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度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光度学基础

第一章 光度学基础

顶光/脚光
• 含义:被摄体顶部的光 • 含义:被摄体下方的光 线,高度超过60°以上。 线,光源低于视线。
• 特点:被摄体上亮下暗, • 特点:与顶光形成的照 即水平面亮度高于垂直 明效果相反,能造成人 面的亮度,反差较大, 物的阴险感,因此很少 可以产生浓重阴影。拍 用脚光作为人物拍摄的 摄人物时,头顶、额头、 照明光线。 鼻梁和颧骨发亮,而眼 窝、鼻下、嘴巴等会处 于阴影之中。
几种光计量单位的比较
• 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物体的光学特性
–照度:指每单位面积所接收的光通量数,用 以描述被摄体受照表面被照的程度。单位为 勒克斯(lux)。光照度表示被照表面接受 的光通量密度,用来衡量被照面的照明情况;
–亮度:指物体发光或反光表面在人眼观察方 向的明亮程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 (cd/m2)。光亮度则表示发光体单位表面 积上的发光强度,它表明了一个物体的明亮 程度。
顺侧光(前侧光)/正侧光
• 含义:与被摄物的正前 方成45°角左右,常用 于拍摄人和物。 • 特点:投影落在物体的 斜后方,被摄体的受照 面明多暗少,被摄体的 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得以很好的表现,也形 成了丰富的影调层次。 • 含义:与被摄物的正前 方成90°角。
• 特点:使被摄物体出现 阴阳面:一面受光,另 一面阴暗,反差十分强 烈;物体有明显的横线 投影,有利于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质感,一般 不宜拍摄人像。
• 不发光物体在接受光线后表面呈现的明亮程度 也称为亮度。在电视拍摄时,主要指后者。 • 亮度有两类单位:
–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来表示:尼特;1尼 特=1坎德拉/平方米
–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来表示:熙提;1 熙提=1流明/平方米 • 物体的亮度既与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光源的照 度有关。同一物体,照度越大,亮度越大;不

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信号处理技术: • 第一代——模拟电视 • 第二代——数字处理电视 • 第三代——数字电视
电路工艺: • 第一代——电子管 • 第二代——晶体管 • 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传输媒介: • 单一的地面微波 • 扩充到电缆、卫星、网络、无线移动
功能覆盖: • 单一的活动图像广播 • 扩充到数据广播、视频点播、收费电视、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绝对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的电磁辐射而无反射和透射。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1,透射系数为0。它被可 见光照射时因为没有反射光线而呈现黑色,故名。这是一种现 实中不存在的理想物体。通常近似地认为一个空腔表面的小孔 是黑体。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 光源的辐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光谱功率分布。不同光源 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规定了 一些光源。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当L<380nm和L>780nm时,V(L)=0。这说明紫外线 和红外线的射功率再大,也不能引亮度感觉,所以红 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这种近似光雾的热 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2、光通量
立体电视、多视点视频等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电视技术的特点: • 快速发展 • 模拟、数字电视并存 • 各种制式群雄并起 • 各类设备争奇斗艳 • 多学科综合的、代表性的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学、生理学、数学、电子电路、计算机、 信号处理、通信技术)
• 深入日常生活,可见可感 • 构思奇巧、实现精到 • 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贯穿和系统概念的建立

第一章辐射度与光度基础教材

第一章辐射度与光度基础教材

图1 电磁辐射波谱
8
2. 光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或粒子(光子)形式传播的能量,它们可
以用光学元件反射、成像或色散,这种能量及其传播过程 称为光辐射。 一 般 认 为 其 波 长 在 10nm~1mm , 或 频 率 在 31016Hz~31011Hz范围内。 一般按辐射波长及人眼的生理视觉效应将光辐射分成三 部分: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
单位:瓦特/球面度米2(W/sr m2)。
d
d

dS S
图2 辐射亮度示意图
22
⑹ 辐射照度:在辐射接收面上的辐照度定义为照射在面元dA 上的辐射通量与该面元的面积之比。即
Ee

de dA
单位:(W/m2)。
(1.2-9)
⑺ 单色辐射度量:对于单色光辐射,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物 理量表示,只不过均定义为单位波长间隔内对应的辐射度量, 并且对所有辐射量X来说单色辐射度量与辐射度量之间均满 足
Iθ=I0cosθ θ=90°时,Iθ=0
35
二、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描述点辐射源产生的照度的规律。
设:点辐射源的辐射强度为I;源到被照表面P点的距离为d (P点为小面 元dA);小面元dA的法线与到辐射源之间的夹角为θ, 求:点辐射源在P点产生的照度

X e 0 X e, d
(1.2-10)
23
§ 1-2. 光度的基本物理量
由于人眼的视觉细胞对不同频率的辐射有不同响应,故用辐射 度单位描述的光辐射不能正确反应人的亮暗感觉。
光度单位体系是一套反映视觉亮暗特性的光辐射计量单位,在 光频区域,光度学的物理量可以用与辐度学的基本物理量对应的 来表示,其定义完全一一对应。
9

基础光学

基础光学
P I I IP max min I p I n I max I min
I max
I min
可見, 自然光P=0, 線偏振光P=1.
線性偏極光(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x,y的振幅(Amplitude)大小可以不同,但必須要 有相同的位相差(Phase)
圓型(右旋)偏極光(Right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偏振度的表示:
如圖: 光矢量沿垂直方向的振動占優勢, 其強度用 I max表 示, 與其垂直方向的振動處劣勢, 其強度記為 I min . 當部 分偏振光只是線偏振光和自然光的混合時, 其中完全偏 振光的強度為 I p I max I min , 它在部分偏振光總強度
I max I min 中所占的比率P叫做偏振度, 即:
1
2
1
2
對于p波(平行于入射面分量), rp, tp為p波的振幅反射係數
n1
n2
3
1
2
6, 漫反射 鏡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漫反射也屬于反射的一種, 是在非鏡面的表面 發生反射時, 即反射面不是鏡面, 發生的一種 使無論入射光線的方向如何, 反射光線沿各個 方向都有, 即均等照度效果的一種反射. 例如 擴散片.
光的直線傳播應用舉例:
針孔相機, h, a, a’, h’之間的轉換服從三角形 等比定理: h : a h' : a '
1, 已知RGB三刺激值, 得到rgb, XYZ, xyz.進而得到 1931CIE標準色度圖. 用RGB三基色配成白光的比例關係是:
Y 1R 4.5907 G 0.061B
根據RGB和XYZ的關係

光度学基础

光度学基础

光度学基础光度学是研究光的流动和光能的传播的科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光的性质、光的产生、传播、相互作用以及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光度学中,我们关注的是光的强度、光的波长、光的频率以及光的速度等基本特性。

光的强度是指光的能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流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光通过的功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光的强度的单位是瓦特/平方米(W/m²)。

光的强度是光度学中最基本的量度,它可以用来描述光源的亮度。

当光的强度增大时,我们感觉到的亮度也会增加。

光的波长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一个完整波动所需的距离。

在光度学中,我们常用纳米米(nm)来表示光的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会引起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红光的波长较长,而紫光的波长较短。

光的波长还与光的颜色有关,我们常见的七彩光谱就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

光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波的震动次数。

光的频率与光的波长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光速来计算。

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它是一个常数,约为每秒30万公里。

光的频率和波长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即频率乘以波长等于光速。

因此,当光的波长变长时,光的频率会相应变小。

光的速度是光度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

光的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它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每秒30万公里。

光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慢。

这是因为光在介质中会与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导致传播速度减小。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特性外,光度学还研究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吸收、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几种形式。

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会吸收光的能量,这就是光的吸收现象。

当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通过物质时,光与物质中的微粒相互作用,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随机改变,这就是光的散射现象。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ppt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ppt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描述光源色相常用"色温",它源于绝对黑体加热在不同温度下有 不同的发光颜色,通常称该温度(用绝对温度K)为该光色的色 温."相关色温"指光色最接近黑体某温度之光色的色温值.相同 色温光源的相对功率谱不一定相同,即颜色具有同色异谱色.
我们知道,温度在绝对零度(-273°C)以上的物体都会有连 续的电磁辐射.但是不同的物体的辐射能量是不同的.为了衡量物 体的电磁辐射能量的大小,人们设定了一个标准——绝对黑体.绝 对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恒 等于1的物体.自然界并不存在绝对黑体.绝对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 参考模型.在遥感热红外扫描仪系统中,装有高温黑体和低温黑体, 作为探测地物热辐射的参考源.实用的绝对黑体是由人工方法制成 的.一般说,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其表面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 能量越大.换句话说,物体的辐射能随其温度变化,辐射能的光谱 分布也随之变化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当l <380nm和l >780nm时,V(l )=0.这说明紫外线 和红外线的射功率再大,也不能引亮度感觉,所以红 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这种近似光雾的热 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课程回顾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和物体的颜色 客观现实中物体的颜色
光源的颜色,直接取决于它的功率谱 ;物体的颜色不仅取决于它的反射特性 和透射特性,而且还与照射光源的功率谱有关
1,在白天 2,在夜晚 主观因素下的物体的颜色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功率谱的光的色感可能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用红砖建 造的房子,视觉正常的人看是红色,而有红色盲的人看是土黄色;同样,他 黄色.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红色盲患者会把他看到的"土黄色" 看绿草坪是黄色 黄色 房子叫做"红色"房子;同样,把他看到的"黄色"草坪,叫做绿色草坪, 并认为他看到的"红色"与"绿色"和正常人一样.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光度学基本知识
即得
I cosα I ' cosα ' + 2 R R '2 4 I = 60cd , cosα = ; I ' = 48cd 6 12 cosα ' = 122 + 62 − 42 E=
(
R = 6, R' = 122 + 62 − 42
(
)
)
最后得
60 × 4 48 × 12 E= + = 1.385lx 3 3 6 164
其中 :[C]——某一特定颜色 , 即被匹配的颜色 ; [R]、[G] 、[B]——红、绿、蓝三原色 ; r 、 g 、 b ——红、绿、蓝二原色的比例系数 , 以表示相对刺激量 ; ≡——表示匹配关系 , 即在视觉上颜色相同 , 而不是指能量或光谱成分相同
三原色系数相加等于 1, 即 r+g+b=1
饱和度= 单色光流明数/(单色光流明数+白光流明数)
明度 用它来标志颜色的明亮程度。用颜色的总流明数表示。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色品,是颜色的色度学特征;亮度是颜色的光度学 特征。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感觉量一起决定了颜色的特征。
色度学基本知识
四、表色系统
表色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彩色的三个特性为依据 , 即按色 调、明度和饱和度来分类 ; 另一类是以三原色说为依据 , 即任一给定 的颜色可以用三种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在此 , 简单介绍一下后 一类表色系统——三色分类系统。该系统是以进行光的等色实验结果 为依据、由三刺激表示的体系。用的最广泛的是 CIE 表色系统。 视觉器官对剌激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 , 即无论受单一波长的单色光刺 激还是受一束包含各种波长的复合光剌激 , 眼睛都只产生一种颜色感 受。研究证明 , 光谱的全部颜色可用红、绿、蓝三种光谱波长的光按 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用不同比例的上述三种原色相加混合成一种颜 色 , 用颜色方程可表达为 [C]≡r[R]+g[G]+b[B]

FPD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FPD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9 CIE色度图
单色光 光谱轨迹曲线
复合光
纯紫曲线 非光谱色光 轨迹
10 色坐标计算
例如 λ=450nm的单色光,由表得: X=x= 0.3362,Y=y= 0.0330,Z=z= 1.7121 则 x=x/(x+y+z)=0.1615 y=y/(x+y+z)=0.0159 z=z/(x+y+z)=0.8226 将可见光各波长的x、y值均在CIE 色度上画出,则可得所 有可见光的色坐标为一舌形曲线。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可能 的颜色都在舌形及其下端连线之内,此范围外的点均为不 存在的颜色。一个光源的发光光谱I(λ)是已知的, 则发光 色度可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X=ΣI(λ) x Y=ΣI(λ) y Z=ΣI(λ) z 再归一化。
第一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1 亮度
亮度: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 不仅与客观有关,而且与人的视觉有关,它是一个心理物理 量。 Pe()是辐射能量—客观物理量,V()是相对视见函数。人眼作为 光接收器,对各种波长的光的灵敏度不一样,只对可见光380 -780nm能感受,因而紫外光、红外光的辐射虽也是功率辐 射,但却亮度为零。人眼作为一个生理因素,随年龄,生理因 素而异。 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旧单位也用尼特(nit) 。
16 色域与显示效果
左为50% NTSC,右为80% NTSC
17 LCD Backlight and Color Gamut
CFs, CCFL, LED CIE 1976 Chromaticity
CCFL
LED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主要内容
• 光的基本属性:含义,传播,计 量 • 光的因素:光质,光位,光型, 光色,光强,光比,光束
• 彩色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 色温与显色性
• 人眼视觉特性
什么是光?
• 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即能为人 眼所感受并产生视觉效应的电磁辐射称为可见 光,不可见光是客观存在但人眼不能观察到的 光线。
光的属性:计量(光通量)
•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 时的辐射光能量。
• 单位:流明(lm), 符号:Φ。
• 1流明是指发光强度 • 球面积等于4πr2 为1坎德拉的点光源。 (π=3.14)所以1坎 在1个半径为1米的圆 德拉的点光源所发出 球中心,每秒钟发出 的总光通量为12.57 的光在通过球面1平 流明。 方米弧形面积或单位
光的属性:计量(照度)
• 照度:照度是景物被光源照明的程度。其大小用单位 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来表示。 • 单位:勒克斯(lux或lx),符号:E。 • 1勒克斯表示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1流明光通量均匀的照 射。当光源发光强度不变时,垂直于光源方向的物体 平面的照度,跟到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 平方反比定律,只适用于点光源。
顶光/脚光
• 含义:被摄体顶部的光 • 含义:被摄体下方的光 线,高度超过60°以上。 线,光源低于视线。
• 特点:被摄体上亮下暗, • 特点:与顶光形成的照 即水平面亮度高于垂直 明效果相反,能造成人 面的亮度,反差较大, 物的阴险感,因此很少 可以产生浓重阴影。拍 用脚光作为人物拍摄的 摄人物时,头顶、额头、 照明光线。 鼻梁和颧骨发亮,而眼 窝、鼻下、嘴巴等会处 于阴影之中。
顺侧光(前侧光)/正侧光
• 含义:与被摄物的正前 方成45°角左右,常用 于拍摄人和物。 • 特点:投影落在物体的 斜后方,被摄体的受照 面明多暗少,被摄体的 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 得以很好的表现,也形 成了丰富的影调层次。 • 含义:与被摄物的正前 方成90°角。
• 特点:使被摄物体出现 阴阳面:一面受光,另 一面阴暗,反差十分强 烈;物体有明显的横线 投影,有利于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质感,一般 不宜拍摄人像。
• 光度学以人眼视觉效果为评价光学辐射的理论 体系称为光度学。 • 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三基色。自然界一切 景物色彩的形成,都是由它们对这三种主要色 光的投射、反射和吸收地结果。彩色电视系统, 也是根据三基色光的机理而制成的电子系统。
光的基本属性:含义
•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指波长在380—780nm 范围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
逆侧光(背侧光、侧逆光)/逆光 (背光、正逆光)
• 含义:与被摄物正前方 成135°角左右。
• 特点:使被摄物体的受 照表面明少暗多,而被 照射的一侧有一条明亮 的轮廓线,能把物体的 一侧轮廓勾划出来,具 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纵深 感。
• 含义:与被摄物正前方 成180°角。
• 特点:被摄物正面完全 处于阴影中,物体边缘 形成明亮的轮廓线,使 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 与背景之间分开,形成 一种空间透视效果,增 强立体感和纵深感。
(nm)
光的基本属性:含义
455
455492
492577
577-597
波长 (毫微米) 视觉颜色 390430 紫 430460 兰 460490 青 490550 绿 550590 黄 590620 橙 620760 红
597-622
622-780
光的基本属性:传播
• 基本属性:光和其他电磁波一样,在真空中约 以3×108m/s的速度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某 种介质(如空气)时,其传播速度会减小。当光 线从某种介质传播到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另一种 介质时,介质的界面上光线会产生反射、折射、 散射。
光的属性:计量(发光效率)
• 发光效率 :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其消耗的电 功率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发光效率。
• 单位:流明/瓦(lm/w),符号:η。
光源 真空白炽灯 充气白炽灯 卤钨灯 日光灯 氙灯 镝灯 高压钠灯 发光效率(lm/W) 7-8 10-15 22-30 40-50 30-40 75-85 90-120
光的因素:光质
• 光质是指拍摄所用光 线的软硬性质。可分 为硬质光和软质光。
• 短光波随着纬度的增 加而减少,随着海拔 的增加而增加。 • 冬季长光波会增加, 而夏季短光波会增加。
• 一天中,中午短波多, 早晚长波多。
硬光(直射光)
• 含义:由光源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多见于强烈阳 光和聚光灯下。
• 优点:
– 具有明显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和布光控制。
– 能在被摄体上构成明亮部分、阴暗部分及其投影。 – 较好表达被摄体线条轮廓、表面特征、立体感和质 感。 • 缺点: – 单一的硬光源照明,造型效果生硬,多光源时投影 处理不好容易出现光影混乱现象。 – 容易产生局部光斑,在明亮金属等反光率极高的物 体上产生的强光反射可能会超出摄像机的宽容度。
光的属性:计量(照度)
• 应用:对场景进行照度计算时,必须掌握两个 数据:
–光源发光强度。 –光源与被照射物体之间的距离。
• 举例:如一个发光强度为90000cd的5kW聚光灯, 在6m距离处照射一个被摄体,物体的照度是多 少? –E=I/r2 =90000/6×6=2500(勒克斯)
光的属性:计量(照度)
• 缺点:
–发光面大,强度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不易控制。 – 不易显示被摄体的立形态、表面结构和质地。
硬光与柔光效果对比
混合光
• 在午间的室内,天花板上的钨丝灯泡亮着,而从窗口 射入自然光,指色温不同的光线相掺之俗称。
• 既具有硬光性质又具有软光性质的光线为混合光线。
光的因素:光位
• 光位即光线方向,指光源位臵与拍摄方向之间 所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光源与摄像机镜头的相 互位臵关系,它形成影响被摄对象一定造型效 果的光线角度(包括水平角与垂直角)。 • 光位是在确定的拍摄方向的条件下围绕着被摄 对象作不同位臵的照明而变化的。 • 在摄像的光线处理中,按水平方向分为:顺光、 斜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按垂直方向分 为:顺顶光、顶光、顶逆光、脚光等。
水平/垂直光位
顺光(正面光、平光)
• 含义:光源从摄像机方 向照明物体即光线的投 射方向与摄像机的拍摄 方向一致的光线,又叫 “正面光”。
• 特点:顺光照明时被摄 体被均匀照射,在被摄 体上只能看到受光面, 没有阴影或阴影很少; 受光面照度均匀,画面 的明暗反差小,影调层 次细微,柔和。
• 特点:能掩饰皮肤皱纹 或物体表面的凹凸;顺 光拍摄能较好地表现被 摄体自身所固有的鲜明 色彩,并形成开阔朗的 气氛;画面较为平淡; 缺乏立体感、空间感和 透视感。
光的属性:计量(发光强度)
• 发光强度:光源发出的光的强弱,简称光强。 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内光通量的多少。
• 单位:坎德拉(cd),符号:I,I=Φ/Ω,Ω 表示立体角。 • 1坎德拉的定义: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 规定,在铂的凝固点2042K或1690℃,气压为 101325牛/平方米,面积为1/6×105平方米的绝 对黑体,沿法线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
• 不发光物体在接受光线后表面呈现的明亮程度 也称为亮度。在电视拍摄时,主要指后者。 • 亮度有两类单位:
–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来表示:尼特;1尼 特=1坎德拉/平方米
–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来表示:熙提;1 熙提=1流明/平方米 • 物体的亮度既与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光源的照 度有关。同一物体,照度越大,亮度越大;不
第一章 光度学基础
侯庆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说在前面
• 摄像用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工照 明布光和利用不同光位的太阳光线进行采光的 总称。
• 摄像是用光造型的一门艺术。光不仅是将三维 空间的活动反映到二维电视屏幕上的重要物质 条件,而且也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基本造型因素。 • 光对摄像师来说,犹如一支神奇的画笔和五彩 续纷的颜料,他们按照摄像机的技术要求,用 光作画,用光造型。
柔光(散射光)
• 含义:日光被云层反射或被空间的微粒所散射后,照 射到物体上的光,多产生于阴天的天空光、泛光灯以 及漫反射光。 • 特点:
– 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大,易表现其细 腻的层次。
– 照明均匀,光调柔和,不产生明显的影子。
– 被摄体表面受光均匀,明暗对比度降低,容易控制 在摄像机的宽容度内。
• 吸收:光通过介质时,光能被介质部分吸收而 使透射光减弱的现象称为光的吸收。 • 散射:当空间中介质分布不均匀时,光的一部 分就会转向其他方向辐射,这种光的传播现象 称为光的散射。 • 干涉:从同一光源发出的两列光波,在它们交 叠的空间的某些地方,出现亮度的明暗变化或 者出现彩色的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几种光计量单位的比较
• 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物体的光学特性
–光通量: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秒)通过一 定面积时的辐射光能量,光源在单位时间 (1s)内通过某一面积时的光能,单位为流明 (lm)。光通量说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数量;
–发光强度:指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 上光通量的多少,单位为坎德拉(cd)。光 源发光的强弱程度。单位面积内光通量的多 少。发光强度是发光体在某个方向上发出的 光通量密度,它表明了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 情况。
环境 正午太阳直射光 晴天太阳不直射 阴天 阴暗天 黎明 拂晓 满月 晴天采光好的室内 工作场所必需的照度 照度 1-1.3×105 1-2×104 103 102 10 1 0.2 100-500 20-150
光的属性:计量(亮度)
• 亮度:用来说明物体表面发光的物理量。光学 中是指光源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光的属性:计量(亮度)
• 亮度的计算公式:B=P×E,P为物体的反射率,E为光 源照度。 • 一般P都小于1,物体的亮度始终不会比光源高。 光源 太阳 晴空 月亮 超高压气体放电灯 钨丝白炽灯 碳电弧(正极) 闪光灯 尼特 19×108 7.9×103 2.5×103 25×108 (5-15)×106 1.6×107 6.8×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