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计划计算原理

合集下载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计划库存量=上期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 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作个转换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净需求量=毛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毛需求量:总共需要的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目前可满足的需求量净需求量:还需要满足的需求量MRP计算是对所有零件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计算。

计算的顺序按照零件的低阶码由小到大顺序平衡计算。

其中不能平衡掉的零件“需求”需求量,是MRP的计算结果。

MRP的计算结果分“外购件”和“自制件”两类,分别对应于零件的外购、自制两类属性。

其中,“外购件”的采购时间是需求时间提前一个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自制件”的生产时间有两种情况:1.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为独立需求,则开工时间按照其需求时间提前一个其BOM的生产工期时间。

2.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隶属某成品,则其开工时间按照隶属成品的工艺路线计算提前时间。

MRP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1. 展开需求成品的BOM,获得单位成品的物料需求。

需求成品主要源于MPS计算结果、生产任务、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

2. 展开需求成品的工艺路线,获得单位成品的作业需求。

3. 展开需求成品的资源需求,获得单位成品的资源需求。

4. 需求成品需求数量和时间于步骤1展开的BOM交叉乘积,获得展开后实际的物料需求、作业需求和资源需求。

5. 按照优先级顺序:“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生产任务、MPS计算结果”,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对应资源的需求时间,并且把作业需求量和资源需求量按时间比例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

6. 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时,系统按照【系统参数表】中的“生产排程约束”参数是否为1来判断是否考虑工作中心的“饱和日最低负载率”来计算有限能力排程,如果参数为0,系统则按企业是无限生产能力来排程。

一文厘清MRP物料需求计划和计算逻辑

一文厘清MRP物料需求计划和计算逻辑

一文厘清MRP物料需求计划和计算逻辑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使用BOM物料清单数据、库存数据和主生产计划来计算材料的需求。

MRP主要解决的是需要购买多少数量的原料,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到货的问题。

计算的功能已经嵌套在各类ERP/MRP软件之中,技术非常成熟。

虽然已经不需要手工计算,但还是要理解其中的运算逻辑。

01术语解释计算逻辑之前,先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术语。

1.需求需求是供应链的源头,有需求才有制造和采购。

需求可以分为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

1)独立需求独立需求一般是指可以单独售卖的产品,和其他商品的需求没有关系,因此叫独立需求。

举例,汉堡包是独立的需求,可以直接卖给顾客。

2)相关需求汉堡包是由面包片、肉饼、芝士和蔬菜等原料组成的,这些食材都是在汉堡包的BOM清单中的,换句话说,正是有人要买汉堡包,才会衍生出对这些物料的需求,具有相关性,因此面包片和肉饼是相关需求。

需要预测的是独立需求的商品,而相关需求是根据BOM计算出来的,因此不需要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件商品可以既是独立需求,又是相关需求。

当汉堡包是单品时,是独立需求,在套餐中,汉堡包与可乐和薯条搭配在一起销售,就变成相关需求。

因此,商品的需求属性可以转换。

2.订单1)计划订单Planned Order若把快餐店看作一家工厂,在这里生产的物品有汉堡包、薯条和其他小食,经过加热和油炸等工艺把食材加工成食品。

用于生产的原料都是由供应商提供,快餐店要管理好采购订单,确保始终有足够的原材料。

MRP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来计算采购量和到货时间,然后输出系统建议的订货计划,这就是Planned Order,也叫计划订单。

计划订单是系统建议的订单数量、发布日期和到货日期。

若情况发生变化,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系统可以修改或取消订单。

已发布订单Released Order是指已经给供应商发布的采购订单Purchase order。

MRP的数据处理逻辑—需求计算

MRP的数据处理逻辑—需求计算

MRP的数据处理逻辑—需求计算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通过分析和计算企业的物料需求,以满足生产和销售需求的管理工具。

在MRP系统中,需求计算是其中一项核心功能,它负责根据已知的需求和库存信息,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需的物料数量。

本文将介绍MRP的数据处理逻辑以及需求计算的过程。

一、基本概念解析在进行需求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计划时段:MRP系统一般将时间划分为固定的计划时段,如一周、一月等。

计划时段的选择根据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特点而定。

2. 净需求:净需求是指在某个计划时段内,物料的需求量减去已有的库存量和在途量后的剩余需求量。

净需求是需求计算的核心指标。

3. 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是指从下订单到收到货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为采购提前期或生产提前期。

4. 安全库存:为了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会在已有库存的基础上额外设置一定的安全库存,以防止库存不足导致生产停滞或客户需求无法满足。

5. 节点:MRP系统中的节点是指需求计算的时间点,一般是计划时段的开始或结束日期。

二、数据处理逻辑需求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物料的需求量、库存量、在途量以及供应链的参数配置等信息。

这些数据一般来源于企业的ERP系统或其他相关系统。

2. 计算净需求: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减法运算计算出每个计划时段内的净需求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净需求 = 需求量 - 库存量 - 在途量如果净需求为正数,则表示物料需要进一步采购或生产;如果净需求为负数,则表示物料的库存超过了需求量,可以考虑减少采购或生产。

3. 考虑安全库存:在计算净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安全库存的影响。

如果净需求小于等于安全库存,则无需进行采购或生产;如果净需求大于安全库存,则需要进一步考虑采购或生产的计划。

mrp原理的应用

mrp原理的应用

MRP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MRP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生产计划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减少库存和成本。

MRP通过对现有物料库存、客户订单和产品结构的分析,计算出所需的物料采购和生产计划。

2. MRP的原理MRP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产品结构 - 客户订单 - 物料库存2.1 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指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产品结构,可以确定每个产品所需的各种物料和数量,并建立物料清单。

2.2 客户订单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接受客户订单并提取所需产品的信息,可以得知要生产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2.3 物料库存物料库存是指企业已经存储的物料数量。

MRP通过分析物料库存情况,确定需要采购和生产的物料数量。

3. MRP的应用MRP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规模,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

以下是MRP的应用场景和优势:3.1 生产计划优化MRP可以通过对产品结构、客户订单和物料库存的分析,生成合理的生产计划。

它考虑了产品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供应链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

3.2 库存管理MRP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数量和库存成本。

通过精确计算所需物料的数量和采购时间,可以减少过剩的库存和货物滞销的风险。

3.3 供应链优化MRP可以优化供应链流程,减少生产和采购的时间,并降低物料的成本。

它可以帮助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效率。

3.4 例子假设一家制造企业收到客户订单,要求生产100台产品A和200台产品B。

通过分析产品结构,产品A需要零件X和零件Y,产品B需要零件Y和零件Z。

然后,企业查看物料库存,发现零件X数量为50,零件Y数量为100,零件Z数量为80。

根据以上数据,MRP可以生成以下计划: - 采购50个零件X - 采购100个零件Y - 采购200个零件Z - 生产100台产品A - 生产200台产品B通过MRP计划,企业可以合理安排采购和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交付客户订单并减少库存成本。

mrp原理

mrp原理

mrp原理
MRP(材料需求计划)是一种用于生产物料管理的计划方法。

它的原理是根据产品的需求量和产能来计算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购买。

MRP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确
定需求量,计算所需原料数量,以及制定采购和生产计划。

首先,确定需求量是MRP的第一步。

根据销售和市场需求的
预测来确定产品的需求量。

这可以通过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历史数据等来计算得出。

第二步是计算所需原料数量。

根据产品的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和生产工艺流程,计算出制造产品所需
要的各类原材料的数量。

这个步骤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制造工艺、单个产品的最小生产批次以及所需的库存水平等因素。

最后一步是制定采购和生产计划。

根据所计算出的原材料需求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同样地,根据产品的需求量和产能,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MRP原理的核心是通过精确地计算物料的需求量,使企业能
够准确地采购和安排生产,避免了因过剩或不足的原材料库存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通过MRP方法,企业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MRP逻辑及原理

MRP逻辑及原理

MRP逻辑及原理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一种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物料需求量进行精确计划,以实现生产和物资供应的有效组织。

它的原理是通过分析销售订单、库存水平、物料清单和生产计划等信息,确定所需原材料和零件的准确数量,以满足生产要求,并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MRP的逻辑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依赖关系:MRP逻辑中的材料需求是以依赖关系进行计算的。

每个成品都有一份清单,列出了制造该成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件。

这些材料可以是成品的直接组成部分,也可以是其他零部件的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清单,可以确定成品制造所需的全部材料和数量。

2.主动计算:MRP是主动计算的过程,它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水平、物料清单等信息,自动推导出所需的原材料和零件数量。

通过实时计算,MRP可以快速反应生产需求的变化,并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时间驱动:MRP是一个时间驱动的系统,它根据生产时间表和库存水平,计算出每个物料的需求日期。

根据这些需求日期,可以确定购买和生产的时间,确保原材料和零件的供应和使用同步进行,以避免生产停滞和库存积压。

4.计划层次:MRP根据不同的计划层级进行计算和管理。

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总体计划,然后逐层进行分解,细化到具体的材料和零件级别。

通过层级计划,可以同时考虑整体产能和物资供应的平衡,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MRP的实现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销售订单、库存水平、物料清单和生产计划等信息,以确定所需原材料和零件的需求。

2.计算需求量:根据销售订单和物料清单,计算出每个物料和零件的需求量,包括所需数量、需求日期和供应方式等。

3.确定供应计划:基于需求量和供应能力,确定原材料和零件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交货周期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以确保物资供应和生产的有效协调。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计划库存量=上期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 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作个转换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净需求量=毛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毛需求量:总共需要的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目前可满足的需求量净需求量:还需要满足的需求量MRP计算是对所有零件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计算。

计算的顺序按照零件的低阶码由小到大顺序平衡计算。

其中不能平衡掉的零件“需求”需求量,是MRP的计算结果。

MRP 的计算结果分“外购件”和“自制件”两类,分别对应于零件的外购、自制两类属性。

其中,“外购件”的采购时间是需求时间提前一个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自制件”的生产时间有两种情况:1.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为独立需求,则开工时间按照其需求时间提前一个其BOM的生产工期时间。

2.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隶属某成品,则其开工时间按照隶属成品的工艺路线计算提前时间。

MRP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1. 展开需求成品的BOM,获得单位成品的物料需求。

需求成品主要源于MPS计算结果、生产任务、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

2. 展开需求成品的工艺路线,获得单位成品的作业需求。

3. 展开需求成品的资源需求,获得单位成品的资源需求。

4. 需求成品需求数量和时间于步骤1展开的BOM交叉乘积,获得展开后实际的物料需求、作业需求和资源需求。

5. 按照优先级顺序:“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生产任务、MPS计算结果”,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对应资源的需求时间,并且把作业需求量和资源需求量按时间比例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

6. 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时,系统按照【系统参数表】中的“生产排程约束”参数是否为1来判断是否考虑工作中心的“饱和日最低负载率”来计算有限能力排程,如果参数为0,系统则按企业是无限生产能力来排程。

MRP工作原理

MRP工作原理

MRP工作原理
根据最终产品的需求量自动推算构成这些产品的部件、组件、零件、坯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

目标:以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数量为生产制造系统提供正确的物料,并做到压缩库存。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处理过程
开始
准备物料需求计划的的输入
将MRP计划订单作为确认订单下达传送给MRP计划
逐层处理各个项目
决定毛需求
决定净需求
编制订单计划
计算下一层毛需求
是否有更多的项目需求处
停止
MRP工作原理:毛需求;项目毛需求=项目独立需求+父项相关需求;净需求;净需求=预计库存量的相反数+安全库存
MRP 运行方式:重新生成方式;净改变方式;重新生成和净改变相结合的方式
MRP 的缺陷:资源无限;提前期以定;部分信息;开环系统,缺乏反馈信息。

准时生产(JIT:just in time)在必要的时间,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零部件或成品),目标在于将在制品的占用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由两部分组成:准时生产和看板管理,适用于类似汽车制造业这样的大量生产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工厂。

JIT基本原理以装配为起点,在需要时就向前道工序提取必要的零部件。

尽可能地减少在制品储备,按件传送,任何工序不准生产额外的数量,宁可中断生产,决不积压在制品。

全部生产由最后的装配工序调整和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帽(自制数量1支) 塑料颗粒(采购,数量15g) 塑料颗粒(采购数量5g)
商品计划需求: 圆珠笔10000支
目前库存情况: 库存圆珠笔100支 库存笔芯500支 库存塑料颗粒1000KG 在制情况 笔杆300支 计算毛需求 自制件 圆珠笔 10000支 笔杆 10000支 笔帽 10000支 外购件或材料 笔芯10000支 塑料颗粒 15g*10000 +5g*10000 =200000g = 200kg
MRPII计划原理
MRPII是制造企业资源计划,它是ERP的发展前身,尤其是机械制 造业,MRPII就是整个ERP的核心。
MRP的计算功能前提 1. 准确的库存 2. 准确的在制 3. 期量标准 4. 准确的BOM(产品资料、工艺资料)
计算原理描述:
知道商品计划需求数量及需求日期,根据BOM表计算出毛需求,也 就是我们产品需求汇总。然后减去库存和在制的相关零部件,得出净需 求。最后根据期量标准安排生产和采购数量及日期。然后投放生产计划 和采购计划。
计算净需求 自制件 圆珠笔 10000 – 100(成品)= 9900支 笔杆 10000 – 100(成品)-300(在制)= 9600支
笔帽 10000 – 100(成品)= 9900支 外购件或材料
笔芯 10000 -100(成品)-500(库存)=9400支 塑料颗粒 200kg – 1000kg = -800kg
在这里我们因为使用施工号安排生产,所以不考虑最小和最大安排 批量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有计划员直接控制。所以计算修改为根据商品 计划数量及需求日期,根据BOM表计算出毛需求。生产计划直接按照 毛需求投放。采购计划则考虑库存笔 笔芯(采购,数量1支) 笔杆(自制数量1支)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那么我们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就出来了 组装圆珠笔 9900 支 制造笔杆 9900支 制造笔帽 9900支 采购笔芯 9400支 塑料颗粒原材料足够,不需要采购。
当然这个例子只是考虑了数量问题,在实际MRPII中还要考虑很多 因素,生产加工时间,采购时间周期。以及生产批量的安排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