮充电电流时,可利用按钮SB 使接触器KM 的动断触点断开后测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