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的应用案例与行业分析

数控机床的应用案例与行业分析

数控机床的应用案例与行业分析数控机床是当前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现代机械加工的主要手段。

它具有高效、精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军工、电子、通讯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的应用案例和行业现状,探讨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一、数控机床的应用案例1. 汽车零部件加工数控机床在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以大众汽车为例,其B座椅骨架加工生产线使用的GM-300数控机床,每天能够加工出约4000个骨架,几乎实现了人无干预,机器自动生产的状态。

此外,汽车零部件加工中,数控机床的高精度和高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数控机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例如,想要制造高质量的飞机轮毂,需要使用高精密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此外,数控机床的高效率和高精度也减少了机床的重复调整,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效率。

3. 电子制造领域在电子领域,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晶圆加工等领域。

这些领域对机床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而数控机床可以通过预先设计数控程序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过程。

二、数控机床行业的现状1. 国内市场目前,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主要由进口机床和国产机床两部分构成。

进口机床主要来自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国产机床包括南京、大连、沈阳等地的企业。

当前,国内机床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积极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与进口机床竞争。

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领域已经独立开发出一些领先水平的产品。

2. 国际市场中国的机床制造业一直被国际市场所看重。

目前,数控机床主要出口到印度、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其中印度是中国数控机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但是,与国外先进制造业相比,中国的机床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相对薄弱。

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强研发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机床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三、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机床数控技术是一种将数字化信息传输到机床控制系统上,通过程序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前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线,风床数控技术得到J'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机床数控技术正迎来新轮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就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迸行深入探讨.1.技术水平逐步提升近年来,随芥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数控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数控设备的加工精度、稳定性、速度等方面来看,都取得r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高速、高精度、高效加工方面,数控技术已经能鲂满足大部分工件的加工需求,成为工业制造中不可或浓的也要技术。

2.产必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机床数控技术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询整和优化.数控机床的外观设计、操作界面、加工程序等都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商了用户的使用体的,使得机床数控技术更和贴近实际生产需要.3.应用葩围不断扩大机床数控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不仅在传统的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岛新技术领域发挥着史: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机床数控技术的应用苑国将会更加广泛.-1.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驰着机•床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产业集聚效应也Il益凸显,在我国,已经形成r以机床数控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涵龙/数控设备制造'数控系统开发、自动化生产线集成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机床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开线,二、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髓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朝石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数控机床将具备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功能,能终实现自主识别、自主修友、自主调整等功能.这将大大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推动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制造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精密的生产需求。

而数控技术的出现,则为实现高效、精准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机床数控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预先编程设定工艺参数,机床可以自动进行加工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机床数控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和产品加工情况,从而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机床数控技术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灵活性。

通过灵活的程序设计和参数调整,可以快速切换生产任务,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提高生产线的适应性和变换性。

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相信机床数控技术将在工业制造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2 机床数控技术的定义机床数控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机床自动化操作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将传统机床替代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提高了机床的精度、效率和稳定性。

机床数控技术采用了数字控制系统,通过预先编程的指令指挥机床进行各种加工工序,实现复杂加工任务的高精度完成。

机床数控技术的核心是数控系统,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主要由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用于接收和执行指令;软件则是指控制系统的程序,用于实现加工过程的编程和控制。

机床数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加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它也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不同需求。

机床数控技术是一个能够推动工业生产进步的重要技术,它的发展将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数控铣床毕业论文

数控铣床毕业论文

数控铣床毕业论文数控铣床毕业论文引言:数控铣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床,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本篇毕业论文将探讨数控铣床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控铣床的原理数控铣床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

其原理是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刀具在工件上进行切削、铣削的过程。

数控铣床通过预先编程,可以实现复杂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二、数控铣床的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业:数控铣床在汽车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用于加工发动机零部件、车身结构件等。

通过数控铣床,可以实现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质量。

2. 航空航天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数控铣床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用于加工飞机发动机、航天器结构件等。

它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航空航天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电子制造业:在电子制造业中,数控铣床可以用于加工电子元件、电路板等。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数控铣床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 通用机械制造业:数控铣床在通用机械制造业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机械零部件,如轴承座、齿轮等。

数控铣床可以实现多种工艺要求,满足不同行业的加工需求。

三、数控铣床的未来发展趋势1.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铣床的自动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未来的数控铣床将会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调整加工参数、检测工件质量等。

2. 加工效率的提升:未来的数控铣床将会更加高效,能够实现更快的加工速度和更高的加工精度。

新的刀具材料和刀具设计将会进一步提高数控铣床的加工效率。

3. 环保节能:未来的数控铣床将注重环保节能。

采用新的材料和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料产生。

同时,数控铣床将会更加精确控制切削力,减少能源浪费。

4. 人机交互的改进:未来的数控铣床将会更加人性化,提供更便捷的操作界面和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的改进将大大提高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浅析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

浅析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

浅析数控机床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引言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不断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数控机床的发展。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数控机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数控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机床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电气、机械和液压等方式控制。

195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塞尔文率先发明了数控系统,从而开启了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到1970年代,数控机床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检测系统、刀具系统等方面的提高。

同时,数控机床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取代传统机床的地位逐渐被数控机床取代。

1980年代到1990年代,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在线检测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

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机床也开始与信息技术融合,为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数控机床的现状当前,全球数控机床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数控机床市场总体规模增长持续稳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其中,中国是全球数控机床市场的主要市场之一,数控机床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数控机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自控制系统、切削工具和刀具、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样,数控机床产品的发展趋势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发展势头也日渐强劲。

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到设备自主诊断和修复,从数控机床设备交互到人机协作,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数控机床得到智能化升级和转型升级。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本文概述数控车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其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控车床技术也在持续进步,不断满足复杂多变的制造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数控车床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驱动技术、加工工艺等关键领域,本文期望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数控车床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二、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数控车床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控编程到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变革。

目前,数控车床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控系统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融入,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日趋智能化。

现代数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材料类型、厚度和硬度,并自动调整切削参数以达到最优的加工效果。

高精度与高效率: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和新型切削工具的应用,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通过优化数控算法和机床结构,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非生产时间。

复合加工能力:现代数控车床不仅具备车削、铣削、钻孔等基本功能,还能实现磨削、激光加工等多种加工方式的复合,从而在一台机床上完成复杂零件的多工序加工。

模块化与标准化:数控车床的设计制造越来越倾向于模块化和标准化,这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利于机床的维护和升级。

网络安全与远程监控:随着工业0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控车床的网络安全和远程监控成为新的关注点。

现代数控系统配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监控,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数控车床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机床结构、减少空载时间和使用环保切削液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污染排放。

数控车床技术在高精度、高效率、复合加工、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床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介绍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并且具有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机床数控技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准和稳定,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床数控技术也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实现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的转换。

这种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

机床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人力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和改进方面都能够带来明显的提升,这对于推动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探讨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机床控制中。

最早的数控机床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的,从此拉开了机床数控技术的序幕。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床数控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

60年代至70年代,数值控制系统逐渐普及,并且出现了专用数控机床。

80年代至90年代,数控技术开始向多轴、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实现了更加精密和高效的加工。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床数控技术进入了全面智能化和网络化时代,实现了智能监控、远程调整和自动化生产。

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人类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机床数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机床数控技术的当前应用领域机床数控技术在当前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工业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飞机设计的复杂性和航空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床数控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航空零部件的加工。

其精密度和效率能够满足航空产品的高要求。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篇一数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的智能集成能力,智能科技的集成成为了数控技术的核心和关键点。

随着计算机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数控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

数控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从而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生产质量。

在数控机床中,智能集成数控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零部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零部件生产工艺的水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数控机床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智能集成计算机数控关键技术成为发展的趋势,并逐步运用在实际的数控机床的零部件加工和生产中。

1 新型数控关键技术中的智能要素在新型数控系统中,现有的数控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数控技术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增加了很多智能化的要素,进一步提升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优化了数控机床的生产工艺。

例如特征技术,图形用户接口以及高级的语言概念和数据库结构都应该包含于此。

任务规划的智能化任务智能化是指数控机床将接受的任务,变为数控机床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目标任务。

这样一来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相关性能而随时做出改变,以有效地提升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减少不合格率,综合提升其生产性能。

自适应的人机界面在数控机床中,利用智能集成化的数控关键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其自动性和自主性,从而优化其管理模式及生产模式,提升数控机床的运作效率,提升数控机床的运作水平,不断提升其运作能力。

特别是在智能化的主导因素下,利用数控关键技术能够提升机床作业的人机互动性,便于数控机床可以自动化识别不同的人员,根据不同人员的使用习惯及方法来进行一定的自我适应,提升数控机床运作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加工环节的智能控制提升了数控机床的智能化运转,最明显的体现在于,在数控机床的运转过程中,利用智能化的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控机床加工环节中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一、数控机床在国内发展现状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

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型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以及铰孔等工作。

车削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更多的加工程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复杂形状回转类零件的加工。

由于数控车床的加工对象多为回转体,一般使用通用三爪卡盘夹具。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①加工坐标系加工坐标系应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方向一致,X轴对应径向,Z轴对应轴向,C轴(主轴)的运动方向则以从机床尾架向主轴看,逆时针为+C向,顺时针为-C向。

②直径编程方式采用直径尺寸编程与零件图样中的尺寸标注一致,这样可避免尺寸换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错误,给编程带来很大方便。

③进刀和退刀方式切削起点的确定与工件毛坯余量大小有关,应以刀具快速走到该点时刀尖不与工件发生碰撞为原则。

S 功能(1)恒线速切削 G96 S~其中S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恒定的线速度,单位为m/min. (2)恒线速取消 G97 S~其中S后面的数字表示恒线速度控制取消后的主轴转速,如S未指定,将保留G96的最终值。

T 功能编程格式 T~其中T后面通常有两位数表示所选择的刀具号码。

但也有T后面用四位数字,前两位是刀具号,后两位是刀具长度补偿号,又是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号。

M 功能 M00:程序暂停;M3:主轴顺时针旋转;M04:主轴逆时针旋转;M05:主轴旋转停止;M08:冷却液开;M09:冷却液关;M30:程序停止,程序复位到起始位置。

G 功能 G00 快速点定位;G01 直线插补指令;G02 为按指定进给速度的顺时针圆弧插补;G03 为按指定进给速度的逆时针圆弧插补;G04暂停;G90 外圆切削循环;G94端面切削循环;G96 恒线速切削;G97恒线速切削;G76 为螺纹切削循环。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在零件轮廓铣削加工时,由于刀具半径尺寸影响,刀具的中心轨迹与零件轮廓往往不一致。

为了避免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直接按零件图样上的轮廓尺寸编程,数控系统提供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其中G41为左偏刀具半径补偿,G42为右偏刀具半径补偿,G40是撤消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子程序的调用:M01 表示段落结束选择停止;M02 段落结束不回程序开头;M03主轴顺时针旋转;M04主轴逆时针旋转;M05主轴停止;M07 切削液打开成雾状;M08切削液打开成水柱状;M09 切削液关闭;M30 锻炼结束回程序开头;M98 P~其中:P表示子程序调用情况。

P后共有8位数字,前四位为调用次数,省略时为调用一次;后四位为所调用的子程序号。

M99表示子程序结束,并返回到调用子程序的主程序中。

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加工顺序应注意以下几点:1、寻求最短加工路线;2、最终轮廓一次走刀完成;3、选择合理的切入切出方向。

例如下面结合海德汉iTNC530控制系统对这一些典型的特性进行简要地介绍。

图1 海德汉提供的全套数字系统iTNC 530数控系统的高速、高精和高表面质量特性1、硬件设计理念硬件设计的好坏决定控制系统能否适合于高速、高精以及高表面质量加工。

iTNC 530采用全新的微处理器结构,具有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

控制器本身包含了主机单元(MC)和控制单元(CC)两个部分:主机单元(MC)采用了奔腾Ⅲ-800芯片、133MHz总线频率,并带有各类数据通信接口(Ethernet/RS232/RS422/USB等),这是进行所有计算、屏幕显示和数据通信的的保证。

海德汉的控制系统所有的实时任务均在自己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HEROS)下完成,而且海德汉也可提供带双处理器的主计算机,它既可以保证系统的实时计算和稳定性能,同时又能满足用户对Windows应用程序的需求。

控制单元(CC)最新的设计中集成了控制系统的所有伺服控制回路(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所有的伺服计算都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完成。

从而测量元件的反馈均集成在CC上,包含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

其优势在于:保证伺服计算快速和实时要求,减小各伺服回路周期,减少各个回路间的通讯延迟,可在位置回路实现高增益,实现高速和高表面质量加工,并可很好地控制直接驱动(直线电机和力矩电机)。

2、伺服控制和高速控制能力在强大硬件的支持下,iTNC530采用了全数字化技术,在其控制软件中运用了最新的技术及其独特的算法才使得它成为用于高速铣削加工的最佳选择。

iTNC 530能保持系统平衡,实现短的程序段处理时间(0.5ms)和短的各控制回路周期以及各类插补(直线/圆弧/螺旋线/样条),其独特的Jerk(加加速)控制技术可防止机床震动,其程序预读功能(256段)和轮廓上的优化控制技术能让机床既能保持高速运行,又能保持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

iTNC 530可实现高速主轴控制,目前海德汉提供的主轴转速可达40000r/min。

同时,iTNC530可实现各种误差补偿,包括线性和非线性轴误差、反向间隙、圆周运动的方向尖角、热膨胀及粘滞摩擦。

下面主要针对加加速控制(突变控制)以及过滤器进一步展开介绍:(1) 加加速控制(Jerk)加速度的导数定义为加加速(Jerk)。

众所周知,要机床具备良好的加减速功能,必须要保持合理的加加速。

如果加加速过大(过于突然),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加速,但同时会造成机床的振动,从而使所加工表面出现条纹,降低了表面加工质量;如果加加速过小,可以实现高的表面质量,但很难实现快加速功能。

因此,如何保证高速和高表面质量非常重要。

iTNC 530系统采用限制加加速值并利用过滤器对加加速度进行了光滑处理来实现上述功能。

通过该功能的使用既可以减少加工中由于加加速突变而产生的机床振动而实现高表面质量加工,同时又能达到机床良好的加减速性能。

图2中给出了两中不同情形。

其中图2(a)是采用匀加速度来加速运行过程,从而造成了在起始加速和停止加速时出现无穷的加加速度,引起机床的振荡。

而iTNC 530采用了图2(b)所示的变加速度并限制和光滑加加速度来运行,机床得以平滑运行。

图3给出了一对测试结果,(a)为不带加加速度控制,而(b)则为带有加加速控制。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带加加速限制和光滑处理后,轮廓偏置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图2 加加速度限制和光滑处理图 3 带与不带加加速限制和光滑处理的控制比较(2)名义位置过滤器在控制系统执行完插补功能以后,产生名义位置值提供给后续的位置回路。

大家知道,实现高速、高精和高表面质量要求与很多因素相关,尤其是机床本身的动态性能。

海德汉iTNC 530系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内置的名义位置过滤器,比如单过滤器(standard filter)、双过滤器(doublefilter)和高速过滤器(HSC filter)。

系统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机床本身的动态性能确定采用哪种过滤器,它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完成。

3、五轴-多轴-加工中心控制针对带有摆头和旋转工作台的5轴联动加工的需求,iTNC 530提供了很多功能:比如刀具中心点管理控制(TCPM)、3D刀具补偿功能、支持倾斜面以及圆柱表面加工功能。

通过机床参数设置,iTNC 530可支持不同结构的5轴加工机床。

举例来讲,进行3D加工时,需要利用样条插补和Jerk控制技术,通过表面法向矢量进行3D刀具补偿,利用刀具中心点管理(TCMP)功能控制轮廓加工并保持刀具与轮廓垂直,从而可满足3D加工要求并达到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同时,海德汉的“GANTRY”同步技术为龙门框架结构的机床提供最佳性能的保证。

iTNC 530具备所有加工中心所需要的功能,比如:通过刀具表对任意把刀具进行管理(自动换刀、刀具寿命、刀具磨损等)、交换工作台管理、用3D触发式测头进行设定工件原点、自动工件测量、刀具自动测量和断裂检查等。

用户友好性和可操作性海德汉控制器从一开始就是面向车间发展起来的数控系统,因而它具有独特对话式编程方式和友好的人机界面,分述如下:1、对话式编程及支持iTNC 530控制系统最大的一个优点在于它操作的简易性。

TNC530系统采用HEIDENHAIN对话式编程语言,通过点击键盘上的轮廓元素键,并利用连续图形对话方式即可在机床上实现加工程序编辑。

使用这种方式,操作人员根本不用记忆G代码,只需使用专用键和软键就可以设定直线区段、定义圆弧和循环程序,构成所期望的零件形状。

有时轮廓元素并不一定都按NC方式来表示的,使用自由轮廓程序编辑方式可减少转换或补充等额外的计算。

在使用该方式时,您只需将将所有的约束信息输入到控制器即可。

如果轮廓有多种解答方式,iTNC 530会全部加以列出以供选择。

同时在编程过程中iTNC 530提供强大的图形支持和图形模拟功能,让用户在编程时得到系统的充分支持,并在正式运行程序前进行模拟检测。

当然,iTNC 530也支持使用G代码的ISO编程模式。

另一方面,iTNC 530具有很好的兼容能力,也就是说以前的程序可在现有的控制系统中运行,因此用户只需学习新的功能。

2、标准铣、钻、镗和攻丝加工的固定循环iTNC530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将经常重复使用的加工过程做成标准的循环程序。

iTNC 530系统提供的标准循环包含有钻孔、攻丝、镙纹铣削、铰孔、镗孔、孔组合以及粗铣和精铣沟槽、型腔和凸台等。

同时,对于复杂轮廓,iTNC530提供了子轮廓组合循环(SL循环),特别适合于型腔铣削。

利用SL循环,可在子程序中定义各种子轮廓或轮廓区段(型腔或凸台),然后根据需要加以组合。

以这种方式,单一的轮廓描述就可以适用于多种使用不同刀具的操作。

加工时最多可迭加12个子轮廓,而控制器会自动计算产生最终轮廓及粗铣和清除表面的刀具路径。

使用上述循环时,用户只需在系统的文字提示和图形支持下输入简单的几个参数,便可实现加工工艺,从而缩短程序编辑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图4是镙纹铣削实例的一个画面。

图 4 固定循环人机界面同时,海德汉提供固定循环设计的PC软件:CycleDesign。

OEM 和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设计自己的固定循环程序,以适应其机床的特殊制造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