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草原》首先,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段。
阅读指导:这篇文章的阅读基调是热情开朗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话直接写的是草原风光?它说的是什么句子?把感情融入风景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的感受。
这种写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景物充满感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
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
”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
”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第2课《丁香结》一、朗读课文,说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答: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语言:概述与范畴1. 【简答题】请你简述“语言是人类制造的最伟大的发明”这一观点的依据。
“语言是人类制造的最伟大发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语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
人类通过语言能够进行思维交流和信息传递,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其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
通过语言交流,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交流经验、传播文化,从而在集体中不断积累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语言的灵活多变也是其伟大之处。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课语言的声音:语音、语调与音系1. 【论述题】请你结合实例,说明汉字“韵母”的概念及分类。
汉字的“韵母”是指声母和声调之后的音节成分,能够独立发出音的部分。
根据韵母的特点和音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清韵母”,如“i、u、ü”。
这类韵母发音时舌位较高,声音相对准确清脆。
二是“浊韵母”,如“ia、uo、üe”。
这类韵母发音时带有明显的浊音特点,声音相对较浑。
三是“开合韵母”,如“ai、ei、ou”。
开合韵母指的是发音时口腔的开合程度,可以区分为开音和合音两类。
四是“鼻韵母”,如“in、ing、un”。
鼻韵母的发音时有一定的鼻音成分,声音较为柔和。
五是“咸韵母”,如“an、ang、en”。
咸韵母的发音时又带有明显的咸音特点,声音相对较粗糙。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韵母,如“üan”、“iong”等。
第三课语言的构词:前缀、后缀、词根与词素1. 【解释题】请你解释“前缀”和“后缀”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在构词中的作用。
前缀和后缀是构词中常用的两种词缀形式,分别位于词根的前后,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前缀是指加在词根前面,能够改变词义或词性的一类词缀。
例如,“非”、“无”、“不”等都是常见的前缀。
比如,“非常”是“非”前缀加在“常”这个词根上,表示程度很高的意思;“无聊”是“无”前缀加在“聊”这个词根上,表示没有兴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二课《走月亮》一、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这样写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含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观潮》一、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横贯江面。
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
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2课《走月亮》一、阿妈牵着我“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和同学交流。
画面:迷人的秋夜,阿妈牵着“我”,在月光下,沿着乡间的小路,沿着小溪走着走着……人和美丽的月光、潺潺的流水、芳香的山草、野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乡村夜景图。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画面还有:“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二上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例:(披)寒冷的北风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雪白的绒袄。
(鼓)猫咪鼓着肚子,趴在树荫下休息。
(露)妹妹看见冰激凌,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甩)老黄牛甩着尾巴,慢悠悠地在树下吃草。
■课文2·我是什么1.朗读课文。
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答:“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2.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
例:秋风吹来,树叶纷纷落在地上。
雨滴重重地打在身上,不到一分钟我就变成了落汤鸡。
金黄地落叶随着一阵风,晃悠悠地飘下来。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答:课文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蒲公英妈妈靠风传播种子,苍耳妈妈将种子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播种,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太阳。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例:柳絮在柳树妈妈的注视下,乘着风,纷纷出发。
樱桃树结满了樱桃,欢快地小鸟衔走樱桃当作食物,樱桃种子被小鸟排出体外传播到其他地方了。
凤仙花成熟时,果实炸开了,里面的种子蹦着跳着来到地面上。
第二单元■识字1·场景歌1.朗读课文。
2.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方)鱼塘 一(亩)鱼塘 一(片)鱼塘一(块)稻田 一(亩)稻田 一(片)稻田一(座)石桥 一(道)石桥 一(排)石桥一(丛)翠竹 一(片)翠竹 一(竿)翠竹一(只)海鸥 一(群)海鸥 一(对)海鸥一(只)帆船 一(艘)帆船 一(条)帆船3.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例:我最喜欢去姥姥家,姥姥家门前有一片小树林,还长着几朵鲜艳的蔷薇。
树林旁流淌着一条小溪,每到秋天,枫叶便飘落到院落里的每一个角落。
五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小练笔。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操作系统 习题课1 答案

(2) 用类Pascal语言和Wait, Signal操作写出这些进
程间的同步算法。
答:(1) 应编写1个程序;设置2个进程;
进程与程序间的对应关系是:多对1。
(2) begin
S1:=100 (有100个座位) S2:=0 (没有阅读者) mutex: =1 cobegin P1: repeat Wait(S1); wait(mutex); 登记信息; Signal(muetx); Signal(S2)
习题课1 答案
•习题课:
Wait.Signal 操作必须成对出现,有一个Wait 操作就一定有一个Signal 操作 当为互斥操作时,它们同处于同一进程 当为同步操作时,则不在同一进程中出现 如果Wait(S1) 和 Wait(S2)两个操作在一起, 那么Wait 操作的顺序至关重要,一个同步Wait 操作与一个互斥Wait 操作在一起时同步Wait 操作在互斥 Wait 操作前 而两个Signal 操作无关紧要
为防止死锁发生可采取的措施: • 最多允许4个哲学家同时就餐; • 仅当一个哲学家左右两边的筷子都可用时, 才允许他拿筷子(); • 给所有哲学家编号,奇数号的哲学家必须首 先拿左边的筷子,偶数号的哲学家则反之 为了避免死锁,把哲学家分为三种状态, 思考,饥饿,进食,并且一次拿到两只筷子, 否则不拿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

《构成基础》课程习题及答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一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平面构成基本要素包括、、。
2、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3、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决定的。
4、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的感觉。
5、是点移动的轨迹。
6、线的形态比较复杂,总体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7、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8、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可决定每个组成单位的距离和空间。
9、重复构成是相同的图形在画面中按出现或,是一种连续性的形象,画面统一,有规律、有节奏。
10、发射构成一般出现的效果是形成画面的或者是画面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点的类型是()。
A.圆点B.方点C.三角点D.以上都是2、点的基本属性是()。
A.注目性B.连续性C.集中感D.稳定感3、下面不属于方点性格的是()。
A.坚实B.静止C.稳定D.随意4、下列不属于直线的是()。
A.垂直线B.曲线C.斜线D. 水平线5、面没有()。
A.长度B.宽度C.厚度D.形状6、骨格线不包括()。
A.直线B.弧线C.折线D.骨格点7、基本形在发射排列上表现出一种不断改变方向的旋绕排列方式的是()。
A.离心式发射B.旋转式发射C.向心式发射D.同心式发射8、()是一种假设的想象空间。
A.矛盾空间B.形象构成空间C.立体感D.透视感9、肌理是形象表面的一种纹理特征,俗称()。
A.光滑感B. 软硬感C.质感D.粗糙感10、对比要突出(),但不能失去统一。
A.对比关系B.主次C.画面D.构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平面构成2、虚点3、面:4、基本形: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时,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2、两个形象处在同一平面内,由于不同的距离关系会产生哪些情形?3、简述非作用性骨格的特点。
4、特异构成的类型?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构成基础作业二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把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2.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Kmol/(m2.s)。
(天大97)答:气膜易溶 9.9×10-43.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
(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4.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 I 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 I 接近于()。
答:y*(平衡浓度) x(液相主体浓度)5.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 。
答:气液 0.0676 0.04176.实验室中用水吸收 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大于,小于,等于)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
(清华97)答:液膜小于小于7.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气膜阻力()。
答:减小不变8.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值主要与(,)和( )有关。
(清华 95)答:单位塔截面上的气体处理量填料性能传质系数9.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以用传质单元数乘以填料的等板高度。
(对,错)答:错,只有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时才成立。
10.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设备费用()。
答:减小增多11.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易溶气体组分,填料高度无穷大,入塔时Y1=8%(体积),相平衡方程 Y=2X 。
问液气比 L/V=2.5时,吸收率Φ= (),L/V=1.5时,Φ=()。
(清华 96)答:1 0.7512.对吸收因数 A=0.5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当塔高无穷大时,()A 塔顶达到气液平衡B 塔底达到气液平衡C 塔顶,塔底同时达到气液平衡D 塔中没有一处达到气液平衡(浙大 97)答:B13.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 N L 将(),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其气体出口浓度y2将()。
(清华98)答:减小增大减小14.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A组分,若 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 y a (),出塔液体的浓度x1(),回收率()。
答:减小减小增大15.低浓度难溶气体在填料塔中被逆流吸收时,若入塔气体量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出口气体组成y2(),出口液体组成x1()。
答:增大减小不变增加增加16.某逆流吸收塔在操作时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发生下列情况( )(1)液体出塔浓度增加,回收率不变(2)液体出塔浓度不变,气体出塔浓度增加(3)液体出塔浓度和气体出塔浓度均增加(4)在塔的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
答:(3)17.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的增加,则回收率( )。
(浙大95)答: 下降18.逆流解吸塔操作中,如气量与液量同比例减小,而气,液进口浓度不变,则液体出口组成( ),塔内平均推动力将( ):A 一起下降B 一起增加C 前者下降后者增加D 前者增加后者下降(浙大96)答:A19.拟设计一座用清水吸收NH 3 的吸收塔,已规定出塔气体中的NH 3浓度不得大于给定值。
若进塔气中NH 3含量增大,则最小液气比将( )答:增大20.用逆流操作规程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浓度增加,则此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N OL (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 ),出口气体组成y 2( ),出口液体组成x 1( )。
答:不变 不变 增大 减小21.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吸收剂进塔浓度 x 2 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 2 ( ),出塔液体组成x 1 ( ),回收率( )。
答;降低 降低 增加22.低浓度逆流解吸塔操作时,若入塔液相浓度 x 1 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 ( ),出塔液相浓度x 2 ( ),出塔解吸气浓度y 1 ( )。
答:不变 增加 增加23.吸收塔逆流操作时,若解吸因数 (mV)/L 增加,而气液进口组成及温度,压力不变,则溶质回收率( ),出塔液体浓度 x 1 ( )。
答: 降低 增大1.某厂用清水在填料塔中逆流吸收排放气中的有害物质 A 。
进塔气中的摩尔分率为y 1=0.02 ,清水用量为 最小用量的1.15倍。
出塔气达到排放标准 y 2=0.002 。
已知相平衡关系为 y *=1.5x ,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因工艺改造原因使入塔气体浓度上升到 y 1=0.025,并要求液气比保持不变。
问能否通过增加填料层高度的方法保持出塔气体组成仍达排放标准?(浙大95/10)2解()⎥⎦⎤⎢⎣⎡+---==⨯====-=-=S S S N L mV S y y y A OG A A φβφφ111ln 1197.015.19.0119.002.0002.002.0121()()88.997.092.01197.01ln 97.0192.0025.0002.0025.097.797.09.01197.01ln 97.011=⎥⎦⎤⎢⎣⎡+--='=-='=⎥⎦⎤⎢⎣⎡+---=OG A N φ因为H OG 不变可以通过加高的方法保持达排放标准2.在填料层高度为5.67m 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已知混合气体含氨为 1.5%(体积),入塔气体流率 G=0.024Kmol/m 2.s ,吸收率为 98%,用水量为最小用量的 1.2倍,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0.8x 。
求所用的水量和填料层的体积吸收总系数。
(浙大97)3.解:y 2=y 1(1-φA )=0.015×(1-0.98)=0.0003L=1.2V(L/V)min =1.2V(y 1-y 2)/(y 1/m)=1.2Vm φA=1.2×0.024×0.8×0.98=0.022kmol/m 2sS=mV/L=0.853.某逆流吸收塔用清水吸收丙酮空气的混合气中的丙酮.原工况下,进塔气体中含丙酮1.5%(摩尔分率,下同),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 1.5倍,丙酮回收率可达99%,现气体入塔浓度降为 1.0%,进塔气量提高20%,吸收剂用量,入塔浓度,温度等操作条件不变,已知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总传质系数 K Y a ∝G 0.8 .试求:(1) 新工况下的丙酮回收率(2)若仍将回收率维持在99%,则新工况下所需填料层高度为原工况的多少倍? (清华97/10) 6解:低浓度吸收,可近似认为 Y=y;X=x(1)H OG N OG =H ’OG N ’OG4 一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有害组分A 。
已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5m ,进塔混合气组成为0.04(A 的摩尔分率,下同),出塔尾气组成为0.0053,出塔水溶液浓度为0.0128,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 。
试求:(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2)所需填料层高度?(3)若气液流24.197.788.9=='='OG OG N N Z Z ()()059.04.0024.04.0/4.015.1467.515.1485.098.01185.01ln 85.011111ln 11==Ω=====⎥⎦⎤⎢⎣⎡+---=⎥⎦⎤⎢⎣⎡+---=V a K m N Z H S S S N Y OG OG A OG φ()()52.173.107.152.17.1581.097.01181.01ln 81.01197.081.01181.01ln 81.01134.1081.0673.02.134.102.173.102.02.02.0=⨯=''='=⎥⎦⎤⎢⎣⎡+---='='⎥⎦⎤⎢⎣⎡+'---==⨯='==⎪⎭⎫ ⎝⎛'='='OG OG OG OG OG AA OG OG OG OG OG N H N H Z Z N S N G G N H H N φφ()73.10673.099.011673.01ln 673.011673.099.05.115.1/5.1121=⎥⎦⎤⎢⎣⎡+---==⨯==→=-=OG A N L mV S m m Y Y Y V L φ量和初始组成不变,要求尾气浓度降至0.0033,求此时填料层高度为若干米?解:(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0417.004.0104.01=-=Y 00533.00053.010053.02=-=Y 01297.000128.0100128.01=-=X 804.2001297.000533.00417.0/2121=--=--=X X Y Y V L 18.25.2/0417.000533.00417.0/)/(1212121min =-=-=--=*m Y Y Y X X Y Y V L 则 286.118.2804.2)/()/(min ==V L V L(2)所需填料层高度?OG OG N H Z ⨯= 892.0804.2/5.2/===L mV S11.5]892.0000533.000417.0)892.01ln[(892.011])1ln[(112221=+----=+----=S mX Y mX Y S S N OG 故 m N H Z OG OG 67.711.55.1=⨯=⨯=(3) 此条件下的填料层高度。
00331.00033.010033.02=-='Y 52.7]892.0000331.000417.0)892.01ln[(892.011])1ln[(112221=+----=+-'---='S mX Y mX Y S S N OG m N H Z OG OG 28.1152.75.1=⨯='⨯=' 5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洗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